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具的安装座、照明组件及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95161发布日期:2019-03-27 09:24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灯具的安装座、照明组件及灯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灯具的安装座、照明组件及灯具。



背景技术:

灯具作为一种照明装置,已经广泛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灯具的结构、性能、外观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给灯具的设计带来了巨大的考验。

传统的灯具通常为单体式结构,其照明强度比较有限,无法满足用户的照明需求,尤其无法满足大空间内的照明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灯具的安装座、照明组件及灯具,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照明需求。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灯具的安装座,用于与多个照明组件可拆卸连接,包括至少一个安装部和固定于所述安装部上的多个第一接电端子,每个所述安装部上的多个所述第一接电端子用于与多个所述照明组件的第二接电端子一一插装配合,以向所述照明组件供电。

一种照明组件,用于与上述安装座可拆卸连接,所述安装座为所述照明组件供电且包括安装部和第一接电端子,包括底座、发光器件和光学器件,所述发光器件和所述光学器件均安装于所述底座,所述底座用于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安装座,所述发光器件包括第二接电端子,所述第二接电端子用于与所述第一接电端子插装配合。

一种灯具,包括上述安装座和上述照明组件,所述照明组件设置为多个,各所述照明组件均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安装座,多个所述安装座的多个第一接电端子与多个所述照明组件的第二接电端子一一插装配合,以向所述照明组件供电。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灯具的安装座可以与多个照明组件可拆卸连接,继而可以通过增加照明组件的数量,达到增加灯具的照明强度这一效果,进而满足用户的照明需求,尤其满足用户在大空间内的照明需求。并且,安装座与各照明组件均可拆卸连接并通过第一接电端子和第二接电端子插接以向照明组件供电,如此设置后就可以根据不同的照明需求灵活选择不同的照明组件进行组合,以此更好地满足用户的照明需求。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灯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主视图;

图3为图2所示结构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灯具中,照明组件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灯具中,照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结构的主视图;

图7为图6所示结构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灯具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结构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8所示结构的主视图;

图11为图10所示结构的剖视图;

图12为图8所示结构的爆炸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灯具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所示结构的爆炸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灯具中,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所示结构的俯视图;

图17为图15所示结构的侧视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灯具中,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8所示结构的主视图;

图20为图18所示结构的俯视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公开的灯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安装座、110-安装部、111-卡接凸部、112-安装孔、113-限位槽、114-端盖安装部、114a-紧固孔、115-配合凸起、116-灌胶标识部、120-端盖、121-端板、122-底板、122a-缺口、123-弯折板、130-底盖、131-盖体、132-配合凸部、140-安装支架、141-主体板、141a-过线孔、142-安装板、142a-第一支架安装孔、142b-第二支架安装孔、143-安装槽、144-避让槽、150-第一接电端子、151-主体部、152-卡持部、153-第二密封件容纳槽、154-环形凸缘部、161-端子密封件、162-安装部密封件、171-第一紧固件、172-第二紧固件、181-进线、182-出线、190-电路板;

200-照明组件、210-底座、211-座体、212-第一弹片、213-第二弹片、214-连接部、214a-第一连接板、214b-第二连接板、215-卡接部、216-第一卡接凸起、217-环形定位槽、218-散热翅片、219-环形凸出部、219a-端子容纳孔、220-发光器件、221-光源板、222-发光单元、223-第二接电端子、230-光学器件、231-反射器、232-扩散罩、232a-顶部、232aa-第一密封件容纳槽、232b-第二卡接凸起、232c-卡接凹陷部、232d-定位凸缘、233-透光玻璃、234-扩散罩密封件、240-面罩、241-开口、242-第三卡接凸起、260-第三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灯具,该灯具可以作为洗墙灯、线条灯等使用,其包括安装座100和照明组件200。照明组件200可以设置为多个,各照明组件200均可拆卸地安装于安装座100,且呈行列式排布。同时,照明组件200安装于安装座100后,两者即电连接。安装座1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安装部110,照明组件200具体安装于安装部110。进一步地,安装部110可以设置为至少两个,各安装部110彼此分离且留有预设间隔,以安装更多的照明组件200,该预设间隔可以根据实际的安装空间等因素灵活确定。安装部110可以采用板状结构,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只要能够实现照明组件200的安装即可。

