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工具拆卸灯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94473发布日期:2021-05-11 14:41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免工具拆卸灯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路灯灯壳结构,尤其是一种免工具拆卸灯壳。



背景技术:

人类的发展史是一部追求光明的创业史,火的运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里程碑。远古先民点燃的篝火就是最早的灯火。

灯火发展到现在已是种类繁多,而路灯从功能到形状也是各种各样。路灯灯壳为了适应这些需求也不断的发生的改变。做为照明用的路灯,其让通电照明为首要作用,其电线电路的布置变的尤为关键。可是随着路灯使用几年之后,需要维修时,打开灯壳才发现经过几年的风吹日晒,电线的生锈,老化,标记的脱落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使得工作人员在维修时异常的困难,花在排除故障上的时间还不如重新布线。

多年的风吹日晒除了电线的生锈,老化,标记的脱落等问题外,因裸露在外的金属部件也生锈,比较螺钉等,在维修时要打开时变的困难,费时又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免工具拆卸灯壳,从而提交维修人员的工作效率,使维修更加简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免工具拆卸灯壳,包括灯壳,盖板,盖板包括前盖板与后盖板,灯壳内设有电源腔与电气腔。

电源腔四周有电源腔框架,所述电气腔四周有电气腔框架,所述电源腔与所述电气腔之间设有圆柱通孔。

前盖板与所述电气腔密封安装,后盖板与电源腔密封安装,在后盖板内设有布线架装置。

所述在电源腔顶端两侧的灯壳边缘处还设有免工具拆卸装置。

所述的一种免工具拆卸灯壳,其特征在于:免工具拆卸装置包括扣板,扣板连接部,位于灯壳的第二固定槽,扣板为“l”形,在其“l”形的内侧面有第一固定槽,在其“l”形尾端向上弯折,形成卡合部,在扣板顶部有凹槽,扣板连接部一端套装于第一固定槽内,另一端套装于第二固定槽内。

所述的一种免工具拆卸灯壳,其特征在于:第二固定槽由两个弧形柱组成,两个弧形柱之间留有一定空隙。

所述的一种免工具拆卸灯壳,其特征在于:第一固定槽由两个弧形柱组成,两个弧形柱之间留有一定空隙,在第一固定槽内侧有固定件。

所述的一种免工具拆卸灯壳,其特征在于:卡合部向上弯折角度为90o-100o之间。

所述的一种免工具拆卸灯壳,其特征在于:电源腔顶端两侧的灯壳边缘处有向内缩进形成半圆柱形空腔,第一固定槽与固定件安装于半圆柱形空腔的腔体底部。

所述的一种免工具拆卸灯壳,其特征在于:布线架装置为由若干个小圆柱组成,每两个小圆柱之间均留有空隙,小圆柱为中空圆柱,内设有内螺纹,小圆柱可排列成多行,在后盖板设有布线架框架。

所述的一种免工具拆卸灯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布线架装置为所述每两个小圆柱之间由一块档板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在免工具拆卸装置与盖板上布线可直接简便施工操作,缩短施工时间,提交效率,简便施工作业。盖板上的布线架装置中的小圆柱可使得布线时电源可绕着小圆柱之间的空隙布线,从而线路清晰,整齐,干净,圆柱为中空圆柱,内设有内螺纹是为了方便安装像电源这样需要螺钉固定的物件。在维修时,手指插入半圆柱形空腔,向外使力就可打开后盖板,维修人员即可开始维修工作,而不需要再拧开螺钉。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免工具拆卸灯壳的灯壳1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免工具拆卸灯壳的盖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免工具拆卸灯壳的免工具拆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一种免工具拆卸灯壳扣板41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免工具拆卸灯壳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一种免工具拆卸灯壳,包括灯壳1,盖板,盖板包括前盖板2与后盖板3,灯壳1内设有电源腔11与电气腔12。

电源腔11四周有电源腔框架111,所述电气腔12四周有电气腔框架121,所述电源腔11与所述电气腔12之间设有圆柱通孔13。

前盖板2与所述电气腔12密封安装,后盖板3与电源腔11密封安装,在后盖板3内设有布线架装置。

所述在电源腔11顶端两侧的灯壳1边缘处还设有免工具拆卸装置4。

免工具拆卸装置4包括扣板41,扣板连接部42,位于灯壳1的第二固定槽43,扣板41为“l”形,在其“l”形的内侧面有第一固定槽44,在其“l”形尾端向上弯折,形成卡合部411,在扣板41顶部有凹槽412,扣板连接部42一端套装于第一固定槽44内,另一端套装于第二固定槽43内。

