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景观植被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76211发布日期:2019-05-03 19:58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景观植被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景观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景观植被灯。



背景技术:

植被景观灯是现代景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具有照明的作用,还具有与景区的周围环境或历史文化底蕴相协调一致的作用,景观灯利用不同的造型和不同的灯光颜色来造景,使相应的现代景观有不同的风格。

然而现有的植被景观灯,在造景时都是采用荧光粉来制造不同灯光的颜色,不够环保,也不能用小功率的灯泡达到高亮度的效果,同时灯罩用来美化的外壳无法更换,一般每更换一个场景就需要将前一种景观灯舍弃,非常的浪费资源,同时这样也提高了景观区设置的造价,且一般的景观灯损坏后,因为灯具太高不利于维修或零件替换的便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景观植被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LED灯杯在安装过程中不够环保,灯罩用来美化的外壳无法更换,且灯具太高不利于维修或零件替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景观植被灯,包括遮挡灯罩,所述遮挡灯罩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固定安装有保护层、反射层、反射玻璃和锡箔板,所述遮挡灯罩的内侧中间预留设置有扣合槽,所述扣合槽的底端中间固定安装有固定钮,所述遮挡灯罩的底端活动连接安装有防护灯罩,所述防护灯罩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灯泡,所述防护灯罩的底端左右两侧活动安装有伸缩钮,所述伸缩钮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美化灯壳,所述美化灯壳的底端活动安装有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池,所述固定底座的底端中间固定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电动机,所述固定底座的底端活动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的底端活动连接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的底端活动连接有第三转杆,所述第一转杆的底端内侧固定安装有上螺纹,所述第二转杆的上端外侧固定安装有下螺纹,所述第三转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脚盘,所述支脚盘的四周内侧开设有定位孔槽。

优选的,所述遮挡灯罩为圆弧形设计,底端的固定钮为倒锥形设计,且遮挡灯罩与防护灯罩为卡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保护层采用透明亚克力材质,且反射玻璃为半圆形设计,同时反射玻璃等距离安装于锡箔板的上端。

优选的,所述伸缩钮与防护灯罩为弹性连接,且伸缩钮关于防护灯罩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

优选的,所述固定底座与支撑架为卡合连接,且连接杆与电动机为旋转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杆的内部直径等于第二转杆的外部直径,且第二转杆的内部直径等于第三转杆的外部直径。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杆、第二转杆和第三转杆依次为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景观植被灯的遮挡灯罩为圆弧形设计,有利于扩大光线,节约能源,同时反射玻璃为半圆形设计,能够帮助光线均匀反射,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光线的亮度,固定钮可用来卡合不同颜色的彩色板,灯泡将颜色板的光线折射入遮挡灯罩内,有利于此景观灯的颜色的更换,同时也更环保,电动机带动固定底座旋转,有利于装置的美观性,同时第一转杆、第二转杆和第三转杆依次为螺纹连接,这样保证了可自主调节景观灯的高度,便于景观灯的维修与清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遮挡灯罩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遮挡灯罩底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遮挡灯罩;101、保护层;102、反射层;103、反射玻璃;104、锡箔板;2、扣合槽;3、固定钮;4、防护灯罩;5、灯泡;6、伸缩钮;7、美化灯壳;8、固定底座;9、电池;10、连接杆;11、电动机;12、支撑架;13、第一转杆;14、第二转杆;15、第三转杆;16、上螺纹;17、下螺纹;18、支脚盘;19、定位孔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景观植被灯,包括遮挡灯罩1,遮挡灯罩1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固定安装有保护层101、反射层102、反射玻璃103和锡箔板104,遮挡灯罩1的内侧中间预留设置有扣合槽2,扣合槽2的底端中间固定安装有固定钮3,遮挡灯罩1的底端活动连接安装有防护灯罩4,防护灯罩4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灯泡5,防护灯罩4的底端左右两侧活动安装有伸缩钮6,伸缩钮6的外侧活动连接有美化灯壳7,美化灯壳7的底端活动安装有固定底座8,固定底座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池9,固定底座8的底端中间固定设置有连接杆10,连接杆10的下端固定安装有电动机11,固定底座8的底端活动安装有支撑架12,支撑架1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杆13,第一转杆13的底端活动连接有第二转杆14,第二转杆14的底端活动连接有第三转杆15,第一转杆13的底端内侧固定安装有上螺纹16,第二转杆14的上端外侧固定安装有下螺纹17,第三转杆1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支脚盘18,支脚盘18的四周内侧开设有定位孔槽19。

进一步的,遮挡灯罩1为圆弧形设计,底端的固定钮3为倒锥形设计,有利于卡合不同颜色的彩色板,且遮挡灯罩1与防护灯罩4为卡合连接,有利于保证美化灯壳7的替换便捷。

进一步的,保护层101采用透明亚克力材质,且反射玻璃103为半圆形设计,有利于提高灯泡5的光线亮度,保证了节能减耗,同时反射玻璃103等距离安装于锡箔板104的上端,能够进一步增大光线的反射强度。

进一步的,伸缩钮6与防护灯罩4为弹性连接,且伸缩钮6关于防护灯罩4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有利于卡合美化灯壳7,便于美化灯壳7的替换,增加了此植被景观灯的实用性。

进一步的,固定底座8与支撑架12为卡合连接,且连接杆10与电动机11为旋转连接,有利于带动防护灯罩4旋转,保证了装置的美观性。

进一步的,第一转杆13的内部直径等于第二转杆14的外部直径,且第二转杆14的内部直径等于第三转杆15的外部直径,有利于第一转杆13和第二转杆14、第三转杆15之间的相互伸缩。

进一步的,第一转杆13、第二转杆14和第三转杆15依次为螺纹连接,有利于自动调节装置的高度,便于景观灯的维修与清洁。

工作原理:首先此景观植被灯,使用时将第一转杆13、第二转杆14和第三转杆15相互固定好,电动机11会带动固定底座8旋转,固定底座8则带动美化灯壳7转动,这样有利于装置的美观性,保护层101采用透明亚克力材质,且反射玻璃103为半圆形设计,有利于提高灯泡5的光线亮度,保证了节能减耗,同时反射玻璃103等距离安装于锡箔板104的上端,能够进一步增大光线的反射强度,同时使用结束后,可将第一转杆13和第二转杆14、第三转杆15之间相互伸缩,有利于自动调节装置的高度,便于景观灯的维修与清洁,随后将遮挡灯罩1拆卸,美化灯壳7为卡合连接,可拆卸更换另一种花纹的美化灯壳7,有利于增加此植被景观灯的实用性,同时固定钮3为倒锥形设计,有利于卡合不同颜色的彩色板,保证了灯具的环保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