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照射角度调节件的激光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15468发布日期:2022-05-31 14:03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照射角度调节件的激光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照明技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照射角度调节件的激光灯。


背景技术:

2.植物生长周期中,光能是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利用光能,植物可在叶绿体中进行光合作用。而太阳光波长包含400~760nm所有波长,经过试验证明,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效率最高的是400-500nm的蓝光以及600-700nm的红光。红光有助于开花结果和延长花期,使植物长高。蓝光能促进绿叶生长,促进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的积累,使植物增重。
3.在大型农业作物,经济作物实验室等领域需要改变激光的发散角来获得较为理想的生长环境;在工业加工领域中,也要通过改变激光的发散角来获得相应的焦距和加工成效,目前,要改变激光的发散角度只有通过前后挪动凹透镜来实现,不仅增加了产品的物理长度,而且生产模具需要不断改变来适应不同发散角度的激光模组,增加了生产和使用成本,且运用此方法的激光灯发散角度改变范围很小,很难满足用户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照射角度调节件的激光灯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照射角度调节件的激光灯,包括灯体和底座,灯体的内部包括发光组件,灯体的内部置于发光组件的一侧设置有照射角度调节件,照射角度调节件用于对发光组件发射的激光的照射角度作调节,灯体的一侧设置有开关组件,发光组件、照射角度调节件均与开关组件电连接,开关组件用于控制发光组件产生所需的光线、控制照射角度调节件作运行,灯体的出光口处设置有灯盖。
6.优选的,发光组件包括第一发光层、第二发光层、第三发光层,第一发光层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激光二极管,第二发光层内设置有与第一激光二极管数量不相同的第二激光二极管,第三发光层内设置有与第一激光二极管、第二激光二极管数量均不相同的第三激光二极管。
7.优选的,照射角度调节件包括波浪透镜、连接轴、第一驱动电机、定子、转子、第二驱动电机,波浪透镜置于第一发光层、第二发光层、第三发光层的发射激光的一侧,连接轴的一端与波浪透镜的一侧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驱动电机的转轴相连接,连接轴与波浪透镜的连接处设置有恢复扭簧,定子设置于灯体内,定子的接线脚与第一驱动电机电连接,转子设置于定子内,且转子一侧设置有传动轴,传动轴延伸至定子外,第二驱动电机设置于转子的一侧,且第二驱动电机的转轴与传动轴之间设置有传动件。
8.优选的,传动件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卡接于第二驱动电机的转动轴,第二齿轮卡接于传动轴延伸至定子外的一侧,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第一齿轮设置齿块的圆弧的圆心角≤180
°

9.优选的,开关组件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第四开关,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均与第一激光二极管、第二激光二极管、第三激光二极管电连接,第四开关与第二驱动电机电连接。
10.优选的,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开启和/或关闭第一激光二极管、第二激光二极管、第三激光二极管的数量均不相同。
11.优选的,灯盖与灯体的出光口处螺纹连接。
12.本实用新型具备的有益技术效果是:通过第一齿轮上的齿块与第二齿轮的齿块不断的啮合,再通过恢复扭簧的恢复作用,使第一激光二极管、第二激光二极管数量、第三激光二极管发出的激光的照射角度不断地改变,同时呈现扫射的状态,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高照射范围,增加与植物的照射面积,且照射角度范围大,满足客户要求;通过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控制发光组件发射出植物所需最适光源条件的照射激光,使植物的光合效率达到最高,提高植物的生长,并促进植物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的积累。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光组件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照射角度调节件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角度调节件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管结构示意图;
