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大灯照射方向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89728发布日期:2020-07-07 14:21阅读:7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大灯照射方向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大灯照明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汽车大灯照射方向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的大灯可调节为远近光,远光可以看到远处的路面情况,近光灯则是在城市道路上经常使用,其倾斜向下照射,只能看到近处的路面。夜晚行车,当汽车处于转弯状态时,车灯的照射光线和汽车将要拐弯的方向会形成一定的角度而出现灯光照射盲区,驾驶员看不清盲区内的路况,存在很大的夜间行驶危险性,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当汽车行驶于类似拱桥道路时,车辆大灯向上直射前方,驾驶员不能看清前方道路路况。所以当汽车夜间行驶于崎岖道路时,汽车大灯的照射角度对驾驶安全性有着很大的影响。

目前对于汽车大灯调整的研究有很多,如公开的专利号cn110160003a的中国发明“一种汽车大灯自动调节机构”,包括大灯座,大灯座的前侧壁设有大灯槽,大灯槽内转动连接有灯头,灯头的前侧安装有大灯,大灯槽的槽口处安装有大灯罩,大灯座内设有储水腔,水腔内装有水,储水腔的上方设有两个柱形腔,柱形腔内设有活塞,活塞的下端固定有抵杆,抵杆的下端延伸至储水腔内,活塞的上端与柱形腔的内顶部间通过弹簧弹性连接,储水腔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抵板,抵板的上端滑动连接有两个滑块,滑块与抵杆的下端转动连接,该机构主要是针对崎岖道路,当车辆在坑洼路面上行驶时,由于车身倾斜导致灯座内的储水箱液面倾斜,水平面变化带动底板倾斜,从而实现汽车大灯自动调节向上或向下,但是现今大多数路面为泥青铺造,路面平整,因此,该技术不能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大灯照射方向调节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减小车辆转弯或行驶于类似拱桥道路时的灯光照射盲区区域面积,从而减少交通事故发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大灯照射方向调节装置,在底座上安装1号电机和2号电机,并分别连接1号变速箱与2号变速箱,所述1号变速箱输出端连接凸轮,凸轮上方表面接触凸轮接触盘,凸轮接触盘上端连接拉动杆,所述2号变速箱输出端连接偏心轮,偏心轮连接连杆构成曲柄摇杆结构;所述拉动杆顶端通过万向球与1号连接杆靠近头端处连接,1号连接杆头端连接大灯灯体,尾端连接2号连接杆,2号连接杆尾端处对应设有限位挡板,限位挡板上部设置导向槽,2号连接杆尾端置于导向槽内且靠近尾端处与连杆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1号电机、1号变速箱、凸轮、凸轮接触盘和拉动杆外设置保护罩且拉动杆上端伸出保护罩与1号连杆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罩与凸轮接触盘之间的拉动杆外套设匹配的阻尼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1号电机和2号电机底部各设有1号电机底座和2号电机底座。

进一步的,所述大灯灯体与1号连接杆头端、凸轮接触盘与拉动杆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1号连接杆尾端与2号连接杆头端、2号连接杆与连杆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电机连接凸轮结构,凸轮接触盘通过拉动杆连接汽车大灯灯体,可以根据路面情况启动电机正转或负转,通过凸轮转动调节拉动杆上升或下降,进而调节大灯灯体上仰或下俯,实现对拱桥等路面照射,提高夜间行驶安全性。

(2)通过电机连接偏心轮与连杆构成的曲柄摇杆结构,连杆一端与连接大灯灯体的连接杆相连,连接杆尾端置于导向槽中可水平移动,可通过电机带动偏心轮与连杆移动,从而带动连接杆水平移动使得大灯灯体左右偏转,转弯时增大照射区域面积,减小左右盲区。

(3)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简单易懂、结构紧凑、工作稳定性好、具有高寿命、成本低的优点,自动调节控制方法的实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部分内部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装置的右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自动调节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注:20、保护罩;21、1号电机;22、1号电机底座;23、1号变速箱;24、凸轮;25、凸轮接触盘;26、拉动杆;27、阻尼弹簧;30、2号电机;31、2号电机底座;32、2号变速箱;33、偏心轮;34、连杆;35、限位挡板;36、导向槽;40、大灯灯体;41、1号连接杆;42、2号连接杆;50、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明显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方式。

请参与图1-3,一种汽车大灯照射方向调节装置,包括:1号电机21、1号电机底座22、1号变速箱23、凸轮24、凸轮接触盘25、拉动杆26和阻尼弹簧27;2号电机30、2号电机底座31、2号变速箱32、偏心轮33、连杆34、限位挡板35和导向槽36以及底座50;

