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缝镜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71543发布日期:2020-04-21 18:05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缝镜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缝镜灯。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对生活品质的需求也将越来越高,自古以来,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们都十分注重对自身妆扮的整理,其中镜子对整理自身妆扮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早期,因为光线的投射方向的影响,在进行自我妆扮的人们总会有一些角度无法观察得十分清楚,为避免该情况的发生,人们设计出了第一代镜灯,即沿镜子的周向上设有一圈照明灯具,但其突出的结构,使得整体的美观不佳。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镜面的边缘进行打磨,打磨成透明玻璃用于透光,然后将照明灯具设于透明玻璃的后侧实现照明,第二代镜灯随之诞生,整体结构平整,容易被人们所认可,但其开关需要独立设置,与镜子本身联系差,且灯光的调解性差。

现阶段,因为触屏技术的发展,技术人员将该技术引入到了镜灯领域,开发了第三代镜灯,使用触屏镜面来控制镜灯的灯光,不仅能控制镜灯灯光的开启,还能控制灯光的强弱,更容易满足于人们的需要。

但无论是第二代镜灯还是第三代镜灯,都存在一个灯缝问题,因为照明灯具在沿镜子的周向进行设置时,照明灯具是采用多段拼接而成,而拼接处虽然并不影响镜灯的使用,但对于一些追求完美的使用者来说,是一件非常难受的事情,而且还影响了镜灯的外观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了现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可以避免照明灯具之间形成缝隙的一种无缝镜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缝镜灯,包括镜面、镜架,所述镜面固定连接在镜架上,所述镜架采用一体式设计,所述镜架沿镜面周向设置,所述镜架上设有用于安装照明灯的灯槽,所述镜架远离镜面的一端设有用于保护照明灯的灯盖,所述灯盖固定连接在灯槽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用镜架作为照明灯的灯罩,对照明灯的灯光进行聚光,然后从镜面的周向上投射出去,形成镜灯,因为镜架采用一体式设计,所以镜架在对灯光进行聚光后,消除了照明灯具之间的缝隙,实现了镜灯的无缝效果,而后通过灯盖对照明灯进行保护,避免杂质进入到灯槽内,影响照明。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灯盖由多个盖板组成,多个所述盖板首尾相连,所述盖板的一端设有燕尾槽,所述盖板的另一端设有燕尾块,一个所述盖板上的燕尾槽与相连的所述盖板上的燕尾块配合连接,通过所述改进,灯盖通过多个盖板组成,便于灯盖的安装与拆卸,两块盖板之间通过燕尾槽与燕尾块连接,可以保证两块盖板之间连接的紧密性,避免两块盖板之间发生相对移动,进行保护灯盖的牢固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灯槽内设有用于安装灯盖的定位筋,所述定位筋的高度加上灯盖的厚度等于灯槽的深度,通过所述改进,可以保护灯盖安装位置的准确性,使镜架整体平整,外观质量高,同时避免灯盖嵌入灯槽过深,破坏照明灯的固定,也可以避免灯盖嵌入灯槽过浅,出现安装不到位,保护效果与安装效果差的情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定位筋包括设于灯槽外侧的外定位筋和设于灯槽内侧的内定位筋,所述外定位筋与灯槽的远离中心的侧壁的内侧一体式设计,所述内定位筋与灯槽的靠近中心的侧壁的外侧相靠近,通过所述改进,通过外定位筋与内定位筋的设计,使得灯盖的连接宽度大,可以增加灯盖安装的牢固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内定位筋与灯槽的靠近中心的侧壁的外侧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间隙内阵列设有多个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有连接孔,所述灯盖上设有与连接孔对应的通孔,所述灯盖通过紧固件连接通孔与连接孔将灯盖固定在灯槽内,通过所述改进,便于将灯盖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到灯槽内,同时仅设计必要位置的连接孔,使得灯架的质量更轻,利于镜灯的悬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间隙内还设有支撑筋,所述支撑筋与盖板相抵,通过所述改进,强化内定位筋与灯架的连接,避免内定位筋出现扭曲的现象,保证内定位筋的支撑效果,支撑筋与盖板相抵,则进一步的强化了盖板安装的准确性,避免盖板单侧倾斜安装,即避免盖板向内间隙处倾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连接孔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支撑筋,通过所述改进,在通过紧固件连接盖板与固定块时,固定块易出现膨胀现象,而在连接孔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支撑筋,则可以强化固定块,减小固定块的膨胀,使得固定块的强度更高、牢固性更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镜面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两块挂板,两块所述挂板水平设置,所述挂板上设有勾槽,所述勾槽的两侧设有导向角,通过所述改进,可以使镜灯在悬挂时更加牢固、稳定,平整性更好,通过导向角的设计,可以使镜灯在悬挂时更加迅速,便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背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背部结构示意图(去后盖)。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ⅰ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背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镜面,1.1、照明区域,2、镜架,2.1、灯槽,2.2、外定位筋,2.3、内定位筋,2.4、间隙,2.5、固定块,2.6、连接孔,2.7、支撑筋,3、灯盖,3.1、盖板,3.2、燕尾槽,3.3、燕尾块,4、挂板,4.1、勾槽,4.2、导向角,5、照明灯,6、支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结构:

