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野营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12198发布日期:2022-04-27 08:20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野营灯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照明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野营灯。


背景技术:

2.目前市面上的野营灯,在非工作状态时携带不方便,在工作状态时只能以单一方向放置在例如地面或者桌面上,导致野营灯的照明范围有限,不利于用户的使用。因此,如何有效提升野营灯便携性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便携式野营灯,能够有效提升野营灯的使用便携性。
4.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野营灯;该野营灯包括野营灯本体、架体、卡接组件和按压组件,野营灯本体包括连接板,连接板包括相交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开设有调节槽,第二表面开设有与调节槽连通的多个第一插槽,架体部分嵌入调节槽内,架体位于调节槽内的部分贯穿有第二插槽,卡接组件部分位于第二插槽内且可相对第二插槽滑动,按压组件至少部分位于第一插槽内且可相对第一插槽滑动,每个第一插槽均对应有一个按压组件,卡接组件配置成第二插槽的槽口与其一第一插槽的槽口对准时,卡接组件与第一插槽卡接,以固定架体和野营灯本体,按压组件配置成可驱动卡接组件与第一卡槽脱离,以拆卸架体和野营灯本体。
5.基于本技术实施例的便携式野营灯,架体的端部经由连接板的调节槽部分嵌入连接板内,当架体相对连接板转动至第二插槽的槽口与其中一个第一插槽的槽口对准时,卡接组件相对架体朝向第二插槽外运动至与第一插槽卡接,从而实现架体与野营灯本体之间的位置的相对固定,当用户需要将野营灯本体转动至其他角度时,通过按压按压组件,按压组件相对连接板朝第一插槽外运动至将卡接组件推送到第一插槽外,从而实现架体与野营灯本体之间的拆卸,随后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将架体相对野营灯本体转动至不同的角度,并让卡接组件与不同的第一插槽卡接配合,从而实现架体与野营灯本体之间的位置在不同角度上相对固定,使得野营灯本体能够呈不同角度的放置在地面或者桌面上,进而增大野营灯的照明范围;可以理解的是,架体与野营灯本体连接后,架体除了在野营灯的工作状态能够用于支撑野营灯本体外,架体还能够在野营灯的非工作状态充当提手,方便用户随身携带。
6.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卡接组件包括卡接件、活动件和第一弹性件,卡接件至少部分位于第二插槽内且与第二插槽滑动连接,卡接件位于第二插槽靠近第一插槽的一侧,卡接件用于与第一插槽卡接,活动件部分位于第二插槽内且与第二插槽滑动连接,活动件位于第二插槽远离第一插槽的一侧,第一弹性件位于第二插槽内且沿第二插槽的延伸方向设置,第一弹性件连接卡接件和活动件。
7.基于上述实施例,卡接件和活动件在外力作用下,挤压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产生沿第二插槽的延伸方向上的弹性形变,以使得卡接件和活动件相对架体朝向第二插槽内
运动,当架体移动至第二插槽的槽口与其一第一插槽的槽口对准时,卡接件在第一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相对架体朝第二插槽外运动,并运动至与第一插槽卡接,从而实现架体与野营灯本体之间位置的相对固定。
8.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卡接件远离活动件一侧的表面为朝向第一插槽凸设的弧形面,和/或,活动件远离卡接件一侧的表面为背向第一插槽凸设的弧形面。
9.基于上述实施例,弧形面具有导向作用,当卡接件或活动件与调节槽的槽壁抵接时,卡接件或活动件在调节槽的槽壁的抵接作用下挤压第一弹性件朝第二插槽内运动。
10.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野营灯本体还包括阻隔件,阻隔建与第一插槽的槽壁连接,以将第一插槽分隔成靠近第二插槽的第一区域和远离第二插槽的第二区域,阻隔件还开设有连通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通孔,按压组件包括按压件、抵接件和第二弹性件,按压件至少部分位于第二区域内且可相对第一插槽滑动,抵接件位于第一区域内且可相对第一插槽滑动,第二弹性件位于第二区域内且沿第一插槽的延伸方向设置,第二弹性件连接按压件和阻隔件,其中,按压件和抵接件中的一者经由通孔与按压件和抵接件中的另一者滑移配合。
