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形光源模组及条形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96489发布日期:2021-04-09 12:41阅读:82来源:国知局
条形光源模组及条形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灯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条形灯,尤其涉及一种条形光源模组及条形灯。



背景技术:

在现有市面上售卖的条形灯中,均设置有外引的导线,因此,需要在条形灯的端盖处开设有过线孔(一般均呈封闭式结构设置),以便导线的引出。

在现有技术中,在装配条形灯时,需要先将导线穿过端盖上的过线孔,并将端盖卡接于条形灯的灯管后,再进行导线的焊接操作,而采用上述所述的装配方式,降低了条形灯的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简化装配工艺,提高装配效率的条形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条形光源模组,包括:灯管,内置灯板,且在灯管的端部安装有端盖,在灯板上设置有导线,其中,在端盖上开设有作为导线走线的缺口,且该缺口具有开放端。

在上述的条形光源模组中,端盖包括密封灯管的端部,其中,该缺口开设于端部上,且缺口的开放端位于端部的边缘。

在上述的条形光源模组中,该缺口由端部的边缘向端部的中心延伸。

在上述的条形光源模组中,沿端部的上侧边缘向远离端部的方向水平延伸形成顶部,其中,该缺口设置于顶部与端部的连接处,且缺口的开放端位于顶部的边缘处。

在上述的条形光源模组中,该缺口包括开设于顶部的水平段和开设于端部的竖直段,其中,水平段与竖直段相连通。

在上述的条形光源模组中,该缺口的水平段与竖直段之间通过圆弧段平滑过渡。

在上述的条形光源模组中,该缺口的开放端设置有圆弧倒角。

在上述的条形光源模组中,沿端部的下侧边缘向远离端部的方向水平延伸形成底部,其中,顶部与底部之间通过侧壁相连,且顶部、底部、端部以及侧壁呈一体化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条形灯,包括若干个条形光源模组,其中,相邻两个所述条形光源模组之间通过导线相连,形成串联结构。

在上述的条形灯中,若干个所述条形光源模组呈并排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条形光源模组,通过在端盖上设置作为导线走线通道的缺口,从而简化了条形光源模组的装配工艺,提高条形光源模组的装配效率。

(2)、通过设置顶部,一方面提高端盖的整体强度,避免端盖由于开设缺口的原因导致端盖的强度不够,而发生扭转;另一方面提高端盖对于灯管的密封效果,避免空气中的灰尘由端盖与灯管的拼接处进入灯管内,影响光线效果

(3)、将缺口设置呈l型结构,当端盖与灯管嵌套连接时,灯板上引出的导线两侧分别受灯管管壁与l型缺口竖直段的制约,实现导线的固定。另外,当灯板上引出的导线数量较多时,通过l型缺口的竖直段能够使得多根导线呈竖直叠加设置,起到理线的效果。

(4)、通过设置圆弧段,使得导线从进入端过渡至卡接端时,更为平滑、顺畅,避免导线与l型缺口的拐角处发生刮擦而划破导线表面,影响导线的导线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条形光源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条形光源模组的局部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条形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条形灯的局部爆炸图。

图中,100、灯管;200、灯板;210、导线;300、端盖;310、缺口;311、水平段;312、竖直段;313、圆弧段;320、端部;330、顶部;340、底部、350、侧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条形光源模组,包括:灯管100,内置灯板200,且在灯管100的端部安装有端盖300,其中,在端盖300上开设有作为导线210走线的缺口310,且该缺口310具有开放端。

现有技术中,在端盖300上设置有封闭式过线孔,当需要装配条形光源模组时,需要先将灯板200上的导线210穿过端盖300上的过线孔,然后在进行导线210的焊接,而本实施例中,当需要装配条形光源模组时,可先进行灯板200上的导线210焊接处理,而后再将端盖300扣上灯管10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条形光源模组,通过在端盖300上设置作为导线210走线通道的缺口310,从而简化了条形光源模组的装配工艺,提高条形光源模组的装配效率。

优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端盖300包括密封灯管100的端部320,其中,该缺口310开设于端部320上,且缺口310的开放端位于端部320的边缘。

进一步优选地,该缺口310由端部320的边缘向端部320的中心延伸。

优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沿端部320的上侧边缘向远离端部320的方向水平延伸形成顶部330,其中,该缺口310设置于顶部330与端部320的连接处,且缺口310的开放端位于顶部330的边缘处。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顶部330,一方面提高端盖300的整体强度,避免端盖300由于开设缺口的原因导致端盖300的强度不够,而发生扭转;另一方面提高端盖300对于灯管100的密封效果,避免空气中的灰尘由端盖300与灯管100的拼接处进入灯管100内,影响光线效果。

进一步优选地,该缺口310包括开设于顶部330的水平段311和开设于端部320的竖直段312,其中,水平段311与竖直段312相连通,使得缺口310形成l型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将缺口310设置呈l型结构,当端盖300与灯管100嵌套连接时,灯板200上引出的导线210两侧分别受灯管100管壁与l型缺口310竖直段312的制约,实现导线210的固定。另外,当灯板200上引出的导线210数量较多时,通过l型缺口310的竖直段312能够使得多根导线210呈竖直叠加设置,起到理线的效果。

进一步优选地,该l型缺口310的水平段311与竖直段312之间通过圆弧段313平滑过渡。

在本实施例中,l型缺口310的水平段311作为导线210的进入端,l型缺口310的竖直段312作为导线210的卡接端,通过设置圆弧段313,使得导线210从进入端过渡至卡接端时,更为平滑、顺畅,避免导线210与l型缺口310的拐角处发生刮擦而划破导线210表面,影响导线210的导线210效果。

进一步优选地,该l型缺口310的水平段311端部设置有圆弧倒角。

优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沿端部320的下侧边缘向远离端部320的方向水平延伸形成底部340,其中,顶部330与底部340之间通过侧壁350相连,且顶部330、底部340、端部320以及侧壁350呈一体化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底部340,进一步提高端盖300的强度与密封性。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条形灯,包括若干个条形光源模组,其中,相邻两个条形光源模组之间通过导线210相连,形成串联结构。

现有技术中,如果需要将多个条形光源模组串联组装时,首先将其中一个条形光源模组的导线210穿过对应端盖300的过线孔,然后在穿过与之相邻一个条形光源模组上的端盖300过线孔,接着再与该条形光源模组上的灯板200焊接电连,完成相邻两个条形光源模组之间的串联,其操作较为繁琐,复杂。

而在本实施例中,如果需要将多个条形光源模组串联组装时,可以先通过导线210连接相邻两个条形光源模组的灯板200上,然后再将对应条形光源模组上的端盖300扣接于对应的灯管100上即可,操作简单,效率高。

进一步优选地,若干个条形光源模组呈并排设置。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