如图8-12所示,安装座100除了包括上述安装部110以外,还包括固定于该安装部110上的多个第一接电端子150。如图2~图7所示,上述照明组件200具体可以包括底座210、发光器件220和光学器件230,发光器件220和光学器件230均安装于底座210,底座210可拆卸地安装于安装座100。发光器件220通电后可以发出光线,光学器件230可以基于光的反射、折射等原理对发光器件220所发出的光线的方向、强度等参数进行改变,使得整个灯具的发光效果满足用户的要求。发光器件220可以包括第二接电端子223,每个安装部110上的多个第一接电端子150与多个照明组件200的第二接电端子223一一插装配合,以向照明组件200供电。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灯具中,照明组件200设置为多个,安装座100可以与多个照明组件200可拆卸连接,继而可以通过增加照明组件200的数量,达到增加灯具的照明强度这一效果,进而满足用户的照明需求,尤其满足用户在大空间内的照明需求。并且,安装座100与各照明组件200均可拆卸地连接并通过第一接电端子150和第二接电端子223插接以向照明组件200供电,如此设置后就可以根据不同的照明需求灵活选择不同的照明组件200进行组合,以此更好地满足用户的照明需求。另外,第一接电端子150和第二接电端子223插接还可以产生一定的定位作用,以便于更快速地安装灯具的安装座100和照明组件20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安装部110可以设置为条形结构,在该安装部110的延伸方向上依次安装多个第一接电端子150,以安装多个照明组件200。该安装部110采用条形结构,因此其延伸方向即为其长度方向。安装部110上可以设置多个用于安装照明组件200的部位,这些部位可以均匀分布,以使多个照明组件200可以均匀安装于该安装部110上。如此设置后,安装于同一个安装部110上的多个照明组件200具有相等的安装高度,一方面可以提升灯具的照明效果,另一方面可以改善灯具的美观性。另外,采用此种结构后,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灵活选择安装部110的长度,以此安装不同数量的照明组件200,所以此种灯具的可扩展性更优。

安装部110与照明组件200可以采用螺栓连接、铆接、卡接等连接方式安装到一起,为了保障照明组件200在安装部110上的安装可靠性,同时便于实施安装操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选照明组件200与安装部110卡接。

进一步地,实现照明组件200与安装部110卡接的结构形式比较多,例如在照明组件200上设置卡柱,在安装部110上设置卡孔,通过卡柱与卡孔之间的配合即可实现照明组件200与安装部110的卡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8~图12所示,安装部110的相对两外侧的侧面设均置卡接凸部111,照明组件200卡接于卡接凸部111。相比于开孔的方式,在安装部110的侧面设置卡接凸部111可以提高安装部110的结构强度,使得安装部110不容易发生变形,也就不会对灯具的外观、照明效果等带来不良影响。

可选地,安装部110侧面的卡接凸部111可以设置为多个,各卡接凸部111沿着安装部110的延伸方向排布,每个照明组件200分别与对应的卡接凸部111卡接配合。当然,该卡接凸部111也可以设置为条形结构,也就是说,卡接凸部111沿着安装部110的延伸方向延伸,安装于同一个安装部110的多个照明组件200均与同一个卡接凸部111卡接配合。由于单个安装部110的卡接凸部111的各处处于同一高度,因此安装于该安装部110的多个照明组件200可以更可靠地保持同等高度,以改善灯具的美观性和发光效果。

照明组件200的底座210可以包括座体211以及安装于该座体211的第一弹片212和第二弹片213,发光器件220和光学器件230均安装于座体211。第一弹片212和第二弹片213相对设置,两者分别卡接于安装部110的相对两外侧的卡接凸部111。第一弹片212和第二弹片213均具有一定的弹性,两者受到外力作用时将会发生弹性变形,进而产生恢复变形的趋势,在该趋势下可以形成作用于安装部110的作用力。

