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潮灯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05287发布日期:2020-04-07 21:32阅读:1862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潮灯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潮灯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潮灯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防潮灯,即为防潮的防潮灯,多应用于空气较为潮湿的环境中,如安装在浴室、桑拿房等环境的墙体上。防潮灯的防潮效果能够在类似环境中有效的减少防潮灯受到的水汽的侵蚀,从而提高防潮灯的使用寿命。

现有的防潮灯安装结构,如申请号cn201420456967.6的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一种新型防潮灯的安装结构,包括一体化的壳体,壳体上设有用以接线的灯罩腔,灯罩腔设有通线口,灯罩腔由盖子密封覆盖。灯罩与灯体被固定死,非常力能打开。在安装时,从通线口引出来自壳体内部的电线,在灯罩腔完成安装即可,盖上盖子,固定安装耳,防潮灯即安装完成。

该技术方案将灯罩与灯体固定死,提高了一定的安全性,但是若防潮灯内的灯板损坏了,该安装结构使得使用者只能更换防潮灯,而不能只对防潮灯中的灯板进行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潮灯安装结构,其方便使用者对灯罩进行拆装,从而方便对灯罩内部的灯板进行更换。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防潮灯安装结构,包括底座、灯罩,所述底座为腰型,所述底座上端面沿高度方向开设有腰型的灯罩腔,所述灯罩腔侧壁开设有若干卡槽,所述灯罩沿周向设有若干对应的卡扣,所述灯罩扣接于灯罩腔,所述卡扣嵌设于对应的卡槽内,所述灯罩腔底面开设有用于存放电线的电线腔,所述底座背面位于电线腔一侧开设有用于接线的接线腔,所述电线腔与接线腔之间开设有用于穿设电线的线孔,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与墙体进行固定的固定螺栓;所述灯罩腔底面开设有环形的嵌槽,所述嵌槽内嵌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上端面开设有密封槽,当所述灯罩扣接于灯罩腔时,所述灯罩底端嵌设于密封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卡扣连接灯罩与底座,使灯罩方便拆卸,使用者只需轻轻挤压腰型的灯罩两侧,灯罩发生轻微的形变,使卡扣从卡槽中脱出,即可将灯罩与底座拆卸,方便对防潮灯内的损坏的灯板进行更换,而不用将整个防潮灯都更换,节省了资源,提高了防潮灯整体的使用寿命,实现了发明目的。当灯罩与底座卡扣连接时,灯罩底端嵌设于密封槽中,保证了防潮灯的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灯罩上方设有用于将灯罩底端压紧于密封槽中的固定罩,所述固定罩包括沿灯罩外周向设置的连接环和固定连接于连接环上的弧形的压网,压网罩设于灯罩外,所述连接环上设有连接螺栓,连接螺栓螺纹连接有连接螺母,所述固定罩通过连接螺栓和连接螺母可拆卸连接于底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螺栓将固定罩与灯罩固定连接,然后通过固定罩将灯罩向下压紧,使灯罩在底座卡扣连接时,灯罩底端被固定罩压紧于第一密封圈的密封槽中,提高了防潮灯的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灯罩两侧设有方便对灯罩进行挤压的凹部,凹部内设有防滑纹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者在对灯罩进行拆卸时,只需按照凹部设置的位置对灯罩进行挤压,方便灯罩上设置的卡扣从卡槽中脱出,提高了拆卸灯罩的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线腔内沿高度方向设置有若干用于缠绕电线的绕线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防潮灯内的电线过长时,可绕于绕线柱上,再合为一股后从线孔中穿出,方便对电线腔中电线进行收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绕线柱上端固定设有用于防止所缠绕电线从绕线柱上方滑出的挡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缠绕在绕线柱上的电线从绕线柱上方滑出,提高了电线收整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螺栓沿竖直方向设于底座的两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操作者在将底座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于墙体时,无需打开灯罩,即可对底座进行拆卸和安装。即操作者在将电线腔中的电线先接好之后,将灯罩与底座卡扣连接后,再将底座与灯罩的整体一起通过固定螺栓固定于墙体,防止在安装底座的过程中,因误操作触碰到了电线腔中的电线,提高了安装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朝向墙体一端沿周向固定设有第二密封圈,当底座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于墙体时,第二密封圈抵紧于墙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防潮灯的底座被固定螺栓固定连接于墙体时,第二密封圈刚好与墙体抵紧,底座与墙体的连接位置被密封,提高了防潮灯的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接线腔与底座背面周壁之间设有若干肋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底座的牢固程度,延长了防潮灯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方便对灯罩进行拆卸;

2.提高了防潮灯的密封性;

3.提高了拆卸灯罩的便捷性;

4.提高了安装防潮灯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底座背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座;11、固定螺栓;12、第二密封圈;13、灯罩腔;131、卡槽;132、嵌槽;133、第一密封圈;134、密封槽;14、电线腔;141、绕线柱;142、挡片;15、接线腔;151、线孔;152、肋板;2、灯罩;21、卡扣;22、凹部;3、固定罩;31、压网;32、连接环;321、连接螺栓;322、连接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防潮灯安装结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墙体(图中未示出)的底座1、扣接于底座1的灯罩2和设于灯罩2上方且用于将灯罩2压紧的固定罩3,底座1的两端沿竖直方向设有用于与墙体固定的固定螺栓11。

