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氛围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57720发布日期:2022-04-30 09:51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轨道氛围灯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轨道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轨道氛围灯。


背景技术:

2.轨道灯就是安装在一个轨道槽上面的灯,轨道灯可沿轨道滑动,轨道灯都要安装在相匹配的轨道上面。随着照明技术的发展,适应各种不同照明需求的灯具种类日益繁多。轨道灯由于具有可以沿其轨道滑动设置而能调整照明范围及容易设计出较大功率灯具等优势而得以快速推广应用,在商场、酒店商用场所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3.目前业内的轨道灯因其为射灯的形式,以致其无法作为家用的氛围灯使用,而传统的氛围灯通常是固定的形式,是无法移动的,无法调节照明范围,且一但灯条中的某个led芯片损坏就需要将整条灯条或整段灯条拆卸下来,由于安装时通常采用螺丝固定,导致在需要维修时造成拆卸困难的问题,给维修带来不便。
4.因此,亟需设计一种轨道氛围灯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轨道氛围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滑壳、灯条;所述导轨的两侧上分别设有导电件,所述滑壳滑动设置于所述导轨上,所述滑壳的两侧上分别设有触片,所述触片与所述导电件对应,所述滑壳的两端底部上分别设有插口,所述插口的上方设有水平向所述滑壳内部延伸的弹性导电件,所述弹性导电件与所述触片电连接,所述灯条滑动设置于所导轨内,所述灯条的一端设有用于导电的第一导电槽,所述灯条远离设有所述第一导电槽的一端设有第二导电槽,所述灯条与所述插口适配,所述灯条的端部通过所述插口插入所述滑壳内,所述弹性导电件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导电槽相抵。
6.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导轨的顶部开口,所述导轨的顶部两侧上分别设有竖直朝向底部的限位凸块,所述限位凸块与所述导轨的侧壁间隔设置形成第一限位槽,所述导轨的底部与所述第一限位槽相对应处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形成“t”形的安装槽。
7.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导电件包括:安装件,所述安装件与所述安装槽适配,所述安装件背离朝向所述导轨侧壁的一侧固定设有导电金属,所述安装件与所述限位凸块之间形成限位滑槽。
8.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滑壳两端相对的两侧上分别设有卡块,所述卡块与所述限位滑槽适配。
9.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滑壳的两侧上分别设有导电口,两侧的所述导电口错位设置,所述触片通过所述导电口与所述导电件接触,所述滑壳内上还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滑壳的侧壁相抵,另一端与所述触片固定连接。
10.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导电件包括:第一导电块、第二导电块,所述第
一导电块和所述第二导电块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触片连接,所述第一导电块与所述第二导电块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导电块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导电块的长度,所述第一导电块和所述第二导电块的端部上分别设有截面呈梯形的抵接部。
11.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灯条上间隔设置有若干led灯珠,所述灯条上还设有散光壳,所述散光壳罩设于所述led灯珠上。
12.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槽包括:第一正极槽和第一负极槽,所述第一正极槽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正极槽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负极槽设有一个,所述第一负极槽与所述第一正极槽于所述滑壳的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负极槽与两个所述第一正极槽呈三角状分布。
13.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电槽包括:第二正极槽和第二负极槽,所述第二正极槽设有一个,所述第二负极槽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负极槽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正极槽与所述第二负极槽于所述滑壳的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两个所述第二负极槽与所述第二正极槽呈三角状分布。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导轨内设置灯条,并将灯条插入滑壳内,使灯条与导电件相连通实现连接发光,且灯条可随滑壳的移动而移动,同时通过在灯条的两端上分别设置对应的第一导电槽和第二导电槽,使灯条的连接方式具有两种,可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而选择具体的连接方式,且连接简单,拆卸方便,便于后期的维修。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发明的爆炸图;
