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一体式LED车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45625发布日期:2020-07-04 01:19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可调节一体式LED车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照明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节一体式led车灯。



背景技术:

在汽车照明技术领域中,为规范车辆使用安全,不同的行驶环境内均有对应的照明要求,且对车灯的近光灯和远光灯均有对应光照要求。传统的车灯包括分体式车灯与一体式车灯,一体式车灯与分体式车灯相比更能节省安装空间和提高安装的简便性,故现有的车灯大多为一体式车灯。

然而,现有的一体式车灯的灯体与中心盘固定连接,灯体通过中心盘固定于汽车的卡盘上,也就是说一体式车灯的灯珠位置被同时固定。根据相关法规规定,近光灯所发射的光线最终由透镜发射出去时需要位于水平面以下,远光灯发射的光线由透镜发射出去时不能够影响对向车道中车辆的正常行驶,司机在行驶车辆过程中若发现车灯光形不佳时,容易导致行驶违规,只能通过调节汽车卡盘或固定卡盘的其他部件的位置来调节灯珠的位置,从而调节车灯的光形,该调节过程操作不便,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调节车灯光形操作不便和费时费力的问题,提供一种可调节一体式led车灯。

一种可调节一体式led车灯,包括:灯体、底座及中心盘,所述灯体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灯体内设置有发光组件,所述底座设置有插头,所述底座设置有插头,所述插头部分插设于所述底座内,所述插头插设于所述底座内的一端与所述发光组件连接,另一端用于与电源接口连接,所述中心盘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灯体穿设于所述安装孔中,且所述灯体与所述中心盘卡扣连接,所述中心盘的边缘设置有卡齿,所述卡齿用于固定在汽车的卡盘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的侧壁设置有若干凸出块,若干所述凸出块间隔排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体的侧壁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块,所述中心盘开设有至少一个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与所述安装孔连通,所述限位块穿过所述限位孔与所述凸出块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体的侧壁设置有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所述中心盘开设有第一限位孔与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孔与所述第二限位孔均与所述安装孔连通,所述第一限位块穿过所述第一限位孔与所述凸出块抵接,所述第二限位块穿过所述第二限位孔与所述凸出块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体设置有散热部,所述散热部开设有若干散热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心盘的一端与所述散热部抵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块以及所述第二限位块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齿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卡齿间隔设置于所述中心盘的边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体内设置有散热风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光组件包括驱动板、灯板与灯珠,所述驱动板板插设于所述灯体内,所述灯板设置于所述灯板上,所述灯珠设置于所述灯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板与所述插头连接。

上述可调节一体式led车灯,灯体与中心盘为单独的两个部件,灯体与中心盘活动连接,中心盘安装于汽车的卡盘上,灯体转动设置于中心盘上,当车灯灯形不佳时,通过旋转灯体调节灯珠的位置实现了车灯光形的调节,该调节过程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司机在行驶过程中发现车灯光形不佳时,能自行调节车灯光形,避免汽车卡盘或固定卡盘的其他部件的拆装,提高了调节光形的效率,保证司机的安全行驶。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可调节一体式led车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可调节一体式led车灯的另一视角的局部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中心盘的一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实施例中中心盘的另一方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节一体式led车灯10,该可调节一体式led车灯10包括:灯体100、底座200及中心盘300,灯体100的一端与底座200连接,灯体100内设置有发光组件110,底座200设置有插头210,插头210部分插设于底座200内,插头210插设于底座200内的一端与发光组件110连接,另一端用于与电源接口连接,中心盘300开设有安装孔310,灯体100穿设于安装孔310中,且灯体100与中心盘300卡扣连接,中心盘300的边缘设置有卡齿320,卡齿320用于固定在汽车的卡盘上。

具体地,发光组件110安装于灯体100的内部,发光组件110为灯体100提供光源,底座200安装于车灯远离发光部位的一端,底座200开设有孔,插头210的一端插设于底座200上的孔中,另一端裸露于底座200外,并用于插设于外部电源接口中为车灯提供电源,灯体100与中心盘300活动连接,灯体100在中心盘300内转动,灯体100的侧壁与安装孔310的侧壁抵接。