18.图6为本实用新型升降组件结构示意图。
19.附图标记:1、灯体;11、底座;12、灯盖;2、发光组件;21、第一发光层;22、第二发光层;23、第三发光层;24、第一激光二极管;25、第二激光二极管;26、第三激光二极管;3、照射角度调节件;31、波浪透镜;311、恢复扭簧;32、连接轴;33、第一驱动电机;34、定子;35、转子;351、传动轴;36、第二驱动电机;37;传动件;371、第一齿轮;372、第二齿轮;4、开关组件;41、第一开关;42、第二开关;43、第三开关;44、第四开关;5、转动调节件;51、灯壳套;52、转动球;53、安装管;531、弹性调节口;54、固定螺母;55、支承座;551、连接槽;6、升降组件;61、固定槽;611、齿条;62、“x”升降杆;63、第三驱动电机;64、第三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21.参照图1-6所示,一种具有照射角度调节件的激光灯,包括灯体1和底座 11,灯体1的前端设置有灯盖12,灯盖与灯体的前端螺纹连接,其中:
22.灯体1的内部包括发光组件2,发光组件2包括第一发光层21、第二发光层 22、第三发光层23,第一发光层21、第二发光层22、第三发光层23均同心设置,且第一发光层21设置有个第一激光二极管24,第二发光层22内设置有个第二激光二极管25,第三发光层内设置有个第三激光二极管26,每个第一激光二极管24、第二激光二极管25、第三激光二极管26均
可发射蓝激光与红激光;
23.照射角度调节件3包括波浪透镜31、连接轴32、第一驱动电机33、定子34、转子35、第二驱动电机36,波浪透镜31置于第一发光层21、第二发光层22、第三发光层23的发射激光的一侧,连接轴32的一端与波浪透镜31的一侧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驱动电机33的转轴相连接,定子34设置于灯体1内,定子34 的接线脚与第一驱动电机33电连接,转子35设置于定子34内,且转子35一侧设置有传动轴351,传动轴351延伸至定子34外,第二驱动电机36设置于转子 35的一侧,且第二驱动电机36的转轴与传动轴351之间设置有传动件37
24.照射角度调节件3包括波浪透镜31、连接轴32、第一驱动电机33、定子34、转子35、第二驱动电机36,波浪透镜31置于第一发光层21、第二发光层22、第三发光层23的发射激光的出光口一侧,且波浪透镜31的直径等于第三发光层23的直径,波浪透镜31用于对每个第一激光二极管24、第二激光二极管25、第三激光二极管26的激光的照射角度进行调节,连接轴32的顶部与波浪透镜 31的底部相连接,连接轴32的底部与第一驱动电机33的转轴通过轴承相卡接,连接轴32与波浪透镜31的连接处设置有恢复扭簧311,定子34设置于灯体1内,且定子34设置于驱动电机的右侧,定子34的正负极接线脚与第一驱动电机33 的正负极电连接,转子35设置于定子34内,且转子35一侧设置有传动轴351,转子35为具有磁场的磁铁,定子34为固定导体,定子34上设置有至少3组绕组,传动轴351延伸至定子34外,第二驱动电机36设置于转子35的一侧,且第二驱动电机36的转轴与传动轴351之间设置有传动件37,其中传动件37包括第一齿轮371、第二齿轮372,第一齿轮371卡接于第二驱动电机36的转动轴,第二齿轮372卡接于传动轴351延伸至定子34外一侧,第一齿轮371与第二齿轮372相啮合,第一齿轮371设置齿块的圆弧的圆心角≤180
°
,且第一齿轮设置齿块的圆弧圆心角不等于0
°
,在使用时,开关组件4上控制第二驱动电机36的开关,使第二驱动电机36开始运行,通过第二驱动电机36的转轴带动第一齿轮 371进行转动,当第一齿轮371上的设置的首个齿块与传动轴351上的第二齿轮 372进行啮合,带动第二齿轮372进行转动,第二齿轮372的转动带动传动轴351 进行转动,并带动转子35在定子34内进行转动,转子35的转动使定子34对自身的磁场进行切割,从而产生电流,并通过定子34的接线脚将电流传输至第一驱动电机33,第一驱动电机33开始运作,带动连接轴32进行转动,从而带动连接轴32连接的波浪透镜31跟随连接轴32一起进行转动,改变第一激光二极管24、第二激光二极管25数量、第三激光二极管26发出的激光的发散角度,连接轴32转动的同时带动恢复扭簧311产生形变,当第一齿轮371上设置的最后一个齿块与离开第二齿轮372上的齿块时,第一齿轮371不再于第二齿轮372 进行啮合,第一驱动电机33不再带动传动轴351进行转动,使得转子35不再定子34内进行转动,即不再产生驱使第一驱动电机33运行的电流,连接轴32不再进行转动,恢复扭簧311开始运作,带动连接轴32朝向与之前的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转动,再次带动波浪透镜31改变第一激光二极管24、第二激光二极管25数量、第三激光二极管26发出的激光的发散角度,通过第一齿轮371 上的齿块与第二齿轮372的齿块不断的啮合,再通过恢复扭簧311的恢复作用,使第一激光二极管24、第二激光二极管25数量、第三激光二极管26发出的激光的照射角度不断地改变,同时呈现扫射的状态,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高照射范围,增加与植物的照射面积,且照射角度范围大,满足客户要求;
