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具透镜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40996发布日期:2021-03-02 18:37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灯具透镜组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灯具透镜组。


背景技术:

[0002]
众所周知,随着照明领域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对照明灯具要求已不仅仅局限于是否能照明了,而是对光的要求越来越高了,如对墙面洗墙灯的要求,特别是在酒店、博物馆、别墅等都对此类都有特别的要求。
[0003]
现有的灯具光学中不可避免有副光问题,在洗墙的时候往往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种是24
°
/36
°
/50
°
光斑偏散,无主光光型,唯一不同就是中心光强,导致洗墙光斑一样大,无差别;第二种是主光斑截止,主光斑明显,这种在洗墙时虽然可以区分大小,但是还有一层副光斑,且截止光斑主光斑外围发黄,由此,造成主光斑不明显,副光斑突出,导致光照亮度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的光学灯具中主光斑不明显,副光斑突出,导致光照亮度较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以解决该技术问题的灯具透镜组。
[0005]
一种灯具透镜组,包括透镜及混光片,所述透镜包括透镜本体及凸透镜,所述透镜本体上开设有入光孔及出光孔,所述凸透镜设置于所述入光孔及所述出光孔之间,所述凸透镜的边缘与所述透镜本体的内侧壁相固定,所述凸透镜上设置有入光平面及出光凸面,所述入光平面朝向所述入光孔设置,所述出光凸面朝向所述出光孔设置,所述混光片设置于所述透镜本体上,所述出光孔位于所述出光凸面及所述混光片之间。
[0006]
优选的,所述透镜本体及所述凸透镜为一体成型结构。
[0007]
优选的,所述入光孔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折射面,所述出光孔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出光弧面,所述折射面及所述入光平面为光面,所述出光凸面及所述出光弧面上设置有蚀纹。
[0008]
优选的,所述透镜本体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反射弧面,所述反射弧面为光面。
[0009]
优选的,所述混光片靠近所述凸透镜的一侧面为蚀纹面。
[0010]
优选的,所述入光孔的孔径与所述出光孔的孔径比为1:(1.5-2)。
[0011]
优选的,还包括cob光源及光源支架,所述cob光源设置于所述光源支架上,所述cob光源朝向所述入光孔设置。
[0012]
优选的,所述cob光源发出的入射光线与所述折射面的法线所形成的入射角的度数为30
°
~55
°
中的任一值。
[0013]
优选的,所述出光孔的孔径由靠近所述混光片的方向向远离所述混光片的方向逐渐减小。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0015]
一种灯具透镜组通过设置透镜及混光片,所述透镜包括透镜本体及凸透镜,所述凸透镜设置于所述入光孔及所述出光孔之间,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所述透镜本体及所述凸
透镜的折射和反射进入所述出光孔。透镜本体出光弧面为凹面,根据折射原理,反射弧面整体向外扩大,透镜本体的入光孔也随之扩大,此时因减小了入射光线与折射面,即折射平面的法线之间的入射角,使得经过折射面的光线多数发生折射,减少反射所形成的杂光,即减少菲涅尔反射所形成的杂光,所述凸透镜为平凸透镜进行收拢光线,将光线角度的大小调整接近于反射面光线角度的大小,使主光斑有较为明显的截止现象,同时外围的副光斑减少。所述混光片设置于所述透镜本体上,混光片用以柔化光斑,通过混光片的二次柔光,增加混光前的光程,使光在到达混光片位置之前有更准确的方向,在保持同等高斯度数扩散时,整体光斑的扩散更小,混光片以高斯1
°
蚀纹混合光线,增加光斑亮度的过渡性。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种灯具透镜组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一种灯具透镜组的结构示意图。
[0018]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更易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楚的界定。
[0020]
