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边框LED面板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92169阅读:38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边框LED面板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LED灯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边框LED面板灯。



背景技术:

LED面板灯是一款高档的室内照明灯具,整个灯具设计美观简洁、大气豪华,既有良好的照明效果,又能给人带来美的感受。LED面板灯设计独特,光经过高透光率的导光板后形成一种均匀的平面发光效果,照度均匀性好、光线柔和、舒适而不失明亮,可有效缓解眼疲劳。且兼具有超薄、美观,以及安装方便的特点,深受到用户的喜爱,已经成为室内照明的主流产品,市场份额快速扩大。

目前现有的无边框面板灯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在框架上加工出凸条,在扩散板的侧面加工出凹槽,利用框架的凸条卡进所述扩散板的凹槽中,实现对扩散板与框架的固定,从而达到面板灯正面出光无边框的光学效果。这种方式存在的问题是,扩散板较厚,框架和扩散板之间的固定连接也不牢固,且金属框架会存在轻微挡光的问题。

鉴于上述传统面板灯所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无边框LED面板灯,可以解决目前扩散板较厚、框架和扩散板之间的固定连接不牢固和金属框架存在轻微挡光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无边框LED面板灯,减少扩散板的厚度,使面板灯的结构更加轻薄,外形更加美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边框LED面板灯,包括背板,框架,所述背板安放在所述框架上,所述框架内侧面放置有至少一条LED灯条,所述背板下放置有导光组件,所述导光组件包括反光纸、导光板和扩散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和所述扩散板的端部之间设置有连接件,所述导光板与所述扩散板不接触。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为条状。

优选地,所述框架包括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上设置有折弯部。

优选地,所述导光板和所述折弯部之间设置有所述连接件。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的表面与所述折弯部的表面平齐,所述折弯部上放置有所述扩散板,所述扩散板与所述折弯部和连接件均接触。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覆盖在所述折弯部的表面,所述连接件上放置有所述扩散板,所述扩散板与所述折弯部之间设置有所述连接件。

优选地,所述框架还包括第一凹槽和角码安放部,所述框条通过角码拼接形成中空的框架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上设置有卡扣结构,所述背板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匹配的卡扣结构使所述框架和所述背板相互扣合固定。

优选地,所述第二凹槽的侧面设置有LED灯条,所述LED灯条包括PCB电路板和LED光源。

优选地,所述背板上还放置有珍珠棉或泡沫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边框LED面板灯,所述扩散板安放在所述连接件上,且所述扩散板与所述导光板之间不相互接触,通过所述连接件的支撑,减薄了所述扩散板的厚度,降低了成本,使得面板灯的结构更加轻薄,外形更加美观。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边框LED面板灯,所述扩散板安放在所述连接件上,所述扩散板与所述连接件之间可通过热压焊接、超声波焊接、红外或激光焊接等方式实现融合固定,达到固定所述扩散板的目的,所述扩散板与所述框架的大小、形状相匹配,进而实现面板灯的无边框光学效果。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边框LED面板灯,所述扩散板与所述折弯部之间存在所述连接件,增加了所述连接件的高度,使所述扩散板与所述导光板之间的距离增大,减轻了传统方式中金属框架会有轻微遮挡出光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 一种无边框LED面板灯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 一种无边框LED面板灯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边框LED面板灯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边框LED面板灯的框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无边框LED面板灯,包括背板1,框架2,所述背板1安放在所述框架2上,所述框架2内侧面放置有至少一条LED灯条3,所述背板下放置有导光组件,所述导光组件包括反光纸4、导光板5和扩散板6,所述导光板5和所述扩散板6的端部之间设置有连接件7,所述连接件7为条状。

所述框架2和所述背板1均为金属材料,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框架和所述背板均为金属铝制成,所述框架包括第一凹槽21和第二凹槽22以及角码安放部23,所述框架是由金属框条通过角码拼接形成中空的框架结构,具体是将直角角码安放在角码安放部拼接而成的中空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的拼接为常规技术,故此不在赘述。

