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户外照明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38259发布日期:2020-10-28 11:31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户外照明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新型户外照明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生活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越来越渴望更加丰富的生活方式。而人们对于大自然的探索和好奇由来已久,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自助旅行,而旅行中的露营尤为受到人们的青睐。在自助旅行过程中,户外装备及其重要,野营中夜晚用的照明设备是最为重要的装备之一。

目前,现有的野营户外照明设备存在以下缺点:(1)功能较为单一,只能用来照明;(2)体积较大不便携带,尤其对于爬山运动者来说,增加的重量对爬山的影响特别大;(3)固定不牢固,若摆放在不平的面上容易倾倒。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无法方便携带和功能单一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新型户外照明设备,不仅能拿来照明,还能充当充电设备,体积小,携带方便。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户外照明设备,包括主体和分别配合主体左右两侧部的架体,所述主体包括灯罩、配合灯罩上端开口的灯盖、设置于灯罩内的灯泡和配合灯泡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设置于灯罩下端的壳体、设置于壳体前侧端的电源开关、设置于壳体内并连接于灯泡的电池单元和连接电源开关与电池单元的控制器,所述灯盖的侧部设有配合任一所述架体的扣槽,任一所述架体的下端可嵌入扣槽内配合设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任一所述架体下端的支撑部外侧包裹设有防滑套。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灯盖上端面的中心设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设有水平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灯盖的上端面以第一凸块为中心线前后均设置两个第二凸块,配合第二凸块活动设有手柄,所述灯盖的上端面设有配合手柄内嵌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的外侧包裹设有保护套,所述保护套的外侧并列设有若干水平防滑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的前侧端设有腔体,所述腔体内设有分别连接控制器的充电端口和usb输出端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腔体的开口设有配合充电端口与usb输出端口的防尘盖,所述防尘盖上设有指示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腔体位于防尘盖的侧部设有连接于控制器的指示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下底面设有磁性件、分别设置于磁性件外侧的若干连接件和若干防滑垫。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灯泡包括分别连接于控制器的照明灯和应急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户外照明设备,结构设计合理,体积小巧,方便悬挂、携带轻便,放置稳固而不易倾倒,具有防水功能,适用于夜间照明;在遇到紧急特殊状况时,可以使用应急灯进行救助信号输出,还能充当小型的充电宝来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架体扣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架体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壳体仰视示意图;

图中:1、架体;2、灯罩;3、灯泡;4、灯盖;5、壳体;6、电源开关;7、扣槽;8、支撑部;9、防滑套;10、第一凸块;11、通孔;12、手柄;13、第二凸块;14、凹槽;15、保护套;16、防滑槽;17、腔体;18、充电端口;19、usb输出端口;20、防尘盖;21、指示层;22、指示灯;23、磁性件;24、连接件;25、防滑垫;26、照明灯;27、应急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一种新型户外照明设备,包括主体和分别配合主体左右两侧部的架体1,所述主体包括灯罩2、配合灯罩2上端开口的灯盖4、设置于灯罩2内的灯泡3和配合灯泡3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设置于灯罩2下端的壳体5、设置于壳体5前侧端的电源开关6、设置于壳体5内并连接于灯泡3的电池单元和连接电源开关6与电池单元的控制器,所述灯盖4的侧部设有配合任一所述架体1的扣槽7,任一所述架体1的下端可嵌入扣槽7内配合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照明设置整体自上至下依次由灯盖4、灯罩2和壳体5配合设置,均呈圆柱型设置,灯罩2设置成abs材质,因为abs的电绝缘性较好,并且几乎不受温度、湿度和频率的影响,很适合在不同的野外、不同的时间线中使用,提高了照明设备的整体安全性;可以对灯罩2进行磨砂处理,这样使灯光变得柔和,避免长时期使用造成眼睛的疲劳和不适感。

在本实用新型中,壳体5内的电池单元给灯泡3提供电能,按一下电源开关6的按钮,则电源开关6将打开的信号传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再将打开信号传送给电池单元,电池单元最后将电能输送给灯泡3,从而进行照明。

在本实用新型中,壳体5下部设有直径稍微大一点的底座,底座与上部的连接处的侧面分别设有四个对称的圆柱孔,一侧的两个圆柱孔对应一个架体1,将架体1下端插入圆柱孔内,进行活动固定,架体1可以以圆柱孔为中心点,进行180的旋转,当需要使用支架放置的时候,可以将架体1旋转到壳体5的下端,当不需要使用的时候,便将支架旋转180度,这样刚好可以扣入灯盖4侧部的扣槽7内,便能将支架固定在主体的侧部,使得照明设备整体体积依旧较小,方便携带。

