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60867发布日期:2021-11-05 21:53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灯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照明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灯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led照明技术的高速发展,led灯因其高效、节能环保已经发展成为市面上最主要的照明产品。这对于led灯提出了更多细致的要求。例如台灯中最常见的一种直下式发光方式,使用灯板+灯珠+透镜+反光杯等零部件组合,可以起到不错的照明效果。但又因台灯的产品特性
‑‑
通常放置在工作台或书桌面上的工作/读写区域(以下简称作业面)的前方使用,这就要求台灯的光线能够尽量的偏向作业面,减少后向光,增大作业面光能利用率。同时,部分台灯可以通过把灯头抬起一定的角度来增大作业面光能利用率,但是这样又会产生刺眼的眩光,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3.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灯结构存在容易产生眩光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灯结构存在容易产生眩光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灯结构,包括:灯板组件;反光罩,灯板组件的光源朝向反光罩发光,反光罩具有出光口;防眩板,防眩板的个数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防眩板包括第一防眩板和第二防眩板,第一防眩板设置在出光口靠近用户一侧的边缘处,第二防眩板位于出光口处并与第一防眩板间隔设置以在二者之间形成透光区域,防眩板用于遮挡灯板组件发出的至少一部分光。
6.进一步地,灯板组件立置在反光罩的第一侧,反光罩的第二侧与灯板组件之间形成出光口,反光罩的第一侧相对于反光罩的第二侧远离用户。
7.进一步地,在竖直方向上,反光罩的第一侧的高度大于反光罩的第二侧的高度。
8.进一步地,灯板组件垂直于防眩板设置。
9.进一步地,出光口呈长条状,且防眩板沿着长条状的出光口的延伸方向延伸,长条状为弧形或直线形或折线形。
10.进一步地,光源发出的光中与第一防眩板和第二防眩板均相切的光线为第一光线,光源发出的光中与第二防眩板远离第一防眩板的一侧相切的光线为第二光线,第二防眩板遮挡第一光线和第二光线之间的光。
11.进一步地,第一光线与第二光线形成的角度大于5度且小于等于15度。
12.进一步地,第二光线与灯板组件的夹角小于等于61度。
13.进一步地,防眩板的至少一部分朝向反光罩凸出设置,以使防眩板的凸出部分高于出光口形成的出光面。
14.进一步地,灯结构还包括匀光板,匀光板具有安装结构,防眩板安装在安装结构处,匀光板设置在出光口处以全部遮挡出光口。
15.进一步地,匀光板具有向反光罩凹入的凹槽,凹槽作为安装结构,防眩板容置在凹槽内。
16.进一步地,匀光板远离反光罩的表面具有菲涅尔条纹结构和圆珠面结构,菲涅尔条纹结构与圆珠面结构之间设置有安装结构,菲涅尔条纹结构位于透光区域处。
17.进一步地,灯板组件远离反光罩的一端与反光罩的第二侧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上。
18.进一步地,反光罩具有一个或多个匀光面,匀光面靠近反光罩的第二侧设置,且匀光面朝出光口隆起。
19.进一步地,匀光面为多个,多个匀光面沿反光罩的第二侧向反光罩的第一侧的方向顺次排列。
20.进一步地,反光罩朝向防眩板的一侧表面具有锯齿结构,锯齿结构靠近反光罩的第一侧设置,且锯齿结构与匀光面间隔设置。
21.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灯结构包括灯板组件、反光罩和防眩板,灯板组件的光源朝向反光罩发光,反光罩具有出光口;防眩板的个数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防眩板包括第一防眩板和第二防眩板,第一防眩板设置在出光口靠近用户一侧的边缘处,第二防眩板位于出光口处并与第一防眩板间隔设置以在二者之间形成透光区域,防眩板用于遮挡灯板组件发出的至少一部分光。
