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识别用户坐姿的台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54777发布日期:2020-04-28 21:04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一种识别用户坐姿的台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领域,特别是一种台灯。



背景技术:

台灯种类繁多,台灯放置在桌台等平面上,能够起到照明作用,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桌台上撰写文案、做作业等等情况时都会在身前放置台灯,而为了矫正用户的坐姿,现有使用摄像头来获取人们的图像信息,判断人们的坐姿情况以及距离桌面的位置等等,防止人们坐姿不正或者头部过于贴近桌面等情况所引起近视或者腰椎疾病,但是一个台灯上设置摄像头,导致台灯的成本过于昂贵,不利于广泛推行,而事实上,只要将台灯放置在身前一定的位置,然后检测用户距离台灯的距离,其实已经很大程度能够判断用户的坐姿是否标准,头部是否距离桌面过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利用光线测距传感器识别用户坐姿的台灯。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识别用户坐姿的台灯,包括:

能够放置于外部平面的灯架以及设置在灯架上的光源;

第一光线测距传感器,设置在灯架上并能够相对于水平面成一定夹角地朝向用户以检测用户与第一光线测距传感器的第一距离;

第二光线测距传感器,第二光线测距传感器相对于水平面平行地朝向用户以检测用户与第二光线测距传感器的第二距离;

主控模块以及提示模块,主控模块分别与第一光线测距传感器、第二光线测距传感器以及提示模块电性连接。

还包括检测光源亮度的照度传感器以及调光驱动模块,外部电源通过调光驱动模块为光源供电运行,主控模块分别与照度传感器、调光驱动模块电性连接以输出调制信号控制光源亮度。

所述照度传感器朝向被放置的平面。

所述灯架包括支撑底座以及均设置在支撑底座上的第一安装臂和第二安装臂,第一安装臂与第二安装臂能够相互靠拢或者张开,光源包括设置在第一安装臂上的第一灯组以及设置在第二安装臂上的第二灯组。

所述第一安装臂和/或第二安装臂为可弯曲并定型的支架。

还包括检测光源亮度的照度传感器以及调光驱动模块,外部电源通过调光驱动模块为光源供电运行,主控模块分别与照度传感器、调光驱动模块电性连接以输出调制信号控制光源亮度,所述照度传感器设置在第一安装臂或者第二安装臂的下侧面。

所述支撑底座包括放置部、升降机构以及连接部,放置部能够放置于外部平面上,第一安装臂和第二安装臂设置在连接部上,连接部通过升降机构与放置部连接并且升降机构能够使得连接部相对于放置部上下升降。

所述第一光线测距传感器设置在放置部上。

所述第一安装臂、第二安装臂分别设置在支撑底座的两侧,所述第一安装臂上设置有第三光线测距传感器,所述第二安装臂设置有第四光线测距传感器,主控模块分别与第三光线测距传感器、第四光线测距传感器电性连接,第三光线测距传感器以及第四光线测距传感器均能够朝向用户并且在左右两侧形成检测界限。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之一:

本实用新型台灯,将台灯安置在用户身前的大致位置处,而后第一光线测距传感器相对于水平面成一定夹角地朝向用户以检测用户与第一光线测距传感器的第一距离,第二光线测距传感器检测台灯与用户的水平距离(即第二距离),第一距离、第二距离以及人的躯干形成三角形,若用户上方(如头部位置)距离桌面过近,则也意味着第一距离减少,主控模块则可以根据第一距离的情况控制提示模块进行提示,本设计采用成本较低的第一光线测距传感器和第二光线测距传感器,能够满足识别用户坐姿的要求,适用的用户群体较大,满足用户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台灯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台灯的识别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台灯的仰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台灯的原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4,一种台灯,包括能够放置于外部平面的灯架1、设置在灯架1上的光源2、第一光线测距传感器3、主控模块4以及提示模块5;

第一光线测距传感器3设置在灯架1上并能够相对于水平面成一定夹角地朝向用户以检测用户与第一光线测距传感器3的第一距离l1;

第二光线测距传感器6,第二光线测距传感器6相对于水平面平行地朝向用户以检测用户与第二光线测距传感器6的第二距离l2;