任一所述架体1下端的支撑部8外侧包裹设有防滑套9。

本实用新型中,任一所述支架下端的支撑部8为半圆弧形,半圆弧型的弧形朝内,架体1分为左右两个,这样半圆弧型的支撑部8能增大支撑面积,而支撑部8设置的防滑套9能提高支撑部8与地面的摩擦力,确保了照明设备放置的稳定性。

所述灯盖4中心上端设有凸块,所述凸块设有水平的通孔11。

本实用新型中,通孔11用于照明设备的悬挂使用方式。

所述灯盖4的上端面以第一凸块10为中心线前后均设置两个第二凸块13,配合第二凸块13活动设有手柄12,所述灯盖4的上端面设有配合手柄12内嵌的凹槽14。

本实用新型中,手柄12方便使用者在移动的时候的使用,当不使用的时候手柄12嵌入凹槽14内,不会妨碍到其他使用方式,当需要手提的时候将手柄12从凹槽14内转出即可。

所述壳体5外包裹有保护套15,所述防滑套9上并列设有若干水平防滑槽16。

本实用新型中,在壳体5外侧包裹一层保护套15,可以保护照明设备掉落的损坏,延长照明设备的使用寿命,保护套15可以使用tpe材料,具有高弹性、耐老化的特点,使得照明设备在使用时手感舒适、无毒健康;保护套15上的防滑槽增大了手与壳体5的接触面积,增大抓握的稳定性。

所述壳体5位于电源开关6下端的侧部设有腔体17,所述腔体17内设有分别连接控制器的充电端口18和usb输出端口19。

在本实用新型中,电池单元设置成两个功能来使用,一个是为灯泡3提供电源功能,一个是可以为电子产品进行紧急的供电功能,所以充电端口18是为照明设备的电池单元进行充电,而usb输出端口19是用于连接电子产品的电源出入端,实现了照明设备功能的灵活性。

所述腔体17的开口设有配合充电端口18与usb输出端口19的防尘盖20,所述防尘盖20上设有指示层21。

在本实用新型中,防尘盖20与壳体5翻开结构设置,防尘盖20的面积小于腔体17的面积,这样防尘盖20的侧部留有一个空间,用于防尘盖20的打开,防尘盖20的材料可以设置成tpe材料,具有防水性,弹性的功能提高了密封性;防尘盖20上的指示层21能为使用者提供信息交互。

所述腔体17位于防尘盖20的侧部设有连接于控制器的指示灯22。

在本实用新型中,指示灯22可以设置于防尘盖20侧部的空隙上端,空隙的下端依旧可以用于防尘盖20的开启和闭合,当控制器检测到电池单元是满电的时候,指示灯22全部亮者;当控制器检测到电池单元已经用掉一半后,指示灯22一半熄灭,一半亮着;当控制器检测到电池单元快没电时,指示灯22开始闪烁;当电池单元完全没有电的时候,指示灯22整个熄灭;通过指示灯22不同的状态能与使用者打成交互效果,让使用者了解电池原件的电能状态,提高了使用的方便性。

所述壳体5下底面设有磁性件23、分别设置于磁性件23外侧的若干连接件24和若干防滑垫25。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壳体5下底面设置一个磁性件23,这样如果身边有金属材料的物体时,可以将照明设备直接放置于金属材料上端,磁性件23能进行牢牢吸合,提高了放置的稳定性;防滑垫25是提高壳体5下端与其他材料物体的接触摩擦性,提高放置的稳定性;连接件24嵌入壳体5下端面设置,可以通过螺母的连接方式,方便拆卸检修。

所述灯泡3包括分别连接于控制器的照明灯26和应急灯27。

本实用新型中,灯泡3总体设置成锥型体,应急灯27设置于锥型体的顶端,照明灯26设置于应急灯27的下端,应急灯27和电池单元间连接一个pwm控制器,用于将电池单元进行转换,转换成应急灯27需要的电源流入模式,实现应急灯27的电源输入;通过控制器设置电源开关6的两种模式,一种模式是按一下电源开关6的按钮,电池单元正常输入电源进照明灯26,达到照明灯26光的效果,另一种模式是连续按两下电源开关6的按钮,电池单元先将电源输入到pwm控制器,pwm脉冲控制器再把调整过的电源输入到应急灯27,达到应急灯27光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