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嵌驱动电源的G9型LED灯标准接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31477阅读:1398来源:国知局
内嵌驱动电源的G9型LED灯标准接口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灯接口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嵌驱动电源的G9型LED灯标准接口。



背景技术:

LED(发光二极管)灯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光源,可应用于水晶吊灯、床头灯等各类室内灯具。LED灯以其光效高,寿命长等优点,正在替代传统的卤素灯。现有G9型LED灯通常是由灯头、外壳、光源组件、驱动组件等多个部件通过复杂的工序组装而成。正常地,G9型LED灯直径控制在25mm以内,高度不超过60mm,光通量要求在200lum,400lum,600lum左右。由于G9型LED灯一般安装在装饰性灯具里面,对G9型LED灯的直径、高度和光通量都有所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G9型LED灯在空间使用上受到限制的缺陷,提供一种内嵌驱动电源的G9型LED灯标准接口。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内嵌驱动电源的G9型LED灯标准接口,其特点在于,包括:LED交流电源管理模块以及G9型LED灯的接口模腔;

所述LED交流电源管理模块包括电源管理芯片、整流芯片、保险丝、压敏电阻和线路板,所述电源管理芯片、所述整流芯片绑定在所述线路板上,并根据预设线路进行打线连接;所述保险丝、所述压敏电阻根据预设线路贴设在所述线路板上;所述线路板上还焊接有G9型LED灯的输入线和输出端;

所述LED交流电源管理模块的全部或者部分设置于所述G9型LED灯的接口模腔内,所述接口模腔内包括采用注塑工艺注入的G9型LED灯的接口所用的注塑材料,所述注塑材料用于包裹所述LED交流电源管理模块。

优选地,在所述电源管理芯片、所述整流芯片以及连接线上涂覆有保护性的胶体。

优选地,所述电源管理芯片、所述整流芯片、所述保险丝以及所述压敏电阻为裸芯,或者高度不超过1mm。

优选地,所述线路板的厚度不超过0.5mm。

优选地,所述线路板的制作材料为陶瓷、蓝宝石、铝、铜、柔性FPC(柔性线路板)或FR4(环氧玻璃布层压板)。

优选地,所述注塑材料为液体硅胶、聚碳酸酯、聚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者改性的导热塑料。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依照本实用新型内嵌驱动电源的G9型LED灯标准接口制造方法获得的内嵌驱动电源的G9型LED标准接口,在简化整灯制造工序的同时,在G9型LED灯的灯体内部空出了LED交流电源管理模块原先占有的空间,使其功率更高,光通量更大。同时又由于LED交流电源管理模块与G9型LED灯的接口紧密贴合,有利于LED灯散热,使其能够更加稳定地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嵌驱动电源的G9型LED灯标准接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嵌驱动电源的G9型LED灯标准接口中的LED交流电源管理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内嵌驱动电源的G9型LED灯标准接口100包括LED交流电源管理模块200以及G9型LED灯的接口模腔,LED交流电源管理模块200全部设置于G9型LED灯的接口模腔内,并且被通过注塑工艺注入G9型LED灯的接口模腔的注塑材料包裹。

LED交流电源管理模块200包括电源管理芯片201、整流芯片202、保险丝(图中未示出)、压敏电阻206、输出端203、输入线205和线路板204,其中,电源管理芯片201与整流芯片202绑定在线路板204上,并根据预设电路进行打线连接;保险丝、压敏电阻206根据预设电路贴设在线路板204上;G9型LED灯的输入线205和输出端203焊接在线路板204上。内嵌驱动电源的G9型LED灯标准接口100具有接口输出脚101与接口输入脚102。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将LED交流电源管理模块200的一部分设置于G9型LED灯的接口模腔内,被通过注塑工艺注入G9型LED灯的接口模腔的注塑材料包裹,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G9型LED灯的灯体空间的占用。

优选地,电源管理芯片201、整流芯片202以及连接线上还可以涂覆有保护性的胶体。

此外,电源管理芯片201、整流芯片202、保险丝以及压敏电阻206优选为裸芯,或者高度不超过1mm的元器件。线路板204优选厚度不超过0.5mm的线路板。线路板204的制作材料优选陶瓷、蓝宝石、铝、铜、柔性FPC或FR4。注塑材料优选液体硅胶、聚碳酸酯、聚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者改性的导热塑料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