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水虻成虫用补光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24337发布日期:2020-06-23 22:14阅读:3947来源:国知局
一种黑水虻成虫用补光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黑水虻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黑水虻成虫用补光灯。



背景技术:

黑水虻,腐生性的水虻科昆虫,能够取食禽畜粪便和生活垃圾,生产高价值的动物蛋白饲料,因其繁殖迅速,生物量大,食性广泛、吸收转化率高,容易管理、饲养成本低,动物适口性好等特点,从而进行资源化利用,其幼虫被称为“凤凰虫”,成为与蝇蛆、黄粉虫、大麦虫等齐名的资源昆虫,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原产于美洲,目前为全世界广泛分布(南北纬40度之间)。近些年传入我国,目前已广布于贵州、广西、广东、上海、云南、台湾、湖南、湖北等地。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处理鸡粪、猪粪及餐厨垃圾等废弃物方面。

黑水虻属于腐生性昆虫,在太阳光不充足或阴雨天会导致黑水虻产卵下降70%左右且剩下的30%卵也几乎不孵化(缺少光源导致雄性黑水虻受精率低下),给规模化养殖黑水虻带来巨大的影响,需要进行人工干预补光,但是不同光源如碘钨灯、钠光灯和取暖灯效果并不好并且耗能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为黑水虻进行人工干预补光所用的灯补光效果较差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黑水虻成虫用补光灯。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黑水虻成虫用补光灯,包括灯具和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上安装有led灯贴片,所述led贴片由内至外呈多层圈形分布,多层led贴片层包括蓝光贴片层、黄光贴片层和红光贴片层,所述灯具安装于灯架内部的安装座上,灯具的下方安装有漫射层,所述漫射层连接于灯架的两竖杆之间,所述灯架的上端连接有滑轮,所述滑轮安装于滑轨中。

进一步地,所述竖杆的外侧上安装有卷线器,所述卷线器的转轴通过皮带连接有电机,所述皮带缠绕于电机的电机轴上,电机安装于电机罩中,所述电机罩固定连接于灯架的横杆上,所述卷线器在两竖杆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两卷线器通过拉线连接,拉线上安装有清洁棉。

进一步地,所述灯架上安装有活动支座,所述活动支座铰接有伸缩拉杆,所述伸缩拉杆底端连接有拉环,灯架内安装有与伸缩拉杆内部连通的气压驱动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灯具在安装座上安装有多个,灯具的侧面均开设有多个气孔,所述气孔的开口方向围绕灯具的中心呈螺旋状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灯具与安装座之间安装有铝板和胶片,所述胶片上开设有电路孔,胶片上还安装有防虫网。

本实用新型的补光灯模拟太阳光强度4500k左右,可见光谱400-450nm,强化了紫外线和紫光源(85纳克斯),用于对黑水虻成虫棚进行照射。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补光灯通过对灯具的特别设计,将led灯贴片分为多层贴于灯具上,并设置蓝光层、红光层和黄光层混合来对太阳光进行模拟,有效加强了补光灯的紫外线强度,刺激黑水虻的发情和交配,解决了因部分地区气候、季节的差异对黑水虻规模化养殖的影响,促使了黑水虻在没有自然阳光的时间和地点也能正常的产卵和繁殖,同时本实用新型的灯具耗能极低,不超过40w,相比于其它取暖灯节能达到60%;本实用新型的漫射层可将灯光均匀地分布于下方各处,照射更加均匀,且无灯光死角,保证了黑水虻均能受到补光灯的照射,提高了养殖产量效率,灯架可通过滑轮带动灯具移动,使补光灯可以灵活调整照射部位,提高了养殖的灵活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卷线器和电机的驱动,可使清洁棉在灯具的led贴片表面上来回移动,从而达到清洁的目的,实现了内部灯具全自动清洁的效果,避免了对灯架的拆卸,养护操作更加快捷方便,节省了人力。

