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美化室内环境的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00660发布日期:2021-06-18 16:11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美化室内环境的灯具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环境美化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方便美化室内环境的灯具。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灯具不再局限于基本的照明功能,对环境有美化和点缀作用的灯具越来越受人欢迎。

授权公告号为cn21097958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可调光暗的万能变色环境艺术灯,该灯具包括环境艺术灯主体,环境艺术灯主体上设有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固定管和固定筒,固定筒外壁上开设有两个滑移孔,滑移孔内活动套接有卡杆,卡杆的两端伸出滑动孔,操作者能够根据实际要求,通过卡杆和滑移孔调节环境艺术灯的高度,提升了实用的便利性。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技术缺陷:在家庭聚会时,往往需要环境艺术灯具增加气氛,上述的环境艺术灯照射方向单一,不适用于家庭聚会的场合。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使得环境艺术灯能够更加适宜的增加聚会的气氛,本申请提供一种方便美化室内环境的灯具。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方便美化室内环境的灯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方便美化室内环境的灯具,包括安装架和灯珠组件,所述灯珠组件安装在安装架上,所述安装架上设有变向机构,所述变向机构包括用于灯珠组件竖向转动的第一变向组件、用于灯珠组件横向转动的第二变向组件以及用于保持第一变向组件和第二变向组件独立工作的转动连接件,所述灯珠组件与转动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变向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均与转动连接件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动连接件的配合下,第一变向组件驱动灯珠组件在竖直平面内转动;第二变向组件驱动灯珠组件在水平平面内转动,转动连接件使得第一变向组件和第二变向组件互不干涉,进而使得灯珠组件既能实现灯珠组件水平方向转动,又能实现灯珠组件竖直方向转动;变向机构使得灯珠组件的变向角度多,增加了灯珠组件的照射范围,使得灯珠组件能够增加聚会等场合的气氛。

可选的,所述转动连接件包括变向球和连接柱,所述连接柱顶端与灯珠组件连接,所述连接柱底端与变向球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变向组件与连接柱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变向组件与变向球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在第一电机的驱动下,第一变向组件使得变向球和连接柱发生竖直方向的转动;第二变向组件在第二电机的驱动下,使得变向球实现水平方向的转动;由于第一变向组件和连接柱转动连接,变向球水平方向的转动并不受竖直方向的限制,使得该灯具的旋转角度丰富多变。

可选的,所述第一变向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连接块一端与连接柱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块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另一端与第一电机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安装架上;所述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形成的内拐角朝向变向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变向球竖直转动时,第一电机驱动第二连接块转动,第一连接块在第二连接块的转动作用下,带动连接柱沿竖直方向转动,从而使得灯珠组件沿竖直方向转动。

可选的,所述第二变向组件包括第三连接块、第四连接块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三连接块一端与变向球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块另一端与第四连接块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连接块另一端与第二电机连接,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在安装架上;所述第三连接块与第四连接块形成的内拐角朝向变向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变向球水平转动时,第二电机驱动第四连接块,由于第一连接块与转动柱转动连接,第三连接块在第四连接块的转动作用下,带动变向球沿水平方向转动,从而实现了灯珠组件水平方向的转动。

可选的,所述变向球沿竖直方向设有滑移槽,所述第三连接块朝向变向球的侧壁上设有滑移柱,所述滑移柱远离第三连接块的一端伸入滑移槽中,所述滑移柱的侧壁与滑移槽侧壁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变向球先竖直转动再水平转动时,第一电机驱动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使得灯珠组件连同连接柱一齐在竖直平面转动,此时,滑移槽围绕滑移柱转动,此时,灯珠组件倾斜;通过第二电机驱动第四连接块转动,滑移柱在滑移槽内滑移,同时,滑移柱的侧壁抵紧滑移槽的槽壁,使得变向球在倾斜的基础上,沿垂直连接柱的平面转动;滑移槽和滑移柱滑移配合,使得该灯珠组件能够沿竖直平面转动的同时,还能沿垂直连接柱平面转动,大幅度增大了灯珠组件倾斜范围,从而增加了该灯具的运动范围。

可选的,所述变向球中设有容置球腔,所述滑移槽与容置球腔连通,所述滑移柱远离第三连接块的一端穿过滑移槽并伸入容置球腔中,所述滑移柱伸入容置球腔的一端连接有抵接球,所述抵接球的直径大于滑移槽的宽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容置球腔和抵接球配合,使得变向球转动平稳,避免了滑移柱在滑移槽中滑移时脱离滑移槽的现象。

可选的,所述第三连接块的转动半径小于第一连接块到变向球的距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四连接块在第二电机的驱动下转动,使得第三连接块以第四连接块为转动半径转动,第二连接块无法与第三连接块碰撞,由此,第三连接块能够在第二电机的驱动作用下,围绕连接柱旋转360°,大幅度地增加了灯珠组件的转动范围。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电机轴相互垂直且均朝向变向球的球心;所述滑移柱远离第三连接块的端壁朝向变向球的球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灯具组件在竖直平面转动时,变向球以第一电机的电机轴为轴线转动;当灯具组件在水平平面内转动时,变向球以第二电机的电机轴为轴线转动;滑移柱、变向球的球心和第一电机的电机轴在同一平面上,增加了变向球转动的稳定性,也增加了该灯具的美感。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第一变向组件、第二变向组件和连接块三者配合,使得灯珠组件既能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又能在水平平面内转动,增加了该灯具的美感和艺术感;

2.滑移柱和滑移槽滑移配合,使得灯珠组件在倾斜角度上实现了转动;

