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VLED灯用自动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68816发布日期:2022-06-10 23:58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UVLED灯用自动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一种uvled灯用自动调节机构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uvled灯用自动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2.uvled灯是一种直接产生紫外光的半导体发光器件,是按照一定的比例集成发光波长为200nm至450nm的大功率led芯片形成峰值波长为200nm至450nm波段中某个波长的光源。
3.uvled固化是uv固化的一种,是采用uvled光源将uv油墨、uv胶水、uv涂层等固化,uvled灯广泛应用于喇叭和扬声器uv固化、光学镜头和手机摄像头uv固化、医疗器械uv固化与触摸屏侧边固化等,现有的在对相应的工装进行固化时,需要使用到固化机对工装进行固化,而固化机内设有uvled灯对工装的胶水、涂层位置进行照射,以使得该胶水、涂层等固化,而现有的固化机内的uvled灯大多为固定状态,有些工装较小,有些工装较大,且其胶水连接处大多位于工装两侧,而现有的uvled灯的光源距离大多难以进行间距调节,从而使得需要固化的工装的胶水连接处被照射的范围有限,进而导致降低了固化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uvled灯用自动调节机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涉及的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uvled灯用自动调节机构。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uvled灯用自动调节机构,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内部设有四个灯座,所述灯座底部固定连接有uvled灯棒,所述安装架正面与背面内壁均呈横向开设有滑槽,所述灯座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位于滑槽内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安装架顶部两侧均贯穿设置有轴承,所述安装架顶部两侧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底端连接有齿轮,所述转杆底端两侧均设有齿板,所述齿板一侧开设有装置槽,所述齿板底部内侧设有位于装置槽内的延展杆,所述灯座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
7.优选地,所述固定块一侧与延展杆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齿板与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延展杆底部与齿板底部内侧滑动连接。
8.优选地,所述齿板顶部与底部一侧均贯穿开设有第一开孔,所述延展杆顶部呈等距线性阵列贯穿开设有多个第二开孔。
9.优选地,所述齿板顶部设有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包括位于齿板上方的圆板,所述圆板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
10.优选地,所述连接杆底端穿过第一开孔与其中一个第二开孔,所述圆板底部固定连接有套设于连接杆表面且与齿板顶部固定连接的弹簧,所述连接杆直径小于圆板直径,所述第一开孔与第二开孔的直径略大于连接杆直径。
11.优选地,所述转杆顶端均套设有传动轮,两个所述传动轮表面共同连接有一个皮
带,所述安装架顶部一侧设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与转杆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机驱动端背面固定连接有与安装架顶部固定连接的支撑杆。
12.优选地,所述安装架顶部两侧均贯穿开设有两个开槽,所述安装架顶部两侧均通过铰链铰接有位于开槽内的挡板,所述挡板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1、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具有调节uvled灯棒之间的间距,增大对工件的照射范围,仅为提高固化效率的作用,当需要对调节uvled灯棒之间的间距时,启动电机,电动机启动能够带动转杆转动,转杆转动能够通过传动轮与皮带的配合带动两个齿轮转动,一个齿轮转动带动两个齿板对向移动,齿板移动能够带动和延展杆移动,进而调节uvled灯棒的间距,确保工装被照射到的范围增大,提高固化效率。
