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变形线槽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53495发布日期:2019-12-20 19:29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变形线槽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变形线槽灯。



背景技术:

线槽灯作为一种照明工具,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所,现有的线槽灯由于其外壳的截面呈冂字形,其两侧板很难做到与底部结构完全垂直,往往会出现两侧板往外或往内倾斜,影响外壳内部散热器以及灯板的安装,安装在外壳上的扩散罩也容易无法安装或者扣合不够紧密,影响线槽灯的使用。基于现有线槽灯的上述不足之处,有必要提出一种新型的线槽灯,解决以上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变形线槽灯,外壳与散热器相互扣合,防止外壳变形,扩散罩与散热器扣合连接,便于安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防变形线槽灯,外壳与散热器相互扣合,防止外壳变形,扩散罩与散热器扣合连接,便于安装。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变形线槽灯,包括外壳、位于所述外壳内部的散热器、连接所述外壳与所述散热器的连接件、安装于所述散热器上的灯板、安装于所述散热器顶部的扩散罩、安装于所述外壳两端的端盖以及用于悬吊所述外壳的吊耳;

所述外壳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扣合件,所述散热器上设有第二扣合件,所述第一扣合件与所述第二扣合件相互扣合。

优选地,所述外壳由金属材料或塑料制成,所述外壳呈一体结构,其横截面呈冂字型结构;

所述外壳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和连接两个侧板的底板。

优选地,所述第一扣合件位于所述外壳的两个侧板的内壁上,其分布于所述外壳的整个长度方向上。

优选地,所述散热器由金属材料制成,呈一体结构,包括与所述外壳的底板相互平行的安装部以及与所述安装部相连接并向外倾斜的反射部;

所述灯板安装于所述安装部。

优选地,所述第二扣合件位于所述散热器的反射部的外壁上,所述第二扣合件的形状、大小及位置与所述第一扣合件的形状、大小及位置相匹配。

优选地,所述散热器的反射部的内壁上还设置有第一卡扣;

所述扩散罩上还设置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二卡扣与所述第一卡扣相互扣合。

优选地,所述端盖上设置有防漏光结构,所述防漏光结构从所述端盖的一侧往外延伸,并伸入所述外壳内部。

优选地,所述外壳的底板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设置于所述外壳的整个长度方向上,其为凸出于所述底板的金属条;

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外壳相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滑轨伸入所述第一卡槽内部,所述连接件沿所述第一滑轨滑动。

优选地,所述外壳的底板外壁上设置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设置于所述外壳的整个长度方向上,其为凸出于所述底部的金属条;

所述吊耳为条状金属片,其两端向下并向内弯曲,在其两端形成第二卡槽,所述第二滑轨嵌入所述第二卡槽内部,并能够沿所述第二滑轨滑动。

优选地,所述扩散罩为pc扩散罩。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变形线槽灯,通过外壳与散热器之间的相互扣合作用,防止外壳产生形变,影响防变形线槽灯的美观程度,另一方面,通过外壳与散热器之间的相互扣合作用,并将扩散罩安装于散热器的顶部,减小扩散罩的安装难度,提高防变形线槽灯的整体美观程度。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变形线槽灯,通过外壳与连接件之间的可滑动连接,实现散热器与外壳之间的灵活安装,减小安装难度,再通过外壳与吊耳之间的可滑动连接,实现防变形线槽灯与外界固定装置之间的灵活安装,防止因安装环境的变化,影响防变形线槽灯的安装,安装难度小,灵活度高。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变形线槽灯,通过防漏光结构设计,防止灯板发出的光从端盖与外壳之间的间隙中泄露,并通过遮光部件防止发光单元之间光泄露,提高防变形线槽灯的整体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防变形线槽灯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防变形线槽灯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放大图;

图4是图2中b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防变形线槽灯的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防变形线槽灯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仅此声明,本实用新型在文中出现或即将出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方位用词,仅以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为基准,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定。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防变形线槽灯,包括外壳1、位于所述外壳1内部的散热器2、连接所述外壳1与所述散热器2的连接件3、安装于所述散热器2上的灯板4、安装于所述散热器2顶部的扩散罩5、安装于所述外壳1两端的端盖6以及用于悬吊所述外壳1的吊耳7,所述端盖6上设有防漏光结构61,所述防漏光结构61伸入所述外壳1内部;

