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发光的智能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44514发布日期:2021-04-20 22:42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面发光的智能灯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灯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面发光的智能灯具。


背景技术:

2.现有的灯具一般发光范围单一方向。发光范围不佳,而且,一般灯具都是具有单独开关,即当其打开时,灯具会一直点亮;当其关闭时,灯具会一直熄灭。无法智能的根据环境情况而点亮或者熄灭。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面发光的智能灯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双面发光的智能灯具,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前侧面开设有前透光窗,所述壳体的后侧面开设有后透光窗,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电路板和红外感应开关模块,所述电路板的一侧面设置有第一光源,所述电路板的另一侧面设置有第二光源,所述第一光源的发光面作用在前透光窗上,所述第二光源的发光面作用在后透光窗上,所述红外感应开关模块用于在触发时点亮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在非触发时熄灭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
5.进一步,所述红外感应开关模块包括: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单片机、第一光源驱动电路、第二光源驱动电路、正电极节点和接地节点,所述正电极节点和接地节点之间产生给予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单片机、第一光源驱动电路和第二光源驱动电路供电的电压,所述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出端与单片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单片机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光源驱动电路连接,所述单片机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二光源驱动电路连接,所述第一光源驱动电路与第一光源连接,所述第二光源驱动电路与第二光源连接,所述单片机被配置为:当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触发时,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均输出控制第一光源驱动电路和第二光源驱动电路工作的信号;当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不触发时,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输出控制第一光源驱动电路和第二光源驱动电路不工作的信号。
6.进一步,所述第一光源包括若干个相互并联的led灯珠,所述第一光源驱动电路包括第一限流电阻和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一个光源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光源的正极与正电极节点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接地节点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一输出端连接。
7.进一步,所述第二光源包括若干个相互并联的led灯珠,所述第二光源驱动电路包括第二限流电阻和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二个光源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光源的正极与正电极节点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接地节点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二输出端连接。
8.进一步,所述前透光窗上设置有第一匀光罩。
9.进一步,所述后透光窗上设置有第二匀光罩。
10.进一步,所述壳体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所述前透光窗设置在前壳体的前侧面上,所述后透光窗设置在后壳体的后侧面,所述前壳体的后侧面与后壳体的前侧面卡接。
11.进一步,本灯具还包括磁性贴,所述磁性贴双面均具有磁铁,所述磁性贴的其中一面与壳体磁性连接。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壳体上构建前透光窗和后透光窗,实现了前后发光,使得灯具的发光面积和形式更加丰富。同时,利用红外感应开关模块对于人体的红外线信号进行探测,实现了根据人体的红外线信号来控制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可以做到人来开灯和人走关灯。实现灯具的智能化。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14.图1是智能灯具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智能灯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红外感应开关模块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18.实施例1,参考图1、图2和图3,一种双面发光的智能灯具,包括:壳体100,所述壳体100的前侧面开设有前透光窗111,所述壳体100的后侧面开设有后透光窗121,所述壳体100的内部设有电路板200和红外感应开关模块,所述电路板200的一侧面设置有第一光源210,所述电路板200的另一侧面设置有第二光源220,所述第一光源210的发光面作用在前透光窗111上,所述第二光源220的发光面作用在后透光窗121上,所述红外感应开关模块用于在触发时点亮第一光源210和第二光源220,在非触发时熄灭第一光源210和第二光源220。第一光源210和第二光源220设置在电路板200的形式有很多种。可以是将光源芯片直接焊接在电路板200上,也可以是通过设置独立的光源板,通过光源板焊接在电路板200上。对于灯具的供电,在一些实施例中,采用的是通过设置电插销直接在插座中取电。还有一些实施例则是通过内置电池230来进行取电,如图1中所示。对于通过内置电池230来取电的形式,在本实施例中,选用的电池230为片状锂电池。该电池230可以通过设置充电模块对其进行充电。
19.所述壳体100的形状可以根据用户考虑到美观的设计而定。壳体100的前侧面和后