3.抵接柱位于容置球腔中,确保了滑移柱不会脱离滑移槽,增加了该灯具的转动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方便美化室内环境的灯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变向组件沿水平方向转动180°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滑移柱和滑移槽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沿图2中a-a方向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安装架;11、底板;12、竖杆;13、横杆;2、灯珠组件;3、变向机构;31、第一变向组件;311、第一连接块;3111、转动孔;312、第二连接块;32、第二变向组件;321、第三连接块;322、第四连接块;3211、抵接球;3212、滑移柱;41、第一电机;42、第二电机;5、转动连接件;51、变向球;511、滑移槽;512、容置球腔;52、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方便美化室内环境的灯具。

参照图1,灯具包括安装架1和灯珠组件2,安装架1上设有变向机构3,灯珠组件2通过变向机构3与安装架1连接。

参照图1,变向机构3包括第一变向组件31、第二变向组件32和转动连接件5,第一变向组件31连接在竖杆12上,第二变向组件32连接在横杆13上,且第一变向组件31和第二变向组件32均通过转动连接件5与灯珠组件2连接。第一变向组件31用于实现灯珠组件2的竖向转动,第二变向组件32用于实现灯珠组件2的水平方向转动。

参照图2,转动连接件5包括变向球51和连接柱52,连接柱52的顶端端壁焊接在灯珠组件2上,连接柱52底端的端壁与变向球51的球壁固定连接;第一变向组件31与连接柱52转动连接,第二变向组件32与变向球51转动连接。

参照图2,第一变向组件31包括第一连接块311、第二连接块312和第一电机41,第一连接块311和第二连接块312均呈长条形,且第一连接块311和第二连接块312的大小、形状均相同;第一连接块311一端的侧壁上设有转动孔3111,连接柱52转动连接在转动孔3111中,且连接柱52中部的槽壁与转动孔3111的孔壁抵接,便于稳定地驱动灯珠组件2沿竖直方向转动,也便于灯珠组件2实现水平平面的转动;第一连接块311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块312一端一体连接,第二连接块312另一端和第一电机41的电机轴固定连接;第一连接块311和第二连接块312垂直;第一连接块311的底壁始终朝向变向球51,第二连接块312背向第一电机41的侧壁朝向变向球51,便于稳定地驱动变向球51沿竖直平面转动,第一电机41的电机壳固定连接在竖杆12远离底板11一端的侧壁上,第一电机41的电机轴朝向变向球51。

参照图2和图3,第二变向组件32包括第三连接块321、第四连接块322和第二电机42,第三连接块321和第四连接块322的形状均为长条形,且第三连接块321和第四连接块322的形状、大小相同;变向球51中设有容置球腔512,容置球腔512的球心与变向球51的球心相同。第三连接块321的一端的侧壁上设有滑移柱3212,滑移柱3212穿设于转动球51且一端伸入容置球腔512并指向变向球51的球心,第三连接块321远离滑移柱3212的一端与第四连接块322一端一体连接,第四连接块322另一端与第二电机42的电机轴固定连接;第三连接块321与第四连接块322垂直;第四连接块322的顶壁始终与第一连接块311的底壁平行,便于使得变向球51在水平转动的同时,也能实现竖直转动,第二电机42的电机壳固定连接在横杆13远离竖杆12一端的侧壁上,第二电机42的电机轴朝向变向球51并与第一电机41的电机轴垂直。

当第二电机42驱动第四连接块322转动时,在第三连接块321和第四连接块322的同步转动下,滑移柱3212的侧壁抵紧变向球51沿自身长度方向的侧壁,使得变向球51沿第四连接块322的转动方向转动,从而使得灯珠组件2在水平平面内实现转动。

参照图2,变向球51沿自身竖直方向设有滑移槽511,滑移槽511的长度大于变向球51截面圆周长的一半,且滑移槽511关于变向球51的纵截面对称。滑移槽511与容置球腔512连通,滑移柱3212远离第三连接块321的一端穿过滑移槽511并伸入容置球腔512中,滑移柱3212伸入容置球腔512的一端焊接有抵接球3211,抵接球3211塞设于容置球腔512中,抵接球3211的半径大于滑移槽511的槽宽,以确保滑移柱3212沿滑移槽511长度方向滑移时不脱离滑移槽511。

当第一电机41已通过第一变向组件31实现变向球51的竖向转动时,第二电机42驱动第四连接块322,使得滑移柱3212的侧壁抵紧滑移槽511的槽壁,进而使得变向球51转动,由于此时变向球51已沿竖向转动,滑移槽511倾斜,故滑移柱3212在第二电机42的驱动作用下,与滑移槽511的侧壁滑移抵接,并沿滑移槽511的长度方向滑移,使得变向球51倾斜转动。

参照图2和图3,第三连接块321的转动半径小于第一连接块311到变向球51的距离。当第三连接块321转动到靠近第二连接块312时,由于第三连接块321与第二连接块312之间留有缝隙,第三连接块321能够顺利地绕连接柱52旋转360°,大幅度地增加了灯珠组件2的转动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方便美化室内环境的灯具的实施原理为:

第一电机41驱动第二连接块312在竖直平面内转动,第一连接块311与第二连接块312同步转动,此时转动孔3111的孔壁抵紧连接柱52的侧壁,使得连接柱52在竖直平面内转动,从而使得灯珠组件2在竖直平面内转动。

第二电机42驱动第四连接块322在水平平面内转动,第三连接块321与第四连接块322同步转动,此时滑移柱3212的侧壁抵紧滑移槽511槽壁,使得连接柱52沿自身轴线方向转动,使得灯珠组件2在水平平面内转动。

若灯珠组件2已在竖直平面转动,当第二电机42驱动第四连接块322转动时,由于滑移槽511的长度方向已偏离竖直方向,滑移柱3212侧壁抵紧滑移槽511槽壁的同时,滑移柱3212在滑移槽511中滑移,从而实现灯珠组件2的倾斜转动。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