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舞台灯具的镜头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62469发布日期:2019-03-30 09:45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舞台灯具的镜头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舞台灯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舞台灯具的镜头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在舞台灯具的使用中,当舞台灯具的内外温度的温差相差较大时,舞台灯具的镜头容易出现水雾,极大地影响了舞台灯具的出光效果和图案的清晰度。如果通过手动去除水雾则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且不现实。现有技术中主要是通过给舞台灯具镜头加热的方式来除去镜头的水雾。如公开号为CN102913884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舞台灯镜头的除雾系统,该除雾系统主要是采用加热板直接贴合镜头金属圈加热的方式除去镜头上凝结的水雾,但此类的加热方式在加热过程中存在加热时间长、加热不均匀和不方便维护的不足,在长期使用中容易影响产品的使用以及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快速对镜头加热,除去镜头的水雾且加热均匀,方便维护的舞台灯具的加热装置。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舞台灯具的镜头加热装置,包括沿灯具支架内壁设置的送风装置或抽风装置和加热装置;所述送风装置或抽风装置的出风方向对准镜头,用于将加热装置产生的热量送至镜头处。

进一步地,还包括导风装置;所述导风装置的一端为进风口,另一端为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设在镜头的斜下方且出风方向与镜头相对,所述导风装置的内部中空,形成进风口与出风口连通的风道;所述送风装置与导风装置的进风口连接,和/或所述抽风装置与导风装置的出风口连接;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风道的内部,使出风口出来的风为热风。

在舞台灯具的使用中,当舞台灯具的镜头温度低于外界温度时,外界的气体遇到冰冷的镜头会容易发生液化反应,导致镜头外表面凝结水雾;或当舞台灯具内部在启动时,会自动发热,导致舞台灯具内部的气体温度升高,而舞台灯具镜头的温度暂时相对较低,内部的气体在温度升高后遇到温度较低的镜头,同样会容易导致镜头的内表面凝结水雾。不管是舞台灯具的镜头外表面还是内表面凝结有水雾,均会极大地影响到舞台灯的出光效果和图案的清晰度。

而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给舞台灯具的镜头输送热风,可快速蒸发除去镜头内外表面的水雾,保证舞台灯明亮的出光效果和图案的清晰度。其中,镜头内表面的热风通过送风装置和/或抽风装置、导风装置以及加热装置实现输送,所述送风装置将舞台灯具内部的空气从导风装置的进风口吹进导风装置的风道内,和/或所述抽风装置将舞台灯具内部的空气从导风装置的进风口抽进,进而从出风口抽出;经过导风装置风道内部的加热装置进行加热,形成热的气流,再从导风装置的出风口到达镜头的内表面,进而快速且均匀地把镜头内外表面的水雾除去,且对镜头的伤害性小,不会造成镜头局部的温度过高。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舞台灯具的水雾主要是在刚启动时产生,因此,该舞台灯具的镜头加热装置一般是在舞台灯具刚启动时启动输送热风,在检测到镜头没有水雾后会自动关闭。

本实用新型中,将送风装置和/或抽风装置、导风装置设置在灯具支架的内壁在保证除去镜头内外表面水雾的同时,还可以有效节省镜头加热装置在灯具内部的安装空间,避免影响镜头原有的结构设计,给镜头带来负担,影响出光效果。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在灯具支架的内壁设计镜头加热装置的安装方式简单、快捷、方便,不额外加大灯具的体积,也不影响灯具内部原有的结构设计,具有简单有效、容易实现的有益效果。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可通过设置在导风装置进风口位置的送风装置进行送风,也可通过设置在导风装置出风口位置的抽风装置进行抽风,实现给镜头输送热风,还可以通过送风装置进行送风,且抽风装置进行抽风,实现给镜头输送热风。为进一步节省灯具内部的空间,本实用新型只设置进风装置或抽风装置的其中之一进行风流输送即可。为进一步保证出光效果,本实用新型优选在导风装置的进风口处设置送风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装置为电阻丝、电阻加热板或加热棒。

本实用新型通过给电阻丝、电阻加热板或加热棒加热,在风流经过电阻加热板或加热棒时,会自动吸收电阻加热板或加热棒的热量,从而使得从导风装置出风口出来的风为热风;加热装置的安装位置优选为设在导风装置风道的中上部分。

进一步地,所述导风装置与灯具支架的内壁贴合设置,且导风装置的进风口设在灯具支架的下方,导风装置的出风口设在灯具支架的上方;所述送风装置设在灯具支架的内壁,并与进风口连接;和/或所述抽风装置设在灯具支架的内壁,并与出风口连接,形成从下到上出风的风流方向。

导风装置与灯具支架的内壁贴合设置,且导风装置的进风口设在灯具支架的下方,即导风装置的结构与灯具支架的内壁相匹配,如导风装置的弯曲角度与灯具支架内壁的弯曲角度相吻合。导风装置的出风口设在灯具支架的上方的结构设计既能有效保证从出风口出来的热风有效对准镜头内外表面,快速除去镜头内外表面的水雾;还能有效避免镜头加热装置的安装影响到灯具内部原有的结构设计,使得灯具内部的空间得到有效利用。

进一步地,所述导风装置出风口宽度大于进风口的宽度。

导风装置的出风口宽度大于进风口的宽度,即加大了出风口的面积,能保证镜头得到充分、均匀、有效的热风供给,进而快速除去镜头内外表面的水雾。

进一步地,所述导风装置的内部风道宽度为5~25mm。

导风装置的内部风道宽度为5~25mm,能有效保证充足的热风吹向镜头。

进一步地,所述导风装置的出风口处设有用于引导风流方向的上边缘板和下边缘板。

镜头的上边缘板和下边缘板主要用于引导风流方向吹向镜头的内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下边缘板的长度长于上边缘板的长度。

