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诱鱼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63736发布日期:2021-01-08 11:04阅读:54来源:国知局
深海诱鱼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深海捕鱼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深海诱鱼灯。



背景技术:

在捕鱼产业中,通过光诱鱼来捕鱼是一种很普遍的作业方式,特别是在远洋渔业中。而诱鱼灯是光诱鱼作业方式中不可缺少的一个产品,它主要是利用一些鱼具有的趋光特性,通过发光集鱼而捕鱼。诱鱼灯经历了从煤油灯、白炽灯、卤钨灯到金卤灯的产品更新,其实是遵循着人类电光源的发展史。

然而,现有的诱鱼灯大多存在密封性差、抗水压性差的问题,将灯投入到较深的水下时容易出现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深海诱鱼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深海诱鱼灯密封性差、抗水压性差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深海诱鱼灯,所述深海诱鱼灯包括腔体,所述腔体内用于设置光源,所述腔体包括筒体及端盖,所述端盖用于封盖所述筒体的端部,所述筒体包括安装段和连接段,所述连接段位于所述安装段的两端,所述安装段具有多个平整表面以用于贴合设置所述光源,所述连接段呈圆环形,所述连接段的表面设有防脱环筋,所述防脱环筋用于与密封圈紧配。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深海诱鱼灯结构新颖,稳定可靠,防水和抗压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深海诱鱼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深海诱鱼灯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所示的深海诱鱼灯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深海诱鱼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所示的深海诱鱼灯的部分组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所示的深海诱鱼灯的端盖的内侧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中所示的深海诱鱼灯的弹性减压件的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密封圈的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密封圈的另一种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密封圈与筒体配合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1a-图11d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深海诱鱼灯的4种发光模式的光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深海诱鱼灯,该深海诱鱼灯包括筒体100、外罩110、光源120、电源线130、防水接头132、密封圈140、端盖150、弹性减压件170、压盖180、密封盖190、压板200、中间锁紧螺杆211、边缘锁紧螺杆212、吊架231、吊环232以及链条233。

该深海诱鱼灯包括腔体,腔体内用于设置光源120,该腔体可以是由筒体100、外罩110、两个端盖150构成的环形腔体,其中端盖150呈环体状;该腔体也可以是筒体100和两个端盖150构成的柱形腔体,此时端盖150为盘体状。

如图4所示,筒体100包括安装段101和连接段102,筒体100具有圆柱形中空内腔,连接段102位于安装段101的两端,安装段101具有多个平整表面103以用于贴合设置光源120,连接段102呈圆环形,连接段102用于与深海诱鱼灯的端盖150密封套接。

安装段101的外轮廓可呈四边形、六边形等多边形,其中六边形相对易于加工,且加工制造时材料浪费较少。

筒体100为一体结构件,筒体100可采用散热性能相对较好的铝质材料或铜质材料制成,可采用挤压成型方式制造或者采用压铸成型的方式制造,安装段101可设有多个盲孔以用于固定光源120,多个盲孔可以靠近平整表面103的边棱处,该处的材料厚度相对较厚,方便设置盲孔。

为了提升密封效果,连接段102的表面可设有摩擦结构以用于与密封圈140紧配,摩擦结构可以是粗糙表面、网纹表面等结构。

如图10所示,连接段102的表面可设有防脱环筋104,防脱环筋104的截面可呈半圆形、锯齿形等形状,防脱环筋104的截面呈锯齿形时,防脱环筋104的自由端朝向安装段101倾斜形成装配倒扣,以使得密封圈140与连接段102紧配密封连接。

外罩110间隔套设于筒体100外周,外罩110为透光罩,具体可采用玻璃罩或塑胶罩,外罩110的两端亦可设置摩擦结构以用于与密封圈140紧配,摩擦结构可以是粗糙表面、网纹表面等结构,还可以设置与连接段102同样的倒扣式的防脱环筋104,以使得密封圈140与外罩110的两端紧配密封连接。