22.灯板组件发出的光一部分直接经出光口射向作业面,而灯板组件发出的另一部分光直接射向反光罩,而反光罩将光反射到出光口处,以减少光直射到作业面上,使得照射到作业面上的光变得更为柔和,避免作业面反射强光产生刺眼的情况。防眩板所在的平面与灯板组件之间呈角度设置,就使得灯板组件是侧发光的形式,而此时为了让光向下发射,反光罩会在灯板组件的出光方向上对灯板组件进行反光。需要说明的是,在侧发光的情况下,若反光罩遮挡灯板组件的面积较大,就使得灯结构照射到作业面上的范围变小,降低了光能的利用率。而若反光罩遮挡灯板组件的面积较小,就使得有一部分光线直射到人眼,产生眩光的情况。在保证灯结构照射到作业面上的范围不变的情况下,为了减少产生眩光的情况,在出光口处设置了防眩板,防眩板会对灯结构直接照射到人眼的部分光进行遮挡,以避免光直射到人眼,大大减少了眩光的产生。
附图说明
23.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4.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可选实施例的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25.图2示出了图1中灯结构的另一个角度的视图;
26.图3示出了图2中p处的放大图;
27.图4示出了图1中灯结构中灯板组件发出的光线中与防眩板的关系图;
28.图5示出了图2中n处的放大图。
29.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30.10、灯板组件;11、灯珠;20、反光罩;21、匀光面;22、锯齿结构;30、出光口;31、第一子出光口;32、第二子出光口;40、防眩板;41、第一防眩板;42、第二防眩板;50、匀光板;51、安装结构;52、圆珠面结构;53、菲涅尔条纹结构;60、第一光线;70、第二光线。
具体实施方式
3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32.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技术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33.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3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灯结构存在容易产生眩光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灯结构。
35.如图1至图5所示,灯结构包括灯板组件10、反光罩20和防眩板40,灯板组件10的光源朝向反光罩20发光,反光罩20具有出光口30;防眩板40的个数至少为两个,至少两个防眩板40包括第一防眩板41和第二防眩板42,第一防眩板41设置在出光口30靠近用户一侧的边缘处,第二防眩板42位于出光口30处并与第一防眩板41间隔设置以在二者之间形成透光区域,防眩板40用于遮挡灯板组件10发出的至少一部分光。
36.灯板组件10发出的光一部分直接经出光口30射向作业面,而灯板组件10发出的另一部分光直接射向反光罩20,而反光罩20将光反射到出光口30处,以减少光直射到作业面上,使得照射到作业面上的光变得更为柔和,避免作业面反射强光产生刺眼的情况。防眩板40所在的平面与灯板组件10之间呈角度设置,就使得灯板组件10是侧发光的形式,而此时为了让光向下发射,反光罩20会在灯板组件10的出光方向上对灯板组件10进行反光。需要说明的是,在侧发光的情况下,若反光罩20遮挡灯板组件10的面积较大,就使得灯结构照射到作业面上的范围变小,降低了光能的利用率。而若反光罩20遮挡灯板组件10的面积较小,就使得有一部分光线直射到人眼,产生眩光的情况。在保证灯结构照射到作业面上的范围不变的情况下,为了减少产生眩光的情况,在出光口30处设置了防眩板40,防眩板40会对灯结构直接照射到人眼的部分光进行遮挡,以避免光直射到人眼,大大减少了眩光的产生。
37.第一防眩板41设置在出光口30靠近用户一侧的边缘处,以避免光照射到人眼,而第二防眩板42设置在出光口30处,以使得第二防眩板42能够遮挡部分光,避免这部分光直接照射到人眼,起到防眩光的作用,以爱护用户的眼睛。
38.如图4所示,灯板组件10立置在反光罩20的第一侧,反光罩20的第二侧与灯板组件10之间形成出光口30,反光罩20的第一侧相对于反光罩20的第二侧远离用户。灯板组件10立置设置,以实现灯板组件10的侧发光,而反光罩20能够对灯板组件10发出的光进行反射。将灯板组件10立置能够使得大部分的光都能够经反光罩20反射后射向出光口30,使得光线更为柔和,以保护用户的眼睛。此外,这样设置还使得部分光能够投射到反光罩20的第二侧的外侧,达到光线前投的目的,增大了灯结构的照射面积,增加了光能的利用率。
