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感应功能的吊扇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04961发布日期:2021-12-04 11:59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感应功能的吊扇灯的制作方法
一种具有感应功能的吊扇灯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吊扇灯,尤其是一种具有感应功能的吊扇灯。


背景技术:

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用品、家居用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小家电往微型化、便携化、智能化方向不断进化。并且现在的年轻人对于创意型的小家电的追求,越来越向智能化和多功能化发展。
3.风扇灯是一种常用的家用电器。最为常见的风扇灯是将灯具装置装配在驱动装置下方使之成为一个整体,是灯和风扇的完美结合,既具有灯的装饰性,又兼有风扇的实用性,在室内装修中大量使用。
4.然而,目前吊扇灯所配备的灯体,均只具备照明功能,功能单一,不能满足人们日新月异的要求。
5.为此,本实用新型即针对上述问题而研究提出。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感应功能的吊扇灯,可以改善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根据使用需求来自动控制第二发光体的开启或关闭,具有多功能性,实用性高的特点。
7.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8.一种具有感应功能的吊扇灯,包括能与天花板连接的吊装座1,所述吊装座1下端设有能相对吊装座1转动的风扇组件2,所述风扇组件2下端连接有能相对吊装座1固定的灯具组件3,所述灯具组件3包括与风扇组件2连接的底壳31以及与所述底壳31连接的灯罩32,所述底壳31上设有用于照明的第一发光体33,所述底壳31上还设有第二发光体34,所述吊扇灯还包括具有感应功能并用于控制第二发光体34开启或关闭的感应装置35。
9.如上所述一种具有感应功能的吊扇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装置35为设在底壳31上并与第二发光体34控制连接的微波雷达。
10.如上所述一种具有感应功能的吊扇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31上还设有与第二发光体34电连接的驱动电源36。
11.如上所述一种具有感应功能的吊扇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31上还设有与第二发光体34电连接的充电电池37。
12.如上所述一种具有感应功能的吊扇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32与底壳31之间可拆卸地连接。
13.如上所述一种具有感应功能的吊扇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体33包括与底壳31连接的第一灯板331,所述第一灯板331上设有多个能照明的第一灯珠332;所述第二发光体34包括与底壳31连接并位于底壳31中心位置的第二灯板341,所述第二灯板341上设有多个能照明的第二灯珠342。
14.如上所述一种具有感应功能的吊扇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灯板331与底壳31之间通过连接结构38间隔设置而使得第一灯板331与底壳31之间形成能给第一灯珠332散热的空气过道。
15.如上所述一种具有感应功能的吊扇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灯板341与底壳31之间通过连接结构38间隔设置而使得第二灯板341与底壳31之间形成能给第二灯珠342散热的空气过道。
16.如上所述一种具有感应功能的吊扇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38包括设在底壳31内底壁上的凸块381,所述凸块381上端设有连接柱382,所述连接柱具有螺纹孔3821,所述第一灯板331上相对应于凸块381设有能套设于连接柱382上的连接孔套383,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在连接孔套383套设于连接柱382上时与螺纹孔3821螺纹连接而阻止第一灯板331与凸块381分离的螺杆384。
17.如上所述一种具有感应功能的吊扇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座1包括呈u型的吊装架11,所述吊装架11通过吊杆12与风扇组件2连接;所述吊装架11开口两端之间设有加强杆13,所述加强杆13上设有供电线穿过的穿线孔131。
18.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9.1、本实用新型包括能与天花板连接的吊装座,所述吊装座下端设有能相对吊装座转动的风扇组件,所述风扇组件下端连接有能相对吊装座固定的灯具组件,所述灯具组件包括与风扇组件连接的底壳以及与所述底壳连接的灯罩,所述底壳上设有用于照明的第一发光体,所述底壳上还设有第二发光体,所述吊扇灯还包括具有感应功能并用于控制第二发光体开启或关闭的感应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外部开关装置以控制第一发光体的开启或关闭,同时通过感应装置来控制第二发光体的开启或关闭,在使用时,能够根据使用需求来控制灯具组件工作,如在需要长时间照明时,则需要用户手动操作外部开关装置以控制第一发光体开启而实现长时间照明工作,在需要短时间照明时,无需用户手动操作,而是通过感应装置来控制第二发光体开启以实现短时间照明工作,也就是说,在用户短时间进入感应装置的感应范围内时,感应装置控制第二发光体开启而照明,则用户无需控制外部开关装置即可实现照明功能,也可以方便用户寻找外部开关装置的位置而控制第一灯体开启,给用户生活提供良好的便利性,待用户离开感应装置的感应范围时,感应装置控制第二发光体关闭,从而节省能源,避免浪费,具有多功能性,实用性高的特点。
20.2、所述感应装置为设在底壳上并与第二发光体控制连接的微波雷达,能够更好的检测用户活动,及时控制第二发光体开启或关闭,给用户良好体验效果。
21.3、所述底壳上还设有与第二发光体电连接的驱动电源,能够把外部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确保使用安全。
22.4、所述底壳上还设有与第二发光体电连接的充电电池,在断电或外部电源发生故障情况下,第二发光体依然能够实现照明工作,不受外部因素影响,实用性高。
23.5、所述灯罩与底壳之间可拆卸地连接,能够方便拆装或更换第一发光体和第二发光体。
24.6、所述第一灯板与底壳之间通过连接结构间隔设置而使得第一灯板与底壳之间形成能给第一灯珠散热的空气过道,具有散热效果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灯具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灯具组件的剖视图。
30.图5为图4中a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32.如图1