光源120的数量不作限定,可以是1至6个或者更多,光源120可以是led光源,即在光源基板上设置多个led,光源基板与平整表面103贴合装配,散热效果较好,进一步地,由于筒体100具有圆柱形中空内腔,在投入深海中工作时,热量可以通过海水吸收,散热性能极佳。其中,光源120的波长相异,可以针对性吸引不同的鱼种,光源的色温范围是2700k-5700k,光效可以大于100lm/w,ra(显示指数)可为70-90。具体地,每一光源基板上的led可以是多种,例如led的发光颜色可包括royalblue(宝蓝)、blue(蓝)、lime(青柠色)、red(红)、暖白(2700k)、正白(5700k)等6种,通过至少两种led的组合发光可以形成混合光,例如图11a至图11d分别对应的4种类型的混合光:

a:4000k、ra84.6(470nm:lime:2700k=1:2:5,即蓝光led、青柠色光led、暖白色光led的数量比为1:2:5),其绿光波段能量高,鱼类对其敏感。且并非全部为绿光。其合成光为4000k,同功率下总辐射能量大于全绿光波段能量。在水中传播面积更大。

b:4000k、ra82(450nm:lime:2700k:5700k=1:3:6:1,即宝蓝色光led、青柠色光led、暖白色光led、正白色光led的数量比为1:3:6:1),相比a光谱绿光含量有所下降,但同时红光和篮光辐射能增强。在水中传播范围有所增加。能吸引更多鱼类的。

c:4500k、ra70(lime:5700k=3:2,即青柠色光led、正白色光led的数量比为3:2):红光波段辐射能含量变多,从吸引鱼类到稳定鱼类活动范围过渡。

d:4000k、ra92(lime:630nm:5700k=2:1:3,即青柠色光led、红光led、正白色光led的数量比为2:1:3),红光辐射含量远多于蓝光辐射含量。且显指增加,在稳定鱼类活动范围的同时有利于渔业生产。

可通过调节灯具中不同led的工作状态,实现整灯光谱的调节,在渔业生产中实现诱渔、集渔、稳渔最后捕捞的过程。

具体可以通过对电源输出各路电流的调节。使各路led工作状态不同来合成不同光谱输出。达到透渔阶段以最大的辐射能量输出。集渔阶段调节光谱增加绿色波段能量。稳渔阶段增加红色波段能量。

电源线130与光源120电连接并从腔体内部伸出腔体。

密封圈140用于嵌设装配在深海诱鱼灯的端盖150内,如图8-图10所示,密封圈140包括主环体141及自主环体141延伸且呈相对间隔设置的夹持环壁142,夹持环壁142的侧表面进一步设有紧配环筋143,夹持环壁142之间构成夹持槽144,夹持槽144用于夹持深海诱鱼灯的筒体100和外罩110的端部,主环体141内设有中空的环形通道145,环形通道145的截面形状不作限定,可以是圆形、矩形、梯形或三角形等,设置环形通道145可以提升主环体141受压时的形变程度进而提升密封效果。

具体地,夹持环壁142的数量为二并可呈平行间隔设置或者呈锐角倾斜设置。夹持环壁142之间的距离可自夹持环壁142的外端朝向夹持环壁142的内端逐渐减小,以起到一定的装配导向作用。紧配环筋143的数量至少为两道(附图中以三道为例),分布在夹持环壁142相对的表面及相背的表面,形成多道密封阻隔,密封效果极好。

紧配环筋143的截面可呈半圆形、锯齿形或呈梯形,紧配环筋143的截面呈锯齿形时,紧配环筋143的自由端朝向环形通道145倾斜。紧配环筋143可与连接段102表面的防脱环筋104匹配嵌合。

端盖150用于封盖深海诱鱼灯的筒体100的端部以形成用于设置光源120的腔体,端盖150可为一体成型结构件,端盖150设有内密封槽和外密封槽,内密封槽和外密封槽用于嵌设装配密封圈140以与筒体100、外罩110密封套接,端盖150通过密封圈140与筒体100、外罩110密封连接以形成用于设置光源120的腔体。端盖150包括主体板151、外周板152、外环筋板153、内环筋板154、内周板155。

主体板151呈环体状,外周板152与主体板151的外周垂直连接,内周板155与主体板151的内周垂直连接,端盖150的内表面设有内环筋板154和外环筋板153,内环筋板154与内周板155间隔设置以形成内密封槽,外环筋板153与外周板152间隔设置以形成外密封槽,密封圈140具有大小两种规格,分别设于外密封槽和内密封槽内。外密封槽和内密封槽的内侧壁表面设有摩擦结构以用于与密封圈140紧配,摩擦结构可为防脱环筋,防脱环筋的截面可呈半圆形或锯齿形,其与连接段102的表面的防脱环筋104对应设置。

端盖150设有减压孔156,减压孔156用于设置弹性减压件170以在外部水压作用下朝向腔体内部弹性形变进而适应压力变化。当然,弹性减压件170可设于筒体100、外罩110、端盖150中之至少任一者上,相应的,筒体100、外罩110、端盖150上设有对应的减压孔156。