39.如图2和图4所示,在竖直方向上,反光罩20的第一侧的高度大于反光罩20的第二侧的高度。这样设置能够将灯板组件10发出的光向出光口30处反射,以使得侧发光的灯板组件10的光能够照射到作业面上。
40.如图4所示,灯板组件10垂直于防眩板40设置。这样设置便于制作灯结构,同时灯
板组件10与反光罩20之间连接的也比较稳定。此外,灯板组件10与防眩板40垂直,就等同于灯板组件10与出光口30所在的平面垂直,能够保证大部分光线能够被反光罩20反射到出光口30处,减少直接照射到作业面上的光。
41.如图1和图2所示,出光口30呈长条状,且防眩板40沿着长条状的出光口30的延伸方向延伸。这样设置使得防眩板40与出光口30的形状相同,而灯板组件10位于防眩板40远离用户的一侧,以防止灯板组件10发射的光直接照射到人眼,减少了眩光的产生,大大增加了灯结构对眼睛的保护。
42.可选地,长条状可以是弧形的,而弧形的半径较小的弧面朝向用户设置。
43.当然,长条状还可以是直线形的。更确切地说为矩形。
44.当然,长条状还可以是折线形的,例如直线弯折成的锯齿状的,弧线弯折呈的波浪状的。
45.如图4所示,防眩板40与灯板组件10之间具有第一预设距离,防眩板40与反光罩20的第二侧之间具有第二预设距离,以使防眩板40将出光口30分成第一子出光口31和第二子出光口32,且第二子出光口32相对于第一子出光口31远离灯板组件10。防眩板40与灯板组件10和反光罩20的第二侧均间隔设置,也就是说防眩板40位于出光口30的中部处,以遮挡直射到人眼的光,减少眩光的产生。需要说明的是,灯板组件10发出的光中直接经第一子出光口31射出的光不会直接照射到人眼,而第二子出光口32射出的光均是经过反光罩20反射后的光,这样就能够对用户的眼睛形成保护的作用。
46.如图4所示,灯板组件发出的光线分为三部分,一部分(a区域)打到反光罩20的表面上,在反光罩20的表面发生反射后入射到匀光板50上,另一部分(b区域和c区域)不经反射,直接射到匀光板50上,而这部分光线又分为两部分,其中b区域的入射光经过匀光板50后直接被防眩板40所阻隔,有效避免了光线直接射入到用户眼中,大大降低了眩光的风险,改善了用户的用眼环境,而c区域的光线经由匀光板50后直接射到作业面。
47.如图4所示,光源发出的光中与第一防眩板41和第二防眩板42均相切的光线为第一光线60,光源发出的光中与第二防眩板42远离第一防眩板41的一侧相切的光线为第二光线70,第二防眩板42遮挡第一光线60和第二光线70之间的光。根据需要遮挡的光线来调整第一防眩板41和第二防眩板42的位置以保证灯结构发光效率的同时减少防眩光的产生,使得用户的体验感更好。
48.具体的,第一光线60与第二光线70形成的角度大于5度且小于等于15度。这样设置使得第一光线60与第二光线70之间形成的b区域,b区域处的光被第二防眩板42遮挡,避免光线直接射入到用户眼中。由于不同的人高度不同,对灯结构的需求也就不同,而将第一光线60与第二光线70形成的角度设置在5到15度的范围内,使得大部分用户在使用灯结构时均不会被光线直射。
49.具体的,第二光线70与灯板组件10的夹角小于等于61度。第二光线70与灯板组件10的夹角围成的区域为c区域,c区域的光线经由匀光板50后直接射到作业面。第二光线70与灯板组件10的夹角的范围,能够保证照射到作业面上的光强。
50.如图4所示,防眩板40的至少一部分朝向反光罩20凸出设置,以使防眩板40的凸出部分高于出光口30形成的出光面。由于灯板组件10发出的光中直射到人眼的不是某一个角度的光,而是一个角度范围内的光都会直射到人眼中,为了将这部分光吸收或反射掉,就要
将防眩板40设置成具有一定高度的结构,以对这部分光进行吸收或反射,避免这部分光直射到人眼,达到防眩光的目的,有效地保护了眼睛。
51.而在图4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防眩板40远离反光罩20的一侧表面低于出光面。
52.当然,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将防眩板40远离反光罩20的一侧表面设置成与出光面平齐的形式。
53.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同的型号的产品中,防眩板40的凸出部分高出出光面的距离是不同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遮挡哪部分角度的光线来进行设计。
54.当然,还有的灯结构中防眩板40朝向反光罩20的一侧表面与出光面是平齐的,但是防眩板40远离反光罩20的一侧表面是低于出光面的。