具体来讲,装配照明组件200时,首先使第一弹片212和第二弹片213与安装部110相接触,接着向照明组件200施加外力,使得第一弹片212和第二弹片213受力后发生变形,进而相对于安装部110滑动,直至两者与卡接凸部111卡接,此时第一弹片212和第二弹片213与安装部110之间将产生相互作用力,进而防止照明组件200与安装部110相脱离。此种卡接结构比较简单,同时可简化照明组件200与安装部110的装配操作。

如图7所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弹片212和第二弹片213均包括连接部214和卡接部215,卡接部215通过连接部214与座体211连接,且卡接部215与卡接凸部111卡接。第一弹片212的卡接部215和第二弹片213的卡接部215均向靠近对方的方向弯折。也就是说,第一弹片212的卡接部215向靠近第二弹片213的方向弯折,第二弹片213的卡接部215向靠近第一弹片212的方向弯折。采用此处所述的弯折结构后,第一弹片212的卡接部215和第二弹片的卡接部215均为凸出结构,该凸出结构可以更可靠地与卡接凸部111卡接配合,进而达到提升卡接可靠性的效果。

具体的实施例中,对于单个照明组件200来说,第一弹片212和第二弹片213可以仅设置为一个,但是考虑到这种结构设计容易导致照明组件200与安装部110之间的连接强度不足,因此单个照明组件200中,沿着安装部110的延伸方向设置多个第一弹片212或者多个第二弹片213,或者在该延伸方向上同时设置多个第一弹片212和多个第二弹片213。随着第一弹片212和第二弹片213的数量不断增加,照明组件200与安装部110之间的连接点将增加,两者之间的连接强度随之提高。

如图4所示,连接部214具体可以包括第一连接板214a和第二连接板214b,第一连接板214a和第二连接板214b相连接形成L形结构。第一连接板214a与座体211贴合且固定连接,两者具体可以通过第三紧固件260固定连接,该第三紧固件260可以是螺钉。第二连接板214b与卡接部215连接。第一连接板214a与座体211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故两者固定连接后可以形成较大的连接强度,使得照明组件200具有更高的结构强度。

如图4和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照明组件200还可以包括面罩240,光学器件230具体包括反射器231和罩设于反射器231外部的扩散罩232。反射器231设置于发光器件220的出光侧,因此发光器件220发出的光线将被反射器231反射,使得这些光线可以集中射出,提高光线的利用率。扩散罩232与底座210固定连接,且其具有与发光器件220相对布置的顶部232a,也就是说,扩散罩232自身为半封闭结构,其与底座210固定后可以形成封闭腔,发光器件220的至少一部分和反射器231位于该封闭腔内。发光器件220发出的光线经反射器231反射后,照射至扩散罩232,扩散罩232可以进一步调整这些光线的方向,使得通过扩散罩232的光线更加均匀地射出。面罩240固定罩设于扩散罩232的外部,其主要作为照明组件200的外观部件,起到保护扩散罩232、反射器231、发光器件220等零部件的作用,同时满足用户对灯具的外观要求。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光学器件230还可以包括透光玻璃233,面罩240的顶部具有开口241,透光玻璃233设置于该开口241处,且透光玻璃233覆盖扩散罩232的顶部232a。此时,面罩240和透光玻璃233可以同时作为照明组件200的外观部件,面罩240主要起到保护零部件的作用,透光玻璃233则可以带来更优质的外观感受,因此此种结构可以兼顾灯具的结构强度要求和外观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透光玻璃233可以是光玻璃,也可以是经过处理的玻璃,例如喷砂玻璃、丝印玻璃等等。具体可以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灵活选择该透光玻璃233的结构形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实际应用时,灯具有可能被应用到湿度较大的环境,或者是有可能接触水的环境,因此灯具的防水性能就成为了决定灯具的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灯具应用于户外,此时该灯具具体为户外灯具。基于此,前述光学器件230还可以包括扩散罩密封件234,该扩散罩密封件234密封设置于扩散罩232的顶部232a与透光玻璃233之间。扩散罩密封件234可以采用截面形状为圆形、半圆形等形状的密封圈,其可以阻止水等液体通过扩散罩232与透光玻璃233之间的缝隙进入照明组件200的内部,达到提高灯具的防水性能这一目的。

