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慧酒店用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10925发布日期:2020-02-14 14:59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慧酒店用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慧酒店用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吊灯是吊装在室内天花板上的高级装饰用照明灯,所有垂吊下来的灯具都归入吊灯类别,吊灯的花样最多,常用的有欧式烛台吊灯、中式吊灯、水晶吊灯、羊皮纸吊灯、时尚吊灯、锥形罩花灯、尖扁罩花灯、束腰罩花灯、五叉圆球吊灯、玉兰罩花灯、橄榄吊灯等,吊灯适合于客厅、卧室、餐厅、走廊、酒店等大堂,一般较美丽的吊灯通常都有较复杂的造型和灯罩,如果潮湿多尘,灯具常容易生锈、掉漆,灯罩则因蒙尘而日渐昏暗;不去处理的话,吊灯明亮度平均一年降低约百分之三十,不出几年,吊灯会昏暗无光彩。

但是,现有技术中,由于传统的吊灯本体通常是使用螺栓或膨胀螺钉将其安装在墙上,由于吊灯本体上的小型灯比较多,如有损坏需要将吊灯本体拆卸下来时,传统的安装方式便不便于拆卸,因此,提出一种智慧酒店用照明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智慧酒店用照明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慧酒店用照明装置,包括第一圆形块,所述第一圆形块上开设有腔体,腔体的内壁上开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一横板,腔体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圆杆,第一圆杆上滑动安装有第二圆杆,第二圆杆的底端与第一横板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一圆杆上滑动套设有弹簧,弹簧的顶端焊接在腔体的顶部内壁上,弹簧的底端焊接在对应的第二圆杆的顶端,腔体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滑动安装有第二圆形块,第二圆形块的顶部和底部均延伸至第一通孔外,环形凹槽内滑动安装有两个方型卡块,两个方型卡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均与第二圆形块固定连接,第二圆形块上螺纹安装有第三圆杆,第三圆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横板,第二横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吊灯本体。

优选的,所述第二圆形块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第一凹槽,两个第一凹槽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上开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三圆杆上开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二通孔与第三圆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三圆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与腔体相连通,且卡槽与对应的方型卡块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第二圆杆的顶端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圆杆的底端延伸至对应的第二凹槽内并与对应的第二凹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圆形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

优选的,所述第二凹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滑动安装有限位杆,两个限位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与对应的第一圆杆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首先,该装置通过第一圆形块、腔体、环形凹槽、第一凹槽、第一横板、第一圆杆、第二圆杆、弹簧、第一通孔、第二圆形块、方型卡块、第三圆杆、第二横板和吊灯本体相配合,先将连接板通过螺钉固定在墙面上,然后抓住第二圆形块向上推动,第二圆形块带动第一横板移动,第一横板带动两个第二圆杆移动,第二圆杆带动对应的弹簧移动;

此时,弹簧将被压缩,从而将第二圆杆移动时产生的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当第二圆形块推动到一定距离后,再转动第二圆形块,第二圆形块带动两个方型卡块转动;

当方型卡块与经过对应的卡槽后,便可向下拉动第二圆形块,即可将吊灯本体取下,反向操作即可对吊灯本体进行安装,当需要轻微调整吊灯本体的高度时,只需转动吊灯本体,使第三圆杆向下移动即可,从而完成本次吊灯本体的安装工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能够便于对吊灯本体安装和拆卸,操作起来简单便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圆形块、第一通孔和卡槽的装配图。

图中:1、第一圆形块;2、腔体;3、环形凹槽;4、第一凹槽;5、第一横板;6、第一圆杆;7、第二圆杆;8、弹簧;9、第一通孔;10、第二圆形块;11、方型卡块;12、第三圆杆;13、第二横板;14、吊灯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照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慧酒店用照明装置,包括第一圆形块1,第一圆形块1上开设有腔体2,腔体2的内壁上开设有环形凹槽3,环形凹槽3内滑动安装有第一横板5,腔体2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圆杆6,第一圆杆6上滑动安装有第二圆杆7,第二圆杆7的底端与第一横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一圆杆6上滑动套设有弹簧8,弹簧8的顶端焊接在腔体2的顶部内壁上,弹簧8的底端焊接在对应的第二圆杆7的顶端,腔体2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9,第一通孔9内滑动安装有第二圆形块10,第二圆形块10的顶部和底部均延伸至第一通孔9外,环形凹槽3内滑动安装有两个方型卡块11,两个方型卡块11相互靠近的一侧均与第二圆形块10固定连接,第二圆形块10上螺纹安装有第三圆杆12,第三圆杆1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横板13,第二横板1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吊灯本体14;

第二圆形块10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第一凹槽4,两个第一凹槽4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内壁上开设有内螺纹,第三圆杆12上开设有外螺纹,第二通孔与第三圆杆12螺纹连接,第三圆杆1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第一通孔9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卡槽,卡槽与腔体2相连通,且卡槽与对应的方型卡块11相适配,第二圆杆7的顶端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一圆杆6的底端延伸至对应的第二凹槽内并与对应的第二凹槽滑动连接,第一圆形块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第二凹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槽内滑动安装有限位杆,两个限位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与对应的第一圆杆6固定连接,通过第一圆形块1、腔体2、环形凹槽3、第一凹槽4、第一横板5、第一圆杆6、第二圆杆7、弹簧8、第一通孔9、第二圆形块10、方型卡块11、第三圆杆12、第二横板13和吊灯本体14相配合,先将连接板通过螺钉固定在墙面上,然后抓住第二圆形块10向上推动,第二圆形块10带动第一横板5移动,第一横板5带动两个第二圆杆7移动,第二圆杆7带动对应的弹簧8移动,此时,弹簧8将被压缩,从而将第二圆杆7移动时产生的动能转化为弹簧8的弹性势能,当第二圆形块10推动到一定距离后,再转动第二圆形块10,第二圆形块10带动两个方型卡块11转动,当方型卡块11与经过对应的卡槽后,便可向下拉动第二圆形块10,即可将吊灯本体14取下,反向操作即可对吊灯本体14进行安装,当需要轻微调整吊灯本体14的高度时,只需转动吊灯本体14,使第三圆杆12向下移动即可,从而完成本次吊灯本体14的安装工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能够便于对吊灯本体14安装和拆卸,操作起来简单便捷。

工作原理:弹簧8的劲度系数范围为5n/m至30n/m;

使用时,先将连接板通过螺钉固定在墙面上,然后抓住第二圆形块10向上推动,第二圆形块10带动第一横板5在环形凹槽3内移动,第一横板5带动两个第二圆杆7移动,第二圆杆7带动对应的弹簧8移动,此时,弹簧8将被压缩,从而将第二圆杆7移动时产生的动能转化为弹簧8的弹性势能,当第二圆形块10推动到一定距离后,再转动第二圆形块10,第二圆形块10带动两个方型卡块11转动,当方型卡块11与经过对应的卡槽后,便可向下拉动第二圆形块10,即可将吊灯本体14取下,反向操作即可对吊灯本体14进行安装,当需要轻微调整吊灯本体14的高度时,只需转动吊灯本体14,使第三圆杆12向下移动即可,从而完成本次吊灯本体14的安装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设备结构和附图主要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描述,在该设计原理的技术上,装置的动力机构、供电系统及控制系统等的设置并没有完全描述清楚,而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上述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可清楚获知其动力机构、供电系统及控制系统的具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