所述外壳1与所述连接件3之间可滑动连接,所述吊耳7与所述外壳1之间可滑动连接;

所述外壳1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扣合件11,所述散热器2上设有第二扣合件21,所述第一扣合件11与所述第二扣合件21相互扣合。

所述外壳1构成所述防变形线槽灯的主体结构,其由金属材料或塑料制成,所述外壳1呈一体结构,其横截面呈冂字型结构,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12和连接两个侧板12的底板13。为了防止所述外壳1的变形,所述外壳1的两个侧板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扣合件11,所述第一扣合件11位于所述外壳1的整个长度方向上,便于实现其与其他部件之间的相互关联,防止其形变引起的安装困难等问题。

为了实现所述外壳1与所述连接件3之间的可滑动连接,所述外壳1的底板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滑轨14,所述第一滑轨14设置于所述外壳1的整个长度方向上,其为凸出于所述底板13的金属条。更佳的,所述外壳1与所述连接件3的固定连接,实现所述连接件3的限位,所述外壳1的底板的内侧还设置有第一固定件15,所述第一固定件15与所述第一滑轨14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固定件15的表面设置有齿结构,所述第一滑轨14与所述第一固定件15相对设置的一面上也设置有齿结构,便于螺钉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件15之间或第一固定件15与所述第一滑轨14之间。

为了实现所述外壳1与所述吊耳7之间的可滑动连接,所述外壳1的底板外壁上设置有第二滑轨16,所述第二滑轨16设置于所述外壳1的整个长度方向上,其为凸出于所述底板13的金属条。

所述散热器2安装于所述外壳1的内部,其用于安装灯板4,并将灯板4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其由金属材料制成,便于快速的将防变形线槽灯内部的热量散发出去,其呈一体结构,包括与所述外壳的底板13相互平行的安装部22以及与所述安装部22相连接并向外倾斜的反射部23,所述灯板4安装于所述安装部22,所述反射部23用于反射所述灯板4发出的光,使得灯板4发出的光全部从所述扩散罩5射出,提高所述防变形线槽灯的出光效率。

为了与所述外壳1相互作用,防止外壳1变形,所述散热器2的反射部23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扣合件21,所述第二扣合件21的形状、大小及位置与所述第一扣合件11的形状、大小及位置相匹配,且所述第一扣合件11与所述第二扣合件21相互扣合,实现所述散热器2的固定,并防止所述外壳1的两个侧板12向内或向外倾斜,影响所述防变形线槽灯的使用以及安装。

为了实现所述扩散罩5的固定安装,所述散热器2的反射部23的内壁上还设置有第一卡扣24,便于实现所述扩散罩5与散热器2之间的固定安装。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外壳1的两个侧板12的高度比散热器2的高度高,容易产生向内或向外倾斜,其形变后造成不能安装等现象,而散热器2的反射部23的高度较矮,不容易产生形变,通过散热器2与外壳1之间的相互扣合,防止外壳1及散热器2变形,保证防变形线槽灯的产品质量并减小防变形线槽灯的安装难度,另一方面,在散热器2内部设置第一卡扣24,即将扩散罩5安装于散热器2的内部,便于扩散罩5的安装,扩散罩5与散热器2紧密配合,防止灯板4发出的光泄露,保证防变形线槽灯的产品质量。

由于散热器2需要实现与外壳1等部件的固定连接,传统的安装方式,会在散热器2上打孔,影响安装效率,增加安装难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所述散热器2的安装部22,未安装灯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件25,所述第二固定件25分布于所述散热器2的整个长度方向上,且其表面设有齿结构,便于螺钉的固定于相邻所述第二固定件25之间。

所述连接件3用于实现所述外壳1与所述散热器2之间的固定连接,其一端与所述散热器2通过螺钉等部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外壳1可滑动连接。具体的,所述连接件3与所述外壳1相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卡槽31,所述第一滑轨14伸入所述第一卡槽31内部,使得所述连接件3沿所述第一滑轨14运动,安装时,从所述外壳1的端部,将第一滑轨14伸入所述第一卡槽31内部,实现所述连接件3与所述外壳1之间的可滑动连接。

