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智慧路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58728发布日期:2020-09-08 14:58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智慧路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智慧路灯。



背景技术:

路灯,指给道路提供照明功能的给灯具,通常泛指交通照明中路面照明范围内的灯具,现今路灯被广泛运用于各种需要照明的地方。随着技术的发展,相较于最初的路灯,现今的路灯在功能上已经不再局限于提供照明功能,还通过增加充电桩等设备,为市民提供更丰富的服务。现有技术中,此类路灯的充电桩往往设置在路灯的底部,由于路灯设置于室外,可能出现儿童在无大人监管的情况下将充电桩的充电接口拔出玩耍的情况,容易导致危险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智慧路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此类路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功能智慧路灯,包括灯杆,所述灯杆上固定设置有照明灯具、人机交互组件和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外设置有显示屏,第一箱体内设有充电机以及升降机构,第一箱体底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穿过所述开口的线缆与充电接口电连接,所述升降机构用于控制充电接口的升降,人机交互组件位于所述第一箱体下方,所述灯杆内设置有工控机以及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分别与照明灯具、显示屏、充电机、工控机电连接,所述人机交互组件、显示屏、充电机分别与工控机信号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正反转电机和卷筒,所述卷筒与正反转电机的转子固定连接,所述线缆缠绕在卷筒上,所述正反转电机分别与工控机、电源模块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箱体底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顶部设置有开口,充电接口容纳于凹槽内,所述线缆穿过开口与充电接口相连接。

进一步的,灯杆顶端设置有第二箱体,第二箱体内设置有微基站和无线网关设备,所述微基站、无线网关设备分别与电源模块电连接,所述无线网关设备与工控机信号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人机交互组件下方还设置有紧急呼叫组件,所述电源模块与紧急呼叫组件电连接,紧急呼叫组件与无线网关设备信号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灯杆上还设置有监控摄像头,所述监控摄像头与工控机信号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箱体顶部设置有传感器组件,所述传感器组件与工控机信号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智慧路灯,灯杆上设置有第一箱体,第一箱体外设置有显示屏,可以用于播放广告、时政新闻以及信息发布,第一箱体内设置有充电机以及控制充电接口升降的升降机构,充电接口在无人使用时位于第一箱体底部,当市民需要为电动车充电时,通过灯杆上的人机交互组件输入充电指令并扫码付费后,工控机控制升降机构降下充电接口以便市民将充电接口与电动车连接进行充电,由于充电接口仅在用户通过设置在灯杆上一定高度处的人机交互组件输入充电指令并扫码付费后才会降下,从而避免出现儿童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接触到充电设备的情况,所述智慧路灯既能提供照明、信息发布、充电等多种功能,同时又能提高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具有较高的实用性,适用于不同场所。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智慧路灯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智慧路灯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箱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智慧路灯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灯杆,2是照明灯具,3是人机交互组件,4是第一箱体,5是第二箱体,7是监控摄像头,11是工控机,12是电源模块,41是显示屏,42是充电机,431是正反转电机,432是卷筒,44是充电接口,45是线缆,47是传感器组件,51是微基站,52是无线网关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列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智慧路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该实施例提供的多功能智慧路灯电路原理示意图。

参照图1、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功能智慧路灯,所述路灯包括灯杆1,所述灯杆上固定设置有照明灯具2、人机交互组件3和第一箱体4,所述第一箱体4外设置有显示屏41,第一箱体4内设置有充电机42以及升降机构,同时第一箱体4的底部还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置有充电接口44,所述充电机42的输出端通过穿过所述开口的线缆45与充电接口44电连接,所述升降机构用于控制充电接口44的升降。所述人机交互组件3在灯杆1上位于第一箱体4的下方。所述灯杆1内部中空,并设置有工控机11以及电源模块12,所述电源模块12分别与工控机11、显示屏41、充电机42电连接,并通过继电器与照明灯具2电连接,以提供上述设备运行所需的电能;所述人机交互组件3、显示屏41、充电机42分别与工控机11信号连接,工控机11还与继电器电连接以控制照明灯具2的开启/关闭。

