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LED筒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10270阅读:664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化LED筒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化LED筒灯。



背景技术:

LED筒灯是应用新型LED照明光源在传统筒灯基础上改良开发的产品,与传统筒灯对比具有以下优点:节能、低碳、长寿、显色性好、响应速度快。LED筒灯的设计更加的美观轻巧,安装时能达到保持建筑装饰的整体统一与完美,不破坏灯具的设置,光源隐藏在建筑装饰内部,光源不外露,无眩光,人的视觉效果柔和、均匀。

现有技术中的LED筒灯往往由于本身结构的问题,存在这些问题:散热效果差;散热鳍片影响外观和谐;通过螺丝连接等方式组装,拆装难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体化LED筒灯,该一体化LED筒灯散热效果好,外观美观大方且易于拆装。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一体化LED筒灯,其包括:外壳,其外壁开设有散热孔;内壳,设置在所述外壳内且与所述外壳卡扣式连接,所述内壳的外壁上设置有内壳散热槽;散热铝杯,设置在所述内壳内且与所述外壳卡扣式连接,所述散热铝杯的杯底连接有电源支架,所述电源支架包括有插接轴;电源板,设置在所述内壳内,其包括有与所述插接轴插接配合的插接套;反光杯,设置在所述散热铝杯内,所述反光杯的杯底连接有插接柱;光源支架,其包括有与所述插接柱配合的插接通孔;外环,与所述外壳卡扣式连接,所述外环的内壁连接有压紧环,所述压紧环上开设有与所述内壳散热槽对接连通的外环散热槽;其中,所述反光杯的杯口不低于所述散热铝杯的杯口,所述压紧环压紧所述反光杯的杯口。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该一体化LED筒灯还包括有光源片;所述光源支架包括有两块互相活动式咬合的活动块;所述活动块上开设有凹口,所述光源片设置在所述凹口内。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该一体化LED筒灯还包括有用以扩散光线的扩散片,所述扩散片设置在所述反光杯的杯口;所述压紧环上还环设有周向延伸的限位环;其中,所述限位环的内径大于所述压紧环的内径,所述扩散片的直径大于所述压紧环的内径且小于或等于所述限位环的内径。

进一步地,所述反光杯与所述散热铝杯的杯口齐平且所述反光杯的外壁紧贴所述散热铝杯的内壁;所述反光杯的杯口厚度和所述散热铝杯的杯口厚度之和等于所述限位环与所述外环的内壁之间的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环由非连续的多条限位条组成。

进一步地,一条所述限位条设置在两个所述外环散热槽之间。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所述外环的外壁上连接有卡槽;该一体化LED筒灯还包括有设置在所述卡槽内的弹簧夹。

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所述外壳和所述外环之间设有装饰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化LED筒灯,其通过所述外壳包覆所述内壳,所述内壳散热槽不会大面积外露,外观较美观,所述内壳散热槽和所述外环散热槽对接连通,同时所述外壳上开设有所述散热孔,所述散热孔与所述外环散热槽及内壳散热槽形成空气流通通道,高效地散热。所述内壳与所述外壳卡扣式连接,所述散热铝杯上连接的所述电源支架与所述外壳卡扣式连接,所述电源支架与所述电源板通过所述插接轴和所述插接套插接连接,所述反光杯和所述光源支架通过所述插接柱和所述插接通孔插接,所述外环上的所述压紧环压紧所述反光杯的杯口使得所述反光杯固定在所述散热铝杯内。最后,所述外环与所述外壳卡扣式连接,提供了所述压紧环压紧所述散热铝杯的外力,使得整个一体化LED筒灯的连接模块化一体化,不需采用螺纹连接等方式连接就可使整体结构稳固,拆装非常方便快捷。

进一步,该一体化LED筒灯还包括有光源片;所述光源支架包括有两块互相活动式咬合的活动块;所述活动块上开设有凹口,所述光源片设置在所述凹口内。所述光源片设置在所述凹口内,可以通过调节两块所述活动块来调节所述凹口的大小,进而适应所述光源片的大小,利于对所述光源片夹紧。