所述灯板4安装于所述散热器2上,用于实现所述防变形线槽灯的照明效果,其固定于所述散热器2的安装部上。所述灯板4可以为传统的光源板,也可以为led光源板,具体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所述灯板的类型。

所述扩散罩5安装于所述散热器2的顶部,用于将灯板4发出的光透射出去,便于实现防变形线槽灯的照明效果,其可以为pc扩散罩,也可以为其他扩散罩,具体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为了实现所述扩散罩5的固定安装,所述扩散罩5上还设置有第二卡扣51,所述第二卡扣51与所述第一卡扣24相互扣合,实现所述扩散罩5的固定。

所述端盖6安装于所述外壳1的两端,其与所述外壳1及扩散罩5相互拼接,构成密闭的空间,实现散热器2、灯板4等部件的固定安装,为了防止所述灯板4发出的光从所述端盖6与所述外壳1之间的间隙中泄露,所述端盖6上设置有防漏光结构61,所述防漏光结构61从所述端盖6的一侧往外延伸,并伸入所述外壳1内部,实现所述防漏光结构61的挡光作用,将灯板4发出的光困于所述空间内部,使得光只能从扩散罩5透射出去,提高防变形线槽灯的出光效率以及防变形线槽灯的整体出光效果。

所述吊耳7用于实现防变形线槽灯与外界固定装置之间的固定连接,实现所述防变形线槽灯的固定安装。所述吊耳7为条状金属片,其两端向下并向内弯曲,在其两端形成第二卡槽71,所述第二滑轨16嵌入所述第二卡槽71内部,并能够沿所述第二滑轨16滑动,实现了所述吊耳7与所述外壳1之间的可滑动连接。为了实现所述吊耳7与外界固定装置之间的固定安装,其中间区域设置有固定孔72,便于外界固定装置与吊耳7的固定连接,从而实现所述防变形线槽灯的固定安装。

本实施例提供的防变形线槽灯仅包括一个发光单元100,此处所述的发光单元100由上述的外壳1、散热器2、连接件3、灯板4、扩散罩5、端盖6以及吊耳7组装后构成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防变形线槽灯可以包括至少两个发光单元100,至少两个发光单元100相互拼接之后,将所述端盖安装于其两端,即可得到所需的防变形线槽灯。

如图6所示,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防变形线槽灯包括至少两个发光单元100时,相邻所述发光单元100之间还设置有遮光部件200,所述遮光部件200位于所述外壳的内部,实现相邻所述外壳之间的级联,且所述遮光部件200的宽度大于相邻所述外壳1之间的间隙,相邻所述外壳1之间的间隙被所述遮光部件200覆盖,实现遮光部件200的遮光效果,防止防变形线槽灯漏光,提高防变形线槽灯的整个出光效果。

为了实现所述遮光部件200与所述外壳1之间的固定连接,所述外壳1的内壁上设置有螺钉固定槽17,所述螺钉固定槽17分布于所述外壳1内壁的整个长度方向,便于通过螺钉实现所述外壳1与所述遮光部件200之间的固定连接。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变形线槽灯,通过外壳与散热器之间的相互扣合作用,防止外壳产生形变,影响防变形线槽灯的美观程度,另一方面,通过外壳与散热器之间的相互扣合作用,并将扩散罩安装于散热器的顶部,减小扩散罩的安装难度,提高防变形线槽灯的整体美观程度。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变形线槽灯,通过外壳与连接件之间的可滑动连接,实现散热器与外壳之间的灵活安装,减小安装难度,再通过外壳与吊耳之间的可滑动连接,实现防变形线槽灯与外界固定装置之间的灵活安装,防止因安装环境的变化,影响防变形线槽灯的安装,安装难度小,灵活度高。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变形线槽灯,通过防漏光结构设计,防止灯板发出的光从端盖与外壳之间的间隙中泄露,并通过遮光部件防止发光单元之间光泄露,提高线槽灯的整体使用效果。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