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条形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55457发布日期:2019-09-12 09:58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条形灯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条形灯具。



背景技术:

现有条形灯具常需外接连接线与灯具内部主板连接进行导电,但连接线很容易被拉出,导致灯具导电不良。为了解决该问题,设计者一般在灯具端部设计压线机构对连接线进行固定,但该压线机构通常需要两件以上的零件配合才能达到压线要求,且一般压线操作复杂繁琐。

而且,现有条形灯具的灯罩透镜与基座非密封连接,需灌胶密封方可防水,不仅增加了工序,同时可能因为灌胶密封不达标,导致次品率增加,导致产生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线机构简单但压线牢固且防拉效果佳的条形灯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防水效果佳的条形灯具。

特别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条形灯具,包括条形灯具本体,所述条形灯具本体端部设有供导线伸出的出线孔;

套设在条形灯具本体端部外周并与其紧固连接的端盖,所述端盖上设有可供导线穿过的通孔,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孔相对出线孔错位设置,且所述通孔在出线孔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与出线孔之间形成间距;

所述端盖在所述通孔靠近出线孔的一侧形成有朝向条形灯具本体端部方向延伸的压线机构,所述压线机构能对位于所述间距区间内的导线施以朝向条形灯具本体端部方向的压力以固定导线。

优选的,所述压线机构自由端在出线孔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与位于所述间距区间内的导线间形成一定夹角。

优选的,所述压线机构为自由端呈锯齿状的压线板。

优选的,所述夹角为90度。

优选的,所述压线板垂直于端盖内壁成型。

优选的,所述压线板具有多个,并排间隔成型于端盖在所述通孔靠近出线孔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条形灯具本体包括内部可容置LED电路板的透光组件、位于透光组件外部并与其固定连接的灯壳,所述灯壳的端面与透光组件的端面齐平;

所述透光组件包括透镜和与透镜一体成型的基座,所述LED电路板定位于透镜与基座形成的腔体间;

所述灯壳的侧面设有开口,所述透镜的透光主部由所述开口露出灯壳外。

优选的,所述透镜组件还包括截面大小与透镜组件端面相适配并位于透镜组件端部的盖板,所述出线孔形成于所述盖板上。

优选的,所述端盖通过螺钉与灯壳端面紧固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端盖上设置与条形灯具本体出线孔错位的通孔,在端盖内壁成型沿条形灯具本体端部方向延伸的压线机构,如此错位能在导线由出线孔穿过通孔时形成弯折部,压线机构在灯具装配装好后能对该弯折部施加朝向条形灯具本体端部方向的力以防导线拉出,该压线机构与错位通孔的配合,使灯具在具备良好的导线防拉脱功能的同时减少了压线零件,简化了结构,提高了生产效率;透镜与基座一体成型设计,无需灌胶密封防水,既简化了工艺,同时使得灯具组件尺寸大大缩小,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a)-1(b)为本申请条形灯具不同角度结构示意图。

图2(a)-2(c)为本申请条形灯具局部爆炸图的不同角度示图。。

图3为本申请条形灯具的剖视图。

图4为本申请条形灯具的另一局部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a)-1(b)、2(a)-2(c)及图3-4所示,为本申请条形灯具的优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根据图1(a)-1(b)及图2(a)-2(c)及图3所示,该条形灯具包括条形灯具本体1、套设在条形灯具本体1的端部外部并与条形灯具本体1紧固连接的端盖2,所述条形灯具本体1的端部设有供导线3伸出的出线孔11,所述端盖2上设有可供导线3穿过的通孔21。

