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光杯以及太阳光照明模拟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08968发布日期:2021-09-10 23:55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反光杯以及太阳光照明模拟灯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反光杯以及太阳光照明模拟灯具。


背景技术:

2.随着高铁和汽车事业的发展,对高铁列车和汽车研发过程和生产制造的标准化程度逐步提高,列车出厂前要求对整车进行热工试验测试。高铁和汽车研发整车热工试验室,要求具有均匀的模拟太阳光照射在列车表面上,同时,环境仓为高低温交变环境,并且对于环境仓内的灯光控制,要求实现不同模式和独立的灯光自动控制。传统的模拟太阳光照射的灯具,其各灯具是固定在灯架上的,多个灯具在测试车体上形成的光照区相互交叠,从而形成类似于太阳光的大面积辐射。
3.然而,传统的模拟太阳光照射的灯具中的反光杯的曲面结构是常见的圆锥曲线,对于需要集中光线以提高照射均匀性时,只能是通过调节发光体在反光杯内的位置实现,而这种方式在照射中心区域的照度还是较低,无法准确模拟太阳光的实际照射情况,从而严重影响对车体的测试结果,导致测试结果的准确性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提高照射均匀性的反光杯以及太阳光照明模拟灯具。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6.一种反光杯,包括:第一杯体以及第二杯体;所述第一杯体具有第一反光面,所述第一反光面沿预设方向的截面为抛物线结构,所述第一反光面的抛物线的焦点位于所述第一反光面的出光侧,所述第一杯体包括第一安装板以及多个第一反光板,多个所述第一反光板均与所述第一安装板连接,多个所述第一反光板的出光面形成所述第一反光面;所述第二杯体开设有容置空间,所述第一杯体收容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第一杯体与所述第二杯体连接,所述第二杯体具有第二反光面,所述第二反光面的出光侧与所述第一反光面的出光侧相同,所述第二反光面沿所述预设方向截面为抛物线结构,所述第二反光面的焦点与所述第一反光面的抛物线的焦点重合,所述第二杯体包括第二安装板以及多个第二反光板,多个所述第二反光板均与所述第二安装板连接,多个所述第二反光板的出光面形成所述第二反光面;由所述第二杯体的中心到所述第二杯体的边缘方向上,多个所述第二反光板的面积逐渐增大,且多个所述第一反光板的面积沿远离所述第二杯体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第一反光面与所述第二反光面组合形成的抛物线结构满足以下公式:
7.y2=2px;
[0008][0009]
其中,x和y组成的坐标对应于第一反光面与所述第二反光面组合形成的抛物线上
的坐标,p为所述第二反光面的焦点与所述第一反光面组合形成的抛物线焦距,l1为所述第一杯体的最大出光口径,l2为所述第二杯体的最大出光口径,θ1为所述第一杯体的最大出光角,θ2为所述第二杯体的最大出光角,k为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光速的比值,所述预设方向为所述反光杯的出光方向。
[001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杯体的中心到所述第一杯体的边缘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反光板的面积之比相等。
[001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反光板的出光面具有平行四边形结构。
[001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反光板的出光面为矩形结构。
[001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杯体还包括第一喷砂凸起,所述第一喷砂凸起位于所述第一反光板的出光面上,所述第一喷砂凸起与所述第一反光板连接。
[001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沿远离所述第一杯体的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反光板的面积之比相等,且靠近所述第一杯体的第二反光板的面积与位于所述第一杯体的边缘的第一反光板的面积的比值相等。
[001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反光板的出光面具有平行四边形结构。
[0016]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反光板的出光面为矩形结构。
[0017]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杯体还包括第二喷砂凸起,所述第二喷砂凸起位于所述第二反光板的出光面上,所述第二喷砂凸起与所述第二反光板连接。
[0018]
一种太阳光照明模拟灯具,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反光杯。
[001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0020]
