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顶灯贴及智能吸顶灯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67946发布日期:2018-07-05 00:56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吸顶灯贴及智能吸顶灯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吸顶灯贴及智能吸顶灯贴。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吸顶灯基本包括灯罩、灯板、电源、外壳、散热器等几大组件,其中一旦出现某个部件损坏,都将造成整个灯具不能使用,更换成本高。通常,较容易损坏的部件包括灯板、电源,如果能在灯板或电源出现损坏时,只需更换灯板和电源,可保留原来的灯罩、外壳及散热器等组件继续使用,将有助于大大的节约更换成本。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吸顶灯贴及智能吸顶灯贴,以满足市场需求,从而节约更换成本。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吸顶灯贴,包括灯罩、灯板和电源,所述灯罩设为环形,灯罩的后侧设有灯板安装口,灯罩的环形圈内设有与灯罩连接的电源壳,所述灯板设为与所述灯罩适配的环形,灯板的后侧设有多个磁吸柱,所述灯板从所述灯板安装口设于所述灯罩内,所述磁吸柱伸出于所述灯板安装口外,所述电源设于所述电源壳内。进一步地,所述灯罩内环设有若干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卡扣卡设于所述灯板后侧。进一步地,所述灯罩内还设有若干第一支撑座,所述灯板前侧抵靠于所述第一支撑座上。进一步地,所述电源壳与所述灯罩之间设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上设有连通所述灯罩与所述电源壳的凹槽。进一步地,所述电源壳后侧设有电源安装口,所述电源壳内侧设有第二卡扣,所述电源从所述电源安装口设于所述电源壳内,且所述第二卡扣卡设于所述电源上。进一步地,所述电源壳内还设有若干第二支撑座,所述电源抵靠于所述第二支撑座上。进一步地,所述电源壳内还设有若干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有螺孔,所述电源对应所述螺孔的位置设有固定孔,还包括第一螺丝,所述第一螺丝穿过所述固定孔与所述螺孔配合。进一步地,所述磁吸柱朝向所述灯板的一侧设有螺纹连接孔,所述灯板上设有穿孔,还包括第二螺丝,所述第二螺丝从所述灯板的前侧穿过所述穿孔与所述螺纹连接孔配合。一种智能吸顶灯贴,包括吸顶灯贴主体和智能模块,所述吸顶灯贴主体采用如上所述的吸顶灯贴。进一步地,所述智能模块为Bluetooth模块、ZigBee模块、WiFi模块、Z-Wave模块其中的任一种。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吸顶灯贴及智能吸顶灯贴,用作市场上大多数吸顶灯损坏时的更换配件,跟换时只需拆下所损坏的吸顶灯的灯罩,即可将本吸顶灯贴通过磁吸的方式安装入吸顶灯内,然后盖上原灯罩即可使用,更换操作方便,且保留原来的灯罩、外壳及散热器等组件继续使用,大大的节约更换成本。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其中一种吸顶灯贴的装配立体图;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其中一种吸顶灯贴的爆炸视图;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其中一种吸顶灯贴的灯罩的立体图;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其中一种吸顶灯贴的灯板的立体图;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其中一种吸顶灯贴的正面立体视图。各部件名称及其标号灯罩:1灯板:2电源壳:3电源:4磁吸柱:5连接臂:6固定座:8灯板安装口:11第一卡扣:12第一支撑座:13电源安装口:31第二卡扣:32第二支撑座:33凹槽:61第一螺丝:71第二螺丝:72螺孔:81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请参照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公开一种吸顶灯贴,包括灯罩1、灯板2和电源4,所述灯罩1设为环形,灯罩1的后侧设有灯板安装口11,灯罩1的环形圈内设有与灯罩1连接的电源壳3,所述灯板2设为与所述灯罩1适配的环形,灯板2的后侧设有多个磁吸柱5,所述灯板2从所述灯板安装口11设于所述灯罩1内,所述磁吸柱5伸出于所述灯板安装口11外,所述电源4设于所述电源壳3内。如图1、3,所述灯罩1内环设有若干第一卡扣12,当所述灯板2从所述灯板安装口11装入所述灯罩1内时,所述第一卡扣12卡设于所述灯板2后侧,从而将所述灯板2固定在所述灯罩1内,以防止其从所述灯罩1内掉出。所述灯罩1内还设有若干第一支撑座13,当所述灯板2被所述第一卡扣12卡住的同时,所述灯板2前侧抵靠于所述第一支撑座13上,从而限位于所述灯板2在所述灯罩1内的位置固定不动。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卡扣12与所述第一支撑座13之间的间距恰好等于所述灯板2的厚度,从而达到对所述灯板2的卡紧作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座13与所述第一卡扣12为对应相等的数量,且所述第一支撑座13对应所述第一卡扣12的位置设置于所述第一卡扣12一侧。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座13与所述第一卡扣12的位置及数量并不局限于对应或对等。如图3、5,所述电源壳3与所述灯罩1之间设有连接臂6,所述电源壳3通过所述连接臂6连接在所述灯罩1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臂6设有三个分别以120°的夹角等分地设于所述电源壳3侧壁。所述连接臂6上设有连通所述灯罩1与所述电源壳3的凹槽61,所述凹槽61的其中一个作用为:用于减轻所述连接臂6的重量;所述凹槽61的另一个作用为:用于电源4与灯板2之间的电源线通过。所述电源壳3后侧设有电源安装口31,所述电源壳3内侧设有第二卡扣32,所述电源4从所述电源安装口31设于所述电源壳3内,且所述第二卡扣32卡设于所述电源4上,依靠所述第二卡扣32将所述电源4卡设于所述电源壳3内,以防止其从所述电源壳3内掉出。所述电源壳3内还设有若干第二支撑座33,所述电源4抵靠于所述第二支撑座33上。所述第二卡扣32与所述第二支撑座33的功能及作用以及设置方式可参照所述第一卡扣12与所述第一支撑座13,此处不再赘述。如图3,进一步地,所述电源壳3内还设有若干固定座8,所述固定座8上设有螺孔81,所述电源4对应所述螺孔81的位置设有固定孔,还包括第一螺丝71,所述第一螺丝71穿过所述固定孔与所述螺孔81配合。所述磁吸柱5朝向所述灯板的一侧设有螺纹连接孔,所述灯板2上设有穿孔,还包括第二螺丝72,所述第二螺丝72从所述灯板2的前侧穿过所述穿孔与所述螺纹连接孔配合。本实施例还公开一种智能吸顶灯贴,包括吸顶灯贴主体和智能模块,所述吸顶灯贴主体采用如上所述的吸顶灯贴。所述智能模块设于所述电源4上,用于为所述智能吸顶灯贴提供无线智能控制,包括调光、调色、调色温等。进一步地,所述智能模块为Bluetooth模块、ZigBee模块、WiFi模块、Z-Wave模块其中的任一种。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吸顶灯贴及智能吸顶灯贴,用作市场上大多数吸顶灯损坏时的更换配件,跟换时只需拆下所损坏的吸顶灯的灯罩,即可将本吸顶灯贴通过磁吸的方式安装入吸顶灯内,然后盖上原灯罩即可使用,更换操作方便,且保留原来的灯罩、外壳及散热器等组件继续使用,大大的节约更换成本。只要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思想,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实施例进行任意组合,均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对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的变型及不同实施例进行的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思想的任意组合,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