17.图3为本发明导轨的平面示意图;
18.图4为本发明导电件的平面示意图;
19.图5为本发明滑壳的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本发明滑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1.图7为本发明灯条的结构示意图;
22.图8为本发明的解密示意图;
23.图9为本发明滑壳与灯条的第一连接方式的配合示意图;
24.图10为本发明滑壳与灯条的第二连接方式的配合示意图。
25.图中:
26.10、导轨;101、限位凸块;102、第一限位槽;103、第二限位槽;104、安装槽;11、导电件;111、安装件;112、导电金属;113、限位滑槽;12、滑壳;121、卡块;122、导电口;123、插口;13、触片;131、弹簧;14、弹性导电件;141、第一导电块;142、第二导电块;143、抵接部;15、灯条;151、led灯珠;152、第一导电槽;153、第一正极槽;154、第一负极槽;155、第二导电槽;156、第二正极槽;157、第二负极槽。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
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8.如图1-图10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氛围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10、滑壳12、灯条15;所述导轨10的两侧上分别设有导电件11,所述滑壳12滑动设置于所述导轨10上,所述滑壳12的两侧上分别设有触片13,所述触片13与所述导电件11对应,所述滑壳12的两端底部上分别设有插口123,所述插口123的上方设有水平向所述滑壳12内部延伸的弹性导电件14,所述弹性导电件14与所述触片13电连接,所述灯条15滑动设置于所导轨10内,所述灯条15的一端设有用于导电的第一导电槽152,所述灯条15远离设有所述第一导电槽152的一端设有第二导电槽155,所述灯条15与所述插口123适配,所述灯条15的端部通过所述插口123插入所述滑壳12内,所述弹性导电件14与所述导电槽相抵,具体的,两侧的导电件11一个为正极的一个为负极的,导电件11与外界市电连接,两侧的触片13一个为正极的一个为负极的,正极的触片13与正极的导电件11接触,负极的触片13与负极的导电件11接触,弹性导电件14与对应的触片13连接,从而使将市电从导电件11通过触片13传输至弹性导电件14上,当灯条15插入插口123内时,灯条15上的第一导电槽152和弹性导电件14接触,实现电路的连通,使灯条15发光。
29.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轨10的顶部开口,所述导轨10的顶部两侧上分别设有竖直朝向底部的限位凸块101,所述限位凸块101与所述导轨10的侧壁间隔设置形成第一限位槽102,所述导轨10的底部与所述第一限位槽102相对应处设有第二限位槽103,所述第一限位槽102和所述第二限位槽103形成“t”形的安装槽104。
30.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电件11包括:安装件111,所述安装件111与所述安装槽104适配,所述安装件111背离朝向所述导轨10侧壁的一侧固定设有导电金属112,所述安装件111与所述限位凸块101之间形成限位滑槽113,具体的,安装件111通过第一限位槽102和第二限位槽103被限制在安装槽104内,避免安转件脱离安装槽104,导电金属112可以是铜或是铁或是银,当安装件111安装在安装槽104内时,安装件111与限位凸块101之间还形成限位滑槽113,从纵向上限制滑壳12,防止滑壳12脱离出导轨10。
31.进一步的,所述滑壳12两端相对的两侧上分别设有卡块121,所述卡块121与所述限位滑槽113适配,具体的,当滑壳12安装在导轨10内时,卡块121位于限位滑槽113内,通过限位滑槽113的限制,使滑壳12无法在纵向上脱离出导轨10,其中,本实施例中,卡块121通过只有一侧与滑壳12的侧壁连接,使卡块121具备一定的弹性力,从而使滑壳12需要取出时,只需要对滑壳12施加一定的拉力,使卡块121在导轨10的挤压下被推入滑壳12内,从而便于拿出滑壳12。
32.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滑壳12的两侧上分别设有导电口122,两侧的所述导电口122错位设置,所述触片13通过所述导电口122与所述导电件11接触,所述滑壳12内上还设有弹簧131,所述弹簧131的一端与所述滑壳12的侧壁相抵,另一端与所述触片13固定连接,具体的,触片13上设有与导电口122相适配的接触头(图中未示出),通过导电口122使接触头露出在滑壳12外,当滑壳12安装至导轨10内时,露出的接触头与导电件11相接触,实现电路连通,为避免在安装时因露出的接触头导致滑壳12无法安装入导轨10内,在滑壳12内设有两个弹簧131,分别与两个触片13相对应,弹簧131的一端与触片1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滑壳12的侧壁固定连接,从而使滑壳12在安装时,接触头在导电件11的挤压被挤入滑
壳12内,使滑壳12能顺利的安装入导轨10内,同时触片13在弹簧131的作用下会一直使接触头与导电件11紧密接触。