可调节一体式led车灯工作时,先将中心盘300的卡齿320对准汽车的卡盘进行安装,使中心盘300固定于卡盘上,将裸露于底座200外的插头210插入汽车的电源接口,使发光组件110通电发光,最后通过旋转灯体100调整发光组件110的光形。上述可调节一体式led车灯,灯体100与中心盘300为单独的两个部件,灯体100与中心盘300活动连接,中心盘300安装于汽车的卡盘上,灯体100转动设置于中心盘300上,使得灯形不佳时,通过旋转灯体100调节灯珠113的位置实现了车灯光形的调节,该调节过程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司机在行驶过程中发现车灯光形不佳时,能自行调节车灯光形,避免汽车卡盘或固定卡盘的其他部件的拆装,提高了调节光形的效率,保证司机的安全行驶。

请参阅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灯体100是可调节一体式led车灯的主体,灯体100固定于中心盘300上,中心盘300通过卡齿320固定于汽车上,卡齿320的数量依灯型不同而不同,在本实施例中卡齿320的数量为三个,即该车灯为h4型号,该实用新型装置的车灯于市面上的h4型车灯外形一致,以更好地替代市面上h4型的车灯,三个卡齿320间隔设置于中心盘300的边缘,中心盘300通过三个卡齿320固定于汽车卡盘上,发光组件110使灯体100实现发光功能,发光组件110包括驱动板111、灯板112与灯珠113,驱动板111插设于灯体100内,灯板112设置于灯板112上,灯珠113设置于灯板112上。具体地,灯体100内具有空腔,驱动板111安装于灯体100的空腔内,且驱动板111与灯体100空腔的侧壁连接,驱动板111与插头210连接,即插头210的一端与驱动板111接触,使得电源通过插头210传输到驱动板111,使得驱动板111通电,进而驱动灯珠113发光,灯体100上开设有通孔101,灯板112安装于驱动板111靠近灯体100的通孔的一端,且灯板112上的灯珠113透过灯体100的通孔101发光。

进一步地,中心盘300内设置有缓冲圈,缓冲圈与安装孔310的顶壁抵接,缓冲圈缓冲灯体100对中心盘300的挤压力度,缓冲圈因挤压而做出的反作用力提高了固定力度,以达到更好的固定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灯体100的侧壁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块,中心盘300开设有至少一个限位孔,限位孔与安装孔310连通,安装孔310的侧壁设置有若干凸出块350,若干凸出块350间隔排列,限位块穿过限位孔与凸出块350抵接。具体地,凸出块350的作用是为了增大摩擦力,使得限位块能更好地固定在某个位置上,不因汽车颠簸或其他原因导致限位块滑动,灯体100滑出中心盘300外,限位块的作用是为了灯体100穿过中心盘300后固定在中心盘300上,限位块穿过限位孔后灯体100旋转,使限位块与中心盘300底部的凸出块350抵接,灯体100设置有散热部340,散热部340设置于灯体100的中部,即中心盘300套设预灯体100上且被散热部340与限位块夹持,散热部340开设有若干散热孔341,灯体100内的散热风扇150设置于散热部340的内部,散热风扇150吹走的热量通过若干散热孔341散出到灯体100外,驱动板111开设有供散热风扇150安装的孔102,散热风扇150与驱动板111连接,插头210导入的电流同时为驱动板111与散热风扇150通电。

请参阅图1、图3和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灯体100的侧壁设置有第一限位块120与第二限位块(图未示),中心盘300开设有第一限位孔330与第二限位孔340,第一限位孔330与第二限位孔340均与安装孔310连通,第一限位块120穿过第一限位孔330与凸出块350抵接,第二限位块穿过第二限位孔340与凸出块350抵接。具体地,中心盘300的一端与散热部340抵接,另一端与第一限位块120以及第二限位块抵接,第一限位块120与第二限位块优选为相对设置于灯体100的两侧,以更好地从两侧固定住中心盘300,即第一限位孔330与第二限位孔340相对设置,灯体100安装于中心盘300上时,第一限位孔330与第一限位孔330对应,第二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孔340对应,使得灯体100能穿过中心盘300并旋转固定。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