55.如图2和图4所示,灯结构还包括匀光板50,匀光板50具有安装结构51,防眩板40安装在安装结构51处,匀光板50设置在出光口30处以全部遮挡出光口30。防眩板40安装在安装结构51处,就使得防眩板40通过匀光板50被固定住,而匀光板50的两端分别与反光罩20和灯板组件10连接,以使灯板组件10、反光罩20和匀光板50围成一个出光空间。防眩板40可以设置在匀光板50朝向反光罩20的一侧表面上,防眩板40还可以设置在匀光板50远离反光罩20的一侧表面上。匀光板50的设置能够对经出光口30射出的光进行均匀的作用,以避免灯结构照射到作业面上局部光强较强的情况,使得灯结构射出的光更为均匀。
56.如图4所示,匀光板50具有向反光罩20凹入的凹槽,凹槽作为安装结构51,防眩板40容置在凹槽内。这样设置使得防眩板40裸露在匀光板50的外侧,便于对防眩板40进行维修和更换,使得灯结构的维修变得更为简单。
57.当然,安装结构51还可以是匀光板50向远离反光罩20的方向凹入的凹槽,这样就将防眩板40限位在出光空间内,可以减少其他结构件对防眩板40的碰撞,大大增加了防眩板40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8.当然,安装结构51还可以是设置在匀光板50上的通孔,而防眩板40卡接在通孔处。安装结构51是通孔或凹槽的形式作用都是相同的。
59.如图4所示,灯板组件10远离反光罩20的一端与反光罩20的第二侧处于同一水平高度上。这样设置使得灯板组件10与出光面是垂直的,以便于对防眩板40的位置的设计,保证灯结构产生较少的眩光,更为爱护用户的眼睛,使得用户的体验感更好。
60.如图3所示,反光罩20具有一个或多个匀光面21,匀光面21靠近反光罩20的第二侧设置,且匀光面21朝出光口30隆起。通过在反光罩20靠近第二侧的位置设置朝出光口30隆起的匀光面21,就使得被反光罩20反射后分布的更为均匀,就使得灯结构照射到作业面上的光强更为均匀,使得灯结构的使用体验感更好。
61.如图3所示,匀光面21为多个,多个匀光面21沿反光罩20的第二侧向反光罩20的第一侧的方向顺次排列。将匀光面21设置成多个,能够增加射出出光口30的光的均匀性,使得作业面上的光强更为均匀。
62.在一个未图示的具体实施例中,匀光面21为多个,但是匀光面21的形状与反光罩20的形状是不同的,在本实施例中,匀光面21为隆起的微透镜结构,这样也能起到匀光的作用。而相邻两个匀光面21的未隆起的部分是连续设置的。
63.需要说明的是,在反光罩20朝向匀光板50的一侧表面上,在反光罩20的第一侧与反光罩20的匀光面21之间的区域,可以是一整个曲面。当然,还可以是多个台阶面的形式。
64.如图1所示,匀光板50远离反光罩20的表面具有菲涅尔条纹结构53和圆珠面结构52,菲涅尔条纹结构53与圆珠面结构52之间设置有安装结构51,菲涅尔条纹结构位于透光区域处。通过在匀光板50上设置菲涅尔条纹结构53能够对大角度光线进行全反射,而将菲涅尔条纹结构53设置在匀光板50靠近用户的位置,能够对大角度光线进行反射,避免光线直接照射到人眼,起到了防眩的作用。而圆珠面结构52能够改变光的光程起到匀光的作用,将圆珠面结构52设置在远离用户的位置使得圆珠面结构52能够对大部分光进行匀光,使得照射到作业面上的光强更均匀。
65.此外,匀光板50靠近反光罩20的表面进行了磨砂处理,以达到匀光的目的,达到增加了匀光板50的匀光效果。
66.如图2和图4所示,灯板组件10上的灯珠11按弧形排列,与整体的弧形结构保持一致,且灯珠11的出光面正对前方并和出光方向保持垂直,反光罩20采用高反塑料材质(pc或pp),反射率高达90%以上,用以保证整个灯结构的效率;匀光板50为透明材质,且在匀光板50的表面设计有圆珠面结构52,在能保证出射光方向可控的同时,尽可能的使出光均匀。防眩板通过螺丝和匀光板50固定连接,加强整个灯结构的稳定性。
67.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灯珠11作为光源,而光源还可以不是灯珠的形式,可以是其他的形式。
68.如图5所示,反光罩20朝向防眩板40的一侧表面具有锯齿结构22,锯齿结构22靠近反光罩20的第一侧设置,且锯齿结构22与匀光面21间隔设置。锯齿结构22相对于匀光面21靠近灯板组件10,光源发出的光照射到锯齿结构22上,锯齿结构22将光反射以增加偏光角度,使得光斑的宽度增大,增加了灯结构照射的作业面的范围,增加了光能的利用率。
69.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70.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71.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72.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