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便携式太阳能人体红外线感应壁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63687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壁灯,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折叠便携式太阳能人体红外线感应壁灯。



背景技术:

现在市面上的壁灯一般都是充电式的,且都是固定安装在墙面上,不方便携带,相当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便携式太阳能人体红外线感应壁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折叠便携式太阳能人体红外线感应壁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太阳能充电的太阳能充电装置,以及与太阳能充电装置电连接且转动连接的红外感应发光装置。

优选为,太阳能充电装置上设有可折叠的、用于支撑红外感应发光装置的支撑架。

优选为,红外感应发光装置包括发光装置外壳,设置在发光装置外壳上的发光光源,设置在发光装置外壳内与发光光源相连接的微处理模块,以及设置在发光装置外壳上与微处理模块相连接的红外感应灯。

优选为,太阳能充电装置包括充电装置外壳,设置在充电装置外壳一侧面上的太阳能板,以及设置在充电装置外壳内与太阳能板相连接的充电电池。

优选为,太阳能充电装置侧边上设有一与红外感应发光装置等高的半圆柱状凸起。

优选为,半圆柱状凸起上设有一便于红外感应发光装置拉起的圆弧状凹槽。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本实用新型包括用于太阳能充电的太阳能充电装置,以及与太阳能充电装置电连接且转动连接的红外感应发光装置,采用太阳能发光与红外感应的设计,既节能环保,又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折叠便携式太阳能人体红外线感应壁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太阳能充电的太阳能充电装置1,以及与太阳能充电装置1电连接且转动连接的红外感应发光装置2。

当有太阳时,只需将太阳能充电装置1置于太阳下,使其充电储电,供给红外感应发光装置2工作。

太阳能充电装置1上设有可折叠的、用于支撑红外感应发光装置2的支撑架3。

支撑架3设置在太阳能充电装置1一侧面上,侧面上设有与支撑架3相配合的凹槽4,未使用时,支撑架3折叠在凹槽4内,红外感应发光装置2转动到与太阳能充电装置1齐平,将支撑架3隐藏;当使用时,将红外感应发光装置2向上转动,与太阳能充电装置1形成一定的角度,然后拉起支撑架3,将红外感应发光装置2支撑在支撑架3上,实现固定。

在红外感应发光装置2与支撑架3接触部位设有与支撑架3相配合的支撑架3托槽,大大加强了支撑的稳定性。

红外感应发光装置2包括发光装置外壳21,设置在发光装置外壳21上的发光光源22,设置在发光装置外壳21内与发光光源22相连接的微处理模块,以及设置在发光装置外壳21上与微处理模块相连接的红外感应灯23。

在使用时,红外感应灯23在其感应的范围进行监控,当有人进入到监控范围后,红外感应灯23发出信号,微处理模块接收信号,并且控制发光光源22工作,实现区域内的照明的目的;当人走出红外感应灯23的监控范围时,红外感应灯23发出信号,微处理模块接收信号,并且控制发光光源22停止工作。

太阳能充电装置1包括充电装置外壳,设置在充电装置外壳一侧面上的太阳能板,以及设置在充电装置外壳内与太阳能板相连接的充电电池。

太阳能充电装置1侧边上设有一与红外感应发光装置2等高的半圆柱状凸起11。

半圆柱状凸起11上设有一便于红外感应发光装置2拉起的圆弧状凹槽12。

采用圆弧状凹槽12的设计,在拉起红外感应发光装置2的时候有一个着力点,方便把红外感应发光装置2轻松拉起。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