第一反光板的面积由中心向边缘逐渐增大,第二反光板的面积沿远离第一杯体的方向逐渐增大,使得反光杯的反光板沿远离焦点位置的面积逐渐增大,从而使得每一反光板上的接收的光线数量相等,而通过对第一杯体以及第二杯体的最大出光口径以及最大出光角的调节,实现对反光杯的焦点的调节,从而便于将反光板的边缘朝向反光杯的抛物线的中线弯曲,使得第二反光板的反射光线之间的间距减小量大于第一反光板的反射光线之间的间距减小量,从而使得经过第二反光板反射的光线照射在检测车体上的面积等于经过第一反光板反射的光线照射在检测车体上的面积,这样,在第一反光板与第二反光板上的反射光线数量相等,以及照射面积相等的情况下,使得第一反光板在检测车体上的光通量与第二反光板在检测车体上的光通量相等,从而使得检测车体上的光照更加均匀,提高了反光板的反射光线在检测车体上的光照均匀性。
附图说明
[0021]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2]
图1为一实施例中反光杯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2为图1所示的反光杯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0025]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0026]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7]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光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反光杯包括第一杯体以及第二杯体。所述第一杯体具有第一反光面。所述第一反光面沿预设方向的截面为抛物线结构,所述第一反光面的抛物线的焦点位于所述第一反光面的出光侧。所述第一杯体包括第一安装板以及多个第一反光板。多个所述第一反光板均与所述第一安装板连接,多个所述第一反光板的出光面形成所述第一反光面。所述第二杯体开设有容置空间。所述第一杯体收容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第一杯体与所述第二杯体连接。所述第二杯体具有第二反光面,所述第二反光面的出光侧与所述第一反光面的出光侧相同,所述第二反光面沿所述预设方向截面为抛物线结构,所述第二反光面的焦点与所述第一反光面的抛物线的焦点重合。所述第二杯体包括第二安装板以及多个第二反光板。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所述第一安装板连接,多个所述第二反光板均与所述第二安装板连接,多个所述第二反光板的出光面形成所述第二反光面;由所述第二杯体的中心到所述第二杯体的边缘方向上,多个所述第二反光板的面积逐渐增大,且多个所述第一反光板的面积沿远离所述第二杯体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第一反光面与所述第二反光面组合形成的抛物线结构满足以下公式:
[0028]
y2=2px;
[0029][0030]
其中,x和y组成的坐标对应于第一反光面与所述第二反光面组合形成的抛物线上的坐标,p为所述第二反光面的焦点与所述第一反光面组合形成的抛物线焦距,l1为所述第一杯体的最大出光口径,l2为所述第二杯体的最大出光口径,θ1为所述第一杯体的最大出光角,θ2为所述第二杯体的最大出光角,k为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光速的比值,所述预设方向为所述反光杯的出光方向。第一反光板的面积由中心向边缘逐渐增大,第二反光板的面积沿远离第一杯体的方向逐渐增大,使得反光杯的反光板沿远离焦点位置的面积逐渐增大,从而使得每一反光板上的接收的光线数量相等,而通过对第一杯体以及第二杯体的最大出光口径以及最大出光角的调节,实现对反光杯的焦点的调节,从而便于将反光板的边缘朝向反光杯的抛物线的中线弯曲,使得第二反光板的反射光线之间的间距减小量
大于第一反光板的反射光线之间的间距减小量,从而使得经过第二反光板反射的光线照射在检测车体上的面积等于经过第一反光板反射的光线照射在检测车体上的面积,这样,在第一反光板与第二反光板上的反射光线数量相等,以及照射面积相等的情况下,使得第一反光板在检测车体上的光通量与第二反光板在检测车体上的光通量相等,从而使得检测车体上的光照更加均匀,提高了反光板的反射光线在检测车体上的光照均匀性。
[0031]
请参阅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反光杯的结构示意图。
[0032]
一实施例的反光杯10包括第一杯体100以及第二杯体200。所述第一杯体100具有第一反光面110。所述第一反光面110沿预设方向的截面为抛物线结构,所述第一反光面110的抛物线的焦点位于所述第一反光面110的出光侧。所述第二杯体200开设有容置空间。所述第一杯体100收容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第一杯体100与所述第二杯体200连接。所述第二杯体200具有第二反光面210,所述第二反光面210的出光侧与所述第一反光面110的出光侧相同,所述第二反光面210沿所述预设方向截面为抛物线结构,所述第二反光面210的焦点与所述第一反光面110的抛物线的焦点重合。所述第一反光面110与所述第二反光面210组合形成的抛物线结构满足以下公式:
[0033]
y2=2px;
[0034][0035]
其中,x和y组成的坐标对应于第一反光面110与所述第二反光面210组合形成的抛物线上的坐标,p为所述第二反光面210的焦点与所述第一反光面110组合形成的抛物线焦距,l1为所述第一杯体100的最大出光口径,l2为所述第二杯体200的最大出光口径,θ1为所述第一杯体100的最大出光角,θ2为所述第二杯体200的最大出光角,k为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光速的比值,所述预设方向为所述反光杯的出光方向。
