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手电筒透镜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11211阅读:5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手电筒透镜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电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手电筒透镜模组。



背景技术:

手电筒简称电筒,是一种手持式电子照明工具。一个典型的手电筒有一个经由电池供电的灯泡和聚焦反射镜,并有供手持用的手把式外壳。

现在市场上的手电筒大多采用LED灯为照射光源,结合了LED灯寿命长,节能耗电小的特点,使用方便,但是目前的LED手电筒的照射距离相对较短,在一些使用场合难以满足使用需求,且出光率差。

因此,本文提出一种新型手电筒透镜模组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的手电筒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手电筒透镜模组。

一种新型手电筒透镜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柱脚、安装基座、背光源透镜、LED灯源和光源发光孔;背光源透镜设置为单向内凹面结构,所述背光源透镜为直线和斜线一端连接而成的母线绕其轴线360°旋转而成的出光面,LED灯源固接在安装基座上,所述LED灯源左右两侧分别沿所述安装基座轴线对称安装有一安装柱脚,两所述安装柱脚内侧面上固接有一所述背光源透镜且所述背光源透镜下端的光源发光孔罩在所述LED灯源的外侧。

优选地,所述背光源透镜的母线为直线的出光面上设有火花纹路。

优选地,所述LED灯源轴线与所述安装基座中心轴线重合。

优选地,所述安装柱脚内侧面为一圆弧面。

优选地,所述安装基座采用铝板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背光源透镜的凹面将LED的光折射发散分布,并且背光源透镜侧面折射出透镜实现光斑的均匀分布,同时部分杂散光通过火花纹处理的侧面到出光面均匀折射出来最有效的提高了出光效率,该设计对与传统的自由曲面结构,在均匀照射距离实现了巨大的突破同时出光效率得到最大的提升,使光斑更加均匀与集中,照射距离更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三维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的A-A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的B-B结构图。

图中:

1-安装柱脚、2-安装基座、3-背光源透镜、4-LED灯源、5-光源发光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5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手电筒透镜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柱脚1、安装基座2、背光源透镜3、LED灯源4和光源发光孔5;背光源透镜3设置为单向内凹面结构,背光源透镜3为直线和斜线一端连接而成的母线绕其轴线360°旋转而成的出光面,LED灯源4固接在安装基座2上,LED灯源4左右两侧分别沿安装基座2轴线对称安装有一安装柱脚1,两安装柱脚1内侧面上固接有一背光源透镜3且背光源透镜3下端的光源发光孔5罩在LED灯源4的外侧。

进一步设置为:背光源透镜3的母线为直线的出光面上设有火花纹路,使产品光斑、无色差、可以最大限度的将LED的光线通过侧边出光面折射出非常均匀的斑。

进一步设置为:LED灯源4轴线与安装基座2中心轴线重合,这样安装在对称分布的安装柱脚1上的背光源透镜3中心轴线与LED灯源4轴线重合,便于光线充分折射。

进一步设置为:安装柱脚1内侧面为一圆弧面,便于与背光源透镜3的椎体相连接,实现同轴固定。

进一步设置为:安装基座2采用铝板制成,易加工,具有很好的散热功能。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其中背光源透镜是采用单向内凹面设计的,背光源透镜3设置为单向内凹面结构,背光源透镜3为直线和斜线一端连接而成的母线绕其轴线360°旋转而成的出光面且背光源透镜3的母线为直线的出光面上设有火花纹路,使产品光斑、无色差、可以最大限度的将LED的光线通过侧边出光面折射出非常均匀的斑,LED灯源4焊接在铝板安装基座2上,铝板作为安装基座2,具有很好的散热功能,背光源透镜3安装在对称安装的安装柱脚1上,使背光源透镜3、LED灯源4分别与安装基座2轴线重合,即背光源透镜3与LED灯源4轴线重合,使产品中心与LED灯源4中心在同一轴线上,LED灯4发光时,首先通过背光源透镜3的凹面将LED的光折射发散分布,并且背光源透镜3侧面折射出透镜实现光斑的均匀分布,同时部分杂散光通过火花纹处理的侧面到出光面均匀折射出来最有效的提高了出光效率,该设计对与传统的自由曲面结构,在均匀照射距离实现了巨大的突破同时出光效率得到最大的提升,使光斑更加均匀与集中,照射距离更远。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