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背线的LED霓虹灯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55311发布日期:2019-08-06 23:02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背线的LED霓虹灯带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led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背线的led霓虹灯带。



背景技术:

市场上的户内外景观亮化、店面门头亮化、楼宇装饰照明、楼宇轮廓勾勒、建筑体间接照明等多种应用场所会使用到霓虹照明,市面上采用较多的是传统的电子霓虹灯管,此电子霓虹灯管采取高压驱动,其有诸多落后问题,耗能高、寿命短、安装极不方便、使用安全性差、发光效果不好等等,并且传统霓虹灯管采用的是硬性玻璃外壳结构,极大地限制了诸多需要曲线造型勾勒的应用场所,且玻璃材质容易在运输、使用过程出现碎裂影响人身安全。目前也已出现了一些led霓虹灯带产品,但是其在结构设计方面存在较大的缺陷,比如本体的结构设计在产品柔韧弯曲、出光效果方面存在缺陷,直接采用fpc上的铜箔线路作为供电主线导致产品首尾端的亮度差异过大进而影响发光效果,产品采用一体式结构不利于长度扩展。201610499610.x一种基于fpc的交流led霓虹灯带,其产品直接采用fpc板铜箔线路作为供电主线,由于铜箔线路设计本身的限制,不利于做成大电流的供电载体,会严重影响产品在长级联使用方面的需求,另外,其中的输入端卡盖和中端卡盖均采用分体式结构方式,会造成产品成本上升,产品加工工序复杂度增加,实际施工操作过程复杂度增加,且分体式结构亦会影响卡盖卡紧功能的可靠性,从而影响到产品的电气连接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背线的led霓虹灯带,解决传统霓虹灯带以及现有led霓虹灯带中存在的级联性能差、安装使用复杂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带背线的led霓虹灯带,包括输入端组件、霓虹灯带本体、中端连接组件和尾端组件,其特征在于,霓虹灯带本体包括至少两条霓虹灯带,所述霓虹灯带包括包裹体、fpc、led、背线和包裹住背线的绝缘胶体,所述包裹体为内部贯通的长条形结构,并由乳白硅胶和透明硅胶制成,所述fpc设置在所述包裹体的内部,所述led固定在所述fpc的上表面,所述fpc的下表面还设置有若干个导电焊接部,所述背线与所述导电焊接部固定并形成电连接,所述导电焊接部与所述led形成电连接;所述输入端组件包括输入导线,固定到输入导线端部的取电针,套接所述输入导线的第一套盖,和通过金属卡件套接住所述霓虹灯带并可嵌入在第一套盖内部的端固件;所述尾端组件包括尾塞外壳和通过金属卡件套接住所述霓虹灯带并可嵌入在尾塞外壳内部的端固件;所述中端连接组件包括第二套盖,通过金属卡件套接住相邻两个霓虹灯带并可嵌入在第二套盖内部的中端连接器,和将相邻两个霓虹灯带形成电连接的双端连接件。

进一步的,所述包裹体采用乳白硅胶和透明硅胶两种材料通过挤塑工艺制成,所述乳白硅胶的外侧顶面为弧面结构,所述透明硅胶的外侧底面呈平面状结构,所述包裹体内部的中空结构的截面呈ω形状,所述fpc固定在所述包裹体内部ω形状的底部,所述led的顶面指向所述包裹体内部ω形状的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透明硅胶的内侧顶面还设置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用于放置所述绝缘胶体。

进一步的,所述包裹体的两端为敞开型端口,所述fpc和所述背线可以从敞开型端口处暴露。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套盖分为套盖a和套盖b两部分,所述套盖a内设置有一个贯通的包裹腔a,所述套盖a的顶部设置有固定卡片,所述固定卡片的顶面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套盖b呈漏斗形形状,所述套盖b的漏斗形形状的广口端端部与所述套盖a相连,所述套盖b的漏斗形形状的窄口端端部用于套接住所述输入导线;所述端固件呈通孔状结构,所述端固件的两侧壁上设置有固定插孔,所述端固件的顶端面设置有与所述固定孔相配套的固定凸台;所述金属卡件的一端面上设置有弹性卡齿,所述金属卡件穿过所述固定插孔刺破在所述包裹体侧壁上将所述端固件与霓虹灯带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卡片的左端部与所述套盖a的腔体壁部相连,所述固定卡片的右端部与所述套盖a的腔体端部边缘平齐,所述固定卡片的两侧部与所述套盖a的腔体壁部之间具有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套盖内设置有一个贯通的包裹腔c,所述第二套盖的两个端部的顶部位置设置有固定卡片,所述固定卡片的顶面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中间连接器呈通孔状结构,所述中间连接器的两个侧壁上设置有固定插孔,所述中间连接器的两个端部的顶部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固定孔相配套的固定凸台。

进一步的,所述双端连接件包括导电插针和固定在导电插针中部位置的连接体,所述导电插针的双端部呈尖状结构,所述导电插针的两端分别插入到相邻两个霓虹灯带中的所述背线中。

