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落叶积水的投光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9718发布日期:2019-01-05 00:11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落叶积水的投光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投光灯,尤其涉及一种防落叶积水的投光灯。



背景技术:

投光灯作为现代社会常用的照明设备,它能够瞄准任何方向,并具备不受气候条件影响的结构,主要运用于单体建筑,历史建筑群外墙照明,大楼内光外透照明,绿化景观照明,广告牌照明,医疗文化等专门设施照明,酒吧,舞厅等娱乐场所气氛照明等场合。由于其使用场合多在室外,且其照射面大多是朝上的,对于诸如花坛或公园树木较多的地方使用的投光灯出光口表面会覆盖落叶及积水,严重影响投光灯的使用,这种情况下常常需要人工进行清除工作的,由此增大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投光灯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落叶积水的投光灯,使得落叶和雨水难以在投光灯出光口表面上堆积,确保投光灯在树木众多的环境下正常照明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防落叶积水的投光灯,包括有壳体、光源、透镜和支撑体,所述光源和透镜安装在壳体内,支撑体安装在壳体中间部位,所述透镜低于壳体的出光口位置,所述出光口位于透镜外侧的位置处还设有防护玻璃,所述防护玻璃为平面镜,该防护玻璃表面与壳体的出光口紧密配合安装形成密封状态,所述支撑体与壳体转动连接,使投光灯在支撑体的作用下形成倾斜角度式安装结构,所述防护玻璃在倾斜角度下形成防落叶积水功能。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玻璃与透镜之间保留有5-15cm的散热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出光口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大于°。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出光口内侧壁边沿上设有密封边,该密封边与防护玻璃边缘吻合呈密封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边为壳体的出光口内侧壁边沿上的L型槽,防护玻璃内嵌安装在L型槽上,使防护玻璃表面与出光口呈一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出光口外侧设有固定件,该固定件将防护玻璃压紧固定在出光口位置处。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体与壳体对应连接处开有弧形调节槽,所述壳体通过一连接件与弧形调节槽配合,形成壳体摆动可调角度的倾斜式安装结构。

进一步的,支撑体为U型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体由两个U形架组成,一U形架为固定架,另一U形架为调节架,该调节架相对于固定架打开形成一定角度分叉的支撑的固定脚,进一步的,所述弧形调节槽设在固定架顶端。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架与调节架底部分别设有安装孔。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为螺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出光口位于透镜外侧的位置处还设有防护玻璃,所述防护玻璃表面与壳体的出光口紧密配合安装形成密封状态,所述支撑体与壳体转动连接,使投光灯在支撑体的作用下形成倾斜角度式安装结构,所述防护玻璃为平面镜,防护玻璃在倾斜角度下形成防落叶积水功能,本实用新型在应用时,可有效避免落叶或灰尘粘在防护玻璃,由此而影响灯光照明效果,同时在自重、风力或雨水的作用下还起到自洁作用,更好的维护灯的使用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防护玻璃与透镜之间保留有5-15cm的散热距离,因此,可有效避免防护玻璃在灯源的照射下发热,与壳体之间产生热涨冷缩,结构更加合理,更好地延长投光灯的使用寿命,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3、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的出光口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大于25°,由此,使用时,可有效避免灰尘、落叶沾在防护玻璃上影响照明,同时也避免积水,并在雨水天气下更好实现自洁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防落叶积水的投光灯,包括有壳体1、光源13、透镜 14和支撑体2,所述光源13和透镜14安装在壳体1内,支撑体2安装在壳体1 中间部位,所述透镜14低于壳体1的出光口15位置,所述出光口15位于透镜14外侧的位置处还设有防护玻璃4,所述防护玻璃4表面与壳体1的出光口15 紧密配合安装形成密封状态,所述支撑体2与壳体1转动连接,使投光灯在支撑体2的作用下形成倾斜角度式安装结构,所述防护玻璃4在倾斜角度下形成防落叶积水功能。应用时,所述透镜包括有凸镜,防护玻璃4为平面镜(又称平光镜),这样使光源13通过凸镜透镜时可将光源扩散,并在采用平光镜的防护玻璃4保持扩散灯光效果,还可以保持良好的防落叶积水功能,使落叶积水在倾斜角度平光镜自然滑落,达到自洁功能。

实施例中,考虑到防护玻璃4与透镜14之间在投射灯使用时会产生温度(即热量),由此引发热涨冷缩的问题,因此,在制作过程中,防护玻璃4和透镜14 与壳体1之间需要预留间隙,这样的间隙会容易出现灯内渗水、藏尘等问题,为了避免出现这些问题,在防护玻璃4与透镜14之间保留有5-15cm的散热距离,散热距离很好的解决防护玻璃4与透镜14之间内部的热量问题,使内部温度能更好的扩散至外部,避免热涨冷缩的带来的技术问题。

在应用中,所述壳体1的出光口15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大于25°,如30°、 35°、40°、60°等等,这样更好的解决投光灯透镜14上方的防护玻璃4容易积尘、积水,落叶容易遮盖住照射光线的问题,由此也更好的实现自动清洁性能,如在自重或在风的作用下自动将积尘、落叶吹走,积水吹干,也可以在雨水的作用下自动清洗防护玻璃4表面的积尘和落叶,使投光灯不但可节省维护,还可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为了提高产品的整体性能,所述壳体1的出光口15内侧壁边沿上设有密封边7,该密封边7与防护玻璃4边缘吻合呈密封状态。具体的,所述密封边7为壳体1的出光口15内侧壁边沿上的L型槽,防护玻璃4内嵌安装在L型槽上,使防护玻璃4表面与出光口15呈一平面,并保持紧密配合状态。所述壳体1的出光口15外侧设有固定件8,该固定件可为L形扣件,该固定件8将防护玻璃4 压紧固定在出光口15位置处。

所述支撑体2为U型结构,支撑体2与壳体1对应连接处开有弧形调节槽5,所述壳体1通过一连接件6与弧形调节槽5配合,形成壳体1摆动可调角度的倾斜式安装结构。具体的,所述支撑体2由两个U形架组成,一U形架为固定架 10,另一U形架为调节架11,该调节架11相对于固定架10打开形成一定角度分叉的支撑的固定脚,所述弧形调节槽5设在固定架10顶端,壳体1通过螺栓在弧形调节槽5调节,并在预定角度固定,使投光灯的投射光线呈一定角度照射。

为了使用方便,所述固定架10与调节架11底部分别设有安装孔12,使用时,投光灯通过安装孔12固定在指定位置上。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防护玻璃4与水平面呈一定角度倾斜,使其防止落叶和雨水在投光灯出光口表面上堆积,当落叶、积水或粉尘在灯体上方区域下落至防护玻璃表面时,由于灯体与水平面具有一定的夹角α,而且玻璃外表面是与出光口端面呈一平面的密封状态,因此落叶、树枝、污水等遮挡光效的物体受重力作用自然滑落至灯体前盖面之下区域,从而使灯体出光面具有了自洁的作用,在室外环境下长久使用也不会影响光效。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