11.基于上述实施例,按压件在外力作用下相对连接板朝向第一插槽内运动,按压件运动带动与之滑移配合的抵接件相对连接板朝向第一插槽外运动至与卡接件抵接,卡接件在抵接件的作用下相对连接板朝向第一插槽外运动至与第一插槽脱离,从而实现架体与野营灯本体之间的拆卸;当然,按压件在外力作用下相对连接板朝向第一插槽内运动的过程中,按压件挤压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产生沿第一插槽的延伸方向上的弹性形变,故在外力撤销后,按压件可在该弹力作用下相对连接板朝第一插槽外运动至复位。
12.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按压件和抵接件通过卡合方式连接。
13.基于上述实施例,抵接件与按压件之间通过卡合方式连接,一方面能够有效降低抵接件与按压件之间的安装难度,另一方面能够对损坏的按压件或抵接件进行更换。
1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板的截面呈半圆形,多个第一插槽绕截面的圆心呈等间隔分布。
15.基于上述实施例,通过将多个第一插槽绕第一连接板的周向等间隔分布,从而实现架体相对连接板的角度的均匀调节。
16.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架体包括主支架和副支架,主支架具有第二插槽,副支架连接主支架且可相对主支架转动,其中,副支架具有背向主支架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的支撑状态、以及朝向主支架转动至第二预设角度的收拢状态,副支架可在支撑状态和收拢状态之间切换。
17.基于上述实施例,通过副支架在支撑状态协助主支架来对野营灯本体进行支撑,进一步增强架体对野营灯本体的支撑稳定性。
18.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架体还包括卡接结构,卡接结构包括凸块和凹槽,凸块设置于主支架和副支架中的其中一者上,凹槽设置于主支架和副支架中的另一者上,凸块和凹槽在收拢状态卡接配合。
19.基于上述实施例,凸块与凹槽的卡接配合能够实现副支架与主支架之间位置的相对固定,使副支架在上述收拢状态时,不会自发的朝远离主支架的方向转动,以增强副支架和主支架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20.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野营灯还包括限位结构,限位结构包括限位块和限位槽,限位块设置于调节槽的槽侧壁和架体的其中一者上,限位槽设置于调节槽的槽侧壁和架体的另一者上,且限位块与限位槽插接配合。
21.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架体插设于调节槽内时,可以让限位块与限位槽对准,限位槽相当于导向槽,引导限位块,从而让架体插入调节槽后快速让第一插槽的槽口与第二插槽的槽口对准,从而实现架体与连接板之间的快速拼接。
22.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限位槽位于调节槽的槽侧壁上,且限位槽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限位槽与多个第一插槽一一对应设置,或者,限位块位于调节槽的槽侧壁上,且限位块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限位块与多个第一插槽一一对应设置。
23.基于上述实施例,通过设计多个与第一插槽一一对应的限位槽,能够使得架体在与每一个第一插槽的槽口对准时,都能借助限位块与限位槽的导向作用,实现架体与连接板之间的快速拼接;通过设计多个与第一插槽一一对应的限位块,能够使得架体在与每一个第一插槽的槽口对准时,都能借助限位槽与限位块的导向作用,实现架体与连接板之间的快速拼接。
24.基于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便携式野营灯,架体的端部经由连接板的调节槽部分嵌入连接板内,当架体相对连接板转动至第二插槽的槽口与其中一个第一插槽的槽口对准时,卡接组件相对架体朝向第二插槽外运动至与第一插槽卡接,从而实现架体与野营灯本体之间的位置的相对固定,当用户需要将野营灯本体转动至其他角度时,通过按压按压组件,按压组件相对连接板朝第一插槽外运动至将卡接组件推送到第一插槽外,从而实现架体与野营灯本体之间的拆卸,随后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将架体相对野营灯本体转动至不同的角度,并让卡接组件与不同的第一插槽卡接配合,从而实现架体与野营灯本体之间的位置在不同角度上相对固定,使得野营灯本体能够呈不同角度的放置在地面或者桌面上,进而增大野营灯的照明范围;可以理解的是,架体与野营灯本体连接后,架体除了在野营灯的工作状态能够用于支撑野营灯本体外,架体还能够在野营灯的非工作状态充当提手,方便用户随身携带。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6.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的野营灯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的架体的局部剖视图;
28.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的架体与连接板安装后的局部剖视图;
