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线转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737720发布日期:2022-07-13 04:55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线转向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线转向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随着舞台灯光的飞速发展,萤火虫灯的出现让表演灯光效果更加炫丽和多彩。传统的萤火虫灯投射的成像光束是直射的;不能随意改变光线投射位置,在特点的环境中只能通过位移萤火虫灯来达到预定投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改变光线投射位置的光线转向结构。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光线转向结构,包括光源、光线转向组件及旋转机构,所述光线转向组件包括第一转向反光镜及第二转向反光镜,所述第一转向反光镜倾斜设置且位于所述光源的上方,所述旋转机构驱动所述第一转向反光镜转动,所述第二转向反光镜倾斜设于所述第一转向反光镜的光路外侧,且所述第一转向反光镜的反光镜面朝向所述第二转向反光镜,所述光源的光线投射至所述第一转向反光镜,所述第一转向反光镜的光线投射至所述第二转向反光镜,所述第二转向反光镜将光线投射至出光口。
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转向反光镜为平面反光镜。
7.进一步地,所述光源与所述第一转向反光镜之间还设有聚光镜。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向反光镜为凹面反光镜。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向反光镜包括凹面支撑体,所述凹面支撑体具有由抛物线旋转所得的内凹面,所述凹面支撑体的内凹面设有多个小镜片,多个小镜片形成用作反射所述光源入射的光线的反光镜面。
10.进一步地,所述小镜片为平面镜,且多个所述小镜片均匀排布成整圆阵列于所述凹面支撑体的内凹面上。
11.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旋转电机,所述凹面支撑体外部设有与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连接部。
12.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旋转机构电性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聚光镜与所述光源之间还设有棱镜组件。
14.进一步地,所述棱镜组件包括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所述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分别具有入光面及与入光面相对设置的出光面,所述第一棱镜的出光面具有第一平面,所述第二棱镜上的入光面具有第二平面,所述第一棱镜的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棱镜的第二平面重合接触且第一棱镜与第二棱镜同轴设置;所述第一棱镜的出光面和第二棱镜的入光面分别设置有多个第一分棱面和第二分棱面,所述第一棱镜靠近所述光源设置,所述光源与所述第一棱镜及第二棱镜同轴设置,所述第一棱镜的入光面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棱镜的出光
面的直径,所述光源用以产生单条光线并将光线投射至所述第一棱镜的入光面,并依次经第一棱镜的出光面、第二棱镜的入光面及第二棱镜的出光面射人所述聚光镜。
15.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6.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旋转机构驱动第一转向反光镜转动,使得第一转向反光镜的光线能够投射至所述第二转向反光镜的不同位置,继而第二转向反光镜将不同位置的光线从出光口投射出来,从而改变光线投射位置,使之可以在局限的环境中通过第二转向反光镜来扩大光线投射范围。具有适用范围广,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的优点。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光线转向结构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光线转向结构的内部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光线转向结构的棱镜组件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光线转向结构的第一转向反光镜的分解图;
21.图中:1、光源;2、第一棱镜;21、第一分棱面;3、第二棱镜;31、第二分棱面;4、聚光镜;5、第一转向反光镜;51、凹面支撑体;52、内凹面;53、小镜片;6、第二转向反光镜;7、灯壳;71、出光口;8、控制电路板;9、旋转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水平”、“竖直”、“顶”、“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一个”、“另一个”等用于区分相似的元件,这些术语以及其它类似术语不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4.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在各附图中,相同或相应的元件采用相应的附图标记(例如,以“1xx”和“2xx”标识的元件结构相同、功能类似)。
25.如图1-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光线转向结构,包括光源1、光线转向组件及旋转机构9,所述光线转向组件包括第一转向反光镜5及第二转向反光镜6,所述第一转向反光镜5倾斜设置且位于所述光源1的上方,所述旋转机构9驱动所述第一转向反光镜5转动,所述第二转向反光镜6倾斜设于所述第一转向反光镜5的光路外侧,且所述第一转向反光镜5的反光镜面朝向所述第二转向反光镜6,所述光源1的光线投射至所述第一转向反光镜5,所述第一转向反光镜5的光线投射至所述第二转向反光镜6,所述第二转向反光镜6将
光线投射至出光口71。
26.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旋转机构9驱动第一转向反光镜5转动,使得第一转向反光镜5的光线能够投射至所述第二转向反光镜6的不同位置,继而第二转向反光镜6将不同位置的光线从出光口71投射出来,从而改变光线投射位置,使之可以在局限的环境中通过第二转向反光镜6来扩大光线投射范围。具有适用范围广,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的优点。
27.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转向反光镜6为平面反光镜。
28.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光源1与所述第一转向反光镜5之间还设有聚光镜4。光源1通过聚光镜4的旋转抛物面进行一次反射,通过一次反射将光线聚焦投射至第一转向反光镜5上,提高光线强度。
29.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转向反光镜5为凹面反光镜。
30.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转向反光镜5包括凹面支撑体51,所述凹面支撑体51具有由抛物线旋转所得的内凹面52,所述凹面支撑体51的内凹面52设有多个小镜片53,多个小镜片53形成用作反射所述光源1入射的光线的反光镜面。
3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转向反光镜5具有内凹的反光镜面,极大程度的聚焦了光源1,降低了光源1的损失,增强了出光量,提高照明效果;内凹的反光镜面由多个小镜片53组成,一方面增大了反光面积,另一方面能够在该第一转向反光镜5所处径向弧面上的360度区域进行反射光线,同时通过旋转机构9带动第一转向反光镜5转动,大大提高了光线反射范围。
32.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小镜片53为平面镜,且多个所述小镜片53均匀排布成整圆阵列于所述凹面支撑体51的内凹面52上。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大反光面积,从而进一步扩大光线反射范围。
33.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旋转机构9包括旋转电机,所述凹面支撑体51外部设有与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连接的连接部。
34.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还包括控制电路板8,所述控制电路板8与所述旋转机构9电性连接。通过控制电路板8控制旋转机构9的启动,能够灵活控制第一转向反光镜5的转动,方便操作,具有易于实现的优点。
35.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聚光镜4与所述光源1之间还设有棱镜组件。
36.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棱镜组件包括第一棱镜2和第二棱镜3,所述第一棱镜2和第二棱镜3分别具有入光面及与入光面相对设置的出光面,所述第一棱镜2的出光面具有第一平面,所述第二棱镜3上的入光面具有第二平面,所述第一棱镜2的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棱镜3的第二平面重合接触且第一棱镜2与第二棱镜3同轴设置;所述第一棱镜2的出光面和第二棱镜3的入光面分别设置有多个第一分棱面21和第二分棱面31,所述第一棱镜2靠近所述光源1设置,所述光源1与所述第一棱镜2及第二棱镜3同轴设置,所述第一棱镜2的入光面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棱镜3的出光面的直径,所述光源1用以产生单条光线并将光线投射至所述第一棱镜2的入光面,并依次经第一棱镜2的出光面、第二棱镜3的入光面及第二棱镜3的出光面射人所述聚光镜4。
37.在本实用新型中,光源1的射出的单束光线依次经过第一棱镜2和第二棱镜3射出,由于第一棱镜2的出光面和第二棱镜3的入光面均设有多个分棱面,如此通过第一棱镜2和第二棱镜3打出多条复合的光束,多条复合的光束通过聚光镜4的一次反射将光束聚焦投射至第一转向反光镜5上,提高光线强度。
38.本实用新型的光线转向结构可以安装在灯壳7内,灯壳7设有出光口71。
39.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