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家居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92809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家居灯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家居灯具,属于照明灯具领域。



背景技术:

灯具,尤其是LED灯的应用和改进已越来越成熟,其中赋予了灯具本身除过照明以外更多的功能,例如空气检测、红外感应或者多媒体播放等,以功能集成和简约的设计方式作为新产品的卖点。

由于室内环境中,空气中夹杂着很多有害物质,比如甲醛、PM2.5、CO等,尤其是厨房内,空气中CO含量超标的话,会造成很大隐患,故现有市面上也出现了在灯具中设置空气检测装置的产品,但是现有的这类产品有个不足之处,检测空气的检测器都是简单设置在灯具的外壁,依靠空气自身的自由扩散,从而接触到检测器以完成检测。也有在灯具上设置容纳槽的,将检测器安装在容纳槽内,这种结构同样也是利用空气的自由扩散来,而且现有灯具采用容纳槽的,其容纳槽是几乎是半封闭状态,往往气体会集中聚集在容纳槽内不流通,容易导致检测滞后。

总之现有的可检测空气的灯具,比较受限于空气自身的扩散能力,扩散能力不强时,检测器接触到的空气量较少,采集或检测的效率不高,数据不够精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智能家居灯具,加强检测器周围的空气对流,让灯具检测空气的效率更高。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家居灯具,包括灯罩,所述灯罩内设有光源,所述灯罩的顶部安装在墙壁上或墙顶上,所述灯罩内设有用于引导灯罩外空气进入灯罩内的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包括横向贯穿所述灯罩侧面的横向通孔,所述导流通道内设有用于检测空气的检测器。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在灯具内部设置了导流通道,导流通道在本实用新型中包括横向贯穿灯罩侧面的横向通孔,横向通孔由于靠近光源,从而使得横向通孔内的温度要高于横向通孔两端口处的温度,从而使得横向通孔内的空气相对稀薄,气压相对较低,灯具周围的空气则在气压差的作用下,被吸入到横向通孔内,故本实施例中设置横向通孔后,不仅仅是依靠空气自身的扩散力,还借助气压差让空气加速进入到横向通孔,从而让横向通孔内的检测器能接触到更多的空气。

此外,本实用新型中的横向通孔是贯通设置,如同一个密闭房间和开两扇门的通风效果要远远显著于开一扇门的通风效果原理一样,将横向通孔设置成贯通,相当于将导流通道在不同侧开启两扇门,能够加强两侧的空气的对流。举例说明,如果是在灯具的左侧单个开口,则空气从左侧进风,同样会从左侧出风,这就导致两股流向对冲,还容易导致气流在内部斡旋,不易排出,导致检测有滞后性。而如果是灯具左侧右侧均开口,从左侧进风后,不仅可以继续从左侧出风,大部分可以从右侧出风,对冲情况明显减弱,而且同样灯具右侧也可以进风,这样使得两侧形成对流,进一步加剧空气的流通速率,能够让检测器接触到更多的空气,同时横向通孔内很少会存在空气在内部斡旋的情况,能够显著解决检测滞后性的问题。

同时,将横向通孔设置成贯通,接触到的空气来自于不同侧,检测更均匀,可有效减少单一方向有害气体聚集、而另一方向有害气体稀薄时检测有误的情况。

作为优选,所述检测器设在所述横向通孔的顶壁和/或所述横向通孔的底壁。

作为优选,所述灯罩的内壁与横向通孔的壁之间形成灯罩内腔,所述横向通孔的侧壁设有与所述灯罩内腔连通的连通孔。

作为优选,所述光源安装在所述灯罩内腔中。

作为优选,所述横向通孔的侧壁包括两个以上的散热翅片,相邻散热翅片之间设有间隙以形成所述连通孔。

作为优选,所述导流通道还包括设在所述灯罩顶部的顶部排气口,所述顶部排气口与所述灯罩内腔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顶部排气口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所述顶部排气口周向间隔设置在灯罩的侧面。

作为优选,所述灯罩包括灯座和安装在灯座底部的光源扩散罩,所述横向通孔设在所述光源扩散罩上,所述顶部排气口设在所述灯座上。

作为优选,所述横向通孔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这至少两个所述横向通孔沿所述灯罩侧面周向间隔分布。

作为优选,所述灯具还包括与所述检测器连接的通讯模块,所述检测器检测到的信号通过所述通讯模块传输至客户端或云端。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横向通孔的横截面处的气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整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下文描述中,出现诸如术语“内”、“外”、“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的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方便描述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特别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结合附图表示所描述的“顶部”和“底部”可由附图直观地表现出,仅作为绘示之用,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灯具的形状或构造。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智能家居灯具,主要用于室内空气检测,尤其是由于检测厨房内的空气,由于灯具通常是安装在室内顶部,而厨房内的温度相对较高,在热空气上浮的原理下,空气会自然上升接触到灯具。本实施例包括灯罩1,灯罩1则包括灯座11和光源扩散罩12,灯座11用于将整个灯具安装在墙壁上或强顶上,所述灯罩1内设有光源和用于检测空气的检测器2,光源优选为LED灯,检测空气的检测器2则是空气检测领域内非常常用的设备,可以根据检测对象不同分类为不同规格的检测器2,也不作过多阐述。传统的具有检测空气功能的灯具,都是将检测器2设置在灯具的外壁上,或者在灯具内设置一个容纳槽,让检测器2容置在容纳槽内,这种设计,仅仅是依靠空气的自由扩散能力,让空气自行接触到检测器2,一旦空气扩散能力不足,检测器2就不容易接触到空气,而且采用容纳槽的,其容纳槽是几乎是半封闭状态,往往气体还会集中聚集在容纳槽内不流通,容易导致检测存在滞后性的问题。