请参阅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种灯具透镜组的结构示意图。一种灯具透镜组包括透镜100及混光片200,所述透镜100包括透镜本体110及凸透镜120,所述透镜本体110上开设有入光孔111及出光孔112,所述凸透镜 120设置于所述入光孔111及所述出光孔112之间,所述凸透镜120的边缘与所述透镜本体110的内侧壁相固定,即,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所述透镜本体及所述凸透镜的折射和反射进入所述出光孔。所述凸透镜120上设置有入光平面121及出光凸面122,所述入光平面121朝向所述入光孔111设置,所述出光凸面122 朝向所述出光孔112设置,所述凸透镜为平凸透镜进行收拢光线,将光线角度的大小调整接近于反射面光线角度的大小,使主光斑有较为明显的截止现象,同时外围的副光斑减少。所述混光片200设置于所述透镜本体110上,所述出光孔112 位于所述出光凸面122及所述混光片200之间,进入所述出光孔的光线经所述混光片的折射,照射到外界环境中。
[0021]
优选的,所述透镜本体及所述凸透镜为一体成型结构,这样能够使所述透镜的整体结构强度更高,稳定性更好。
[0022]
请参阅图1,所述入光孔11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折射面1111,所述出光孔112 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出光弧面1121,所述折射面1111及所述入光平面121为光面,所述出光凸面122及所述出光弧面1121上设置有蚀纹,所述蚀纹为高斯1
°
蚀纹,能够起到柔化光线的作用。又如,所述透镜本体110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反射弧面 113,所述反射弧面113为光面。又如,所述混光片200靠近所述凸透镜120的一侧面为蚀纹面,所述蚀纹面为高斯1
°
蚀纹面,能对光线起到二次柔化的效果。
[0023]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一种灯具透镜组通过所述透镜及所述混光片的配合使用,所
述透镜用以对光源起聚集光的作用,控制原始光源的光型,所述混光片用以柔化光斑。通过增大所述入光孔的孔径,减少透镜本体折射面1111菲涅尔反射形成的杂光、光圈,同时将反射面光线的光程加长,使光线在所述透镜本体内传播时的角度更小更准确,更接近理想的光型。所述凸透镜对光线具有收拢的作用,将光线的大小调整接近于反射面光线的大小,使主光斑有较为明显的截止,同时外围的副光减小。通过混光片的二次柔光,增加混光前的光程,最大增加了 1/3,使光在到达混光片位置之前有更准确的方向,在保持同等高斯度数扩散时,整体光斑的扩散更小。混光片以高斯1
°
蚀纹混合光线,避免了常规珠点混光带来的灯在调节时镜面反光下罩形成的杂光,如呈指纹状、颗粒状或是亮点、暗区的现象。
[0024]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所述一种灯具透镜组还包括cob光源300及光源支架400,所述cob光源300设置于所述光源支架400上,所述cob光源300朝向所述入光孔111设置,所述光源支架对所述cob光源起固定的作用,进而将所述cob光源与所述透镜的位置进行固定,又如,所述cob光源的中心线、所述凸透镜的中心线及所透镜本体的中心线相互重合。又如,所述cob光源300 发出的入射光线与所述折射面1111的法线所形成的入射角的度数为30
°
~55
°
中的任一值,需要说明的是,通过限定入射光线与所述折射面1111的法线所形成的入射角的度数,减少入射光线在所述折射面的反射,减小菲涅尔现象的出现。
[0025]
优选的,所述入光孔的孔径与所述出光孔的孔径比为1:(1.5-2)。又如,所述出光孔的孔径由靠近所述混光片的方向向远离所述混光片的方向逐渐减小,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入光孔的孔径与所述出光孔的孔径比为1:2,即增大所述入光孔的孔径,减少入射光线在所述折射面的反射,减小菲涅尔现象的出现。
[002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0027]
一种灯具透镜组通过设置透镜100及混光片200,所述透镜100包括透镜本体110及凸透镜120,所述凸透镜120设置于所述入光孔111及所述出光孔112 之间,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所述透镜本体及所述凸透镜的折射和反射进入所述出光孔。透镜本体出光弧面为凹面,根据折射原理,反射弧面整体向外扩大,透镜本体的入光孔也随之扩大,此时因减小了入射光线与折射面,即折射平面的法线之间的入射角,使得经过折射面的光线多数发生折射,减少反射所形成的杂光,即减少菲涅尔反射所形成的杂光,所述凸透镜120上设置有入光平面121及出光凸面122,所述凸透镜为平凸透镜进行收拢光线,将光线角度的大小调整接近于反射面光线角度的大小,使主光斑有较为明显的截止现象,同时外围的副光斑减少。所述混光片200设置于所述透镜本体110上,混光片用以柔化光斑,通过混光片的二次柔光,增加混光前的光程,最大增加了1/3,使光在到达混光片位置之前有更准确的方向,在保持同等高斯度数扩散时,整体光斑的扩散更小,混光片以高斯1
°
蚀纹混合光线,增加光斑亮度的过渡性。
[0028]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