3、本实用新型的补光灯可以通过伸缩拉杆来进行移动,操作简单,也可以在滑轮上安装微型马达进行驱动移动,操作方式灵活多变,适应性强。

4、本实用新型的气孔可对灯具内部进行散热,螺旋状的气孔可从不同方向向外通气散热,显著提升了散热效果,铝板可通过金属的导热性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防虫网可防止具有趋光性的飞虫盯附在灯具上影响补光效果,保证灯具的长期使用,提高补光灯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补光灯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图1中灯具的led灯贴片面的结构图。

图中标记:1-灯具,2-气孔,3-led灯贴片,4-安装座,5-漫射层,6-竖杆,7-滑轮,8-滑轨,9-卷线器,10-电机,11-电机罩,12-横杆,13-拉线,14-清洁棉,15-活动支座,16-伸缩拉杆,17-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一种黑水虻成虫用补光灯,包括灯具1和灯架,其特征在于,灯具1上安装有led灯贴片3,led贴片由内至外呈多层圈形分布,多层led贴片层包括蓝光贴片层、黄光贴片层和红光贴片层,灯具1安装于灯架内部的安装座4上,灯具1的下方安装有漫射层5,漫射层5连接于灯架的两竖杆6之间,灯架的上端连接有滑轮7,滑轮7安装于滑轨8中。

进一步地,竖杆6的外侧上安装有卷线器9,卷线器9的转轴通过皮带连接有电机10,皮带缠绕于电机10的电机10轴上,电机10安装于电机罩11中,电机罩11固定连接于灯架的横杆12上,卷线器在两竖杆6上分别设置有一个,两卷线器通过拉线13连接,拉线13上安装有清洁棉14。

进一步地,灯架上安装有活动支座15,活动支座15铰接有伸缩拉杆16,伸缩拉杆16底端连接有拉环17,灯架内安装有与伸缩拉杆16内部连通的气压驱动机构。

进一步地,灯具1在安装座4上安装有多个,灯具1的侧面均开设有多个气孔2,气孔2的开口方向围绕灯具1的中心呈螺旋状分布。

进一步地,灯具1与安装座4之间安装有铝板和胶片,胶片上开设有电路孔,胶片上还安装有防虫网。

优选地,led灯贴片3布置有四层,最外一圈36个贴片为蓝光贴片,最外第二层27个黄光贴片,第三层18个红光贴片,第四层9个蓝光贴片。

优选地,未与电机10的电机轴连接的卷线器上可采用发条装置对卷线器的拉线13进行绷紧,保证拉线13在来回拉伸过程中卷线器能始终有预应力进行绕线。

附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补光灯进行的对比实验:

实验组1

在本实验组中,对80平方成虫棚中投放160kg黑水虻预蛹,采用500w钠光灯2个。分别安装在1号成虫棚的160kg黑水虻预蛹房间内,在6月-9月进行为期整1个月整的虫卵收集实验直到所有黑水虻预蛹羽化完成并产卵到自然死亡为止(温度31摄氏度,湿度50%)。

实验组2

在本实验组中,对2号成虫棚的80平方中投放160kg黑水虻预蛹,采用自然光进行补光,在6月-9月进行为期1个月整的虫卵收集实验直到所有黑水虻预蛹羽化完成并产卵到全部自然死亡为止。

实验组3

在本实验组中,对3号成虫棚的80平方中投放160kg黑水虻预蛹,采用保温灯进行补光,在6月-9月进行为期1个月整的虫卵收集实验直到所有黑水虻预蛹羽化完成并产卵到全部自然死亡为止。

实验组4

在本实验组中,对4号成虫棚的80平方中投放160kg黑水虻预蛹,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黑水虻补光灯,在6月-9月进行为期1个月整的虫卵收集实验直到所有黑水虻预蛹羽化完成并产卵到全部自然死亡为止。

以下为实验数据分析:

实验样品:分别对实验6-9月份所收集的卵进行数量、重量统计。

实验结果:将加了本实用新型的黑水虻预蛹所产的卵进行对比分析,对各指标进行测定,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采用了本实用新型补光灯的实验组4对黑水虻的产卵促进效果最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