所述通孔21相对出线孔11错位设置,同时所述通孔21在出线孔11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与出线孔11之间形成间距D,如图2(c)所示,也即通孔21在条形灯具本体1端部上的投影与出线孔11不重合。所述端盖2在所述通孔21靠近出线孔11的一侧形成有朝向条形灯具本体1端部方向延伸的压线机构22,所述压线机构22在灯具装配完成后能对位于该间距D区间内的导线3施以朝向条形灯具本体1端部方向的压力,固定导线。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导线3由出线孔11平行伸出条形灯具本体1端部,由于端盖2上的通孔21与出线孔11错位,所以当将导向3穿过通孔21时,导线3便会发生形变,即在间距D之间形成大致的弯折部,当继续朝向条形灯具本体1端部方向推进端盖2时,端盖2内壁上的压线机构22的自由端便会与该弯折部接触并挤压导线。导线外层包裹软皮橡胶层,压线机构22在挤压导线3过程中会使软皮橡胶层凹陷,当端盖2与条形灯具本体1彻底紧固时,压线机构22也挤压导线3至最大限度,此时对应着软皮橡胶层凹陷至最大深度,当外部拉动导线3时,由于压线机构22的自由端嵌入该凹陷内并最终定位于该最大深度处,顶住导线3,其对导线3施加的朝向条形灯具本体1端部的力便会阻碍导线3移动,从而限制导线3从条形灯具本体1内脱落,达到防拉脱的目的。

显然,当端盖2彻底固定后,导线3在间距D区间弯折后最终形成类似Z字形,而压线机构22的端部即是对Z字形位于间距D内的部分施加压力,这也可由图2(c)中得出。当然,该Z字形也仅仅是类似Z字形,因为导线本身的弯曲形变能力、导线尺寸大小以及端盖与条形灯具本体端部间的距离等因素会限制导线的弯折形状,故而,该导线最终也可能形成“工”字形,这些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申请设计结构所能容易理解和想到的,因此此处不过多阐述。

孔与孔之间的错位设置使导线发生形变,形成弯折部,巧妙的改变了外界对导线产生的作用力的方向,使该作用力转换成能使形变部位也即弯折部发生移动的分解力,而位于端盖内部的压线机构能对形变部位产生朝向条形灯具本体端部的作用力,能很好的克服该分解力,从而利用力的相互作用,巧妙限制导线移动,轻松实现防拉脱功能。也正是基于该原理,该设计能使压线机构做的极其简单,只要其能对导线形变部位产生阻碍该形变部位移动的力即可,这样的简化设计减少了零部件设计,降低了生产成本。

比如,该压线机构可以是朝向条形灯具本体1端部方向延伸成型的压线板,为了能对导线3的形变部位产生足够大的遏制力,该压线板在出线孔11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与该形变部位的导线间呈一定夹角。当然,该自由端也可以与导线3的形变部位大致平行,只是该种情形对该板的自由端的宽度设计要求较高,最好以能彻底覆盖压住形变部位为宜,从而保证对该形变部位产生足够的力量限制其移动。

为了保证压线板的自由端与导线形变部位紧密接触,该自由端呈锯齿状,具体如图3所示。锯齿状能在端盖2与条形灯具本体1紧固时与导线3的表面牢固嵌合,从而提高对导线3的阻力。

可以想象到的是,压线板自由端在出线孔11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与位于间距D间的导线3之间的夹角不同,则压线板对该间距D间的导线3的作用力大小也不相等。作为优选,本实施例中所述夹角为90度,即对应着压线板的自由端面垂直于间距D区间内的导线3,该压线板垂直于端盖2内壁。当然,该压线板可以具有多个,并排间隔成型于端盖2在所述通孔21靠近出线孔11的一侧。

进一步参见图4,所述条形灯具本体1包括内部可容置LED电路板12的透光组件13、位于透光组件13外部并与其固定连接的灯壳14,所述灯壳14的端面与透光组件13的端面齐平,所述透光组件13包括透镜131和与透镜一体成型的基座132,所述LED电路板12定位于透镜131与基座132形成的腔体间,所述灯壳14的侧面设有开口141,所述透镜131的透光主部131A由所述开口141露出灯壳14外。

透镜与基座一体成型,能实现一体式防水,而无需灌胶密封,减少生产工艺。同时,一体成型设计使得灯体在性能接近的情况下,尺寸大幅缩小,能使成本降低约30%,效果显著。

所述透镜组件13还包括截面大小与透镜组件13端面相适配并位于透镜组件13端部的盖板133,所述出线孔11形成于所述盖板133上。所述端盖2通过螺钉15与灯壳14的端面紧固连接。螺钉15不拧上时,端盖2与条形灯具本体1不存在紧固连接,此时意味着压线板22对导线3无防拉作用,而只有当螺钉拧紧后,压线板22才对导线3发挥防拉作用,如此设计能简化装配,便于拆卸维修。

除了上述改进外,其他相类似的改进也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改进范围内,此处就不再赘述。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