参照图1,底座1朝向墙体一端沿周向固定设有第二密封圈12,当底座1通过固定螺栓11固定连接于墙体时,第二密封圈12抵紧于墙体。

在安装时,首先将灯板(图中未示出)放置于底座1上,将灯板的电线与墙体的电线相连接,然后将底座1通过固定螺栓11固定连接于墙体,再将灯罩2扣接于底座1,然后将固定罩3通过固定连接于底座1,即完成了防潮灯的安装,此时第二密封圈12压紧于墙体上,实现防潮灯背面的密封效果。

参照图2和图3,底座1为腰型壳体,底座1上端面沿高度方向开设有用于放置和连接灯罩2的灯罩腔13,灯罩腔13侧壁开设卡槽131,灯罩2底端外壁沿周向固定设有用于与卡槽131配合的卡扣21。当卡扣21嵌设于卡槽131中,灯罩2扣接于底座1。卡扣21位于灯罩2的两侧分别设有三个,卡扣21截面呈直角三角形,且直角边的一面固定连接于灯罩2,直角边的另一端抵接于卡槽131上壁。卡槽131截面为矩形,灯罩腔13底面开设有环形的嵌槽132,嵌槽132内嵌设有第一密封圈133,第一密封圈133上端面开设有密封槽134,当灯罩2扣接于灯罩腔13时,灯罩2底端嵌设进密封槽134中。

在安装灯罩2时,将灯罩2沿竖直方向对准灯罩腔13向下滑动,灯罩2在灯罩腔13侧壁的挤压下略微形变后,卡扣21嵌入卡槽131中实现扣接。与此同时,灯罩2底端也嵌入底座1所设的嵌槽132中,并嵌设于第一密封圈133的密封槽134中,实现防潮灯正面的密封效果。

参照图2,灯罩腔13底端沿高度方向开设有电线腔14,电线腔14内固定设置有两根绕线柱141,绕线柱141的顶端固定设有防止所绕电线从绕线柱141顶端滑出的挡片142。

参照图2和图4,底座1背面还开设有用于供防潮灯电线与墙体电线连接的接线腔15,电线腔14与接线腔15之间开设有用于将电线腔14的电线引入接线腔15的线孔151,线孔151连通电线腔14和接线腔15。接线腔15与底座1背面周壁之间设有肋板152,肋板152位于接线腔15的两侧分别固定设有三块。

在将灯板安装至底座1时,将灯板置于灯罩腔13内,将灯板的电线绕于电线腔14的绕线柱141上,并统一从电线腔14侧壁上开设的线孔151中穿至底座1背后的接线腔15与墙体的电线连接。

参照图2,灯罩2为腰型弧面的塑料灯罩2,灯罩2的两侧设有方便对灯罩2进行挤压的凹部22,凹部22内设有防滑纹路。

在打开灯罩2时,单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别放置于灯罩2两侧设置的凹部22上,轻微挤压凹部22,使灯罩2上的卡扣21从卡槽131中脱出,灯罩2即完成拆卸。

参照图2和图3,固定罩3包括沿灯罩2外周向设置的连接环32和固定连接于连接环32上的孤形压网31。连接环32上两侧沿高度方向各设有两个连接螺栓321,连接螺栓321螺纹连接有连接螺母322,连接螺母322嵌设于底座1背面,且沿周向固定。固定罩3通过连接螺栓321和连接螺母322固定连接于底座1。

安装固定罩3时,将固定罩3套设于灯罩2外,然后将固定罩3上的连接环32上的连接螺栓321与设于底座1上的连接螺母322螺纹连接,即实现了固定罩3与底座1之间的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1.首先将灯板安装至底座1中,将灯板置于灯罩腔13内,将灯板的电线绕于电线腔14的绕线柱141上,并统一从电线腔14侧壁上开设的线孔151中穿至底座1背后的接线腔15与墙体的电线连接。

2.然后将灯罩2安装至底座1上,在安装灯罩2时,将灯罩2沿竖直方向对准灯罩腔13向下滑动,灯罩2在灯罩腔13侧壁的挤压下略微形变后,卡扣21嵌入卡槽131中实现扣接。与此同时,灯罩2底端也嵌入底座1所设的嵌槽132中,并嵌设于第一密封圈133的密封槽134中,实现防潮灯正面的密封效果。

3.再将安装好灯罩2的底座1固定连接于墙体,即将底座1两端的固定螺栓11拧入墙体上设置的螺纹孔(图中未示出),即完成了底座1与墙体之间的固定。

4.最后安装固定罩3,将固定罩3套设于灯罩2外,然后将固定罩3上的连接环32上的连接螺栓321与嵌设于底座1上的连接螺母322螺纹连接,即实现了固定罩3与底座1之间的固定连接。

5.在需要对灯罩2进行拆卸时,首先拧开连接螺栓321,取下固定罩3,然后单手的拇指和食指分别放置于灯罩2两侧设置的凹部22上,轻微挤压凹部22,使灯罩2上的卡扣21从卡槽131中脱出,灯罩2即完成拆卸。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