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磁感应的无源救生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32530发布日期:2019-01-25 18:19阅读:519来源:国知局
基于电磁感应的无源救生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救生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在没有任何电源或者电池的情况下遇险或野外求生训练时可以发出救生信号的一种无源救生灯。



背景技术:

目前,据新闻或媒体报道,户外爱好者或野外求生队员在户外发生危险后,由于具体的位置不能确认,从而导致不能及时被救助,这无疑是耽误求助时间,时间就是生命。救生信号是被救援人员发出的求救信号,救生信号的质量是救援成功的关键因素。现有市场的救生信号器材是救生信号炮和救生灯,救生信号炮由柄管,火药等组成,信号炮使用简单,被救援人员直接将信号炮向空中发射,即可生产救生信号,救援人员或者其他人员发现救生信号后,根据救生信号的位置进行救援或提供帮助,但是信号炮射到天空会有火花,在山上很容易引起火灾,而且信号炮的火药非常不稳定,很容易引起爆炸伤害到人;信号炮在海上使用不方便,信号炮只要碰上水,信号炮的火药就会湿失去效果,且信号炮发出的信号维持时间较短,只能提供较短时间内的救援方位提示,并不会停在空中等待救援人员到来,如果信号炮发出的信号没来得及被发现,即是救生信号发射失败。

而常见的救生灯都需要安装一节电池或者外接电源才能使用,操作不够方便,而且控制复杂、携带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成本低、便于携带的基于电磁感应的无源救生灯。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外壳内设置相互联通的内管,内管上分别设置LED灯和发声器,内管上缠绕的电磁感应线圈连接LED灯和发声器,内管内部设置永久磁铁,2个弹簧的一端分别设置在外壳的左右两端内侧、另一端分别设置在内管左右两端内侧。

本实用新型的相互联通的内管至少有2根。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变化的磁场能够产生感应电流的电磁感应原理,使LED灯发光,同时伴随有发声器发出的蜂鸣信号,在不需要提供电源的情况下,实现了使用者在野外或遇险情况下脱逃危险环境,及时获救,本装置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结构新颖、简单实用、便于携带的优点;本实用新型还可以用于演唱会时当发光棒使用,也可以作为玩具,晃动发光棒,利用电磁感应产生电流为LED灯提供电能,节能环保,能长期使用,解决传统荧光棒只能短时候使用缺陷,无有害气体,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基于电磁感应的无源救生灯由弹簧1、外壳2、电磁感应线圈3、内管4、LED灯5、发声器6、永久磁铁7联接构成。

在外壳2内安装相互连通的6根内管,内管4的两端通过螺纹连接,6根内管4上分别安装LED灯5和发声器6,外壳7、内管2的材质是有机玻璃,也可以是塑料,内管4上缠绕的电磁感应线圈3,电磁感应线圈3连接LED灯5和发声器6,LED灯5发出的光的颜色不同,内管4内部设置永久磁铁8,2个弹簧1的一端分别搭接外壳2的左右两端内侧、另一端分别搭接内管4左右两端内侧,当摇晃无源救生灯时,永久磁铁7在内管4内来回运动,弹簧1具有缓冲作用。在野外或遇险情况下,求救人员轻轻摇晃无源救生灯,永久磁铁7在内管4中运动,在内管4周围形成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磁场引起电磁感应线圈3产生感应电流,从而使LED灯5发光、发声器6发出蜂鸣信号,在不需要提供电源的情况下,实现了求救人员在野外或遇险情况下脱逃危险环境,及时获救。无源救生灯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结构新颖、简单实用、便于携带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用于演唱会时携带当发光棒使用,也可以作为玩具,晃动LED发光棒,利用电磁感应产生电流为LED灯提供电能,节能环保,能长期使用,解决传统荧光棒只能短时候使用缺陷,无有害气体,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安全可靠。

实施例2

在外壳2内安装2根相互连通的内管4,内管4的两端通过螺纹连接,在2根内管4上分别安装LED灯5和发声器6,内管4上缠绕的电磁感应线圈3,电磁感应线圈3连接LED灯5和发声器6,内管4内部设置永久磁铁8,2个弹簧1的一端分别搭接外壳2的左右两端内侧、另一端分别搭接内管4左右两端内侧。

其他零部件以及零部件的联接关系与实施例1相同,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