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防应急照明集中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43957发布日期:2021-04-27 19:06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防应急照明集中电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应急照明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消防应急照明集中电源。


背景技术:

2.消防应急照明集中电源是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起着连接应急照明控制器与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灯具之间通讯的桥梁作用。其可以为标志灯、照明灯供电,监控系统内所有灯具以及自身的状态,以及发出指令去控制灯具,保证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正常工作,在发生火灾时安全、准确、迅速的控制疏散灯具来引导人员到达安全区域、减少人员伤亡。
3.在现代化、人性化、舒适化的大量建筑设施的涌现下,导致了建筑物的通道更长、结构更复杂,随着人们安全意识的提高,本着以生命安全为重的想法,对于这些复杂多样的建筑,采用传统的疏散指示方式不能及时对灯具进行维护管理。故而采用集中电源集中控制型的疏散系统是避免人员伤亡的重要措施,消防应急照明集中电源的安装就显得尤为重要。
4.消防应急照明集中电源一般安装于消防控制室、低压配电室、防火分区内的配电间或竖井内,由于这些安装位置面积有限、环境多样,而且一个建筑内需要配备数量较多的集中电源来负载疏散灯具,因此集中电源的体积大小与安装方式、控制操作方便与否是一个着重要考虑的问题,但传统方式的分体式集中电源与分配电装置配合使用的这种控制模式已不能很好的适应市场需求,一体式消防应急照明集中电源完全突破现有的传统模式,是一种全新方案。既可以将集中电源和分配电装置的功能集为一体,在体积上也占有极大优势,市场所需求的壁挂式、落地式安装方式均可满足。
5.现在消防应急照明集中电源的功能越来越完善、市场需求越来越多、场景越来越复杂多样,紧随着现有技术的一些缺点也会暴露出来,亟待去研究解决。第一,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消防应急照明集中电源的安装方式以壁挂式和落地式为主,但都存在一定的缺点,以其壁挂式来说,柜体由于体积较大,重量较重,不可能实现单人或双人完成壁挂安装环节,导致安装步骤尤为繁琐,增加了安装难度,并且施工人员需要多人配合,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人力成本。第二,集中电源有多个外部接线端子,例如,与控制器通讯的can口,外部联动输入、输出口,与灯具连接的二总线通讯口等,因外部接线端子过多,柜体内部空间布局问题,导致接线端子分布较为分散,实际现场应用中内部布线空间位置狭小,走线容易混乱,不易排查线路问题,接线端子分散更易导致接线错误,给集中电源的正常使用造成不必要的影响。第三,集中电源设置有电池组来实现备用电源供电的方式,电池组与其他配件模块采用隔板隔开,独立安装一个单门,柜体设计复杂,工艺生产难度大,电池组安装空间有限,安装人员操作麻烦,尤其是接线位置处。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消防应急
照明集中电源。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8.一种消防应急照明集中电源,该电源一端连接应急照明控制器,另一端分别连接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灯具,该集中电源包括柜体、功能模块和安装附件,所述的柜体的内部空间设有功能划分区域,所述的功能模块安装于各自对应的功能区域内。
9.所述的功能模块包括电源输入电路、输出回路、内部端子排、内部线路板和人机界面。
10.优选地,所述的电源输入电路包括主电输入电路、备电输入电路和电源输入控制电路,所述的电源输入控制电路分别与主电输入电路、备电输入电路连接。
11.优选地,所述的主电输入为外接电源ac220v;所述的备电输入为电池组,该电池组并排安装于柜体底部。
12.优选地,所述的电源输入控制电路包括电源开关和断路器。
13.优选地,所述的输出回路独立分布,每条所述的输出回路上安装回路保险丝。
14.优选地,所述的输出回路包括母板和回路板,所述的回路板采用插拔式安装方式,并通过上下分布的塑料卡扣,固定嵌设于母板上。
15.优选地,所述的内部线路板垂直安装于柜体内部,所述的内部线路板之间通过排线互联;
16.所述的内部端子排排列安装于内部线路板上,所有的外部接线排列于内部线路板的下方。
17.优选地,所述的人机界面设于柜体的门板上,包括强启旋钮、手动应急旋钮、液晶显示屏、按键和指示灯。
18.优选地,所述的安装附件为壁挂式安装附件或落地式安装附件,该安装附件可拆卸式的安装于柜体上。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20.1、本实用新型中提出的一体式集中电源,可通过改变附件更变安装方式,如壁挂式、落地式安装,相比于市场上单一安装方式的集中电源,可更变安装方式的集中电源更能适应不同的安装要求,尤其是空间有限的配电间等位置,又能节省空间,释放更多的便于人员安装操作以及活动的区域。