25.灯体1的顶部设置有开关组件4,开关组件4用于控制发光组件2产生所需的光线,开关组件4包括第一开关41、第二开关42、第三开关43、第四开关44,第一开关41、第二开关
42、第三开关43均与第一激光二极管24、第二激光二极管25、第三激光二极管26电连接,第四开关44与第二驱动电机36电连接,第一开关41、第二开关42、第三开关43开启和/或关闭第一激光二极管24、第二激光二极管25、第三激光二极管26的数量均不相同,第一开关41为叶类蔬菜照射开关,第一开关41控制第一激光二极管24发出5个红激光、1个蓝激光,控制第二激光二极管25发出5个红激光、3个蓝激光,控制第三激光二极管26 全部发射蓝色激光,使照射至植物的红激光与蓝激光的整体比例为5:1,通过5:1的红激光与蓝激光的照射比例,使对叶类蔬菜的补光效率达到最高,使叶类蔬菜的光合效率达到最大光合效率,促进叶类蔬菜的生长,并促进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加快叶类蔬菜的增重速度,当切换至第二开关42 时,第二开关42为植物发芽阶段照射开关,第二开关42控制第一激光二极管 24发出5个红激光、1个蓝激光,控制第二激光二极管25发出7个红激光、1个蓝激光,控制第三发光层23内的其中7个第三激光二极管26的发出6个红激光、 1个蓝激光,且第三发光层23内未发出激光的第三激光二极管26的中心相连呈等边三角形,第二开光控制第一激光二极管24、第二激光二极管25、第三激光二极管26发出的红激光与蓝激光的整体比例为6:1,通过6:1的红激光与蓝激光的照射比例,使处于发芽阶段的植物的光合效率达到最大光合效率,促进处于发芽阶段的植物的生长,并促进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加快发芽阶段的植物的增重速度,当切换至第三开关43时,第三开关43为植物开花结果阶段照射开关,第三开关43控制第一激光二极管24全部照射红激光,控制第二发光层2222内的其中四个第二激光二极管25发出2个红激光、2个蓝激光,控制第三激光二极管26全部照射红激光,且第二发光层22内未发出照射激光的四个第二激光二极管25的中心相连接呈平行四边形,第三激光控制第一激光二极管24、第二激光二极管25、第三激光二极管26发出的红激光与蓝激光的整体比例为8:1,通过8:1的红激光与蓝激光的照射比例,使处于开花结果阶段的植物的光合效率达到最大光合效率,促进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加快开花结果阶段的植物的增重速度,通过第一开关4131、第二开关42、第三开关43控制发光组件2发射出植物所需最适光源条件的照射激光,使植物的光合效率达到最高,提高植物的生长,并促进植物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的积累。
26.底座11置于灯体1的底部,且底座11与灯体1之间设置有转动调节件5,转动调节件5的顶部与灯体1相连接,底部与底座11相连接,转动调节件5用于对发光组件2的照射角度作调节,转动调节件5包括灯壳套51、转动球52、安装管53、固定螺母54、支承座55,灯壳套51设置灯体1的底部相焊接,转动球52 与灯壳套51的底部一体成型,转动球52的可转动的嵌入安装管53内,安装管 53呈圆管状,且安装管53置于自身于转动球52的连接处设置有弹性调节口531,固定螺母54于安装管53的顶部的外周壁螺纹连接,固定螺母54用于对安装管 53与转动球52的连接处进行固定限位,安装管53的底部于支承座55的上端面相焊接,支承座55的底部设置于底座11的上端面,且支承座55与底座11之间设置有升降组件6,
27.升降组件6用于带动转动调节件5作上升和/或下降,升降组件6包括固定槽61、“x”升降杆62、第三驱动电机63、第三齿轮64,固定槽61呈长方形,且固定槽61设置于底座11的上端面,“x”升降杆62的顶部于支承座55的底部相连接,支承座55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槽551,“x”升降杆62的顶部的连接脚均设置有滚轮,滚轮的中心轴延伸至连接槽551的内侧壁的前后两端,连接槽 551的内侧壁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有供滚轮的中心轴移动的放置槽,第三驱动电机63设置于固定槽61内,且第三驱动电机63的转轴穿入“x”升降杆62的底部的连接脚,
第三驱动电机63的开关设置于灯体1的外周壁上,第三齿轮64与第三驱动电机63的转轴相连接,固定槽61内设置有齿条611。