下边缘板的长度长于上边缘板的长度,能有效保证热风的风流方向是吹向镜头的内表面,即往上吹,避免热风从出风口出来后往下方向进入灯具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灯具支架的上半部分呈宽度逐渐收缩的结构,且在宽度发生变化的界限之间设有防水台阶;所述导风装置设在灯具支架上半部分的内壁,且与灯具支架的宽度变化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导风装置的下半部分呈空心的长方体形状,上半部分沿从下到上方向呈逐渐扩大的空心棱台状,且导风装置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连接处所形成的角为钝角。

进一步地,所述送风装置为送风风扇;所述抽风装置为抽风风扇。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快速对镜头加热,除去镜头内外表面的水雾且加热均匀,方便维护,且不额外增加灯具的体积,不影响灯具内部原有的结构设计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舞台灯具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舞台灯具上的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舞台灯具上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导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一种舞台灯具的镜头加热装置,包括沿灯具支架内壁设置的送风装置1、导风装置2和加热装置3;所述导风装置2的一端为进风口A,另一端为出风口B,所述出风口B设在镜头的斜下方且出风方向与镜头相对,所述导风装置2的内部中空,形成进风口A与出风口B连通的风道;所述送风装置1与导风装置2的进风口连接,所述加热装置3设置在风道的内部,使出风口出来的风为热风。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给舞台灯具的镜头输送热风,可快速蒸发除去镜头内外表面的水雾,保证舞台灯明亮的出光效果和图案的清晰度。其中,镜头内表面的热风通过送风装置1、导风装置2以及加热装置3实现输送,所述送风装置1将舞台灯具内部的空气从导风装置2的进风口A吹进导风装置2的风道内,经过导风装置2风道内部的加热装置3进行加热,形成热的气流,再从导风装置2的出风口B到达镜头的内表面,进而快速且均匀地把镜头内外表面的水雾除去,且对镜头的伤害性小,不会造成镜头局部的温度过高。由于舞台灯具的水雾主要是在刚启动时产生,因此,本实施例是在舞台灯具刚启动时启动输送热风,在检测到镜头没有水雾后会自动关闭。

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3为加热棒;所述送风装置1为送风风扇。本实施例通过给加热棒加热,在风流经过加热棒时,会自动吸收加热棒的热量,从而使得从导风装置2出风口B出来的风为热风;本实施例中加热棒的安装位置设在导风装置2风道的中上部分。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导风装置2与灯具支架的内壁贴合设计设置,且导风装置2的进风口设在灯具支架的下方,导风装置2的出风口B设在灯具支架的上方;所述送风装置2设在灯具支架的内壁,并与进风口连接,形成从下到上出风的风流方向。

导风装置2与灯具支架的内壁贴合设置,且导风装置2的进风口A设在灯具支架的下方,即导风装置2的结构与灯具支架的内壁相匹配,如导风装置2的弯曲角度与灯具支架内壁的弯曲角度相吻合。导风装置2的出风口B设在灯具支架的上方的结构设计既能有效保证从出风口B出来的热风有效对准镜头内外表面,快速除去镜头内外表面的水雾;还能有效避免镜头加热装置的安装影响到灯具内部原有的结构设计,使得灯具内部的空间得到有效利用。

如图4所示,所述导风装置2出风口B宽度大于进风口A的宽度。导风装置2的出风口B宽度大于进风口A的宽度,即加大了出风口B的面积,能保证镜头得到充分、均匀、有效的热风供给,进而快速除去镜头内外表面的水雾。

所述导风装置2的内部风道宽度为5~25mm。导风装置的内部风道宽度为5~25mm,能有效保证充足的热风吹向镜头。

如图4所示,所述导风装置2的出风口B处设有用于引导风流方向的上边缘板21和下边缘板22。所述下边缘板22的长度长于上边缘板21的长度。镜头的上边缘板21和下边缘板22主要用于引导风流方向吹向镜头的内表面。下边缘板22的长度长于上边缘板21的长度,能有效保证热风的风流方向是吹向镜头的内表面,即往上吹,避免热风从出风口出来后往下方向进入灯具内部。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灯具支架的上半部分呈宽度逐渐收缩的结构,且在宽度发生变化的界限之间设有防水台阶;所述导风装置2设在灯具支架上半部分的内壁,且与灯具支架的宽度变化相匹配。所述导风装置2的下半部分呈空心的长方体形状,上半部分沿从下到上方向呈逐渐扩大的空心棱台状,且导风装置2的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连接处所形成的角α为钝角。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快速对镜头加热,除去镜头内外表面的水雾且加热均匀,方便维护,且不额外增加灯具的体积,不影响灯具内部原有的结构设计的有益效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并没有在导风装置2的进风口A处设置进风装置1,而是在导风装置的出风口B处设置抽风装置,所述抽风装置设置在灯具支架的内壁,且与导风装置2的出风口B连接。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还在导风装置的出风口B处设置抽风装置,所述抽风装置设置在灯具支架的内壁,且与导风装置2的出风口B连接。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没有设置导风装置2,本实施例的送风装置1是通过出风方向对准镜头的方式,将加热装置3产生的热量传送至镜头处。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包括两组镜头加热装置,两组镜头加热装置呈对称设置在灯具支架的左右两内壁,第一导风装置和第二导风装置的出风口分别对准镜头的左右两侧,进而对整个镜头进行输送热风除雾。

除此之外,在同一舞台灯具上设置两组以上的镜头加热装置同样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