29.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30.图5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的架体处于支撑状态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1.附图标记:1、野营灯;11、野营灯本体;12、连接板;121、调节槽;122、第一插槽;13、阻隔件;21、架体;211、主支架;212、副支架;213、卡接结构;2131、凸块;2132、凹槽;22、第二插槽;31、卡接组件;311、卡接件;312、活动件;313、第一弹性件;314、弧形面;41、按压组件;
411、按压件;412、抵接件;413、第二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33.目前市面上的野营灯,在非工作状态时携带不方便,在工作状态时只能以单一方向放置在例如地面或者桌面上,导致野营灯的照明范围有限,不利于用户的使用。因此,如何有效提升野营灯便携性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3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请参照图1-图5所示,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便携式野营灯1,其能够有效提升野营灯1的使用便携性。
35.如图1-图3所示,野营灯1包括野营灯1本体、架体21、卡接组件31和按压组件41,野营灯1本体包括连接板12,连接板12包括相交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开设有调节槽121,第二表面开设有与调节槽121连通的多个第一插槽122,架体21部分嵌入调节槽121内,架体21位于调节槽121内的部分贯穿有第二插槽22,卡接组件31部分位于第二插槽22内且可相对第二插槽22滑动,按压组件41至少部分位于第一插槽122内且可相对第一插槽122滑动,每个第一插槽122均对应有一个按压组件41,卡接组件31配置成第二插槽22的槽口与其一第一插槽122的槽口对准时,卡接组件31与第一插槽122卡接,以固定架体21和野营灯1本体,按压组件41配置成可驱动卡接组件31与第一卡槽脱离,以拆卸架体21和野营灯1本体。
36.基于本技术实施例的便携式野营灯1,架体21的端部经由连接板12的调节槽121部分嵌入连接板12内,当架体21相对连接板12转动至第二插槽22的槽口与其中一个第一插槽122的槽口对准时,卡接组件31相对架体21朝向第二插槽22外运动至与第一插槽122卡接,从而实现架体21与野营灯1本体之间的位置的相对固定,当用户需要将野营灯1本体转动至其他角度时,通过按压按压组件41,按压组件41相对连接板12朝第一插槽122外运动至将卡接组件31推送到第一插槽122外,从而实现架体21与野营灯1本体之间的拆卸,随后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将架体21相对野营灯1本体转动至不同的角度,并让卡接组件31与不同的第一插槽122卡接配合,从而实现架体21与野营灯1本体之间的位置在不同角度上相对固定,使得野营灯1本体能够呈不同角度的放置在地面或者桌面上,进而增大野营灯1的照明范围;可以理解的是,架体21与野营灯1本体连接后,架体21除了在野营灯1的工作状态能够用于支撑野营灯1本体外,架体21还能够在野营灯1的非工作状态充当提手,方便用户随身携带。
37.以下结合图1-图3对野营灯1的具体结构进行展开介绍,野营灯1包括野营灯1本体、架体21、卡接组件31和按压组件41。
38.野营灯1本体作为野营灯1中用于投射出射光线的部件,其中,野营灯1可以投射出多种不同颜色的出射光线,例如,白光、柔光、红光、黄光或绿光等,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切换不同颜色的出射光线。
39.野营灯1本体包括连接板12,连接板12包括相交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开设有调节槽121,第二表面开设有与调节槽121连通的多个第一插槽122,也就是说,调节
槽121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插槽122的延伸方向相交。
40.如图2-图3所示,架体21作为野营灯1中用于支撑野营灯1本体的部件,也即架体21相当于支撑野营灯1本体的支撑架,使得野营灯1本体能够被平稳的支撑在地面或桌面上。关于架体21的具体结构将在下文进行展开介绍。
41.架体21部分嵌入调节槽121内,架体21位于调节槽121内的部分贯穿有第二插槽22,第二插槽22截面形状可以呈圆形也可以呈矩形。
42.卡接组件31作为野营灯1中用于实现架体21与野营灯1本体的连接板12之间连接的一个结构组件,也就是说,架体21经由卡接组件31实现与野营灯1本体的连接板12之间的连接,关于卡接组件31的具体结构将在下文进行展开介绍。
43.卡接组件31部分位于第二插槽22内且可相对第二插槽22滑动,其中,卡接组件31可以相对架体21朝向第二插槽22内运动,卡接组件31也可以相对架体21朝向第二插槽22外运动。