[0036]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第一杯体100包括第一安装板120以及多个第一反光板130,多个所述第一反光板130均与所述第一安装板120连接,多个所述第一反光板130的出光面形成所述第一反光面11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板120具有曲面结构,所述第一安装板120的曲面形状与所述第一反光面110的抛物线形状相同。多个所述第一反光板130均与所述第一安装板120贴合,即所述第一反光板130与所述第一安装板120的接触方式为面面接触,其中,多个所述第一反光板130将所述第一安装板120的曲面进行细分,从而使得多个所述第一反光板130组成的曲面保持与所述第一安装板120的曲面平行,进而使得多个所述第一反光板130组成的曲面形成所述第一反光面110,减少对所述第一反光面110的焦点位置的影响,从而减少了对反射光线的照射强度降低的情况。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杯体的中心到所述第一杯体的边缘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反光板的面积之比相等,使得所述第一杯体上的各第一反光板的面积呈等比分布,其中,位于第一杯体的中心位置的第一反光板的面积最小。在其他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杯体的中心到所述第一杯体的边缘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反光板的面积之差相等,即所述第一杯体上的各第一反光板的面积呈等差分布,这可根据第一杯体的最大出光口径以及最大出光角进行调整获得。
[0037]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反光板130的出光面具有平行四边形结构。所述第一反光板
130的反光面作为所述第一反光面110的单位面,即各所述第一反光板130的反光面共同组成所述第一反光面110,也即所述第一反光面110被划分为多个所述第一反光板130的反光面,每一个所述第一反光板130的反光面的反射面积直接影响到所述第一反光面110的反射光线数量,从而影响反射光线在照射物体上的照射强度。其中,将所述第一反光板130的出光面设置成平行四边形结构,使得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反光板130的反光面的侧边保持平行,便于将多个所述第一反光板130拼接形成所述第一反光面110,以减少各所述第一反光板130之间的间隙,进一步提高反射光线的数量,从而进一步提高反射光线的照射强度。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反光板130的出光面为矩形结构,进一步便于减小各所述第一反光板130之间的间隙。
[0038]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杯体还包括第一喷砂凸起,所述第一喷砂凸起位于所述第一反光板的出光面上,所述第一喷砂凸起与所述第一反光板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喷砂凸起凸设于所述第一反光板上,第一喷砂凸起的材质为喷砂处理过程中喷涂的喷料,所述根据喷砂凸起的表面特性,即喷砂凸起表面具有毛细现象,使得所述第一喷砂凸起对水分子具有亲合性,增大了第一杯体对水珠的亲合力,从而使得第一杯体内形成的水珠沿着第一反光面的表面下滑,减少了水珠滴落在光源体上的几率,降低了光源体因局部受冷而破裂的几率,延长了光源体的使用寿命,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0039]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所述第二杯体200包括第二安装板220以及多个第二反光板230,多个所述第二反光板230均与所述第二安装板220连接,多个所述第二反光板230的出光面形成所述第二反光面21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板220具有曲面结构,所述第二安装板220的曲面形状与所述第二反光面210的抛物线形状相同。多个所述第二反光板230均与所述第二安装板220贴合,即所述第二反光板230与所述第二安装板220的接触方式为面面接触,其中,多个所述第二反光板230将所述第二安装板220的曲面进行细分,从而使得多个所述第二反光板230组成的曲面保持与所述第二安装板220的曲面平行,进而使得多个所述第二反光板230组成的曲面形成所述第二反光面210,减少对所述第二反光面210的焦点位置的影响,从而减少了对反射光线的照射强度降低的情况。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沿远离所述第一杯体的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反光板的面积之比相等,且靠近所述第一杯体的第二反光板的面积与位于所述第一杯体的边缘的第一反光板的面积的比值相等,使得所述第二杯体上的各第二反光板的面积呈等比分布,其中,靠近第一杯体的第二反光板的面积最小。在其他实施例中,在沿远离所述第一杯体的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反光板的面积之差相等,即所述第二杯体上的各第二反光板的面积呈等差分布,这可根据第二杯体的最大出光口径以及最大出光角进行调整获得。