33.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导电件14包括:第一导电块141、第二导电块142,所述第一导电块141和所述第二导电块142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触片13连接,所述第一导电块141与所述第二导电块142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导电块142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导电块141的长度,所述第一导电块141和所述第二导电块142的端部上分别设有截面呈梯形的抵接部143,具体的,第一导电块141和正极端的触片13电连接,第二导电块142和负极端的触片13电连接,弹性导电件14设有两个,分别位于两个插口123的上方,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端的弹性导电件14中的第一导电块141为正极时,第二端的弹性导电件14中的第一导电块141为负极,同理,当第一端的弹性导电件14中的第二导电块142为负极时,第二端的弹性导电件14中的第二导电块142为正极,且同一端的第一导电块141和第二导电块142一个为正极时,另一个即为负极,同时本实施例中,弹性导电件14为一端与滑壳12固定连接,另一端为悬空位于滑壳12内,使弹性导电件14通过结构的设计,具备一定的弹性力。
34.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槽152包括:第一正极槽153和第一负极槽154,所述第一正极槽153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正极槽153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负极槽154设有一个,所述第一负极槽154与所述第一正极槽153于所述滑壳12的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负极槽154与两个所述第一正极槽153呈三角状分布。
35.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导电槽155包括:第二正极槽156和第二负极槽157,所述第二正极槽156设有一个,所述第二负极槽157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负极槽157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正极槽156与所述第二负极槽157于所述滑壳12的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两个所述第二负极槽157与所述第二正极槽156呈三角状分布。
36.具体的,灯条15的连接具备两种方式,第一种为,一端连接正负极,第二种为,一端连接正极,另一端连接负极;当采用第一种连接方式时,一条灯条15只需连接一个滑壳12,灯条15插入第一导电块141为正极的一端内,需确保灯条15插入的该端具有两个第一正极槽153,避免插反造成短路,当灯条15插入插口123时,灯条15首先将第一导电块141顶起,当灯条15插入一定距离时,第一导电块141和第一个第一正极槽153相对应,此时第一导电块141在自身的弹性力下促使抵接部143与第一正极槽153相接触,并在自身的弹性力下使抵接部143压在第一正极槽153内,此时第一导电块141在弹性力下与第一个第一正极槽153接触发出第一声声响,形成触感,便于使用者了解此时灯条15与弹性导电件14的接触情况,继续插入,直至第二个第一正极槽153与第一导电块141的抵接部143相对应,并压入第一正极槽153内发出第二声声响,此时第二导电块142的抵接部143亦与第一负极槽154相接触,并被压在第一负极槽154内,同时发出声响,当听到第二声声响时,即代表灯条15的连接成功,此时第一导电块141的抵接部143位于第二个第一正极槽153内,且第二导电块142位于第一负极槽154内,从而实现灯条15的通电,并发光。
37.当采用第二种连接方式时,一条灯条15需连接两个滑壳12,在灯条15插入时,需确保灯条15的第一正极槽153插入的滑壳12该端内的第一导电块141为正极,当灯条15插入插口123内时,当听到第一声声响时,即代表该端以连接成功,后面只需要使另一端插入第二个滑壳12内并听到第一声声响即连接成孔,当需要拆卸灯条15进行更换时,因抵接部143与第一正极槽153的配合,使灯条15在拆卸时,需使用较大的力气将灯条15往外拉即可,从而
避免灯条15在外界的无意接触下而导致灯条15脱离与滑壳12的插接。
38.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灯条15上间隔设置有若干led灯珠151,所述灯条15上还设有散光壳,所述散光壳罩设于所述led灯珠151上,具体的,通过设置散光壳使led灯珠151的灯光散射出去,避免直射人体眼睛。
39.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在导轨内设置灯条,并将灯条插入滑壳内,使灯条与导电件相连通实现连接发光,且灯条可随滑壳的移动而移动,同时通过在灯条的两端上分别设置对应的第一导电槽和第二导电槽,使灯条的连接方式具有两种,可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而选择具体的连接方式,且连接简单,拆卸方便,便于后期的维修。
40.本发明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描述,因此对于熟悉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优点和修改,故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代表性的设备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示示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