如图1所示,一种无缝镜灯,包括镜面1、镜架2,镜面1呈长方形,所述镜面1固定连接在镜架2上,所述镜架2采用一体式设计,所述镜架2沿镜面1周向设置。

如图2、图3所示,所述镜架2上设有用于安装照明灯5的灯槽2.1,所述镜架2远离镜面1的一端设有用于保护照明灯5的灯盖3,所述灯盖3固定连接在灯槽2.1上,所述灯盖3由四个盖板3.1组成,四个所述盖板3.1首尾相连,所述盖板3.1的一端设有燕尾槽3.2,所述盖板3.1的另一端设有燕尾块3.3,一个所述盖板3.1上的燕尾槽3.2与相连的所述盖板3.1上的燕尾块3.3配合连接。

如图3、图4所示,所述灯槽2.1内设有用于安装灯盖3的定位筋,所述定位筋的高度加上灯盖3的厚度等于灯槽2.1的深度,所述定位筋包括设于灯槽2.1外侧的外定位筋2.2和设于灯槽2.1内侧的内定位筋2.3,所述外定位筋2.2与灯槽2.1的远离中心的侧壁的内侧一体式设计,所述内定位筋2.3与灯槽2.1的靠近中心的侧壁的外侧相靠近,所述内定位筋2.3与灯槽2.1的靠近中心的侧壁的外侧之间设有间隙2.4,所述间隙2.4内阵列设有多个固定块2.5,所述固定块2.5上设有连接孔2.6,所述灯盖3上设有与连接孔2.6对应的通孔,所述灯盖3通过紧固件连接通孔与连接孔2.6将灯盖3固定在灯槽2.1内,所述间隙2.4内还设有支撑筋2.7,所述支撑筋2.7与盖板3.1相抵,所述连接孔2.6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支撑筋2.7。

如图2所示,所述镜面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两块挂板4,两块所述挂板4水平设置,所述挂板4上设有勾槽4.1,所述勾槽4.1的两侧设有导向角4.2,所述镜面1的背面还固定连接有触屏控制系统,通过触屏控制系统与镜面1、照明灯5电连接,可以用于点击镜面1实现控制灯光的开启与关闭还有控制灯光的亮度调整。

如图3所示,相连的两个照明灯5的连接处设有支脚板6,动脚板靠近照明灯5的一侧为直角,两个照明灯5分别沿该直角的两边设置。

上述的盖板3.1也可以设计成一块盖板3.1的两端均设有燕尾槽3.2,相连的盖板3.1的两端均设为燕尾块3.3。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一种无缝镜灯,包括镜面1、镜架2,镜面1呈圆形,所述镜面1固定连接在镜架2上,所述镜架2采用一体式设计,所述镜架2沿镜面1周向设置。

所述镜架2上设有用于安装照明灯5的灯槽2.1,所述镜架2远离镜面1的一端设有用于保护照明灯5的灯盖3,所述灯盖3固定连接在灯槽2.1上,所述灯盖3由四个盖板3.1组成,四个所述盖板3.1首尾相连,所述盖板3.1的一端设有燕尾槽3.2,所述盖板3.1的另一端设有燕尾块3.3,一个所述盖板3.1上的燕尾槽3.2与相连的所述盖板3.1上的燕尾块3.3配合连接。

所述灯槽2.1内设有用于安装灯盖3的定位筋,所述定位筋的高度加上灯盖3的厚度等于灯槽2.1的深度,所述定位筋包括设于灯槽2.1外侧的外定位筋2.2和设于灯槽2.1内侧的内定位筋2.3,所述外定位筋2.2与灯槽2.1的远离中心的侧壁的内侧一体式设计,所述内定位筋2.3与灯槽2.1的靠近中心的侧壁的外侧相靠近,所述内定位筋2.3与灯槽2.1的靠近中心的侧壁的外侧之间设有间隙2.4,所述间隙2.4内阵列设有多个固定块2.5,所述固定块2.5上设有连接孔2.6,所述灯盖3上设有与连接孔2.6对应的通孔,所述灯盖3通过紧固件连接通孔与连接孔2.6将灯盖3固定在灯槽2.1内,所述间隙2.4内还设有支撑筋2.7,所述支撑筋2.7与盖板3.1相抵,所述连接孔2.6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支撑筋2.7。

所述镜面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两块挂板4,两块所述挂板4水平设置,所述挂板4上设有勾槽4.1,所述勾槽4.1的两侧设有导向角4.2,所述镜面1的背面还固定连接有触屏控制系统,通过触屏控制系统与镜面1、照明灯5电连接,可以用于点击镜面1实现控制灯光的开启与关闭还有控制灯光的亮度调整。

上述的无缝镜灯的照明区域1.1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进行相应花纹、色彩的设计,使得照明区域1.1更佳美观,摆脱单调的照明功能。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