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晾衣设备的发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23431发布日期:2020-03-20 05:58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晾衣设备的发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晾衣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晾衣设备的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晾衣设备是一种常用的家用电器,其应用电子控制技术实现了晾衣架的自动升降,很大程度上节省了人力,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但是传统的电动晾衣机照明大都是主机中间装平板灯来用于阳台的照明,一般阳台放置滚筒洗衣机,主机中间装平板灯的照明,当衣物放置中间时,打开洗衣机门,光线不能照到里边,导致下边光度不够亮,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晾衣设备的发光装置,这种晾衣设备的发光装置解决了设备照明时,晾衣机下部挡光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晾衣设备的发光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左右两端可拆卸安装有端盖,所述壳体前后两端固定有侧板,所述侧板远离壳体的一端设有容纳腔,并通过容纳腔内部安装有发光装置。通过该结构使发光装置的光是由设备的两端射出起到照明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容纳腔正对夹角的侧面设有长条形凸筋,所述容纳腔的两夹角顶端设有定位凹槽。长条形凸筋以及定位凹槽均起到定位的作用,方便对零件进行安装拆卸。

优选的,所述发光装置包括安装在容纳腔内部长条形凸筋上的发光条以及安装在定位凹槽内的透光板,所述透光板两端设有与定位凹槽大小及形状相匹配的定位凸起,并通过定位凸起可拆卸安装在侧板上,使透光板与地面之间形成固定夹角。使发光条投射的光通过透光板形成角度进行投射。

优选的,所述侧板的容纳腔呈扇形结构,且容纳腔远离壳体一侧的两边之间形成110度的夹角。使发光装置发出的光与晾机下部形成一个角度,有效的避免了下部衣物挡光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透光板呈弧形,且外表面与所述侧板的外表面持平。

优选的,所述侧板与壳体之间螺栓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晾衣设备的壳体前后两端固定有侧板,侧板远离壳体的一端设有容纳腔,并通过容纳腔内部安装有发光装置,通过该结构使发光装置的光是由设备的两端射出起到照明的作用,同时侧板的容纳腔呈扇形结构,且容纳腔远离壳体一侧的两边之间形成110度的夹角,使发光装置发出的光与晾机下部形成一个角度,解决了设备照明时,晾衣机下部挡光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晾衣设备的发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晾衣设备的发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晾衣设备的发光装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说明:1、壳体;2、端盖;3、侧板;4、容纳腔;5、长条形凸筋;6、定位凹槽;7、透光板;8、定位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如下:如图1-3所示的一种晾衣设备的发光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左右两端可拆卸安装有端盖2,壳体1前后两端固定有侧板3,侧板3与壳体之间螺栓连接,便于侧板3整体的拆装,侧板3远离壳体的一端设有容纳腔4,并通过容纳腔4内部安装有发光装置,通过该结构使发光装置的光是由设备的两端射出起到照明的作用,容纳腔4正对夹角的侧面设有长条形凸筋5,容纳腔4的两夹角顶端设有定位凹槽6,长条形凸筋5以及定位凹槽6均起到定位的作用,方便对零件进行安装拆卸,发光装置包括安装在容纳腔4内部长条形凸筋5上的发光条以及安装在定位凹槽6内的透光板7,透光板7两端设有与定位凹槽6大小及形状相匹配的定位凸起8,并通过定位凸起8可拆卸安装在侧板3上,使透光板7与地面之间形成固定夹角,使发光条投射的光通过透光板7形成角度进行投射,侧板3的容纳腔4呈扇形结构,且容纳腔4远离壳体1一侧的两边之间形成110度的夹角,使发光装置发出的光与晾机下部形成一个角度,有效的避免了下部衣物挡光的问题,透光板7呈弧形,且外表面与所述侧板3的外表面持平,使相互间配合的更紧密,外形美观,综上所述,该晾设备的发光装置设置在两端进行照明,同时使发光装置发出的光与晾机下部形成一个角度,提高了光照强度,解决了设备照明时,晾衣机下部挡光的问题。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