第二固定槽43由两个弧形柱组成,两个弧形柱之间留有一定空隙。

第一固定槽44由两个弧形柱组成,两个弧形柱之间留有一定空隙,在第一固定槽44内侧有固定件45。

所述的一种免工具拆卸灯壳,其特征在于:卡合部411向上弯折角度为90o-100o之间。

电源腔11顶端两侧的灯壳1边缘处有向内缩进形成半圆柱形空腔46,第一固定槽44与固定件45安装于半圆柱形空腔46的腔体底部。

扣板连接部42一端套装于第一固定槽44内,另一端套装于第二固定槽43内。维修时,手指插入半圆柱形空腔46,向外使力就可打开后盖板3,如此后盖板3就可打开,维修人员即可作业。第二固定槽43设置在灯壳1上可防止维修人员使力于扣板41时,扣板41折断。关闭盖板3时,只需对扣板41稍使力即可,此时卡合部411扣紧盖板3。

布线架装置为由若干个小圆柱32组成,每两个小圆柱32之间均留有空隙,小圆柱32为中空圆柱,内设有内螺纹,小圆柱32可排列成多行,在后盖板3设有布线架框架31。

以led灯珠为例,一般把led灯珠安装在电气腔12内,电源腔11内安装电源,控制器及布线,led灯珠与电源,控制器电连接通过圆柱通孔13与电连接,通上电源即可工作。需要维修时,打开盖板,此时工作人员不再做排查故障的工作,直接在盖板上的布线架装置直接布线。不管是小圆柱32之间均留有空隙,或是小圆柱32排列成多行都是为了布线方便。小圆柱32为中空圆柱,内设有内螺纹是为了方便安装像电源这样需要螺钉固定的物件。当后盖板3合上时,电源腔框架111与布线架装置框架31相紧密结合,即可留有一定的空间装下新的布线,又可防止电线从电源腔内脱落出来。

布线架装置也可以是每两个小圆柱32之间由一块档板连接。布线时电源可绕着档板布线,可使得线路清晰,整齐,干净。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的具体方式或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一种免工具拆卸灯壳,包括灯壳(1),盖板,所述盖板包括前盖板(2)与后盖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1)内设有电源腔(11)与电气腔(12);

所述电源腔(11)四周有电源腔框架(111),所述电气腔(12)四周有电气腔框架(121),所述电源腔(11)与所述电气腔(12)之间设有圆柱通孔(13);

所述前盖板(2)与所述电气腔(12)密封安装,后盖板(3)与所述电源腔(11)密封安装,在所述后盖板(3)内设有布线架装置;

在所述电源腔(11)顶端两侧的灯壳(1)边缘处还设有免工具拆卸装置(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工具拆卸灯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免工具拆卸装置包括扣板(41),扣板连接部(42),位于所述灯壳(1)的第二固定槽(43),所述扣板(41)为“l”形,在其“l”形的内侧面有第一固定槽(44),在其“l”形尾端向上弯折,形成卡合部(411),在所述扣板(41)顶部有一凹槽(412),所述扣板连接部(42)一端套装于所述第一固定槽(44)内,另一端套装于第二固定槽(43)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免工具拆卸灯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槽(43)由两个弧形柱组成,两个弧形柱之间留有一定空隙。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免工具拆卸灯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槽(44)由两个弧形柱组成,两个弧形柱之间留有一定空隙,在所述第一固定槽(44)内侧有固定件(4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免工具拆卸灯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411)向上弯折角度为90o-100o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免工具拆卸灯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腔(11)顶端两侧的灯壳(1)边缘处有向内缩进形成半圆柱形空腔(46),所述第一固定槽(44)与所述固定件(45)安装于半圆柱形空腔(46)的腔体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工具拆卸灯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布线架装置为由若干个小圆柱(32)组成,每两个小圆柱(32)之间均留有空隙,所述小圆柱(32)为中空圆柱,内设有内螺纹,所述小圆柱(32)可排列成多行,在所述后盖板(3)设有布线架框架(3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免工具拆卸灯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布线架装置为所述每两个小圆柱(32)之间由一块档板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路灯灯壳结构,尤其是一种免工具拆卸灯壳。本实用新型一种免工具拆卸灯壳,包括灯壳1,盖板,盖板包括前盖板2与后盖板3,灯壳1内设有电源腔11与电气腔12。电源腔11与所述电气腔12之间设有圆柱通孔13。前盖板2与所述电气腔12密封安装,后盖板3与电源腔11密封安装,在后盖板3内设有布线架装置。电源腔11顶端两侧的灯壳1边缘处还设有免工具拆卸装置4。采用上述结构,在免工具拆卸装置与盖板上布线可直接简便施工操作,缩短施工时间,提高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吴陈易;吴修剑;石雄国;李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晨泓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30
技术公布日:2021.05.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