28.在使用时,先将壳体套的底部转动球52放置于安装管53的顶部的弹性调节口531内,再对转动球52在弹性调节口531内进行转动,直至发光组件2的照射角度达到所需的范围,通过固定螺母54与安装管53的外侧壁的螺纹连接对弹性调节口531进行旋紧,对转动球52在弹性调节口531内的转动进行限定,使转动球52在固定螺母54未对弹性调节口531旋松的情况下,无法在弹性调节口531内进行转动,在根据植物的照射需求,打开相对应的第一开关41/第二开关42/第三开关43,当需要打开第一开关41时,第一开关41为叶类蔬菜照射开关,第一开关41控制第一激光二极管24发出5个红激光、1个蓝激光,控制第二激光二极管25发出5个红激光、3个蓝激光,控制第三激光二极管26全部发射蓝色激光,使照射至植物的红激光与蓝激光的整体比例为5:1,通过5: 1的红激光与蓝激光的照射比例,使对叶类蔬菜的补光效率达到最高,使叶类蔬菜的光合效率达到最大光合效率,促进叶类蔬菜的生长,并促进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加快叶类蔬菜的增重速度,当切换至第二开关42时,第二开关42为植物发芽阶段照射开关,第二开关42控制第一激光二极管24发出5 个红激光、1个蓝激光,控制第二激光二极管25发出7个红激光、1个蓝激光,控制第三发光层23内的其中7个第三激光二极管26的发出6个红激光、1个蓝激光,且第三发光层23内未发出激光的第三激光二极管26的中心相连呈等边三角形,第二开光控制第一激光二极管24、第二激光二极管25、第三激光二极管26发出的红激光与蓝激光的整体比例为6:1,通过6:1的红激光与蓝激光的照射比例,使处于发芽阶段的植物的光合效率达到最大光合效率,促进处于发芽阶段的植物的生长,并促进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加快发芽阶段的植物的增重速度,当切换至第三开关43时,第三开关43为植物开花结果阶段照射开关,第三开关43控制第一激光二极管24全部照射红激光,控制第二发光层2222内的其中四个第二激光二极管25发出2个红激光、2个蓝激光,控制第三激光二极管26全部照射红激光,且第二发光层22内未发出照射激光的四个第二激光二极管25的中心相连接呈平行四边形,第三激光控制第一激光二极管24、第二激光二极管25、第三激光二极管26发出的红激光与蓝激光的整体比例为8:1,通过8:1的红激光与蓝激光的照射比例,使处于开花结果阶段的植物的光合效率达到最大光合效率,促进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加快开花结果阶段的植物的增重速度,通过第一开关41、第二开关42、第三开关43控制发光组件2发射出植物所需最适光源条件的照射激光,使植物的光合效率达到最高,提高植物的生长,并促进植物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的积累;当需要对发光组件2的照射角度作调节时,通过开关组件4上设置的第四开关44控制第二驱动电机36的开始运作,再通过第二驱动电机36的转轴带动第一齿轮371进行转动,当第一齿轮371上的设置的首个齿块与传动轴351上的第二齿轮372进行啮合,带动第二齿轮372进行转动,第二齿轮372的转动带动传动轴351进行转动,并带动转子35在定子34内进行转动,转子35的转动使定子34对自身的磁场进行切割,从而产生电流,并通过定子34的接线脚将电流传输至第一驱动电机33,第一驱动电机33开始运作,带动连接轴32进行转动,从而带动连接轴32连接的波浪透镜31跟随连接轴32一起进行转动,改变第一激光二极管24、第二激光二极管25数量、第三激光二极管26发出的激光的发散角度,连接轴32转动的同时带动恢复扭簧311产生形变,当第一齿轮371 上设置的最后一个齿块与离开第二齿轮372上的齿块时,第一齿轮371不再于第二齿轮372进行啮合,第一驱动电机33不再带动传动轴351进行
转动,使得转子35不再定子34内进行转动,即不再产生驱使第一驱动电机33运行的电流,连接轴32不再进行转动,恢复扭簧311开始运作,带动连接轴32朝向与之前的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进行转动,再次带动波浪透镜31改变第一激光二极管24、第二激光二极管25数量、第三激光二极管26发出的激光的发散角度,通过第一齿轮371上的齿块与第二齿轮372的齿块不断的啮合,再通过恢复扭簧311的恢复作用,使第一激光二极管24、第二激光二极管25数量、第三激光二极管 26发出的激光的照射角度不断地改变,同时呈现扫射的状态,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高照射范围,增加与植物的照射面积,且照射角度范围大,满足客户要求,当需要对灯体1与放置平台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时,打开灯体1的外周壁上设置的第三驱动电机63的开关,使第三驱动电机63开始运作,通过第三驱动电机63的转动带动“x”升降杆62的底部的连接脚上的第三齿轮64进行转动,并通过第三齿轮64与固定槽61上设置的齿条611相配合,带动“x”升降杆62的底部的连接脚在固定槽61内移动,直至灯体1与放置平台的高度达到所需的要求,断开第三驱动电机63的开关,完成对灯体1与放置平台之间的高度的调整,通过“x”升降杆62、第三驱动电机63、第三齿轮64、齿条611 的配合,实现对灯体1与放置平台之间的高度的调整,提高灯体1的照射角度,提高整体结构的适应性。
29.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