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眩灯具的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80608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眩灯具的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灯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眩灯具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LED技术的发展,LED芯片的辐射亮度大幅提高,光束越来越窄。再加上LED紫外和蓝光波段芯片的广泛应用,使得LED光辐射危害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再者由于LED光线产生的极端的亮度对比,所带来的眩光污染及视觉残留会严重的影响到我们视力健康及生理反应,减低了我们的工作及生活的质量。而现有的LED灯具中通常加上光栅;,但光栅由纵横交错的连接条组成,抗冲击能力差,容易因在运输过程中碰撞而损毁;而且LED灯具中散热结构仅仅靠金属外壳与基板接触进行散热,散热速度受到极大的限制,直接影响灯具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防眩灯具的散热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防眩灯具的散热结构,它包括有底壳;所述底壳的横截面呈“V”字型形状;所述底壳的底表面呈开口状;所述底壳的内腔固定有PCB固定板;所述PCB固定板沿底壳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PCB固定板的顶部固定有驱动器;所述PCB固定板的底表面固定设置有PCB板;所述PCB 固定板的底表面设置有透光板;所述透光板与PCB固定板之间卡扣固定连接;所述PCB板设置在透光板与PCB固定板之间;所述底壳的底端面处设置有若干个蜂窝盖组;所述蜂窝盖组与底壳的内腔卡扣固定连接;所述蜂窝盖组设置在透光板的正下方;所述底壳的两端均呈开口状;所述底壳的两开口端均设置有端盖;所述端盖与底壳相接一端设置有开口端面;所述开口端面上设置有与底壳的内腔相匹配的定位座;所述定位座嵌套固定在底壳的内部;所述端盖远离底壳的一端面与端盖的底端面均呈开口状;所述端盖远离底壳的开口端面和端盖的底部开口端面处密封有蜂窝端盖;所述蜂窝端盖的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蜂窝通孔;所述蜂窝端盖与端盖之间卡扣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蜂窝端盖的左右两内侧面均设置有卡板;所述卡板的外侧表面设置有卡板凸条;所述端盖的底表面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定位凸条;两个卡板凸条分别卡扣固定在定位凸条上。

进一步地,所述底壳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沿底壳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导轨的两端均呈开口状;所述底壳上设置有滑块固定座;所述滑块固定座一端设置有与导轨相匹配的滑块;所述滑块插入到导轨内;两个端盖分别密封在导轨的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蜂窝盖组由若干个蜂窝盖组成;所述蜂窝盖沿底壳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防眩灯具的散热结构,底壳的横截面呈“V”字型形状;底壳的底表面呈开口状;底壳的内腔固定有PCB固定板;PCB固定板沿底壳的长度方向延伸;PCB固定板的顶部固定有驱动器;PCB固定板的底表面固定设置有PCB板;PCB固定板的底表面设置有透光板;透光板与PCB固定板之间卡扣固定连接;PCB板设置在透光板与PCB固定板之间;底壳的底端面处设置有若干个蜂窝盖组;蜂窝盖组与底壳的内腔卡扣固定连接;蜂窝盖组设置在透光板的正下方;底壳的两端均呈开口状;底壳的两开口端均设置有端盖;端盖与底壳相接一端设置有开口端面;开口端面上设置有与底壳的内腔相匹配的定位座;定位座嵌套固定在底壳的内部;端盖远离底壳的一端面与端盖的底端面均呈开口状;端盖远离底壳的开口端面和端盖的底部开口端面处密封有蜂窝端盖;蜂窝端盖的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蜂窝通孔;蜂窝端盖与端盖之间卡扣固定连接。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两个端盖的开口端面与底壳的内腔接通,使底壳内部的气流通过蜂窝端盖与外部进行交换,加快灯具的整体的散热速度,使LED灯具的使用寿命得到保障;而蜂窝盖组和蜂窝端盖的内部均使用蜂窝结构,使蜂窝盖组和蜂窝端盖的抗压和抗冲击性能更强,极大限度地增强灯具外表面的抗压和抗冲击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截面图;

图3是端盖的剖面图;

