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监控壁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64215发布日期:2021-04-21 04:05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监控壁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监控壁灯。


背景技术:

2.壁灯是安装在室内墙壁上的辅助照明装饰灯具,壁灯多安装于阳台、楼梯、走廊过道以及卧室,传统的壁灯只能起到照明作用,功能十分单一,但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传统壁灯难以满足人们对壁灯的不断上升的功能需求,比如普通壁灯没有感应功能,需要人手动开启和关闭,智能化程度低,使用比较麻烦;普通壁灯也没有监控功能,不能满足有些用户的使用需求;又如,普通壁灯与墙壁是不便拆卸的固定连接,用户晚上起身时不能方便地取下壁灯,需要针对上述问题作出进一步的改进,设计一种功能丰富,更贴合用户使用需求的壁灯。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监控功能、拿取方便的监控壁灯。
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监控壁灯,包括壁灯壳体,所述壁灯壳体包括相互匹配的灯体前盖和灯体后盖,所述壁灯壳体内设置有灯板,所述壁灯壳体上安装有与灯板相匹配的扩散罩,所述壁灯壳体上安装有摄像头和感应器,所述摄像头内设置有无线网络传输模块,所述感应器和灯板电连接,所述灯体后盖上设置有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中设置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远离弧形凹槽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墙面上,所述固定支架上设置有与弧形凹槽相匹配的弧形部,所述弧形部与弧形凹槽可相互吸附。
5.进一步地,所述灯体后盖内壁固定设置有吸铁圈,所述吸铁圈与弧形凹槽的内壁相匹配,所述弧形部与吸铁圈可相互吸附。
6.进一步地,所述无线网络传输模块与后台管理系统无线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摄像头相匹配设置有手机app,所述无线网络传输模块与手机app无线连接,所述手机app和后台管理系统无线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感应器为光控感应器。
9.进一步地,所述感应器设置的阈值为30lux。
10.进一步地,所述灯板为led发光灯板。
11.进一步地,所述壁灯壳体的高度为240.5mm,所述壁灯壳体的宽度为65.2mm。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监控壁灯设计有摄像头,且能自动上传至相关后台,便于房屋主人能方便地查看房屋中的情况,且配合感应器,能在黑暗时控制灯板自动常亮,保证拍摄效果,适合家中有患病老人的家庭,子女可远程查看老人的情况,在有情况时能及时处理,或者家中有宠物的家庭,便于观察宠物的活动、饮食情况;使用场景多样,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另外,本实用监控壁灯能方便地取下,夜晚起身使用不刺眼,能照亮移动
路径,不打扰其他人,十分实用。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监控壁灯的立体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监控壁灯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监控壁灯的主视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监控壁灯的部分结构爆炸图。
17.附图标记:1、壁灯壳体;11、灯体前盖;12、灯体后盖;121、弧形凹槽;2、扩散罩;3、摄像头;4、感应器;5、固定支架;51、弧形部;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19.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监控壁灯,包括壁灯壳体1,壁灯壳体1包括相互匹配的灯体前盖11和灯体后盖12,壁灯壳体1内设置有灯板(图中未示出),壁灯壳体1上安装有与灯板相匹配的扩散罩2,使壁灯发出的光线更加均匀柔和;壁灯壳体1上设置有摄像头3和感应器4,摄像头3内设置有无线网络传输模块,无线网络传输模块与后台管理系统无线连接,可将拍摄数据上传至相匹配设计的后台管理系统,房屋主人可在管理平台上实时查看拍摄视频,感应器4和灯板电连接。
20.灯体后盖12上设置有弧形凹槽121,灯体后盖12内壁固定设置有吸铁圈(图中未示出),吸铁圈与弧形凹槽121的内壁相匹配,弧形凹槽121中设置有固定支架5,固定支架5远离弧形凹槽121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墙面上,固定支架5靠近弧形凹槽121的端部为弧形部51,弧形部51与弧形凹槽121相匹配,弧形部51与吸铁圈可相互吸附,这种吸附式安装的设计,用户晚上起身时可以拿取使用,丰富了壁灯的使用功能,十分方便。
21.具体地,感应器4具体为光控感应器,光控感应器侦测到周围环境光线暗于设定的阈值,光控感应器4就会向灯板发送电信号,控制灯板常亮。
22.本实施例中感应器4设置的阈值为30lux,低于30lux光控感应器4就会向灯板发送电信号,控制灯板常亮。
23.本实施例中,灯板具体为led发光灯板,环保节能且照明效果好。
24.另外,本实施例摄像头3相匹配设置有手机app,无线网络传输模块与手机app无线连接,手机app和后台管理系统无线连接,用户也可在手机app上查看拍摄视频。
25.另外,壁灯壳体1的高度为240.5mm,壁灯壳体1的宽度为65.2mm。
2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