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侧入光的可调式平板照明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7860发布日期:2019-10-19 03:20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侧入光的可调式平板照明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系统,具体公开了一种单侧入光的可调式平板照明系统。



背景技术:

照明系统时一种电光转换系统,而平板照明系统是指面板形状的照明系统,多用于卧室灯、办公室等、汽车氛围灯等地方。平板照明系统的设计目的在于提供发光均匀的面光源,相对于球灯泡的点光源,拥有更大的照射面积和更均匀的辐射度,因而平面照明系统越来越受欢迎。

汽车氛围灯、广告灯等领域经常需要使用可调的平板照明系统,现有可调式平板照明系统,一般采用两路或者多路光源,在导光板的相对两端安装光源,通过调节两路光源的电流来控制光强,从而调节导光板表面的亮度分布。但在一些特殊场合,受到结构的限制,光源只能安装在导光板的一端,使用现有技术中的可调式平板照明系统无法实现动态调节导光板表面亮度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单侧入光的可调式平板照明系统,能够实现单侧入光的亮度可调功能。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单侧入光的可调式平板照明系统,包括导光板,导光板的底面设有导光网点层,导光板的顶面设有吸收变色层,导光板的一侧端面外设有入射光源,入射光源包括可见光源和UV光源。

进一步的,吸收变色层为UV感光变色材料层。

进一步的,吸收变色层为卤化银变色层。

进一步的,吸收变色层为网点分布结构。

进一步的,导光网点层远离导光板的一侧设有反射层。

进一步的,UV光源为UV-LED,可见光源为可见光LED。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单侧入光的可调式平板照明系统,设置能够调节可见光吸收率的吸收变色层,在UV光照射吸收变色层的情况下,吸收变色层的透光率将会下降,从而阻挡部分可见光通过,且吸收变色层的透光率沿UV光照射方向逐渐增大,能够形成渐变的调光效果;失去UV光后吸收变色层能够恢复到原来足够大的透光率,可见光能够不受阻挡地顺利通过;光源只需设置在导光板的一端,便能够实现可见光的亮度动态可调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关闭UV光源时,吸收变色层的可见光光强-Y方向位置曲线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点亮UV光源时,吸收变色层的Y方向位置-可见光吸收率曲线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点亮UV光源时,吸收变色层表面的可见光光强等高线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点亮UV光源时,吸收变色层的可见光光强-Y方向位置的曲线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导光板10、导光网点层11、吸收变色层12、反射层13、入射光源20、可见光源21、UV光源22。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至图6。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单侧入光的可调式平板照明系统,如图1、2所示,包括导光板10,导光板10的底面设有导光网点层11,优选地,导光网点层11的导光网点密度从靠近入射光源20的一侧开始向远离入射光源20的一侧逐渐增大,远离入射光源20一侧的导光网点密度大于靠近入射光源20一侧的导光网点密度,导光板10的顶面设有吸收变色层12,导光板10的一侧端面外设有入射光源20,入射光源20包括可见光源21和UV光源22,可见光源21发出可见光提供照明效果,UV光源22发出UV光调节吸收变色层12的透光率,在可见光源21工作的情况下,调节UV光源22的工作状态能够调节整体平板照明系统的发光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置能够调节可见光吸收率的吸收变色层12,在UV光照射吸收变色层12的情况下,吸收变色层12的透光率将会下降,从而阻挡部分可见光通过,且吸收变色层12的透光率沿UV光照射方向逐渐增大,能够形成渐变的调光效果;失去UV光后吸收变色层12能够恢复到原来足够大的透光率,可见光能够不受阻挡地顺利通过;光源只需设置在导光板10的一端,便能够实现可见光的亮度动态可调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吸收变色层12为UV感光变色材料层,UV感光变色材料在吸收UV光后,会产生颜色的变化,当失去UV光照射后,即恢复到原来的颜色。

基于上述实施例,吸收变色层12为卤化银变色层,厚度小的卤化银在一般情况下接近透明无色,被UV光照射后,卤化银将分解为许多黑色的银微颗粒,阻挡光线通过,将导致吸收变色层12的透光率降低,当失去UV光照射后,银和卤素将重新化合,生成卤化银,从而确保吸收变色层12的透光率恢复正常,光线能够顺利通过吸收变色层12。

在本实施例中,吸收变色层12为网点分布结构,吸收变色层12的网点分布结构是由若干个变色网点组成,变色网点之间具有间隙,能够导光板10的顶面有未被覆盖的地方,在调控光强的时候,及时吸收变色层12的透光率明显降低,也能有效确保部分光线能够不受阻挡顺利出射,从而确保整体照明系统的亮度不会过低。

在本实施例中,导光网点层11远离导光板10的一侧设有反射层13,反射层13能够有效收集从导光网点层11漏出的光线,并将这些光线反射到顶部的吸收变色层12,能够有效提高光能的利用率。

在本实施例中,UV光源22为UV-LED,可见光源21为可见光LED,LED发光的光学性能好,且能耗低。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

A、点亮可见光源21,可见光源21发出的可见光射入导光板10,导光网点层11调节可见光照射到吸收变色层12;

B、关闭UV光源22,吸收变色层12的透光率为P,吸收变色层12为接近透明的状态,可见光能够不受阻碍地通过吸收变色层12,吸收变色层12的可见光亮度均匀,沿入射光源20的光入射方向为Y方向,Y方向的负数值区域为接近入射光源20的位置,Y方向的正数值区域为远离入射光源20的位置,吸收变色层12的可见光光强-Y方向位置曲线如图3所示;

C、点亮UV光源22,UV光源22发出的UV光射入导光板10,导光网点层11调节UV光照射到吸收变色层12,吸收变色层12吸收UV光后透光率下降至小于P,吸收变色层12的透光率从靠近入射光源20的一侧开始向远离入射光源20的一侧逐渐增大,吸收变色层12的Y方向位置-可见光吸收率曲线如图4所示,靠近入射光源20一侧的吸收变色层12吸收大量的UV光导致透光率较低,远离入射光源20一侧的吸收变色层12吸收少量的UV光,透光率相对下降不明显,吸光变色层阻挡部分可见光通过,吸收变色层12中靠近入射光源20一侧的可见光亮度小于远离入射光源20一侧的可见光亮度,吸收变色层12表面的可见光光强等高线示意图如图5所示,吸收变色层12的可见光光强-Y方向位置曲线如图6所示;

D、在进行A步骤后,根据需求进行B、C步骤,从而获得调光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