大灯灯体41、1号连接杆42和2号连接杆43。

在底座50上一侧安装1号电机21,其底部设置1号电机底座22,所述1号电机21连接1号变速箱23,其输出端连接凸轮24于远离1号电机21的一侧,凸轮24表面接触凸轮接触盘25,凸轮接触盘25顶端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拉动杆26,所述1号电机21、1号变速箱23、凸轮24、凸轮接触盘25和拉动杆26外设置保护罩20且拉动杆26上端伸出保护罩20,所述保护罩20与凸轮接触盘25之间的拉动杆26外套设匹配的阻尼弹簧27,以减轻震动,实现缓冲保护,稳定大灯;

所述2号电机30安装在1号电机21一侧,2号电机30底部设置2号电机底座31,其远离保护罩20的一侧连接2号变速箱32,2号变速箱32输出端连接偏心轮33,偏心轮33上连接连杆34组成曲柄摇杆结构;

所述拉动杆26顶端通过万向球与1号连接杆41靠近头端处连接,1号连接杆尾端铰接2号连接杆42头端,2号连接杆42尾端处设置限位挡板35,限位挡板35上端设置导向槽36,2号连接杆42靠近尾端处与连杆34铰接且尾端置于导向槽36内。

进一步的,该装置未启动时,大灯灯体处于平衡位置,所述凸轮24与凸轮接触盘25的接触点并非凸轮24边缘到转轴的最近或最远点;所述凸轮24边缘至转轴最远点与凸轮接触盘25连接时,拉动杆26位于向上运动最高点,大灯灯体40处于上仰最大位置,凸轮24边缘至转轴最近点与凸轮接触盘25连接时,拉动杆26位于向下运动最低点,大灯灯体40处于朝下最低处。

本实施例中,采用型号4d40gn-24-g的电机驱动,即1号电机和2号电机,选用zwbpd022022型变速箱(或者可以采用适当的减速电机替换本实施例中的电机和变速箱)。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调节方法如下:

具体的,如当通过类似于拱桥路段时,大灯照射方向偏高,启动1号电机,此时与1号变速箱连接的凸轮开始缓慢转动进而通过凸轮接触盘带动拉动杆向下移动,带动大灯灯体下俯,灯光照射方向下移,能看到路面;当车辆向右转弯时,启动2号电机,此时与2号变速箱连接的偏心轮开始转动,由于偏心轮与连杆组成曲柄摇杆机构,所以当偏心轮转动时,连杆会带动与其铰接的2号连接杆沿着导向槽做水平运动,从而带动1号连接杆尾端左移,大灯灯体向右偏转,达到扩大右侧照射区域范围的目的。当需要大灯复位或与上述方向相反移动时,启动电机反转即可实现,移动幅度通过电机启动时间自行调节。

其中大灯灯体的俯仰运动和水平偏转运动可同时进行也可单独进行,当汽车大灯俯仰位置合理时,制停1号电机;当汽车大灯水平偏转位置合理时,制停2号电机,此时大灯位置固定不变。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控制器控制实现自动调整大灯照射方向。1号电机与2号电机分别通过控制信号传输线连接控制器,控制器分别通过传感信号传输线连接车姿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和转向传感器。

采用型号4d40gn-24-g的电机驱动,1号电机即电机m1,2号电机即电机m2,选用zwbpd022022型变速箱(或者可以采用适当的减速电机替换本实施例中的电机和变速箱);选用3640800xkv08a型车姿传感器、3640700xkw09a速度传感器、dwqb-v转向传感器分别采集信号。

请参阅图4,夜间行驶时,启动汽车发动机,驾驶员选择启动大灯调节模式,车姿传感器、速度传感器以及转向传感器开始采集相关信号,并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收到车辆状态信号后对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并对电机m1、电机m2发出指令。当汽车大灯俯仰位置不合理时,电机m1开始工作,此时与1号变速箱连接的凸轮开始缓慢转动进而通过凸轮接触盘带动拉动杆向上或向下运动,这样间接地驱动汽车大灯灯体实现上下移动来调节灯光的俯仰照射位置,汽车大灯到达合理位置后,电机m1停止工作;当汽车大灯水平位置不合理时,电机m2开始工作,此时与2号变速箱连接的偏心轮开始转动,由于偏心轮与连杆组成曲柄摇杆机构,所以当偏心轮转动时,连杆会带动与其铰接的2号连接杆沿着导向槽做水平运动,间接带动大灯灯体水平偏转。

汽车正常行驶过程中,上述调节过程循环进行。当发动机停止工作时,电机m1、电机m2同时工作使大灯回到原始位置,大灯复位后,电机m1、电机m2停止工作,整个调节流程结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