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感应功能的吊扇灯,包括能与天花板连接的吊装座1,所述吊装座1下端设有能相对吊装座1转动的风扇组件2,所述风扇组件2下端连接有能相对吊装座1固定的灯具组件3,所述灯具组件3包括与风扇组件2连接的底壳31以及与所述底壳31连接的灯罩32,所述底壳31上设有用于照明的第一发光体33,所述底壳31上还设有第二发光体34,所述吊扇灯还包括具有感应功能并用于控制第二发光体34开启或关闭的感应装置35。本实用新型通过外部开关装置以控制第一发光体的开启或关闭,同时通过感应装置来控制第二发光体的开启或关闭,在使用时,能够根据使用需求来控制灯具组件工作,如在需要长时间照明时,则需要用户手动操作外部开关装置以控制第一发光体开启而实现长时间照明工作,在需要短时间照明时,无需用户手动操作,而是通过感应装置来控制第二发光体开启以实现短时间照明工作,也就是说,在用户短时间进入感应装置的感应范围内时,感应装置控制第二发光体开启而照明,则用户无需控制外部开关装置即可实现照明功能,也可以方便用户寻找外部开关装置的位置而控制第一灯体开启,给用户生活提供良好的便利性,待用户离开感应装置的感应范围时,感应装置控制第二发光体关闭,从而节省能源,避免浪费,具有多功能性,实用性高的特点。
33.本实用新型在外部开关装置控制第一发光体开启时,并且用户处于感应装置的感应范围内时,灯具组件的控制程序控制第二发光体关闭,从而节省电。
34.所述感应装置35为设在底壳31上并与第二发光体34控制连接的微波雷达,能够更好的检测用户活动,及时控制第二发光体开启或关闭,给用户良好体验效果。
35.所述底壳31上还设有与第二发光体34电连接的驱动电源36,能够把外部电源供应转换为特定的电压电流,确保使用安全。
36.所述底壳31上还设有与第二发光体34电连接的充电电池37,在断电或外部电源发生故障情况下,第二发光体依然能够实现照明工作,不受外部因素影响,实用性高。
37.所述灯罩32与底壳31之间可拆卸地连接,能够方便拆装或更换第一发光体和第二发光体,更换、组装便捷。
38.所述第一发光体33包括与底壳31连接的第一灯板331,所述第一灯板331上设有多个能照明的第一灯珠332;所述第二发光体34包括与底壳31连接并位于底壳31中心位置的第二灯板341,所述第二灯板341上设有多个能照明的第二灯珠342。
39.为了提高散热效率,延长灯具组件使用周期,所述第一灯板331与底壳31之间通过连接结构38间隔设置而使得第一灯板331与底壳31之间形成能给第一灯珠332散热的空气
过道。
40.为了提高散热效率,延长灯具组件使用周期,所述第二灯板341与底壳31之间通过连接结构38间隔设置而使得第二灯板341与底壳31之间形成能给第二灯珠342散热的空气过道。
41.根据使用需求,所述连接结构38包括设在底壳31内底壁上的凸块381,所述凸块381上端设有连接柱382,所述连接柱具有螺纹孔3821,所述第一灯板331上相对应于凸块381设有能套设于连接柱382上的连接孔套383,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在连接孔套383套设于连接柱382上时与螺纹孔3821螺纹连接而阻止第一灯板331与凸块381分离的螺杆384。在拆卸时,只需将螺杆384与螺纹孔3821分离,即可将第一发光体33从底壳31上拆卸下来;在组装时,操作第一灯板331而将连接孔套383套设在连接柱382上,然后将螺杆384与螺纹孔3821连接即可。
42.所述凸块381与连接柱382之间形成有台阶,在连接孔套383套设在连接柱382上时,第一灯板331侧面与台阶抵触,使得第一灯板331相对底壳31更加稳固。
43.为了提高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强度,所述吊装座1包括呈u型的吊装架11,所述吊装架11通过吊杆12与风扇组件2连接;所述吊装架11开口两端之间设有加强杆13。
44.所述加强杆13上设有供电线穿过的穿线孔131,能够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电线整齐。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