进一步的,所述尾塞外壳内设置有单侧贯通的盲孔收纳腔,所述尾塞外壳的顶部设置有固定卡片,所述端固件可放置在所述盲孔收纳腔中。盲孔收纳腔可以套住所述端固件并与之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背线由截面积为0.75平方毫米或以上规格的导线制成,所述背线的数量为两条,分别设置在所述fpc下表面的两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通过在霓虹灯带的首端设置输入端连接组件,霓虹灯带与霓虹灯带之间设置中端连接组件,霓虹灯带尾端设置尾端组件,实现了霓虹灯带首端、根尾端的简便式密封固定,实现了霓虹灯带与霓虹灯带之间的插拔式可拆卸连接,使得led霓虹灯带在出厂之前,使用者可自由地选择整条霓虹灯带的长度或接入的霓虹灯带数量,也可以在具体施工安装过程中据实际需求随意地调节霓虹灯带的长度且不影响整个led霓虹灯带的正常工作,从而彻底解决了传统霓虹灯管无法改变尺寸大小的问题,大大提高了led霓虹灯带的实用价值;(2)本发明中,通过在fpc下底面加入由0.75平方毫米或以上规格的导线制成的背线,此背线可以作为整条led霓虹灯带的供电主线,fpc上端面的led按照分段排布的方式从背线中进行分段取电,由于背线可承载的电流更大,总电流供给led的数量会越多,使得led霓虹灯带的级联长度更长且级联首尾端的led的发光差异更小,从而提升到了产品的应用范围;(3)本发明中的输入端卡盖和中端卡盖,采用一体式结构方式,可以提升对端固件和中端连接器的裹紧固定作用,从而提升led霓虹灯带在连接端部位的可靠性;(4)本发明中led霓虹灯带本体采用乳白硅胶和透明硅胶两种材料通过挤出成型工艺制成,并且在本体内部设置截面为ω形状的贯通中空结构,可以提供led以足够的散热空间,提升led灯的使用寿命,并且ω形状的上部圆形空间的内侧壁可以有效地对led的发光作散光处理,从而霓虹灯带表面出光的均匀性极高,发光表现效果非常好;(5)本发明中设置包裹住背线的绝缘胶体,可以加强背线的定位作用,避免背线松动导致的焊点松脱,更有效的效果是可以通过此绝缘胶体来提高霓虹灯带的输入电压适应范围,对于高压市电输入亦可以作为有效的防触电、防漏电等作用;(6)本发明中的取电针和导电插针极大地方便了整个led霓虹灯带的首端和中端连接部位的电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的霓虹灯带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的输入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的中端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的尾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的金属卡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的fpc与背线的结合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输入端组件;2、霓虹灯带本体;3、中端连接组件;4、尾端组件;11、输入导线;12、取电针;13、第一套盖;14、金属卡件;15、端固件;31、第二套盖;32、中端连接器;33、双端连接件;41、尾塞外壳;141、弹性卡齿;331、导电插针;332、连接体;131、固定卡片;132、固定孔;151、固定凸台;152、固定插孔;21、乳白硅胶;22、透明硅胶;23、fpc;24、led;25、背线;26、绝缘胶体;231、导电焊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结合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背线的led霓虹灯带,包括输入端组件(1)、霓虹灯带本体(2)、中端连接组件(3)和尾端组件(4)。

如图1、图2和图7所示,所述霓虹灯带本体由两条霓虹灯带组成,所述霓虹灯带包括包裹体、fpc(23)、led(24)、背线(25)和绝缘胶体(26),所述包裹体采用乳白硅胶(21)和透明硅胶(22)两种材料通过挤塑工艺制成,其为内部贯通的长条形结构,所述乳白硅胶(21)的外侧顶面为弧面结构,所述透明硅胶(22)的外侧底面呈平面状结构,所述包裹体内部的中空结构的截面呈ω形状,所述fpc(23)固定在所述包裹体内部ω形状的底部,所述led(24)通过smt方式固定在所述fpc(23)的上表面,所述led(24)的顶面指向ω形状的顶部,所述fpc(23)的下表面处沿着fpc边缘处并排设置了若干对组导电焊接部(231),所述背线(25)通过焊接方式分别焊接在fpc边缘的一组导电焊接部(231)上形成有效电连接,所述背线(25)由截面积为0.75平方毫米的导线制成,数量为两条,分别对应输入电压的正极和负极。所述绝缘胶体(26)包裹住背线(25),以形成对背线(25)的有效的防漏电、防腐蚀、防触电保护。

进一步的,所述透明硅胶(22)的内侧顶面还设置有两个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用于放置所述绝缘胶体,并且所述收纳槽的宽度尺寸与所述背线的宽度尺寸相当,可以有效地对背线进行固定,不会因为产品的晃动而对胶体的固定产生影响,进而对背线的焊接处的可靠性造成影响。