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正反转电机431和卷筒432,所述正反转电机431固定设置在第一箱体4的内侧壁上,所述卷筒432与正反转电机431的转子固定连接,从而使得正反转电机431可以驱动卷筒432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连接充电机42输出端和充电接口44的线缆45缠绕在卷筒432上,所述正反转电机431与电源模块12电连接以获取电能,同时工控机11通过电机正反转控制器与正反转电机431电连接以控制正反转电机431。

另外,所述充电接口44可以设置多个,充电接口44可以包括电动汽车充电接口以及电动自行车接口,相应地所述升降机构也可以设置多个。

所述人机交互组件3可以是小型显示屏以及机械按键,也可以是触摸屏,人机交互组件3用于用户输入充电指令以及显示支付二维码。人机交互组件3可以设置于离地面140cm处,以免儿童误触。

本实施例中,所述智慧路灯除了能够通过照明灯具提供照明功能外,还能提供信息发布以及充电功能。第一箱体4外设置的显示屏41可以在工控机11的控制下播放广告、时政新闻或发布信息。当用户需要给电动车辆充电时,可以通过人机交互组件3输入充电指令,并通过手机扫描人机交互组件3显示的支付二维码进行付款,当用户完成支付后,工控机11通过电机正反转控制器启动正反转电机431,驱动卷筒432正向旋转,从而将充电接口44从第一箱体4底部降下,以便用户将充电接口44与车辆充电口相连接,充电机42通过充电接口44为车辆进行充电。待充电完成后,工控机11再次通过电机正反转控制器启动正反转电机431,驱动卷筒反向旋转,将充电接口44升至第一箱体4底部。由于充电接口44仅在用户通过设置在灯杆上一定高度处的人机交互组件输入充电指令并扫码付费后才会降下,从而避免出现儿童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接触到充电设备的情况,提高设备安全性。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工控机11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型号;所述电源模块12为稳压电源,用于将市电转换为智慧路灯设备运行所需的直流稳定电压;所述充电机42可以采用非车载传导式直流充电机。

实施例二

在前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

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箱体4底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顶部设置有开口,所述线缆45穿过凹槽顶部的开口,一端与充电机42的输出端相连接,另一端与充电接口44相连接。充电接口44在无人使用时容纳于凹槽内,从而避免充电接口44在无人使用时直接暴露在外界,减少雨水等对充电接口44的侵蚀。

同时,第一箱体4顶部设置有传感器组件47,所述传感器组件47包括但不限于噪音传感器、空气质量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上述传感器分别与工控机11信号连接。工控机11可以根据光照传感器反馈信号判断外界光照强度,从而在外界光照不足时启动照明灯具2。

所述灯杆1的顶端设置有第二箱体5,所述第二箱体5内设置有微基站51和无线网关设备52,所述微基站51、无线网关设备52分别与电源模块12电连接,同时无线网关设备52与工控机11信号连接。所述微基站51实现周遭移动通信设备与移动通信网络的数据交互;所述无线网关设备52既用于实现工控机11与上位机之间的数据交互,还用于实现周遭用户设备与无线网络的连接。所述微基站51可以采用4g或5g或基于其他移动通信技术的微基站设备;所述无线网关设备52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型号的wifi路由器;所述上位机可以是计算机或服务器一类的设备,所述用户设备可以是支持无线网络连接的智能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等设备。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箱体5为与灯杆1形状相同的圆柱形。

所述人机交互组件3的下方设置有紧急呼叫组件,所述电源模块12与紧急呼叫组件电连接,同时紧急呼叫组件与无线网关设备52信号连接。当行人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以通过所述紧急呼叫组件呼叫帮助,紧急呼叫组件可以通过无线网关设备52向救助服务提供方发送行人的呼救信息,以帮助行人及时得到救助。所述紧急呼叫组件可以采用sv6002紧急呼叫终端,该紧急呼叫终端基于tcp/ip网络通信协议和数字音频技术,将通信发起方的音频信号采样编码后,以数据包形式通过网络上传送到接收方,由接收端解码还原成音频信号。

另外,所述灯杆1上还设置有监控摄像头7,所述监控摄像头7与工控机11信号相连,以将监控视频传输到工控机11。

工控机11可以通过无线网关设备52向上位机发送传感器组件47采集的数据和监控摄像头7拍摄的监控视频。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