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孔出光的光学模组及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99032发布日期:2021-11-25 13:43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孔出光的光学模组及灯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小孔出光的光学模组及灯具。


背景技术:

2.随着照明领域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对照明灯具要求已不仅仅局限于是否能照明,对光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由于照明灯具采用的led的发光尺寸比较集中,且发光角度约为120度的单面发光体,相比于之前的传统光源更容易通过光学设计达到理想的配光。
3.因为led比较紧凑,点亮的裸光源led会非常“刺眼”,而人眼正常的注意视线范围是平视上方30
°
到下方60
°
,在这个范围内出现刺眼的光线,就会形成眩光。如果灯具发出的光线全部控制在<60
°
的截光角之内,就可以达到很好的防眩效果。为了解决led灯具的眩光问题,现有技术中存在多种方案,例如在led灯具表面设置乳白扩散板,或二次光学透镜来控制眩光。这种方案多是避免光源的光线直射入射到人眼来实现防眩光。虽然这种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光线强度,但led灯具依然看上去很“刺眼”;如果扩散板的透光率较低,使整体的照明水平被减弱,得不偿失。
4.led灯具的主要防眩办法是在灯具前面加挡光板或者格栅,这两种方法都容易影响灯具的外观,且对灯具的出光效率有较大的影响。目前,各大灯具厂商与用户都特别重视灯具的防眩处理,希望能有一种新型有效的方法来满足防眩要求。目前灯具防眩的主要问题在于如何控制灯具的遮光角,如果可以把遮光角控制在使用需求的范围内,将能够达到较好的防眩效果,这是灯具防眩的关键所在。
5.然而,在要求灯具防眩效果的同时,人们还要求灯具小巧、隐藏。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灯具防眩效果不佳的问题,提供一种小孔出光的光学模组及灯具。
7.一种小孔出光的光学模组,包括光源,沿所述光源的出光方向依次设有第一透镜、第二透镜以及具有出光孔的遮光罩,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第一透镜的底部下方,所述第二透镜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第二透镜的上端部,所述遮光罩设置在所述第二透镜的上方,所述光源、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和出光孔同轴设置。
8.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透镜为平凸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用于将所述光源发出的第一角度半光束角发散光收敛到第二角度半光束角发散光,所述第二透镜包括平凸透镜、双凸透或凹凸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用于将经过所述第一透镜收集的第二角度半光束角发散光整形为交叉的不同光束角发散光。
9.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经过所述第二透镜整形后的不同光束角发散光的交叉点与所述出光孔所在面相对应。
10.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角度与所述光源的发光面相关,所述第二
角度与所述第一透镜的配光角度相关,所述第二透镜包括配置为12
°
、24
°
或36
°
半光束角的透镜。
11.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出光孔的直径为10

20mm。
12.一种小孔出光的灯具,包括小孔出光的光学模组、光源模组和灯具基座,所述光源、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依次安装在所述光源模组中,所述遮光罩安装在所述灯具基座中,所述光源模组和灯具基座通过滑块组件活动连接。
13.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在所述灯具基座的与所述光源模组相对端设有可使滑块组件活动的滑槽,在所述光源模组的与所述灯具基座相对端设有安装所述滑块组件的安装孔,所述光源模组通过所述滑块组件沿所述灯具基座摆动。
14.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灯具基座包括面环组件和转动环,所述转动环嵌套设置在所述面环组件内并沿所述面环组件水平旋转,所述遮光罩卡扣安装在所述转动环上端,所述滑槽位于所述转动环的与所述光源模组的相对端。
15.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光源模组内的透镜压盖,所述第一透镜安装在所述透镜压盖内,所述透镜压盖的上端部向内延伸出环形卡台,所述环形卡台与所述第二透镜相抵。
16.进一步的,作为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光源支架,所述光源通过所述光源支架安装在所述光源模组内。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8.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两个透镜对光源发出的光线进行整形,使光线得到良好的聚集,无复杂结构的截光影响,光斑无副光,无分层等现象,进而压缩出光孔的尺寸;同时,经过两次透镜整形的光,在前方形成焦点,让灯具偏转时,出射的光始终在焦点位置,不会发生位移,使灯具在调节的同时,仍然高效的输出光。而且透镜深藏于灯具内部,具有较大的遮光角,有优秀的防眩效果。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出光路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爆炸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结构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剖视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出光路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2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27.此外,若有“第一”、“第二”等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者暗示相对重要性。
28.实施例1
29.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小孔出光的光学模组,如图1

