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立体效果的桌面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92211发布日期:2019-02-01 19:41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一种3D立体效果的桌面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装饰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3D立体效果的桌面灯。



背景技术:

传统桌面式台灯,主要作为家居卧室内的床头灯或者用于办公场所的桌面照明,结构通常由底座、灯杆、灯泡、灯罩几部分组成,依靠台灯的插头插到固定电源上供电,整个灯仅仅起着照明作用。

随着人们对于个性化的台灯需求,市场上推出了一种3D台灯,这种台灯主要是由一块透光板和光源底座构成,透光板从上插接在光源底座上,底座向上打出光线照射在透光板上,此时透光板内由激光蚀刻出的图案就会凸显出来,不仅提供光照,还给人艺术的美感,这主要是利用光线在不同基表面的反射、折射的效果。

目前市面上的透光板所使用的材料主要是以亚克力板为主,这种材料的透光性良好,但仍然缺少变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3D立体效果的桌面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透光板材料单一,致使形成的色彩同样单一的问题。

在一些说明性实施例中,所述3D立体效果的桌面灯,包括光源底座和透光嵌入板;所述光源底座上开设有配合所述透光嵌入板插拔的插槽,所述插槽的下方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一光源,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光源沿所述插槽的方向射出光线;所述透光嵌入板内分布有由液态金属形成的图案。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液态金属形成的图案,包括导电部和非导电部;其中,所述导电部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二光源;所述透光嵌入板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导电接驳件,与所述透光嵌入板内的导电部连通;所述光源底座的插槽底部上设置有与所述透光嵌入板的导电接驳件配合的电源的正负电极接触点,用以在所述透光嵌入板插接在所述光源底座的插槽内时,使所述第二光源与电源连通。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非导电部的液态金属厚度大于所述导电部的液态金属厚度,设置在所述透光嵌入板内位于所述导电部的外侧,用以将所述第一光源从插槽射出的光线向导电部的方向进行反射,形成二次光源。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非导电部用以形成第二光源的位置具有30°-60°的倾角。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光源底座上设置有用以根据外部环境光线强度控制电源导通的光敏开关,接入在所述电源的电极与所述电极接触点之间。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透光嵌入板包括:透光背板和透光面板,所述液态金属设置在所述透光背板的内部,所述透光面板套接在所述透光背板上,所述透光面板与所述透光背板共同构成所述透光嵌入板。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导电部的液态金属厚度在0.05mm–0.25mm之间,所述非导电部的液态金属厚度在2mm-4mm之间。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透光嵌入板采用硬性材料、弹性记忆材料或柔性可塑材料。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透光嵌入板上除与所述插槽配合的一侧,其余外侧边缘为用以进行漫反射的磨砂面。

在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所述液态金属包括熔点在300摄氏度以下的低熔点金属单质、低熔点金属合金或主要成分为低熔点金属单质/低熔点金属合金的导电混合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提出了利用液态金属形成台灯图案,可使光照图形更彰显金属质感,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2.利用光线在非导电部中的液态金属的反射现象,从而形成导电部的二次光源,可以达到较好的聚光效果,更加凸显台灯的3D立体图案。

3.利用液态金属的导电性能,在透光嵌入板内形成导电线路,进而可实现台灯的智能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3D立体效果的桌面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3D立体效果的桌面灯的底座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方案可以包括结构的、逻辑的、电气的、过程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方案的部分和特征。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书的整个范围,以及权利要求书的所有可获得的等同物。在本文中,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实施方案可以被单独地或总地用术语“实用新型”来表示,这仅仅是为了方便,并且如果事实上公开了超过一个的实用新型,不是要自动地限制该应用的范围为任何单个实用新型或实用新型构思。

如图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3D立体效果的桌面灯,包括:光源底座10和透光嵌入板20;光源底座10上开设有配合所述透光嵌入板20插拔的插槽11,所述插槽11 的下方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一光源12,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一光源12沿所述插槽11的方向射出光线;所述透光嵌入板20内分布有由液态金属21形成的图案。

光源底座10可为盒状结构,盒体的上部开设有片状结构的插槽11,盒体内部位于插槽11的正下方设置有一条LED灯带,用于沿插槽方向的向透光嵌入板提供照射光源。

透光嵌入板20可由透光材料制成,包括环氧硬胶、亚克力、硅胶、PDMS(聚二甲基硅氧烷)、Ecoflex(生物降解塑料)、聚氨酯、丙烯酸类聚合物等材料,其内分布具有特定图案形状的液态金属21。透光嵌入板20可采用硬性材料,也可采用柔性材料,例如弹性记忆材料、柔性可塑材料等。优选地,透光嵌入板20采用柔性材料,可使透光嵌入板20耐挤压、耐弯折、不易损坏、且可根据用户操作变化样式。