为了便于设置上述扩散罩密封件234,可以在扩散罩232的顶部232a设置第一密封件容纳槽232aa,扩散罩密封件234位于该第一密封件容纳槽232aa内。第一密封件容纳槽232aa可以为环形槽,其可以设置于顶部232a的边缘,以获得较大的空间尺寸,便于设置更大的扩散罩密封件234,更好地密封扩散罩232与透光玻璃233。装配灯具时,只需将扩散罩密封件234放入第一密封件容纳槽232aa,然后将扩散罩232和透光玻璃233安装到一起,就可以使扩散罩密封件234受压,进而与扩散罩232和透光玻璃233良好配合。

继续参考图7,为了便于安装,底座210上可以设置向扩散罩232凸出的第一卡接凸起216,扩散罩232的内表面设置第二卡接凸起232b,第一卡接凸起216与第二卡接凸起232b卡接配合。具体地,第一卡接凸起216可以设置凹槽,也可以设置通孔,第二卡接凸起232b与该凹槽或者通孔卡接配合。第一卡接凸起216可以设置为多个,多个第一卡接凸起216沿着底座210的边缘设置;对应地,第二卡接凸起232b也可以设置为多个,多个第二卡接凸起232b沿着扩散罩232的周向设置。多个第一卡接凸起216与多个第二卡接凸起232b一一对应卡接,以此提升底座210与扩散罩232之间的安装可靠性。

同理地,扩散罩232的外表面和面罩240的内表面中,一者设置第三卡接凸起,另一者设置卡接凹陷部,第三卡接凸起与卡接凹陷部卡接配合。第三卡接凸起和卡接凹陷部均可以设置为多个,以改善卡接效果。如图4和图7所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扩散罩232的外表面可以设置卡接凹陷部232c,面罩240的内表面可以设置第三卡接凸起242。扩散罩232的外表面和面罩240的内表面均可以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侧平面,扩散罩232的每个侧平面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卡接凹陷部232c,面罩240的每个侧平面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第三卡接凸起242。为了保证卡接的可靠性,同时控制灯具的加工成本,可以在扩散罩232的部分侧平面上设置多个卡接凹陷部232c。

为了便于将底座210和扩散罩232安装到一起,可以在底座210上设置环形定位槽217,扩散罩232的底部边沿位于该环形定位槽217内,且扩散罩232的外表面设置定位凸缘232d,该定位凸缘232d与底座210的顶部边沿定位配合。具体操作时,由于环形定位槽217比较显眼,因此可以将扩散罩232的底部边沿对准环形定位槽217,并使之位于环形定位槽217内,继续移动扩散罩232,使其定位凸缘232d与底座210的顶部边沿定位配合,以此实现底座210和扩散罩232的预定位,之后再使两者精确卡接。当然,此种结构也可以对底座210和扩散罩232的相对位置进行辅助限制,进而分担两者各自的卡接结构所受到的作用力,延长该卡接结构的寿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底座210的外表面可以设置多个间隔分布的散热翅片218,这些散热翅片218可以辅助散去灯具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当然,这些散热翅片218也可以使灯具的美观性得到进一步的优化。

需要说明的是,当底座210包括座体211时,上述第一卡接凸起216、环形定位槽217和散热翅片218均可以设置于座体211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照明组件200整体可以采用不规则结构或者规则结构,采用规则结构时灯具的加工更加方便。例如,照明组件200可以为三角形结构、方形结构、菱形结构、圆形结构或椭圆形结构等,也就是说,从俯视或者仰视的角度观察灯具,该灯具的形状为三角形、方形、菱形、圆形或椭圆形等。相对而言,照明组件200设置为三角形结构、方形结构、菱形结构时,通过优化多个照明组件200的排列形式,可以尽量减小相邻的照明组件200之间的空隙,进而提升整个灯具的空间利用率。