进一步的,长条形结构的所述包裹体的两端为敞开型端口,所述fpc(23)和所述背线(25)可以从敞开型端口处暴露。

结合图3所示,所述输入端组件(1)包括输入导线(11)、取电针(12)、第一套盖(13)、金属卡件(14)和端固件(15)组成。其中,所述取电针(12)的一端部设置有扣接体,通过扣接体绑定在所述输入导线(11)的端部以形成电连接,所述取电针(12)的另一端部为尖状结构,可以很便利地插入到所述背线(25)的内部。所述第一套盖(13)分为套盖a和套盖b两部分,所述套盖a内设置有一个贯通的包裹腔a,所述套盖a的顶部设置有固定卡片(131),所述固定卡片(131)的顶面上设置有固定孔(132),所述套盖b呈漏斗形形状,所述套盖b的漏斗形形状的广口端端部与所述套盖a相连,所述套盖b的漏斗形形状的窄口端端部用于套接住所述输入导线(11)。所述端固件(15)呈通孔状结构,其通孔状结构的截面尺寸与所述包裹体的外形轮廓尺寸相似,所述端固件(15)的两侧壁上设置有固定插孔(152),所述端固件(15)的顶端面设置有与所述固定孔(132)相配套的固定凸台(151)。如图6所述,所述金属卡件(14)的一端面上设置有弹性卡齿(141)。

进一步的,为保证固定卡片(131)具有弹性效果,特别地,所述固定卡片(131)的左端部与所述套盖a的腔体壁部相连,右端部与所述套盖a的腔体端部边缘平齐,两侧部与所述套盖a的腔体壁部之间具有间隙。

本实施例中,当需要将输入端组件(1)和霓虹灯带本体(2)组装在一起时,首先将所述端固件(15)套接在霓虹灯带本体(2)的端部,然后将金属卡件(14)上的弹性卡齿(141)从固定插孔(152)的位置上插入到霓虹灯带本体(2)上的乳白硅胶(21)上进行固定,然后将取电针(12)插入到从包裹体端部暴露出来的所述背线(25)的导线线芯中,然后将所述第一套盖(13)套接住所述端固件(15)的外侧,并且通过两者中的固定孔(132)和固定凸台(151)进行有效固定。到此,输入端组件和霓虹灯带本体之间的安装完毕。

结合图5所示,所述尾端组件(4)包括尾塞外壳(41)、金属卡件(14)和端固件(15)组成。其中,尾塞外壳(41)的内部有一个单侧贯通的盲孔收纳腔,此盲孔收纳腔的轮廓尺寸与所述包裹体的外形轮廓尺寸相当,所述尾塞外壳(41)的顶部同样设置有固定卡片(131)以及在固定卡片(131)的顶面上的固定孔(132)。

本实施例中,当需要将尾端组件(4)和霓虹灯带本体(2)组装在一起时,首先将端固件(15)套接在霓虹灯带本体(2)的端部,然后将金属卡件(14)上的弹性卡齿(141)从固定插孔(152)的位置上插入到霓虹灯带本体(2)上的乳白硅胶(21)上进行固定,然后将所述尾塞外壳(41)套接住所述端固件(15)的外侧,并且通过两者中的固定孔(132)和固定凸台(151)进行有效固定。到此,尾端组件和霓虹灯带本体之间的安装完毕。

结合图4所示,所述中端连接组件(3)包括第二套盖(31)、中端连接器(32)、双端连接件(33)和金属卡片(14)。所述第二套盖(31)内设置有一个贯通的包裹腔c,所述第二套盖(31)的两个端部的顶部位置设置有固定卡片(131),所述固定卡片(131)的顶面上设置有固定孔(132);所述中间连接器(32)呈通孔状结构,所述中间连接器(32)的两个侧壁位置各设置有两个固定插孔(152),所述中间连接器(32)的两个端部的顶部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固定孔(132)相配套的固定凸台(151);所述双端连接件(33)包括导电插针(331)和固定在导电插针中部位置的连接体(332),所述导电插针(331)的双端部呈尖状结构。

本实施例中,当需要将中端连接组件(3)和相邻两个霓虹灯带本体(2)组装在一起时,首先将导线插针(331)的两端分别插入到相邻两个霓虹灯带本体包裹体端部位置暴露出来的所述背线(25)的导线线芯中,然后将中端连接器(32)套接在两个相邻霓虹灯带本体的端部位置,并且使得两个霓虹灯带本体的端部衔接处位于中端连接器(32)的中间位置,然后依次将四个金属卡片(14)利用弹性卡齿(141)从四个固定插孔(152)位置上分别插入到两个相邻霓虹灯带本体的乳白硅胶(21)上,然后将第二套盖(31)套接住所述中端连接器(32)的外侧,并通过两者中的固定孔(132)和固定凸台(151)进行有效固定。到此,中端连接组件和相邻两个霓虹灯带本体之间的安装完毕。

最后,对产品进行供电时,可将所述输入导线(11)接入到配套的电源适配器的输出端即可形成电连接,产品开始正常工作。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与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