44.按压组件41作为野营灯1中用于实现架体21与野营灯1本体的连接板12之间拆卸的一个结构组件,也就是说,架体21经由按压组件41实现与野营灯1本体的连接板12之间的拆卸,关于按压组件41的具体结构将在下文进行展开介绍。
45.按压组件41至少部分位于第一插槽122内且可相对第一插槽122滑动,其中,按压组件41可以相对野营灯1本体的连接板12朝向第一插槽122内运动,按压组件41也可以相对野营灯1本体的连接板12朝向第一插槽122外运动。
46.每个第一插槽122均对应有一个按压组件41,也即按压组件41的数量与第一插槽122的数量相同。
47.卡接组件31配置成第二插槽22的槽口与其一第一插槽122的槽口对准时,卡接组件31与第一插槽122卡接,以固定架体21和野营灯1本体,按压组件41配置成可驱动卡接组件31与第一插槽122脱离,以拆卸架体21和野营灯1本体。也就是说,当架体21相对野营灯1本体的连接板12转动至第二插槽22的槽口与其一第一插槽122的槽口对准时,卡接组件31相对架体21朝向第二插槽22外运动至与连接板12的第一插槽122卡接配合,即可实现架体21与野营灯1本体之间的安装,当按压组件41在外力作用下相对连接板12朝向第一插槽122外运动,且推动卡接组件31相对架体21朝向第二插槽22内运动,直至卡接组件31与连接板12的第一插槽122完全脱离,即可实现架体21与野营灯1本体之间的拆卸。
48.如图3-图4所示,考虑到卡接组件31作为野营灯1中用于实现架体21与野营灯1本体之间位置的相对固定的部件,为使卡接组件31具备相关固定功能,故进一步设计,卡接组件31包括卡接件311、活动件312和第一弹性件313,卡接件311至少部分位于第二插槽22内且与第二插槽22滑动连接,卡接件311位于第二插槽22靠近第一插槽122的一侧,卡接件311用于与第一插槽122卡接,活动件312部分位于第二插槽22内且与第二插槽22滑动连接,活动部位于第二插槽22远离第一插槽122的一侧,第一弹性件313位于第二插槽22内且沿第二插槽22的延伸方向设置,第一弹性件313连接卡接件311和活动件312。该设计中,卡接件311和活动件312在外力作用下,挤压第一弹性件313,第一弹性件313产生沿第二插槽22的延伸方向上的弹性形变,以使得卡接件311和活动件312相对架体21朝向第二插槽22内运动,当架体21移动至第二插槽22的槽口与其一第一插槽122的槽口对准时,卡接件311在第一弹性件313的弹力作用下相对架体21朝第二插槽22外运动,并运动至与第一插槽122卡接,从而
实现架体21与野营灯1本体之间位置的相对固定。
49.具体地,卡接件311包括卡接块,活动件312包括活动块,第一弹性件313包括第一弹簧,卡接块位于第二插槽22靠近第一插槽122的一侧,活动块位于第二插槽22远离第一插槽122的一侧,第一弹簧位于卡接块和活动块之间,且第一弹簧的一端与卡接块固定连接,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活动块固定连接。第二插槽22内的槽壁上设置有滑槽,卡接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活动块与滑槽滑动连接。
50.如图3-图4所示,考虑到卡接件311或活动件312需要在外力作用下才能相对架体21朝第二凹槽2132内运动,为增强卡接件311或活动件312相对架体21朝第二凹槽2132内运动的便携性,故进一步设计,卡接件311远离活动件312的一侧表面为朝向第一插槽122凸设的弧形面314,和/或,活动件312远离卡接件311一侧的表面为背向第一插槽122凸设的弧形面314。该设计中,弧形面314具有导向作用,当卡接件311或活动件312与调节槽121的槽壁抵接时,卡接件311或活动件312在调节槽121的槽壁的抵接作用下挤压第一弹性件313朝第二插槽22内运动。
51.如图2-图4所示,考虑到按压组件41作为野营灯1中用于驱动卡接组件31朝远离第一插槽122的方向运动至与第一插槽122脱离的结构组件,为使按压组件41具备相应功能,故进一步设计,野营灯1本体还包括阻隔件13,阻隔件13与第一插槽122的槽壁连接,以将第一插槽122分隔成靠近第二插槽22的第一区域和远离第二插槽22的第二区域,阻隔件13还开设有连通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通孔,按压组件41包括按压件411、抵接件412和第二弹性件413,按压件411至少部分位于第二区域内且可相对第一插槽122滑动,抵接件412位于第一区域内且可相对第一插槽122滑动,第二弹性件413位于第二区域内且沿第一插槽122的延伸方向设置,第二弹性件413连接按压件411和阻隔件13,按压件411和抵接件412中的一者经由通孔与按压件411和抵接件412中的另一者滑移配合。该设计中,按压件411在外力作用下相对连接板12朝向第一插槽122内运动,按压件411运动带动与之滑移配合的抵接件412相对连接板12朝向第一插槽122外运动至与卡接件311抵接,卡接件311在抵接件412的作用下相对连接板12朝向第一插槽122外运动至与第一插槽122脱离,从而实现架体21与野营灯1本体之间的拆卸;当然,按压件411在外力作用下相对连接板12朝向第一插槽122内运动的过程中,按压件411挤压第二弹性件413,第二弹性件413产生沿第一插槽122的延伸方向上的弹性形变,故在外力撤销后,按压件411可在该弹力作用下相对连接板12朝第一插槽122外运动至复位。