发光器件220是灯具中用于实现发光功能的核心器件之一,如图4和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发光器件220除了包括第二接电端子223以外,还可以包括光源板221以及设置于该光源板221上的多个发光单元222,第二接电端子223安装于光源板221上,且与多个发光单元222电连接。发光器件220所需的能量可以自第一接电端子150引入,依次经过第二接电端子223和光源板221后到达各发光单元222,使得各发光单元222发光。此种发光器件220具有结构紧凑的优点,并且将照明组件200安装于安装座100时,只需将第二接电端子223和第一接电端子150插装到一起,就可以实现两者之间的装配和电导通,操作比较方便,组装效率较高。

如图11和图12所示,当安装部110设置为条形结构时,该安装部110上可以设置多个沿自身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布的安装孔112,第一接电端子150安装于该安装孔112内。安装第一接电端子150时,使第一接电端子150穿过安装孔112,其一部分被限制于安装部110的内部,另一部分相对于安装部110凸出,该部分与第二接电端子223插装配合。此种方案简化了安装部110的结构,使得第一接电端子150能够以更加简单、快速的方式安装于安装部110。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将第一接电端子150安装于安装部110,第一接电端子150可以包括主体部151以及设置于该主体部151的卡持部152,主体部151与第二接电端子223插装配合,卡持部152卡接于上述安装孔112处。主体部151大致呈柱状,卡持部152可以采用卡爪结构,其受力后可以发生变形。安装第一接电端子150时,可以向主体部151施加作用力,使得卡持部152伸入安装孔112,此时卡持部152受到安装孔112的孔壁的限制后发生变形,当卡持部152穿过安装孔112时,安装孔112的孔壁对卡持部152的限制消失,卡持部152即可恢复变形,进而与安装部110背离底座210的一面相接触,使得第一接电端子150无法从安装孔112脱出。

为了进一步提升灯具的防水性,照明组件200或者安装座100还可以包括端子密封件,该端子密封件可以采用密封圈,其截面形状可以为O形、方形等。当第二接电端子223插装于第一接电端子150外部时,端子密封件作为发光器件220的一部分,其密封设置于第二接电端子223与底座210(具体可以是座体211)之间;当第一接电端子150插装于第二接电端子223外部时,端子密封件161作为安装座100的一部分,其密封设置于第一接电端子150与底座210(具体可以是座体211)之间。

可选地,第二接电端子223的外周面或第一接电端子150的外周面设置第二密封件容纳槽,端子密封件位于该第二密封件容纳槽内,以此便于设置端子密封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接电端子150插装于第二接电端子223外部,第一接电端子150的外周面设置第二密封件容纳槽153,端子密封件161位于该第二密封件容纳槽153内,以密封设置于第一接电端子150与底座210之间。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底座210除了包括前述座体211以外,还可以包括环形凸出部219。该环形凸出部219相对于座体211凸出设置,座体211环绕环形凸出部219。环形凸出部219开设端子容纳孔219a,第二接电端子223和第一接电端子150均位于该端子容纳孔219a内。前述端子密封件密封设置于第二接电端子223与端子容纳孔219a的孔壁之间或者第一接电端子150与端子容纳孔219a的孔壁之间。由于环形凸出部219相对于座体211凸出设置,因此端子容纳孔219a在自身轴向上的尺寸较大,其孔壁的面积随之增加,使得端子密封件与端子容纳孔219a的孔壁之间可以形成更大的密封面积,优化灯具的防水性能。

如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灯具的防水性能,安装座100还可以包括安装部密封件162,此安装部密封件162密封设置于安装部110与第一接电端子150之间。安装部密封件162可以采用密封圈,其截面形状可以为O形、方形等。