进一步地,该一体化LED筒灯还包括有用以扩散光线的扩散片,所述扩散片设置在所述反光杯的杯口;所述压紧环上还环设有周向延伸的限位环;其中,所述限位环的内径大于所述压紧环的内径,所述扩散片的直径大于所述压紧环的内且小于或等于所述限位环的内径。在径向上,所述扩散片被限制在所述限位环之内,在轴向上,所述扩散片被限制在所述反光杯和所述压紧环之间,所述扩散片在该一体化LED筒灯内始终保持稳定的位置,避免所述光源片发射的光线不通过所述扩散片即投射出来。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一体化LED筒灯的放大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一体化LED筒灯的整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一体化LED筒灯的内壳和外环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一体化LED筒灯的光源支架和反光杯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4,一种一体化LED灯,其包括外壳12,其外壁开设有散热孔121;内壳11,设置在所述外壳12内且与所述外壳12通过卡扣113和卡槽123连接,所述内壳11的外壁上设置有内壳散热槽111;散热铝杯8,设置在所述内壳11内且与所述外壳12通过卡扣901和卡槽124卡扣式连接,所述散热铝杯8的杯底连接有电源支架9,所述电源支架9包括有插接轴902;电源板10,设置在所述内壳11内,其包括有与所述插接轴902插接配合的插接套109;反光杯5,设置在所述散热铝杯8内,所述反光杯5的杯底连接有插接柱503;光源支架6,其包括有与所述插接柱503配合的插接通孔613;外环1,与所述外壳12通过卡扣102和卡槽122卡扣式连接,所述外环1的内壁连接有压紧环100,所述压紧环100上开设有与所述内壳散热槽111对接连通的外环散热槽101;其中,所述反光杯5的杯口不低于所述散热铝杯8的杯口,所述压紧环100压紧所述反光杯5的杯口。整体上,该一体化LED筒灯采用卡扣是连接和插接的方式连接组装,使得拆装方便快捷,具有一体化模块化的功能效果。外环散热槽101与内壳散热槽111的配合使得散热效果较好,而且外壳12掩盖住内壳散热槽111,比较美观。内壳11的底部开设有电线孔112,用于穿设端子线13。

优选地,该一体化LED筒灯还包括有光源片7;所述光源支架6包括有两块互相活动式咬合的活动块610;所述活动块610上开设有凹口611,所述光源片7设置在所述凹口611内。如图4所示,两块活动块610中心对称设置,在两块活动块610之间设置拉簧,通过拉开两块活动块610即可改变凹口611的大小,以适用光源片7的大小,两块活动块610互相咬合,将光源片7牢牢夹持,光源片7不易松动脱落。

优选地,该一体化LED筒灯还包括有用以扩散光线的扩散片4,所述扩散片4设置在所述反光杯5的杯口;所述压紧环100上还环设有周向延伸的限位环;其中,所述限位环的内径大于所述压紧环100的内径,所述扩散片4的直径大于所述压紧环100的内径且小于或等于所述限位环的内径。在径向上,所述扩散片4被限制在所述限位环之内,在轴向上,所述扩散片4被限制在所述反光杯5和所述压紧环100之间,所述扩散片4在该一体化LED筒灯内始终保持稳定的位置,避免所述光源片7发射的光线不通过所述扩散片4即投射出来。

进一步地,所述反光杯5与所述散热铝杯8的杯口齐平且所述反光杯5的外壁紧贴所述散热铝杯8的内壁;所述反光杯5的杯口厚度和所述散热铝杯8的杯口厚度之和等于所述限位环与所述外环1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反光杯5和散热铝杯8贴紧在一起,并且受到限位环和外环1的内壁的夹持,也即反光杯5和散热铝杯8卡接在限位环和外环1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内,进一步提高该一体化LED筒灯的整体稳固性。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环由非连续的多条限位条105组成。非连续的结构使得限位环上有多个缺口,扩展了外环散热槽101与外界接触的风口,利于通风透气,进而提高该一体化LED筒灯的散热能力。

进一步地,一条所述限位条105设置在两个所述外环散热槽101之间。两个外环散热槽101之间是凸台结构,限位条105设置在凸台上,不会阻挡外环散热槽101顶部的空间,进一步扩展了外环散热槽101的散热通道。

其中,所述外环1的外壁上连接有卡槽103;该一体化LED筒灯还包括有设置在所述卡槽103内的弹簧夹3。弹簧夹3便于用户持握及悬挂。

优选地,所述外壳12和所述外环1之间设有装饰环2。装饰环2设置在外壳12和外环1之间,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不同颜色,增强美观性。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