侧面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所述壳体100的前侧面指的是在壳体100的一边,所述壳体100的后侧面指的是在壳体100的另一边,而壳体100的前侧面和壳体100的后侧面之间并没有相交而形成一个平行的关系。所述前透光窗111指的是在壳体100的前侧面开设有一个透光的口,所述前透光窗111指的是在壳体100的后侧面开设有一个透光的口。所述电路板200适应性的安装在壳体100的内部,具体可以通过图1中所示通过纵向安装的方式,将电路板200安装在壳体100的内部。在电路板200的一侧面设置第一光源210,在电路板200的另一侧面设置第二光源220。通过这样,就可以使得第一光源210发出的光通过前透光窗111透出。第二光源220发出的光通过后透光窗121透出。从而使得整个壳体100具有前发光和后发光,使得灯具的发光面积和形式更加丰富。
20.所述红外感应开关模块为通过现有技术搭建的模块,其框架为:感应单元、控制单元和驱动单元,通过感应单元感应到人体的红外线信号并进行光电转换,将光电转换好的信号传递给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即可控制驱动单元来控制第一光源210和第二光源220。具体的执行逻辑为:在感应单元触发时点亮第一光源210和第二光源220,在感应单元非触发时熄灭第一光源210和第二光源220。在灯具的应用中,当人靠近灯具的时候,红外感应开关模块检测到人体的红外线信号,从而点亮第一光源210和第二光源220,使得灯具点亮;当人离开灯具的时候,红外感应开关模块检测不到人体的红外线信号,从而点熄灭第一光源210和第二光源220,使得灯具熄灭。使得灯具可以做到人来开灯和人走关灯。实现灯具的智能化。
2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壳体100上构建前透光窗111和后透光窗121,实现了前后发光,使得灯具的发光面积和形式更加丰富。同时,利用红外感应开关模块对于人体的红外线信号进行探测,实现了根据人体的红外线信号来控制第一光源210和第二光源220。可以做到人来开灯和人走关灯。实现灯具的智能化。
22.对于红外感应开关模块,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个优选的方式。具体为:所述红外感应开关模块包括: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400、单片机201、第一光源驱动电路、第二光源驱动电路、正电极节点vcc和接地节点gnd,所述正电极节点vcc和接地节点gnd之间产生给予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400、单片机201、第一光源驱动电路和第二光源驱动电路供电的电压,所述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400的输出端与单片机20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单片机201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光源驱动电路连接,所述单片机201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二光源驱动电路连接,所述第一光源驱动电路与第一光源210连接,所述第二光源驱动电路与第二光源220连接。所述第一光源210包括若干个相互并联的led灯珠,所述第一光源驱动电路包括第一限流电阻202和第一三极管203,所述第一三极管203的集电极与第一个光源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光源210的正极与正电极节点vcc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203的发射极与接地节点gnd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203的基极与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光源220包括若干个相互并联的led灯珠,所述第二光源驱动电路包括第二限流电阻204和第二三极管205,所述第二三极管205的集电极与第二个光源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光源220的正极与正电极节点vcc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205的发射极与接地节点gnd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205的基极与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单片机201被配置为:当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400触发时,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均输出控制第一光源驱动电路和第二光源驱动电路工作的信号;当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400不触发时,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输出控制第一光源驱动电路和第二光源驱动电路
不工作的信号。
23.具体为:所述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400接收到人体的红外线信号时,输出高电平,该高电平通过单片机201的输入端传递给单片机201,此时,单片机201认为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400被触发,因此,单片机201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均输出高电平,第一三极管203和第二三极管205导通。在正电极节点vcc和接地节点gnd的作用下,第一光源210被点亮,第二光源220被点亮。
24.所述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400接收不到人体的红外线信号时,输出低电平,该低电平通过单片机201的输入端传递给单片机201,此时,单片机201认为热释电红外线传感器400没有被触发,因此,单片机201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均输出低电平,第一三极管203和第二三极管205截止。第一光源210被熄灭,第二光源220被熄灭。
25.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前透光窗111上设置第一匀光罩112。所述后透光窗121上设置有第二匀光罩122。所述第一匀光罩112可以对第一光源210的透出光进行匀光,使得透出光更加柔和。所述第二匀光罩122可以对第二光源220的透出光进行匀光,使得透出光更加柔和。
26.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00包括前壳体110和后壳体120,所述前透光窗111设置在前壳体110的前侧面上,所述后透光窗121设置在后壳体120的后侧面,所述前壳体110的后侧面与后壳体120的前侧面卡接。通过将壳体100分成前壳体110和后壳体120,则可以方便安装。
27.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本灯具还包括磁性贴500,所述磁性贴500双面均具有磁铁,所述磁性贴500的其中一面与壳体100磁性连接。所述磁性贴500可以方便将灯具固定在铁质表面上,方便灯具的固定。
28.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