第一接电端子150除了包括前文所述的主体部151以外,还可以包括设置于该主体部151的环形凸缘部154,安装部密封件162密封设置于环形凸缘部154与安装部110之间。此时,环形凸缘部154与安装部110朝向底座210的面相对设置,将照明组件200安装于安装座100之后,环形凸缘部154和安装部110夹持安装部密封件162,两者向安装部密封件162施加较大的正压力,使得第一接电端子150与安装部110之间的密封性更高。

安装座100除了包括前文所述的安装部110以外,还可以包括端盖120,该端盖120设置于安装部110的端部。安装部110可设置为中空结构,以实现灯具的轻量化设计。端盖120则可以封堵安装部110的端部的至少一部分,使得安装部110的内部空间尽量少地处于裸露状态,进而保证灯具的外观质感。

如图8~图17所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端盖120可以包括端板121和底板122,端板121与底板122相连接形成L形结构。端板121固定于安装部110,具体地,端板121可以通过第一紧固件171与安装部110固定连接。安装部110具有限位槽113,底板122可以伸入该限位槽113,且与限位槽113限位配合,使得端盖120在安装部110的安装孔112的轴线方向上的运动受到限制。采用此种结构后,端盖120可以从安装部110的端部插入安装部110,进而简化端盖120的安装操作。

通过设置安装部110的侧壁厚度,可以将端板121固定于安装部110的侧壁上,但是这种设置方式导致安装部110的侧壁厚度较大,不利于灯具的轻量化设计。有鉴于此,可以在安装部110的内部设置端盖安装部114,该端盖安装部114设置紧固孔114a,用于固定端板121的第一紧固件171与该紧固孔114a紧固配合。紧固孔114a可以是螺纹孔,第一紧固件171旋入紧固孔114a内以后两者即螺纹配合;紧固孔114a也可以是光孔,第一紧固件171旋入紧固孔114a的过程中攻丝,实现两者的螺纹配合。另外,紧固孔114a可以具有豁口,以便于加工该紧固孔114a。进一步地,安装部110的相对两侧均可以设置端盖安装部114,以更牢固地固定端盖12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驱动灯具发光,需要设置电连接线,该电连接线具体可以包括进线181和出线182。为了限制电连接线的位置,可以在底板122上设置缺口122a,该缺口122a供电连接线穿过。具体地,端盖120可以设置两个,分别安装于安装部110的两端,因此进线181可以从一个端盖120的缺口122a穿出,出线182则从另一个端盖120的缺口122a穿出。在缺口122a的限制作用下,进线181和出线182受到拉力时不容易出现位置变化,从而防止进线181和出线182被拉动。

端盖120的底板122可以采用平板结构,其一端与端板121连接,另一端可以设置为自由端。另一种实施例中,端盖还包括弯折板123,弯折板123和端板121分别连接于底板122的相对两侧。弯折板123沿远离发光器件220的方向弯折,并与安装部110的内壁滑动配合。当端盖120插入安装部110内时,弯折板123相对于安装部110滑动,进而为端盖120的运动提供导向,便于端盖120的安装。

如图11和图12所示,可以理解地,安装座100还包括电路板190,上述电连接线与电路板190电连接,该电路板190与发光器件220电连接(具体可以是通过第一接电端子150与第二接电端子223电连接)。安装座100还包括底盖130,该底盖130与安装部110固定形成容纳腔,电路板190灌封安装于该容纳腔中。通过灌封的方式将电路板190设置于安装部110的内部,一方面可以可靠包裹电路板190,防止电路板190受到液体等杂质的侵扰,继而促使电路板190可靠工作,另一方面可以简化电路板190的安装。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底盖130可以包括盖体131以及设置于此盖体131的配合凸部132,盖体131可以采用平板状结构,配合凸部132可以设置为多个离散分布的块状结构,其延伸方向与安装部110的延伸方向一致。盖体131的边缘与配合凸部132之间形成配合槽,安装部110的内部设置配合凸起115,该配合凸起115与所述的配合槽卡接配合。通过配合凸起115与配合槽卡接配合,即可实现底盖130与安装部110之间的连接,操作比较简单,且连接后的结构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为了简化底盖130的加工工序,配合凸部132可以设置为条形结构,其延伸方向平行于安装部110的延伸方向。如此设置后,配合凸部132为整体式结构,因此加工该配合凸部132更加方便,并且整体式的配合凸部132可以更好地保证自身的多个位置处于同一高度,进而使得底盖130各个位置都可以精确地与配合凸部132配合,以提升两者的固定强度。

