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小两后尾灯相邻位置灯不亮间隙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8420发布日期:2019-10-19 03:23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小两后尾灯相邻位置灯不亮间隙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后位置灯的发光结构,主要应用于汽车两相邻后尾灯中,通过采用此种结构,可以极大地减小两相邻位置灯的不亮间隙,提升灯具产品品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两个后尾灯相邻的位置灯,越来越多的采用LED+散射材料的均匀面发光效果,但两者之间的不亮间隙至少有25mm,不亮间隙较大,灯具的产品品质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小两后尾灯相邻位置灯不亮间隙的结构,通过将两后尾灯的相邻区域由传统的不透明的壳体结构或者侧装饰板结构改为设计成透明的面罩结构,同时,将两后尾灯相邻的位置灯发光区域由传统的被衬框封闭包裹改为设计成敞开式结构,使两位置灯的发光边界Y向无任何衬框遮挡,这样可以极大地减小两个后尾灯相邻的位置灯的不亮间隙,使不亮间隙≤17mm。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的后尾灯包括A灯和B灯,A灯和B灯相邻设置,A 灯是由第一外面罩、第一后附加面罩和第一LED光源构成,B灯是由第二外面罩、第二后附加面罩和第二LED光源构成,第一外面罩的第一内侧边与第二外面罩的第二内侧边间隔相邻;第一后附加面罩的第一侧边位于第一内侧边外侧,第二后附加面罩第二侧边位于第二内侧边的外侧;

第一外面罩的第一内侧边和第二外面罩的第二内侧边均为透明体;

第一后附加面罩的第一侧边和第二后附加面罩第二侧边均为敞开式,即没有外框包裹。

所述第一后附加面罩的第一侧边和第二后附加面罩第二侧边之间的间隙 C≤17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采用此结构,使后尾灯的位置灯在夜间点亮时,极大地减小不亮间隙的长度,增强位置灯的立体点亮效果,提高夜间辨识度,提升灯具的产品品质,使灯具具有较强的科技感与美感,成为整车造型的亮点之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汽车的后尾灯包括A灯和B灯,A灯和B灯相邻设置, A灯是由第一外面罩A1、第一后附加面罩A2和第一LED光源A3构成,B 灯是由第二外面罩B1、第二后附加面罩B2和第二LED光源B3构成,第一外面罩A1的第一内侧边A11与第二外面罩B1的第二内侧边B11间隔相邻;第一后附加面罩A2的第一侧边A21位于第一内侧边A11外侧,第二后附加面罩B2第二侧边B21位于第二内侧边B1的外侧;

第一外面罩A1的第一内侧边A11和第二外面罩B1的第二内侧边B11均为透明体;

第一后附加面罩A2的第一侧边A21和第二后附加面罩B2第二侧边B21 均为敞开式,即没有外框包裹。

所述第一后附加面罩A2的第一侧边A21和第二后附加面罩B2第二侧边 B21之间的间隙C≤17mm。

将后附加面罩的侧边设计成敞开式,无任何衬框遮挡,同时外面罩的内侧变设计成透明状态,致使LED光源点亮后,两相邻后位置灯即A灯和B灯发光区域无任何不透明结构遮挡,大大减小两后位置灯之间的不亮间隙。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