所述背板1安放在所述框架3上,所述框架2上的第一凹槽21上设置有卡扣结构,所述背板1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凹槽上相匹配的卡扣结构,使所述框架和所述背板相互扣合固定。所述背板1安放在所述框架2上,所述背板1端部折弯并位于所述第一凹槽21内,所述背板1端部的卡扣结构与所述第一凹槽21上的卡扣结构相互扣合,将所述背板固定在所述框架上。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框架上无需设置第一凹槽及卡扣结构,所述背板端部也无需折弯,可直接放置在所述框架上,通过螺丝、铆钉、粘贴、焊接等方式与所述框架固定连接,所述背板和所述框架的固定连接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不限于以上提到的情况。

所述第二凹槽的侧面设置有LED灯条3,所述LED灯条包括PCB电路板31和LED光源3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PCB电路板31一侧设置有LED光源32,所述PCB电路板31另一侧设置有背胶8,所述PCB电路板31通过所述背胶8粘接固定在所述第二凹槽的侧面上。

所述背板1上还放置有珍珠棉或泡沫棉,在本实施例中为珍珠棉9,所述珍珠棉9上放置有反射纸4,所述反射纸上放置有导光板5,所述第二凹槽22上设置有折弯部221,所述折弯部221与所述导光板5之间设置有所述连接件7,在所述连接件7和所述背板1的共同作用下将所述珍珠棉、反射纸、导光板固定安装。

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和所述折弯部相匹配的台阶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为塑料材料制成,减轻灯具整体重量,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7可以是金属等材料制成,不限于本实施例中的情况,所述折弯部221位于所述连接件7的台阶结构内,所述连接件7的表面与所述折弯部的表面平齐。所述折弯部221上放置有所述扩散板6,所述扩散板与所述折弯部和连接件均接触。

且所述扩散板6与所述导光板5之间不相互接触,通过所述连接件的支撑,减薄了所述扩散板的厚度,降低了成本,使得面板灯的结构更加轻薄,外形更加美观。

所述扩散板6与所述连接件7之间可通过热压焊接、超声波焊接、红外或激光焊接方式实现融合固定,达到固定所述扩散板的目的,所述扩散板与所述框架的大小、形状相匹配,进而实现面板灯的无边框光学效果。

实施例二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无边框LED面板灯,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连接件7的表面与所述第二折弯部的表面不平齐,即所述连接件覆盖在所述折弯部的表面。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与所述折弯部相匹配的凹槽结构,所述折弯部221部分位于所述连接件的凹槽内,所述连接件7上放置有所述扩散板6,所述扩散板6与所述折弯部221之间设置有所述连接件7。

所述连接件7安放时,所述折弯部221部分位于所述连接件7的凹槽内,所述扩散板6放置在所述连接件7上,所述扩散板6与所述导光板5之间设置有所述连接件7,且所述扩散板6与所述导光板5之间不相互接触,通过所述连接件7的支撑,减薄了所述扩散板6的厚度,降低了成本。所述扩散板6与所述连接件7之间可通过热压焊接、超声波焊接、红外或激光焊接方式实现融合,达到固定所述扩散板的目的,所述扩散板与所述框架的大小、形状相匹配,进而实现面板灯的无边框光学效果。

同时所述扩散板6与所述折弯部221之间设置有所述连接件7,增加了所述连接件的高度,使所述扩散板与所述导光板之间的距离增大,减轻了传统方式中金属框架会有轻微遮挡出光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边框LED面板灯,其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边框LED面板灯,所述扩散板安放在所述连接件上,且所述扩散板与所述导光板之间不相互接触,通过所述连接件的支撑,减薄了所述扩散板的厚度,降低了成本,使得面板灯的结构更加轻薄,外形更加美观。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边框LED面板灯,所述扩散板安放在所述连接件上,所述扩散板与所述连接件之间可通过热压焊接、超声波焊接、红外或激光焊接等方式实现融合固定,达到固定所述扩散板的目的,所述扩散板与所述框架的大小、形状相匹配,进而实现面板灯的无边框光学效果。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边框LED面板灯,所述扩散板与所述折弯部之间设置有所述连接件,增加了所述连接件的高度,使所述扩散板与所述导光板之间的距离增大,减轻了传统方式中金属框架会有轻微遮挡出光的问题。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文中应用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法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