实施灌封操作时,需要向安装部110的内部灌胶,为了方便操作人员把握灌胶的量,可以在安装部110的内部设置灌胶标识部116,该灌胶标识部116具体可以采用条形的凸起结构。当所灌注的胶到达灌胶标识部116处时,即意味着灌胶的量基本满足要求,此时操作人员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是否需要继续灌胶。

为了适应更高的照明需求,可以将安装部110设置为多个,各安装部110并排设置,进而设置多排照明组件200。这就涉及到各安装部110之间的连接,为此,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灯具中,安装座100还包括安装支架140,该安装支架140连接至少两个安装部110。如此设置后,与同一个安装支架140连接的安装部110就可以保持在同一高度,使得灯具的美观性和发光效果进一步得到改善。

为了更可靠地保证灯具的美观性和发光效果,各安装部110可以等距离排布。

具体实施例中,各安装部110可以两两通过安装支架140连接,形成多组安装部110。但是此种情况下,由于每组安装部110之间没有连接关系,因此容易出现高度差异,不利于保证灯具的美观性和发光效果。为此,如图21所示,可以使每相邻两个安装部110均通过安装支架140连接。也就是说,所有的安装部110之间均通过安装支架140进行连接,使得各安装部110均可以保持在同一高度,且各安装部110之间的间距比较均匀,以解决前述问题。

如图18~图20所示,安装支架140可以包括主体板141以及依次安装于主体板141同侧的多个安装板142。一部分相邻的安装板142之间形成安装槽143,一部分相邻的安装板142之间形成避让槽144,安装槽143与避让槽144交替分布。安装部110连接于安装槽143内,避让槽144则将相邻的安装槽143隔开,这样设置一方面可以为相关的安装操作预留空间,同时也可以为照明组件200的排列预留空间。

上述多个安装板142中,至少一部分与安装部110卡接,以便于实现安装部110与安装支架140的装配。另外,至少一部分安装板142可以通过第二紧固件172与安装部110固定,以便于装配,同时保证装配可靠性。具体地,所有安装板142中,可以有一部分与安装部110卡接,剩余的通过第二紧固件172与安装部110固定;也可以有一部分安装板142既与安装部110卡接,又通过第二紧固件172与安装部110固定。为了提高安装强度,同时便于操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选与各安装部110的同侧卡接的安装板142通过第二紧固件172与安装部110固定,剩余的安装板142与安装部110卡接。

基于上述实施例,相邻的安装槽143的同侧安装板中,一者设置第一支架安装孔142a,另一者设置第二支架安装孔142b,第一支架安装孔142a与主体板141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支架安装孔142b与主体板141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说,第一支架安装孔142a与第二支架安装孔142b之间存在高度差,进而防止操作人员安装安装部110时出现干涉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相邻的安装槽143的同侧安装板”指的是,形成相邻的安装槽143的各安装板142中,位于安装槽143的同侧的安装板。以图19所示的四个安装板142为例,这四个安装板142依次为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第三安装板和第四安装板,第一安装板与第二安装板之间、第三安装板与第四板之间形成安装槽143,第二安装板与第三安装板之间形成避让槽144,此时第二安装板和第四安装板就属于前文所述的“相邻的安装槽143的同侧安装板”。

为了便于走线,主体板141上对应于避让槽144的底部的位置开设过线孔141a,也就是说,过线孔141a与避让槽144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