[0040]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反光板230的出光面具有平行四边形结构。所述第二反光板230的反光面作为所述第二反光面210的单位面,即各所述第二反光板230的反光面共同组成所述第二反光面210,也即所述第二反光面210被划分为多个所述第二反光板230的反光面,每二个所述第二反光板230的反光面的反射面积直接影响到所述第二反光面210的反射光线数量,从而影响反射光线在照射物体上的照射强度。其中,将所述第二反光板230的出光面设置成平行四边形结构,使得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二反光板230的反光面的侧边保持平行,便于将多个所述第二反光板230拼接形成所述第二反光面210,以减少各所述第二反光板230之间的间隙,进二步提高反射光线的数量,从而进二步提高反射光线的照射强
度。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反光板230的出光面为矩形结构,进二步便于减小各所述第二反光板230之间的间隙。
[004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杯体还包括第二喷砂凸起,所述第二喷砂凸起位于所述第二反光板的出光面上,所述第二喷砂凸起与所述第二反光板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喷砂凸起凸设于所述第二反光板上,第二喷砂凸起的材质为喷砂处理过程中喷涂的喷料,所述根据喷砂凸起的表面特性,即喷砂凸起表面具有毛细现象,使得所述第二喷砂凸起对水分子具有亲合性,增大了第二杯体对水珠的亲合力,从而使得第二杯体内形成的水珠沿着第二反光面的表面下滑,减少了水珠滴落在光源体上的几率,降低了光源体因局部受冷而破裂的几率,延长了光源体的使用寿命,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0042]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第一反光板的面积由中心向边缘逐渐增大,第二反光板的面积沿远离第一杯体的方向逐渐增大,使得反光杯的反光板沿远离焦点位置的面积逐渐增大,从而使得每一反光板上的接收的光线数量相等,而通过对第一杯体以及第二杯体的最大出光口径以及最大出光角的调节,实现对反光杯的焦点的调节,从而便于将反光板的边缘朝向反光杯的抛物线的中线弯曲,使得第二反光板的反射光线之间的间距减小量大于第一反光板的反射光线之间的间距减小量,从而使得经过第二反光板反射的光线照射在检测车体上的面积等于经过第一反光板反射的光线照射在检测车体上的面积,这样,在第一反光板与第二反光板上的反射光线数量相等,以及照射面积相等的情况下,使得第一反光板在检测车体上的光通量与第二反光板在检测车体上的光通量相等,从而使得检测车体上的光照更加均匀,提高了反光板的反射光线在检测车体上的光照均匀性。
[0043]
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太阳光照明模拟灯具,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反光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反光杯包括第一杯体以及第二杯体。所述第一杯体具有第一反光面。所述第一反光面沿预设方向的截面为抛物线结构,所述第一反光面的抛物线的焦点位于所述第一反光面的出光侧,所述第一杯体包括第一安装板以及多个第一反光板,多个所述第一反光板均与所述第一安装板连接,多个所述第一反光板的出光面形成所述第一反光面。所述第二杯体开设有容置空间。所述第一杯体收容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第一杯体与所述第二杯体连接。所述第二杯体具有第二反光面,所述第二反光面的出光侧与所述第一反光面的出光侧相同,所述第二反光面沿所述预设方向截面为抛物线结构,所述第二反光面的焦点与所述第一反光面的抛物线的焦点重合,所述第二杯体包括第二安装板以及多个第二反光板,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所述第一安装板连接,多个所述第二反光板均与所述第二安装板连接,多个所述第二反光板的出光面形成所述第二反光面;由所述第二杯体的中心到所述第二杯体的边缘方向上,多个所述第二反光板的面积逐渐增大,且多个所述第一反光板的面积沿远离所述第二杯体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第一反光面与所述第二反光面组合形成的抛物线结构满足以下公式:
[0044]
y2=2px;
[0045][0046]
其中,x和y组成的坐标对应于第一反光面与所述第二反光面组合形成的抛物线上的坐标,p为所述第二反光面的焦点与所述第一反光面组合形成的抛物线焦距,l1为所述第
一杯体的最大出光口径,l2为所述第二杯体的最大出光口径,θ1为所述第一杯体的最大出光角,θ2为所述第二杯体的最大出光角,k为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光速的比值。第一反光板的面积由中心向边缘逐渐增大,第二反光板的面积沿远离第一杯体的方向逐渐增大,使得反光杯的反光板沿远离焦点位置的面积逐渐增大,从而使得每一反光板上的接收的光线数量相等,而通过对第一杯体以及第二杯体的最大出光口径以及最大出光角的调节,实现对反光杯的焦点的调节,从而便于将反光板的边缘朝向反光杯的抛物线的中线弯曲,使得第二反光板的反射光线之间的间距减小量大于第一反光板的反射光线之间的间距减小量,从而使得经过第二反光板反射的光线照射在检测车体上的面积等于经过第一反光板反射的光线照射在检测车体上的面积,这样,在第一反光板与第二反光板上的反射光线数量相等,以及照射面积相等的情况下,使得第一反光板在检测车体上的光通量与第二反光板在检测车体上的光通量相等,从而使得检测车体上的光照更加均匀,提高了反光板的反射光线在检测车体上的光照均匀性。
[0047]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