2所示,包括光源11,沿光源11的出光方向依次设有第一透镜12、第二透镜13以及具有出光孔141的遮光罩14,光源11设置在第一透镜12的底部下方,第二透镜13可拆卸的安装在第二透镜13的上端部,遮光罩14设置在第二透镜13的上方,光源11、第一透镜12、第二透镜13和出光孔141同轴设置。
30.在本实施例中,出光孔141与遮光罩14同轴设置;而遮光罩14的表面可为平面结构或者弧面结构,在本实施例中,遮光罩14的表面为弧面结构,而遮光罩14的形状可根据采用该光学模组的灯具的形状确定。
3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12和第二透镜13的安装具体为,沿第一透镜12的圆周向第二透镜13方向延伸出环形安装结构,同时,在环形安装结构的上端部设置安装该第二透镜13的拖台,进一步的,为了使得安装后的第二透镜13不发生水平旋转或者偏转,可在拖台上设置第一卡位部,同时,在第二透镜13的与第一卡位部相对位置处设置与第一卡位部相匹配的第二卡位部,第二透镜13安装在拖台上后,通过第一卡位部和第二卡位部进行限位。
3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卡位部可为卡口或者卡块,第二卡位部为与第一卡位部相匹配,且互相进行卡持限位的卡块或者卡口。
33.设置的该第一卡位部和第二卡位部仅用于限制第二透镜13相对于第一透镜12在水平方向旋转,故此,第二透镜13也可快速拆卸安装,从而实现可更换。
3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12和第二透镜13均为凸透镜,第一透镜12用于将光源11发出的第一角度半光束角发散光收敛到第二角度半光束角发散光,故此,优选的,第一透镜12为平凸透镜;第二透镜13用于将经过第一透镜12收集的第二角度半光束角发散光整形为交叉的不同光束角发散光,故此,第二透镜13可为平凸透镜、双凸透或凹凸透镜。
3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角度与光源11的发光面相关,即与光源11的规格性能、安装位置以及遮光角度相关,在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光源11所发出的半光束角发散光的角度可为110
°‑
160
°
,即其到达第一透镜12的入射面的角度为110
°‑
160
°
,故此,第一角度即为110
°‑
160
°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光源11所发出的半光束角发散光的角度为120
°
,即其到达第一透镜12的入射面的角度为120
°
,故此,第一角度即为120
°
;而第二角度与第一透镜12的配光角度相关,第二角度即为经过第一透镜12的出光面的半光束角发散光的角度,在本实施中,所选择的第一透镜12可将光源11发出的半光束角发散光收敛到36
°
以内,即第二角度即为36
°

36.在本实施例中,设置第二透镜13,进一步将经过第一透镜12收敛的半光束角发散光进行聚集,将其整形为交叉的不同光束角;经过第二透镜13整形后的半光束角发散光的交点位置根据第二透镜13的配光角度决定,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透镜13包括配置为12
°
、24
°
或36
°
半光束角的透镜,故此,采用该光学模组的灯具的尺寸可根据第二透镜13的选择进行调整。
37.在本实施例中,经过第二透镜13整形后的不同光束角发散光的交叉点与出光孔141所在面相对应,故此,出光孔141的尺寸可进一步缩小,优选的,出光孔141的直径为10

20mm,进一步的,出光孔141的直径可设置为15mm以内。
38.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经过第一透镜12和第二透镜13两次透镜的收光,光源11发出的光线得到良好的聚集,在前方形成焦点,当光源11以及第一透镜12和第二透镜13同步偏转时,出射的光始终在焦点位置,即出光孔141位置,不会发生位移,使其在旋转的同时,仍然高效的输出光。同时,本实施例中的光学技术采用光路过渡均匀的凸透镜收光,无复杂结构的截光影响,无分层等现象。
39.实施例2
40.一种小孔出光的灯具,如图3

5所示:包括实施例1所述的小孔出光的光学模组,同时还包括光源模组2和灯具基座3,光源11、第一透镜12和第二透镜13依次安装在光源模组2中,遮光罩14安装在灯具基座3中,光源模组2和灯具基座3通过滑块组件4活动连接。
41.在本实施中,在灯具基座3的与光源模组2相对端设有可使滑块组件4活动的滑槽321,在光源模组2的与灯具基座3相对端设有安装滑块组件4的安装孔21,光源模组2通过滑块组件4沿灯具基座3摆动。
42.灯具基座3包括面环组件31和转动环32,转动环32嵌套设置在面环组件31内并沿面环组件31水平旋转,遮光罩14卡扣安装在转动环32上端,滑槽321位于转动环32的与光源模组2的相对端。
43.在本实施例中,面环组件31和转动环32的安装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进行赘述,而由于转动环32为环形结构,故此,遮光罩14的周边呈环形结构,进一步的,由于本实施例中采用的遮光罩14的表面为弧形结构,故此,遮光罩14为球面结构。遮光罩14与转动环32的安装具体为,沿遮光罩14一周设有第一安装部142,在转动环32上设有与第一安装部141相匹配的第二安装部322,遮光罩14通过该第一安装部141和第二安装部322安装在转动环32上;优选的,第一安装部142为沿遮光罩14的周边向转动环32方向延伸出的卡钩,第二安装部322为设置在转动环32侧壁的卡槽,遮光罩14通过卡钩和卡槽与转动环32可拆卸的安装。
44.在本实施例中,该灯具还包括安装在光源模组2内的透镜压盖15,第一透镜12安装在透镜压盖15内,进一步的,在透镜压盖15的下端部向内延伸出环形限位台,第一透镜12的下表面与环形限位台的上表面相抵,同时,在透镜压盖15的上端部向内延伸出环形卡台151,环形卡台151与第二透镜13的上表面相抵,从而对第一透镜12和第二透镜13进行限位,防止其上下晃动。而光源11通过光源支架16安装在光源模组2内。
45.在本实施中,第一透镜12和第二透镜13的安装结构参见实施例1,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46.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光源11发出的光线经过第一透镜12和第二透镜13两次透镜的收光,光源11发出的光线得到良好的聚集,在前方形成焦点,当光源模组2带动光源11以及第一透镜12和第二透镜13同步偏转时,出射的光始终在焦点位置,即出光孔141位置,不会发生位移,使灯具在调节的同时,仍然高效的输出光。而两次透镜均深藏于灯具内部,具有较大的遮光角,使得本灯具具有优秀的防眩效果。
47.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
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