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照明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04546发布日期:2019-03-02 01:57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照明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照明灯。



背景技术:

现有的灯具成型工艺中,大部分灯具采用塑包铝或者压铸灯体嵌铝反射器结构,进而再在灯体上放置透光罩,完成灯具外部壳体的制作。现有成形工艺在制作过程中较为复杂,因此对前期的开发模具成本需求较高,模具的成形要求也相对比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照明灯,解决现有灯具外部壳体的制造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照明灯的实施例,包括灯体、灯罩、发光单元和连接器;所述灯体和灯罩使用双色挤塑的工艺制作,灯罩位于灯体的正面上;发光单元设置在灯体的内部,连接器贯穿灯体的侧壁设置在灯体的背面上,连接器与发光单元电连接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灯罩的两侧与灯体的两侧平齐设置,灯罩为弧形面板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灯体的顶部侧板与灯罩之间的灯体正面上设置有第一平板,灯体的底部侧板与灯罩之间的灯体正面上设置有第二平板。

进一步地,所述灯体还包括第一密封盖和第二密封盖,第一密封盖设置在灯体一端的端口上,第二密封盖设置在灯体另一端的端口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的一端支板设置在第一密封盖上,安装支架的另一端支板设置在第二密封盖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金属散热板,所述发光单元设置在金属散热板上,金属散热板设置在灯体内,且发光单元朝向灯罩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灯体内的顶面与底面上设置有荆条卡槽,所述金属散热板设置在荆条卡槽内。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灯罩和灯体通过一体成型进行制作,并使得灯罩部分透明,而灯体部分不透明。因此,通过连接器连接电源,为发光单元提供电能,使得位于灯体内的发光单元发光,进而使得光源从灯罩中发散出,达到照明或发光的效果。由灯罩和灯体形成的壳体,使得整个灯具的壳体制造工艺变得更加简单,同时省去现有中装配灯罩和灯体的时间,提高生产的效果,同时达到现有灯具照明或发光的效果,解决现有灯具制造成本较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照明灯的结构图;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照明灯的爆炸图;

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照明灯的灯体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灯体;101、荆条卡槽;102、第一平板;103、第二平板;

11、灯罩;111、弧形面板结构;

12、发光单元;13、连接器;14、第一密封盖;

15、第二密封盖;16、安装支架;17、金属散热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图1至图3为清楚表示灯罩11与灯体10的区别,在图示以格纹线布满灯罩11表面,其仅是示例,实际上无格纹线。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照明灯,包括灯体10、灯罩11、发光单元12和连接器13;所述灯罩11设置在灯体10的正面上,所述灯体10和灯罩11使用双色挤塑的工艺制作,灯罩11位于灯体10的正面上,即灯体10和灯罩11可以通过模具进行一体成型制作。所述发光单元12设置在灯体10的内部,所述连接器13贯穿灯体10的侧壁设置在灯体10的背面上,连接器13与发光单元12电连接设置。所述发光单元12包括铝基板和LED光源,LED光源朝向灯罩11布置在铝基板的一面上。

本实施例中灯罩11和灯体10采用双色挤塑的工艺制作,采用双色挤塑模具进行批量的生产,将其中具有透光功能的一色作为透光罩,另外不能透光的一色作为灯体10。例如聚丙烯、聚氯乙烯或聚苯乙烯作为透光罩的制作材料,达到透明的效果。而通过在塑料上着色来制作灯体10,即在塑料上通过色母着色,使得该塑料在挤出成型时具有颜色,通过人工设定不同的颜色,例如:黑色、红色、灰色或银色等等不透光的颜色,使得灯体10达到不透光的效果。而色母(Color Master Batch)的全称叫色母粒,也叫色种,是一种新型高分子材料专用着色剂,亦称颜料制备物(Pigment Preparation)。色母主要用在塑料上。色母由颜料或染料、载体和添加剂三种基本要素所组成,是把超常量的颜料均匀载附于树脂之中而制得的聚集体,可称颜料浓缩物(Pigment Concentration),所以它的着色力高于颜料本身。加工时用少量色母料和未着色树脂掺混,就可达到设计颜料浓度的着色树脂或制品。因此采用双色塑料一体成型挤出灯体10和灯罩11,达到灯体10不透光而灯罩11透光的效果,减少灯罩11与灯体10配合的问题。采用该工艺便于模具生产,提高模具生产效率,且模具成本低,易于开发。

达到灯罩11和灯体10通过一体成型进行制作,并使得灯罩11部分透明,而灯体10部分不透明。因此,通过连接器13通过电源线连接蓄电池或市电,为发光单元12提供电能,使得位于灯体10内的发光单元12发光,进而使得光源从灯罩11中发散出,达到照明或发光的效果。由灯罩11和灯体10为一体成型的壳体,使得整个灯具的壳体制造工艺变得更加简单,同时省去现有中装配灯罩11和灯体10的时间,提高生产的效果,同时达到现有灯具照明或发光的效果,解决现有灯具制造成本较高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所述灯罩11的两侧与灯体10的两侧平齐设置,灯罩为弧形面板结构111。弧形面板结构111的灯罩朝向外侧凸起,因此当发光单元12通过灯罩11朝外照射时,通过灯罩11将光源沿着弧型面扩散,增加照明灯的照射范围,提高照明灯的实用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灯体10的顶部侧板与灯罩11之间的灯体正面上设置有第一平板102,灯体10的底部侧板与灯罩11之间的灯体正面上设置有第二平板103。第一平板102与灯体10的顶部侧板之间的夹角可以为90度,同理第二平板103与灯体10的底部侧板之间的夹角也可以为90度。通过第一平板102和第二平板103会使得一体成型的结构更加稳固,即灯罩在第一平板102和第二平板103的连接处应力不会过于集中在连接处,提高一体成型结构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灯体10还包括第一密封盖14和第二密封盖15,第一密封盖14设置在灯体10一端的端口上,第二密封盖15设置在灯体10另一端的端口上。通过第一密封盖14和第二密封盖15对灯体进行密封封盖,可以使得灯体10的内部达到密封效果,避免雨水渗透进灯体10内,加之灯罩11与灯体10一体成型,极大提高灯具的密封性,保障灯具的实用性。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安装支架16,所述安装支架16的一端支板设置在第一密封盖14上,安装支架16的另一端支板设置在第二密封盖15上。安装支架16可以为U字型结构,再将安装支架16通过螺栓锁合在第一密封盖14和第二密封盖15上,达到将安装支架16固定的目的。而且通过安装支架16可以对灯具进行固定安装,便于人们使用。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金属散热板17,所述发光单元12设置在金属散热板17上,金属散热板17设置在灯体10内,且发光单元12朝向灯罩11设置。通过金属散热板17可以将发光单元12散发的热量导出散热,避免灯体10内部温度较高而烧坏发光单元12的发光体,提高发光单元12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所述灯体10内的顶面与底面上设置有荆条卡槽101,所述金属散热板17设置在荆条卡槽101内。荆条卡槽101在壳体内部的顶面和底面各设置有一个,因此可以通过上下两个荆条卡槽101卡夹金属散热板17,使得金属散热板17固定在上下两个荆条卡槽101之间,同时位于金属散热板17上的发光元件朝向灯罩11安装,将金属散热板17固定在荆条卡槽101上,使得金属散热板17不会在灯体10内晃动,避免金属散热板17和发光单元12损坏,提高灯具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