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用台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77001阅读:55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两用台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台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两用台灯。



背景技术:

台灯的光亮照射范围相对比较小和集中,因而不会影响到整个房间的光线,作用局限在台灯周围,便于阅读、学习,节省能源。会在写字台上放置台灯来照明学习,现今台灯种类样式繁多,但大多仅局限于台灯本身,例如灯泡分为:节能灯,白炽灯,LED灯泡。控制方式有:开关控制,触控式,亮度可调式,甚至声控,无法将台灯的照射范围扩大,使光亮照射整个房间。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两用台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两用台灯,底座与灯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灯杆的另一端与底盘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底盘的外周壁与灯罩的内壁固定连接,灯罩的顶部固定设置有顶板,顶板上设置有供灯泡穿过的开口,作为大灯使用时,灯泡设置在顶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灯泡固定设置在支撑座的上端面,支撑座的下部与两侧的支撑杆的内侧面相贴合并能沿支撑杆上下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的外侧面设置有凹凸部,推动杆的上部设置有与凹凸部相对应的插接部。

进一步地,所述推动杆的下部的内侧面设置有第二齿部,支撑杆的外侧面设置有与第二齿部相啮合的第一齿部。

进一步地,所述推动杆上设置有锥形凸部,锥形凸部的底端面与支撑杆的上端面相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开口为圆形孔,圆形孔的直径大于灯泡的最大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具有一灯两用的效果,能够增大灯光的照射范围,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灯泡伸出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一种两用台灯,包括底座1、灯杆2、底盘3、灯罩4、顶板5、圆形孔6、灯泡7、支撑杆8、第一齿部9、第二齿部10、推动杆11、锥形凸部12、插接部13、支撑座14。

如图1、2所示, 底座1与灯杆2的一端固定连接,灯杆2的另一端与底盘3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底盘3为圆形,底盘3的外周壁与灯罩4的内壁固定连接。灯罩4的顶部固定设置有顶板5,顶板5上设置有多个圆形孔6,圆形孔6的直径大于灯泡7的最大直径,使得灯泡7能够穿过顶板5。

如图3所示,底盘3的上端面上竖直设置有两根支撑杆8,两根支撑杆8的外侧面设置有第一齿部9,第一齿部9与第二齿部10相啮合,第二齿部10设置在推动杆11的内侧面上,推动杆11设置有锥形凸部12,锥形凸部12的底端面与支撑杆8的上端面相接触,使得推动杆11固定在支撑杆8上。推动杆11的上部设置有插接部13,支撑座14的外侧面设置有与插接部13相对应的凹凸部15,凹凸部15插接在插接部13中将推动杆11固定在支撑座14上。支撑座14的下部与支撑杆8内侧面相贴合并能沿支撑杆8上下运动。支撑座14的上端面固定设置有灯泡7,当需要将灯光辐射范围增大时,将推动杆8向上推动,支撑座14沿支撑杆8的内侧面向上运动,当灯泡7伸出顶板5后,使第一齿部9与第二齿部10卡接固定。

推动板8可与电机连接,将灯泡7推出顶板5用作房间的大灯照明。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