52.具体地,按压件411包括按压块,抵接件412包括抵接块,第二弹性件413包括第二弹簧,隔档件包括一体成型于第一插槽122的槽壁面上的隔档板,以将第一插槽122分隔成上述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插槽122的槽壁面上设置有滑槽,按压快与滑槽滑动连接,抵接块与滑槽滑动连接,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按压块面向隔档板的表面固定连接,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隔档板面向按压块的表面固定连接。
53.如图3-图4所示,为降低按压件411与抵接件412之间的安装难度,故进一步设计,按压件411与抵接件412通过卡合方式连接。该设计中,抵接件412与按压件411之间通过卡合方式连接,一方面能够有效降低抵接件412与按压件411之间的安装难度,另一方面能够对损坏的按压件411或抵接件412进行更换。
54.具体地,按压件411包括按压块,按压块包括第一主体部和卡合部,卡合部连接于
第一主体部面向抵接件412的一侧,卡合部围设第一主体部的周缘设置以形成容置槽,抵接件412包括抵接块,抵接块包括第二主体部和配合部,配合部的数量为两个,每个配合部均呈类“钩状”结构,配合部连接于第二主体部面向按压件411的一侧,配合部远离第二主体部的一端伸入容置槽内且与卡合部卡接配合。
55.如图1所示,为提升架体21相对连接板12的实现角度调节的适用性,故进一步设计,连接板12的截面呈半圆形,多个第一插槽122绕截面的圆心呈等间隔分布。例如,第一插槽122的数量可以为6个,相邻两个第一插槽122之间的夹角大约为29度。该设计中,通过将多个第一插槽122绕第一连接板12的周向等间隔分布,从而实现架体21相对连接板12的角度的均匀调节。
56.如图5所示,考虑到架体21用于支撑野营灯1本体,为进一步增强架体21的稳定性,故进一步设计,架体21包括主支架211和副支架212,主支架211具有第二插槽22,副支架212连接主支架211且可相对主支架211转动,副支架212具有背向主支架211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的支撑状态、以及朝向主支架211转动至第二预设角度的收拢状态,副支架212可在支撑状态和收拢状态之间切换。其中,第一预设角度可以是副支架212的延伸方向与主支架211的延伸方向所夹夹角为50度,第二预设角度可以是副支架212的延伸方向与主支架211的延伸方向所夹夹角为0度。该设计中,通过副支架212在支撑状态协助主支架211来对野营灯1本体进行支撑,进一步增强架体21对野营灯1本体的支撑稳定性。
57.为使副支架212在上述收拢状态时,不会自发的朝远离主支架211的方向转动,以增强副支架212和主支架21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故进一步设计,架体21还包括卡接结构213,卡接结构213包括凸块2131和凹槽2132,凸块2131设置于主支架211和副支架212中的其中一者上,凹槽2132设置于主支架211和副支架212中的另一者上,凸块2131与凹槽2132在收拢状态卡接配合。也就是说,凸块2131与凹槽2132的卡接配合能够实现副支架212与主支架211之间位置的相对固定。
58.为增强架体21与连接板12之间的安装便携性,故进一步设计,野营灯1还包括限位结构(图中未示出),限位结构包括限位块和限位槽,限位块设置于调节槽121的槽侧壁和架体21的其中一者上,限位槽设置于调节槽121的槽侧壁和架体21的另一者上,且限位块与限位槽插接配合。该设计中,在架体21插设于调节槽121内时,可以让限位块与限位槽对准,限位槽相当于导向槽,引导限位块,从而让架体21插入调节槽121后快速让第一插槽122的槽口与第二插槽22的槽口对准,从而实现架体21与连接板12之间的快速拼接。
59.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槽位于调节槽121的槽侧壁上,且限位槽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限位槽与多个第一插槽122一一对应设置。该设计中,通过设计多个与第一插槽122一一对应的限位槽,能够使得架体21在与每一个第一插槽122的槽口对准时,都能借助限位块与限位槽的导向作用,实现架体21与连接板12之间的快速拼接。
60.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限位块位于调节槽121的槽侧壁上,且限位块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限位块与多个第一插槽122一一对应设置。该设计中,通过设计多个与第一插槽122一一对应的限位块,能够使得架体21在与每一个第一插槽122的槽口对准时,都能借助限位槽与限位块的导向作用,实现架体21与连接板12之间的快速拼接。
61.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
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62.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