21.2、集中电源的柜体采用ip33的防护等级,柜体背部无开孔设计,整个集中电源能很好的适应各种恶劣的安装环境,例如淋水等都不会对其正常工作造成影响,使用的安全性大大提高,保证系统能安全可靠的运行。
22.3、集中电源内部设计有备用电源,一般采用多节电池串联的形式,在保持电池电压以及容量的同时,将电池组并排安装于柜体底部,不需要隔板来承担电池重量,减少了柜体设计增加隔板这一工艺环节,节省了物料,同时降低成本。
23.4、针对于不同的应用场所,系统配接的疏散灯具功率不同,集中电源设置有多种功率,满足不同的功率需求;多种型号功率的集中电源采用同一个结构设计,保证产品一致性,同时降低解决方案成本。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集中电源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集中电源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6.其中1为柜体,2为安装附件,3为电池组,4为电源开关,5为断路器,6为母板,7为回路板,8为内部端子排,9为电源检测板,10为显示板。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本实用新型在满足国家标准、设计规范以及传统的功能要求之上,在审视当前技术优缺点的同时,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来满足市场需求,顺应主流。将原有的一体式集中电源从结构上做出了很大程度的调整和优化,柜体结构较小,将较小的柜体空间单元充分利用起来,结构更加紧凑完整,从功能上更加丰富,是消防设备领域中的一项突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具有很大的优势。
29.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消防应急照明集中电源,一端连接应急照明控制器,另一端连接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灯具,该集中电源包括柜体1、功能模块和安装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柜体1的内部空间按照功能划分区域,所述的功能模块安装于各自对应的功能区域内。
30.所述的功能模块包括电源输入电路、输出回路、内部端子排8、内部线路板和人机界面。所述的电源输入电路包括主电输入电路、备电输入电路和电源输入控制电路。
31.所述的主电输入电路为外接电源ac220v。所述的备电输入电路为电池组3。所述的电池组3并排安装于柜体底部。所述的电源输入控制电路包括电源开关4和断路器5。
32.所述的输出回路独立分布,互不干扰,所述的每条输出回路上安装回路保险丝。
33.所述的输出回路包括母板6和回路板7,所述的回路板7采用插拔式的安装方式,通过上下分布的塑料卡扣,固定嵌设于母板6上。
34.所述的内部线路板垂直安装于柜体1内部,所述的内部线路板之间通过排线互联。
35.所述的内部端子排8排列安装于内部线路板上,所有的外部接线排列于内部线路板的下方。
36.所述的人机界面设于柜体1的门板上,包括强启旋钮、手动应急旋钮、液晶显示屏、按键和指示灯。
37.当集中电源为小功率时,所述的电源输入为锂电池。
38.所述的安装附件2可拆卸式的安装于柜体1上,包括壁挂式安装附件和落地式安装附件。
39.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优势如下:
40.(1)集中电源采用功能模块化设计,柜体内部空间根据功能来划分,区分明确,便于问题排查与处理。
41.(2)外部接线端子均合理排列在内部线路板上,所有外部接线都集中在线路板下
方,标注清晰,便于接线以及内部走线,不易混乱。
42.(3)集中电源各个输出回路独立分布,可实现单回路控制,互不干扰,不会发生某一回路故障影响其他回路灯具的通讯。每条回路处都有安装回路保险丝,防止回路短路,又可清晰明了的显示出回路是否完好无损。
43.(4)柜体内部多块线路板均垂直安装,内部线路采用排线将板子互联,安装方便,生产效率高,接线简单清晰明了,后期更新、维修更换简单易操作。
44.(5)回路板采用插拔式的安装方式,通过上下分布的塑料卡扣,将回路板固定嵌设于母板上,只需向外扩张塑料卡扣就能实现回路板拆卸更换。
45.(6)集中电源电源输入分为主电输入、备电输入两路,主电是外接电源ac220v,备电输入通过电池组来提供,电源输入位置设置开关加断路器双重保护的机制,确保集中电源的输入电源无问题。
46.(7)在消防应急集中电源的正面柜体上,不光有国标明确规定的强启、手动应急等旋钮,而且设计有液晶显示屏、按键、指示灯,通过显示屏可以准确有效的查看集中电源的状态以及各个监控参数,按键标识清晰,操作方便。
47.(8)针对小功率集中电源采用锂电池,其体积小、重量轻,可以有效的减小柜体体积和重量,并且锂电池的寿命长,可以满足质保时间要求长的客户需求。
4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