主控模块4分别与第一光线测距传感器3、第二光线测距传感器6以及提示模块5电性连接。

其中,第一光线测距传感器3、第二光线测距传感器6可以是激光雷达,主控模块4可以是mcu或者cpu及其外围电路,提示模块5可以是蜂鸣器、指示灯或者显示屏等等;

如图2所示,将台灯安置在用户身前的大致位置处,而后第一光线测距传感器相对于水平面成一定夹角地朝向用户以检测用户与第一光线测距传感器的第一距离,第二光线测距传感器检测台灯与用户的水平距离(即第二距离),第一距离、第二距离以及人的躯干形成三角形,若用户上方(如头部位置)距离桌面过近,则也意味着第一距离减少,主控模块则可以根据第一距离的情况控制提示模块进行提示,本设计采用成本较低的第一光线测距传感器和第二光线测距传感器,能够满足识别用户坐姿的要求,适用的用户群体较大,满足用户需求。

进一步地,第一光线测距传感器3可以采用广角的激光雷达,可以进行左右扫射,得知用户相对于台灯的左右偏移位置,进一步要求用户的坐姿。

在某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检测光源亮度的照度传感器7以及调光驱动模块8,外部电源通过调光驱动模块8为光源供电运行,主控模块4分别与照度传感器7、调光驱动模块8电性连接以输出调制信号控制光源亮度。

其中,此处的调光驱动模块8可以是mos管或者三极管或者可控硅,主控模块4为能够调制并输出pwm信号的控制芯片,从而控制光源的亮度。

进一步地,照度传感器7朝向被放置的平面,从而接收光源照射在放置的平面上的书籍、纸件等物件后反射的光线,从而更贴切地调节亮度,使得用户感到更加舒适。

在本设计中,台灯的灯架具体有多种结构,可以是柱形灯架,或者不规则形状的灯架,而在某些实施例中,灯架1包括支撑底座11以及均设置在支撑底座11上的第一安装臂12和第二安装臂13,第一安装臂12与第二安装臂13能够相互靠拢或者张开,光源2包括设置在第一安装臂12上的第一灯组21以及设置在第二安装臂13上的第二灯组22,而调光驱动模块8也相应增加开关管的数量来驱动两个灯组。

通过张开第一安装臂12和第二安装臂13不同的角度,从而调节光照范围,并且靠拢第一安装臂12和第二安装臂13,能够节省空间。

第一安装臂12和第二安装臂13均可以与支撑底座11铰接,从而实现可相互靠拢或者张开,或者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臂12和/或第二安装臂13为可弯曲并定型的支架,可弯曲并定型的支架为可变形的塑形管。

在某些实施例中,照度传感器7设置在第一安装臂12或者第二安装臂13的下侧面,从而接收光源照射在放置的平面上的书籍、纸件等物件后反射的光线。

在某些实施例中,支撑底座11包括放置部111、升降机构以及连接部112,放置部111能够放置于外部平面上,第一安装臂12和第二安装臂13设置在连接部112上,连接部112通过升降机构与放置部111连接并且升降机构能够使得连接部112相对于放置部111上下升降,其中,升降机构可以包括相互套接的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第一套管与放置部111连接,第二套管与连接部112连接,第一套管与第二套管之间设置有起阻尼作用的胶垫,从而需要施加一定程度的力才能使第一套管与第二套管伸缩,或者升降机构也可以由多段套管相互套接构成,并且在每相邻两套管之间设置有卡接部件以在伸缩后固定相邻的两套管,此处第一光线测距传感器3设置在放置部111上,放置伸缩对第一光线测距传感器3的检测带来影响。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臂12、第二安装臂13分别设置在支撑底座11的两侧,所述第一安装臂12上设置有第三光线测距传感器91,第二安装臂13设置有第四光线测距传感器92,主控模块4分别与第三光线测距传感器91、第四光线测距传感器92电性连接,第三光线测距传感器91以及第四光线测距传感器92均能够朝向用户并且在左右两侧形成检测界限;

用户正坐在台灯前方,第三光线测距传感器91、第四光线测距传感器92射出的光线形成检测界限,中间的宽度l3可以通过移动第一安装臂12和第二安装臂13进行调节,当用户坐姿不正确,身体左右偏移,则会触发第三光线测距传感器91和/或第四光线测距传感器92,主控模块4控制提示模块5告知用户。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优选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和叠加。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