本实施例对灯具进行优化改进,在所述灯罩1内设置导流通道,所述检测器2位于所述导流通道内,所述导流通道包括横向贯穿灯罩1的横向通孔101,横向通孔101优选设置在光源扩散罩12上,横向通孔101一端与外界相通,另一端也与外界相通,从而让导流通道形成一个与大气贯通的且可形成一定流向的空间,空气能从横向通孔101的一侧进入,然后从另一侧排出,让空气能够能集中地流动在导流通道内,从而能让设在导流通道内的检测器2能与空气更充分的接触。由于横向通孔是贯通灯罩的,即便是在灯具不照明的时候,热空气可以在横向通孔内形成对流,空气在检测器3处的流通量更大,而传统的灯具,流通性不佳,流通量相对较小。

另外,本实施例比较关键的一点,本实施例横向通孔101是设在灯罩1内,灯罩1内是安装有光源的,这样横向通孔101内的温度基本是要高于外界的温度的,从而造成横向通孔101内的空气稀薄,气压变低,故横向通孔101两侧开口处的空气会在气压差的作用下被吸入到横向通孔101内部,以主动形成一股气流,不光光是依靠空气自身的扩散性,从而明显提升采集或检测的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展示的气流图,仅仅是为了示意横向通孔101,其两侧的开口,不仅仅是可以进风,也可以是出风,并非实际的气流图。

具体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器2设在所述横向通孔101的顶壁1011,根据热空气上浮的原理,优选设在顶壁上,当灯具竖直安装时,检测器2更容易接触到热空气。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容易想到,检测器2还可以设置在横向通孔101的底壁,或者检测器2设置两个,一个设置在横向通孔101的顶壁,另一个设置在横向通孔101的底壁,这几种实施方式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施例中光源扩散罩12,一般也叫透明罩,在本实施例中为中空的壳体,呈透明状,所述灯罩1的内壁与横向通孔101的壁之间形成灯罩内腔100,所述光源安装在所述灯罩内腔100中,光源可以优选固定在横向通孔101的侧壁上,从而能让光源更靠近横向通孔101,让横向通孔101内的温度更高,形成的气压差更大。

另外,本实施例中所述横向通孔101的侧壁设有与所述灯罩内腔100连通的连通孔102,设置连通孔102有两个作用,一方面让灯罩内腔100中的热量能通过连通孔102传入到横向通孔101内,提升横向通孔101内的温度,另一方面,也提高了灯罩内腔100的散热效果,一举两得,将灯罩内腔100中散失的热量很好地利用到了横向通孔101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横向通孔101的侧壁包括两个以上的散热翅片13,相邻散热翅片13之间设有间隙以形成所述连通孔102,散热翅片13的接触面积相对较大,利于散热,同时间隔设置的散热翅片13刚好可以作为条状的连通孔102来使用,非常适合用在本实施例中。

检测器2采集到数据后,本实施例在灯座11内设置了通讯模块,通讯模块与检测器2相互电连,通讯模块可以是有线通讯的形式,也可以是无线通讯模块,比如wifi模块、红外接收模块等,由于通讯模块在通讯领域是比较常用的设备和技术,不作过多阐述,检测器2通过这些通讯模块可以将采集到的数据发送到客户端,比如手机、电脑等,当然还可以发送至云端,通过服务器来进行识别或转发,从而对客户形成反馈,让客户作出相应操作。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导流通道还包括设在所述灯罩1顶部的顶部排气口103,优选是设置在灯座11上,所述顶部排气口103与所述灯罩内腔100连通。如此设计,相当于导流通道新增加了一条气流通道,该气流通道是从横向通孔101进气,从顶部排气口103排出,即本实施例中导流通道包括两种气流方式,一种是在横向通孔101内产生对流的方式,另一种则是从横向通孔101内进气,从顶部排气口103排出的方式。

新增加的气流通道,在气压差的作用下,气流方向也是从下往上,与外界热空气上浮的气流方向保持一致,不发生对冲,能进一步加强横向通孔101处的吸入效果,进一步加速空气的流通速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顶部排气口103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所述排气口周向间隔设置在灯罩1的侧面,这种排布设计,让排气的扩散效果更好,从而让形成的气压差更明显。

另外,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横向通孔101的数量不仅仅是一个,可以是多个,这几个横向通孔101沿所述光源扩散罩12侧面周向间隔分布,且本实施例中的每个横向通孔101都是穿过光源扩散罩12的中心,几个横向通孔101都相交在中心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