15.2、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还具有预先调节延展杆伸出的长度,进而便于针对不同大小的工装进行使用的作用,当工装相对较小时,拉动圆板使得连接杆上升移动,再将延展杆一端推向装置槽内,在松开圆板使得连接杆对延展杆进行限位,从而能够应对较小的工装进行照射,当工装较大时,拉动圆板使得连接杆与延展杆相分离,再将延展杆从装置槽内拉出一部分,再松开圆板对延展杆进行限位,进而能够对较大的工装进行照射,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uvled灯用自动调节机构的整体结构第一视角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uvled灯用自动调节机构的整体结构第二视角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图2中齿轮与齿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图3中转杆与传动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图3中延展杆与齿板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安装架;2、灯座;3、uvled灯棒;4、滑槽;5、滑块;6、转杆;7、齿轮;8、齿板;9、装置槽;10、延展杆;11、弹性组件;111、圆板;112、连接杆;113、弹簧;12、固定块;13、传动轮;14、皮带;15、电机;16、第一开孔;17、第二开孔;18、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3.参照图1-5,一种uvled灯用自动调节机构,包括安装架1,安装架1内部设有四个灯座2,灯座2底部固定连接有uvled灯棒3,安装架1正面与背面内壁均呈横向开设有滑槽4,灯座2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位于滑槽4内滑动连接的滑块5,安装架1顶部两侧均贯穿设置有轴承,安装架1顶部两侧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杆6,转杆6底端连接有齿轮7,转杆6底端两侧均设有齿板8,齿板8一侧开设有装置槽9,齿板8底部内侧设有位于装置槽9内的延展杆10,灯座2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2,当使用人员需要对uvled灯棒3的间距进行调节时,
启动电机15,电机15启动能够带动转杆6转动,转杆6转动能够带动一个传动轮13转动,此时通过皮带14能够带动另一个传动轮13转动,当两个转杆6转动时能够带动齿轮7转动,一个齿轮7转动能够带动两个齿板8对向移动,齿板8移动能够带动延展杆10移动,延展杆10移动能够带动固定块12移动,固定块12移动能够带动灯座2与uvled灯棒3移动,灯座2移动能够带动滑块5在滑槽4内移动,此时两个uvled灯棒3之间的间距变大,便于扩大照射范围。
24.参照图1-3,固定块12一侧与延展杆10一端固定连接,齿板8与齿轮7啮合连接,延展杆10底部与齿板8底部内侧滑动连接,当齿轮7转动时能够带动两个齿板8对向移动,两个齿板8移动能够带动延展杆10移动,进而能够带动两个相邻的uvled灯棒移动,便于调节uvled灯棒3的间距。
25.参照图1-3,齿板8顶部与底部一侧均贯穿开设有第一开孔16,延展杆10顶部呈等距线性阵列贯穿开设有多个第二开孔17,当连接杆112底端穿过第一开孔16与第二开孔17时能够对延展杆10进行限位,保证uvled灯棒3的正常移动。
26.参照图1-5,齿板8顶部设有弹性组件11,弹性组件11包括位于齿板8上方的圆板111,圆板111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12,当圆板111被拉动时能够拉扯弹簧113并带动连接杆112上升移动,进而能够使得连接杆112与延展杆10相分离,进而能够取消对延展杆10的限位,进而便于调节延展杆10伸出的长度以应对不同的工装进行使用。
27.参照图1-5,连接杆112底端穿过第一开孔16与其中一个第二开孔17,圆板111底部固定连接有套设于连接杆112表面且与齿板8顶部固定连接的弹簧113,连接杆112直径小于圆板111直径,第一开孔16与第二开孔17的直径略大于连接杆112直径,通过弹簧113,使得圆板111被松开后能够带动连接杆112进行复位,从而再次对延展杆10进行限位,提高了调节延展杆10伸出长度的便捷性。
28.参照图1-5,转杆6顶端均套设有传动轮13,两个传动轮13表面共同连接有一个皮带14,安装架1顶部一侧设有电机15,电机15输出端与转杆6顶端固定连接,电机15驱动端背面固定连接有与安装架1顶部固定连接的支撑杆,电机15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电机15与外部控制器相连接,当电机15启动时能够带动转杆6转动,此时通过传动轮13与皮带14的配合能够带动两个齿轮7一同转动,进而能够快速调节uvled灯棒的间距。
29.参照图2、5,安装架1顶部两侧均贯穿开设有两个开槽,安装架1顶部两侧均通过铰链铰接有位于开槽内的挡板18,挡板18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当需要调节延展杆10伸出的长度对不同大小的工装进行照射时,拉动把手即可带动挡板18抬升,便于对延展杆10进行调节。
30.本实用新型中,当使用人员需要对uvled灯棒3的间距进行调节时,启动电机15,电机15启动能够带动转杆6转动,转杆6转动能够带动一个传动轮13转动,此时通过皮带14能够带动另一个传动轮13转动,当两个转杆6转动时能够带动齿轮7转动,一个齿轮7转动能够带动两个齿板8对向移动,齿板8移动能够带动延展杆10移动,延展杆10移动能够带动固定块12移动,固定块12移动能够带动灯座2与uvled灯棒3移动,灯座2移动能够带动滑块5在滑槽4内移动,此时两个uvled灯棒3之间的间距变大,便于扩大照射范围,当需要对不同大小的工装进行照射固化时,打开挡板18,再拉动圆板111,圆板111移动能够拉扯弹簧113并带动连接杆112上升,连接杆112移动能够使得其底端从第一开孔16与第二开孔17内脱离,此时延展杆10可以移动,将延展杆10朝着远离齿板8的方向移动,当延展杆10移动到一定位置
后,松开圆板111,弹簧113复位带动连接杆112对延展杆10进行限位,此时能够对较大的工装进行照射,当遇到较小的工装时,将延展杆10一端朝着装置槽9内移动即可。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