一种温控感应LED橱柜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2074阅读:8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温控感应LED橱柜灯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领域,更确切地说是一种温控感应LED橱柜灯。



背景技术:

橱柜灯主要用于橱柜局部照明与装饰.共有五大种类;分别为柜内照明灯、操作台面及水槽照明用吊柜底灯、层板灯、抽屉照明灯、地柜照灯。基于现代人对现代生活方品质的追求,可以应用于橱柜,厨房灯场所的橱柜灯的需求也日益强烈,现有技术中的橱柜灯结构和功能均较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温控感应LED橱柜灯,其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温控感应LED橱柜灯,包括一PCB控制板,且所述PCB控制板连接控制一红外感应器及一LED灯板,且所述LED灯板的一侧依次设置有一反光纸、导光板和匀光板。

还包括前盖和后盖,所述前盖与所述后盖固定成一体且所述前盖与所述后盖内部形成一空腔,所述前盖上设有一窗口,且所述匀光板与所述前盖贴合。

还包括电池,且所述电池固定于后盖上,且所述电池为所述LED灯板供电。

还包括磁铁,且所述磁铁通过安装铁片固定于后盖上。

所述PCB控制板包括芯片U1,且所述芯片U1的第二引脚、第五引脚连接芯片J3,芯片U1的第一引脚连接芯片U2和芯片J2,芯片U1的第六引脚连接电池的正极,芯片J2连接芯片U4的第五引脚,芯片J1连接红外感应器的信号端口。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合了PIR感应技术、电池放电管理技术,匀光技术。该产品同时兼应急灯和PIR感应橱柜灯的功能,安装使用方便,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PCB控制板的电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红外感应器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温控感应LED橱柜灯,包括一PCB控制板4,且所述PCB控制板4连接控制一红外感应器12及一LED灯板7,且所述LED灯板7的一侧依次设置有一反光纸5、导光板13和匀光板2。

本实用新型由于设有一PIR sensor,PIR sensor通过感应人体体温来控制整灯的工作状态,整灯开启后,用户离开,灯光约13秒后自动熄灭,当用户移动到sensor感应范围,整灯自动点亮,正常照明,离开13秒熄灭,如此循环。本实用新型满足人们的更多的需求。基于现代人对现代生活方式品质的追求,可以应用于橱柜,厨房灯场所的橱柜灯的需求日益强烈。本产品结合PIR感应技术,发挥了LED灯具节能的优势,且光线柔和,很好的保护了用户的眼睛健康。产品通过电池供电并采用磁铁式固定方式,免于橱柜打孔布线,即减少了对原结构的破坏,安全和拆卸非常方便。且本实用新型结合了PIR感应技术、电池放电管理技术,匀光技术。该产品同时兼应急灯和PIR感应橱柜灯的功能,安装使用方便,节能环保,目前市场上并没有一种可以综合这些优点的橱柜灯。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前盖1和后盖9,所述前盖1与所述后盖9固定成一体且所述前盖1与所述后盖9内部形成一空腔,所述前盖1上设有一窗口,且所述匀光板2与所述前盖1贴合。电池6固定于后盖9上,且所述电池6为LED灯板7供电。磁铁10通过安装铁片8固定于后盖9上。LED灯板7由电池6供电发光,通过反光膜5,导光板13、匀光板2将光均匀的散布到需要照明的区域,后盖9、前盖1通过卡扣的方式将所有涉及零部件固定在一起,PCB控制板4,红外感应器12控制整灯的功能,PIR固定片11固定红外感应器12。整灯通 过磁铁10吸和固定铁片8的方式实现用户端固定,安装方便。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PCB控制板包括芯片U1,芯片U1为TP5410SOP-8-P,芯片U1的第一引脚连接电源VDD,且第一引脚还连接电容C10、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容C10、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1的第二引脚连接LEDR的阴极,且LEDR的阳极通过电阻R2连接电源VIN,LEDR的阳极连接接LEDG的阳极,LEDG的阴极连接芯片U1的第四引脚,芯片U1的第三引脚通过电阻R1连接电容C1的一端,且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VIN及芯片U1的第五引脚,芯片U1的第六引脚连接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的一端,且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1的第七引脚接地,芯片U1的第八引脚连接线圈L1的一端,线圈L1的另一端连接芯片U1的的第六引脚,芯片U1的第八引脚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芯片U1的第一引脚。

芯片J3的第一引脚连接电源VIN,第二引脚、第三引脚、第四引脚空接,且第五引脚接地,且芯片J3为Micro USB Port。

芯片U2的第一引脚、第二引脚分别连接于电容C9的两端,且第一引脚接地,芯片U2的第三引脚连接VDD,且芯片U2的型号为。

芯片U4的第一引脚和第八引脚分别连接于电容C8的两端,且第一引脚连接3V的电源,芯片U2的第二引脚通过电阻R5连接3V的电源,第五引脚通过电阻R7连接场效应管N1的栅极,源极接地,漏极连接芯片J2的第二引脚,芯片J2的第一引脚连接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的一端,且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的另一端连接电源VDD。

芯片J1的第三引脚连接3V的电源,第一引脚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三极管Q2连接的基极连接电阻R14,且发射极接地。

如图3所示,红外感应器包括芯片U3,芯片U3的第三引脚连接电容C32的一端,且电容C32的另一端连接第六引脚,第五引脚与第六引脚连接,第三引脚与第四引脚连接,第四引脚与第六引脚分别连接于电容C31的两端,第三引脚与第二引脚分别连接于电阻R31的两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 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