端盖150还设有螺钉孔157,螺钉孔157位于减压孔156的周围,弹性减压件170通过螺钉189(见图4)进行装配,减压孔156和螺钉孔157开设于主体板151上,螺钉孔157为肓孔。

如图6所示,主体板151的内表面可设有凸柱158,肓孔通过凸柱158开孔形成。

在其它实施例中,内密封槽和外密封槽也可凹陷于端盖150的内表面形成。

端盖150还设有过线孔159及安装座160,安装座160围绕设置在过线孔159周围,过线孔159用于安装防水接头132以供与光源120电连接的电源线130从腔体内部伸出腔体,安装座160用于接收灌胶以对电源线130的引出位置进行灌胶密封,实现强化的二次密封效果。

过线孔159开设在主体板151上,安装座160一体形成在主体板151上。安装座160呈套管状,安装座160的外端面设有凹陷的固定孔161,固定孔161用于与螺钉199配合,安装座160进行灌胶密封后进一步通过密封盖190封盖安装座160开口端。

弹性减压件170用于装配在深海诱鱼灯的腔体上以在外部水压作用下朝向腔体内部弹性形变进而适应压力变化。弹性减压件170遮盖减压孔156装配。弹性减压件170可通过螺钉189与腔体相装配。

在一实施例中,弹性减压件170可包括面板部171和形变筒172,面板部17中央设有进水孔173,面板部171用于压盖180在减压孔156周围,形变筒172与面板部171连接并与进水孔173连通,形变筒172用于经减压孔156伸入腔体。

优选地,形变筒172的材料厚度小于或等于面板部171的材料厚度。面板部171相对较厚可以实现可靠的密封安装,形变筒172相对较薄,相对更有利于随压力变化而进行形变。

面板部171设有多个装配孔174,多个装配孔174用于接收螺钉贯189穿以进行固定装配。

如图7所示,面板部171上设置有至少一圈围绕形变筒172的防水凸筋175,防水凸筋175用于提升弹性减压件170装配处的密封效果。例如,面板部171上设置有两圈围绕形变筒172的防水凸筋175,装配孔174位于两圈防水凸筋之间。

弹性减压件170可采用硅胶材料一体成型。

在另一实施例中,弹性减压件170可呈平板装或弧形板状,弹性减压件170中间区域的材料厚度小于或等于弹性减压件170边缘区域的材料厚度,同样可起到边缘区域实现可靠的密封安装,中间区域相对更有利于随压力变化而进行形变。

螺钉孔157上还用于设置压盖180,压盖180设有与进水孔173对应的过水孔181,过水孔181的孔径小于或等于进水孔173的孔径,过水孔181相对较小可以避免异物(如尖锐物)进入形变筒172并刺破形变筒,过水孔18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压盖180通过螺钉189与螺钉孔157紧配进而将弹性减压件170固定在端盖150上。

端盖150用于封盖筒体100的端部,压板200压扣在端盖150的表面,压板200可呈盘体状,如图4所示,压板200设有中间锁紧孔201及多个边缘锁紧孔202,如图1和图2所示,深海诱鱼灯还包括中间锁紧螺杆211多根边缘锁紧螺杆212,中间锁紧螺杆211穿过筒体100的内腔并伸出中间锁紧孔201再通过螺帽锁紧,多根边缘锁紧螺杆212分布于外罩110的侧边并伸出边缘锁紧孔202再通过螺帽锁紧。多根边缘锁紧螺杆212进一步通过固定环圈213互联形成保护罩避免外罩110受到撞击。通过中间锁紧螺杆211多根边缘锁紧螺杆212可以使得压板200受力相对均匀,同时作用到大小两个密封圈140的压力也相对均匀。

压板200进一步设有散热水孔203,散热水孔203对应于筒体100的内腔的轴向开设,散热水孔203为多个(例如4个)且呈扇形状分布在中间锁紧孔201周围。

在另一实施例中,压板200也可呈“匚”形(图未示出),包括多个,例如至少三个,每一个均包括连接壁、位于连接臂两端的上压臂及下压臂,上压臂和下压臂卡扣固定在端盖150的表面,端盖150表面对应设有凹槽以匹配收容上压臂及下压臂,或者端盖150表面间隔设有凸板,凸板之间的间隔构成凹槽以匹配收容上压臂及下压臂。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