图4是端盖的立体图;

图5是蜂窝端盖的立体图;

图6是蜂窝端盖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壳;101、导轨;2、驱动器;3、端盖;301、定位凸条;

302、定位座;4、蜂窝端盖;401、卡板;401a、卡板凸条;5、PCB板;

6、透光板;7、蜂窝盖;8、PCB固定板;9、滑块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防眩灯具的散热结构,它包括有底壳1;所述底壳1的横截面呈“V”字型形状;所述底壳1的底表面呈开口状;所述底壳1的内腔固定有PCB固定板8;所述PCB固定板8沿底壳1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PCB固定板8的顶部固定有驱动器2;所述PCB固定板8 的底表面固定设置有PCB板5;所述PCB固定板8的底表面设置有透光板6;所述透光板6与PCB固定板8之间卡扣固定连接;所述PCB板5设置在透光板6与PCB固定板8之间;所述底壳1的底端面处设置有若干个蜂窝盖组;所述蜂窝盖组与底壳1的内腔卡扣固定连接;所述蜂窝盖组设置在透光板6 的正下方;所述底壳1的两端均呈开口状;所述底壳1的两开口端均设置有端盖3;所述端盖3与底壳1相接一端设置有开口端面;所述开口端面上设置有与底壳1的内腔相匹配的定位座302;所述定位座302嵌套固定在底壳1的内部;所述端盖3远离底壳1的一端面与端盖3的底端面均呈开口状;所述端盖3远离底壳1的开口端面和端盖3的底部开口端面处密封有蜂窝端盖4;所述蜂窝端盖4的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蜂窝通孔;所述蜂窝端盖4与端盖3之间卡扣固定连接;两个端盖3的开口端面与底壳1的内腔接通,使底壳1内部的气流通过蜂窝端盖4与外部进行交换,加快灯具的整体的散热速度,使 LED灯具的使用寿命得到保障;而蜂窝盖组和蜂窝端盖4的内部均使用蜂窝结构,使蜂窝盖组和蜂窝端盖4的抗压和抗冲击性能更强,极大限度地增强灯具外表面的抗压和抗冲击能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蜂窝端盖4的左右两内侧面均设置有卡板401;所述卡板401的外侧表面设置有卡板凸条401a;所述端盖3 的底表面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定位凸条301;两个卡板凸条401a分别卡扣固定在定位凸条301上;蜂窝端盖4利用卡板凸条401a卡扣固定在端盖3上,提高灯具的安装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底壳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导轨101;所述导轨101沿底壳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导轨101的两端均呈开口状;所述底壳1上设置有滑块固定座9;所述滑块固定座9一端设置有与导轨101 相匹配的滑块;所述滑块插入到导轨101内;两个端盖3分别密封在导轨101 的两端;滑块固定座9用于灯具安装在墙体上,滑块固定座9安装在导轨101 的内部后仅能沿导轨101方向滑动,而两个端盖3对滑块固定座9进行限位,防止滑块固定座9滑出到导轨101的外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蜂窝盖组由若干个蜂窝盖7组成;所述蜂窝盖7沿底壳1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把长的蜂窝盖组由若干个短的蜂窝盖7组成,增强蜂窝盖组的抗弯曲强度。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两个端盖的开口端面与底壳的内腔接通,使底壳内部的气流通过蜂窝端盖与外部进行交换,加快灯具的整体的散热速度,使 LED灯具的使用寿命得到保障;而蜂窝盖组和蜂窝端盖的内部均使用蜂窝结构,使蜂窝盖组和蜂窝端盖的抗压和抗冲击性能更强,极大限度地增强灯具外表面的抗压和抗冲击能力;,把长的蜂窝盖组由若干个短的蜂窝盖组成,增强蜂窝盖组的抗弯曲强度;蜂窝端盖利用卡板凸条卡扣固定在端盖上,提高灯具的安装效率;滑块固定座用于灯具安装在墙体上,滑块固定座安装在导轨的内部后仅能沿导轨方向滑动,而两个端盖对滑块固定座进行限位,防止滑块固定座滑出到导轨的外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