液态金属21又称低熔点金属,其包括熔点在300摄氏度以下的低熔点金属单质、低熔点金属合金或由液态金属单质/低熔点金属合金与金属纳米颗粒和流体分散剂混合形成的导电纳米流体。更为具体地,当选用所述导电纳米流体时,流体分散剂优选为乙醇、丙二醇、丙三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乙二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一种。优选地,低熔点金属合金成分可包括镓、铟、锡、锌、铋、铅、镉、汞、银、铜、钠、钾、镁、铝、铁、镍、钴、锰、钛、钒、硼、碳、硅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更为具体的,液态金属具体的选择范围包括:汞单质、镓单质、铟单质、锡单质、镓铟合金、镓铟锡合金、镓锡合金、镓锌合金、镓铟锌合金、镓锡锌合金、镓铟锡锌合金、镓锡镉合金、镓锌镉合金、铋铟合金、铋锡合金、铋铟锡合金、铋铟锌合金、铋锡锌合金、铋铟锡锌合金、锡铅合金、锡铜合金、锡锌铜合金、锡银铜合金、铋铅锡合金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于透光嵌入板20内的液态金属可通过如下方式设置:首先利用液态金属打印机将液态金属打印到PVC基材上,再在PVC基材上涂覆一层环氧硬胶,待环氧硬胶固化后,PVC基材从整体上撕下来,由于环氧硬胶对于液态金属的附着力要远好于PVC基材,使得在PVC基材的分离过程中,液态金属附着在环氧硬胶上,此时再以倒置固化的环氧硬胶,使液态金属处于上方,再在环氧硬胶上涂覆一层环氧硬胶,由于封装液态金属的材料采用同一种胶体,所形成的封装结构无分层现象。进而得到嵌入由液态金属的透光嵌入板20。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透光嵌入板20还可利用注模、灌注等多种方式成型。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利用液态金属形成台灯图案,可使光照图形更彰显金属质感,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液态金属图案不仅可表现其金属的光学质感,以提升用户的色彩的感官体验,还可利用液态金属的导电性,赋予3D台灯图案的通电设计。

优选地,液态金属21形成的图案,包括导电部212和非导电部211;其中,所述导电部212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第二光源22;所述透光嵌入板20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导电接驳件23,与所述透光嵌入板20内的导电部212连通;所述光源底座10的插槽11底部上设置有与所述透光嵌入板20的导电接驳件23配合的电源15的正负电极接触点13,用以在所述透光嵌入板20插接在所述光源底座10的插槽11内时,使所述第二光源22与电源连通。

具体的,导电部212包括正极线路和负极线路两条,两条线路之间相互独立不连通,第二光源22的两个引脚分别连接两条线路。其中,正极线路和负极线路自透光嵌入板 20的下方(作为插台的位置)向上分布,其分布的图形可为管线状、片状。正极线路和负极线路的下端通过导电接驳件23与透光嵌入板20的外部连通。导电接驳件23可选用导电铜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非导电部的液态金属厚度大于所述导电部的液态金属厚度,设置在所述透光嵌入板内位于所述导电部的外侧,用以将所述第一光源从插槽射出的光线向导电部的方向进行反射,形成二次光源。具体的,所述非导电部用以形成第二光源的位置具有30°-60°的倾角,使二次光源照射在导电部的目标位置。具体的,所述导电部的液态金属厚度在0.05mm–0.25mm之间,所述非导电部的液态金属厚度在 2mm-4mm之间,优选地,导电部的液态金属厚度为0.2mm,非导电部的液态金属的厚度在3mm,透光嵌入板20的厚度在5mm,例如以透光嵌入板20的剖面图而言,从正面到背面的方向分别为1mm透光嵌入板、0.2mm的导电部、3mm的非导电部、以及1mm透光嵌入板。其中,导电部与非导电部从竖直方向看可以相互重叠、部分重叠或不重叠。优选地,透光嵌入板20的厚度在2mm–10cm,如2mm、2.5mm、3mm、 4.7mm、5mm、7mm、8mm、9mm、2cm、25cm、30cm、50cm、80cm、10cm。

在一些实施例中,透光嵌入板内可仅用导电部,此时透光嵌入板20的厚度最小可为2mm。

本实用新型利用光线在非导电部中的液态金属的反射现象,从而形成导电部的二次光源,可以达到较好的聚光效果,更加凸显台灯的3D立体图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源底座10上设置有用以根据外部环境光线强度控制电源导通的光敏开关14,接入在所述电源的电极与所述电极接触点13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光嵌入板20包括:透光背板24和透光面板25,所述液态金属21设置在所述透光背板24的内部,所述透光面板25套接在所述透光背板24 上,所述透光面板25与所述透光背板24共同构成所述透光嵌入板20。其中,导电部的液态金属厚度在0.05mm–0.25mm之间,非导电部的液态金属厚度在2mm- 4mm之间,透光背板的厚度至少为2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光嵌入板20上除与所述插槽11配合的一侧,其余外侧边缘为用以进行漫反射的磨砂面26。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应当理解,结合本文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种说明性的逻辑框、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均可以实现成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其组合。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可交换性,上面对各种说明性的部件、框、模块、电路和步骤均围绕其功能进行了一般地描述。至于这种功能是实现成硬件还是实现成软件,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对整个系统所施加的设计约束条件。熟练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每个特定应用,以变通的方式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决策不应解释为背离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