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墙灯的接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52208发布日期:2022-06-18 02:13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洗墙灯的接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洗墙灯的接线结构。


背景技术:

2.洗墙灯,通过控光将光线投射到墙面形成类似水洗的照明效果,主要起装饰照明的作用。
3.现有的洗墙灯的电源线大多从其端盖的穿孔或从型材主体底部的穿孔穿出,穿线难度大,且穿孔内外侧需采用防水接头组合安装,操作繁琐且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洗墙灯的接线结构,包括型材主体、灯板和电源线;所述型材主体上设有延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层板,所述灯板安装在第一层板上;所述第一层板的端部设有内凹的第一缺口;所述电源线的一端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上设有凹槽,该连接头嵌插在所述第一缺口内,且所述凹槽与第一缺口的边沿配合;电源线内的芯线从连接头穿出,穿出部分的芯线的末端与灯板的电极电性连接。
5.本实用新型的电源线的连接头通过与型材主体端部的缺口嵌插连接并通过连接头上的凹槽与第一缺口的边沿配合限位。安装操作方便快捷,显著提高安装效率,且易拆卸,便于维修。
附图说明
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洗墙灯的结构示意图。
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洗墙灯的结构分解图。
9.图4为图3中a部的放大图。
10.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侧面视图。
11.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型材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12.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连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13.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如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15.实施例一
16.参见附图1-7,一种洗墙灯的接线结构,包括型材主体1、灯板2和电源线3。
17.所述型材主体1上设有延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层板11,所述灯板2安装在第一层板11上。
18.所述第一层板11的端部设有内凹的第一缺口12。
19.所述电源线3的一端设有连接头4;电源线3的另一端设有电源接头5,所述电源接头5用于多个洗墙灯拼接时,与相邻的洗墙灯的电源接头5连接串联或直接与电源连接通电。
20.所述连接头4上设有凹槽41,该连接头4嵌插在所述第一缺口12内,且所述凹槽41与第一缺口12的边沿配合;即第一缺口12边沿的第一层板11伸入所述凹槽41内。
21.电源线3内的芯线31从连接头4穿出,穿出部分的芯线31的末端与灯板2的电极电性连接。
22.本技术方案的电源线3的连接头4通过与型材主体1端部的缺口嵌插连接并通过连接头4上的凹槽41与第一缺口12的边沿配合限位。安装操作方便快捷,显著提高安装效率,且易拆卸,便于维修。
23.本实施例中,所述型材主体1上设有用于收容所述灯板2的安装槽10,所述第一层板11为安装槽的槽底。
24.所述电源线3有两根;所述第一层板11的两端均设有第一缺口12,分别与两根电源线3的连接头4配合安装。
25.所述第一缺口12的深度大于或等于连接头4的长度。确保连接头4完整嵌入第一缺口12内,不外凸。
26.本实施例中,第一缺口12的深度等于连接头4的长度,连接头4刚好嵌置在第一缺口12内,连接头4的外侧与型材主体1的端面平齐。
27.所述连接头4的外围设有平行的上凸沿42和下凸沿43;上凸沿42的底面、下凸沿43的顶面和连接头4的外壁组成所述凹槽41;即上凸沿42的底面和下凸沿43的顶面为凹槽41的两侧壁,连接头4的外壁为凹槽41的底壁。
28.所述第一缺口12的边沿置于上凸沿42和下凸沿43之间,且上凸沿42的底面与第一层板11的顶面紧贴。即连接头4通过上凸沿42搭靠在第一层板11上。
29.所述凹槽41包括两个平行且沿型材主体1长度方向延伸的导向段411,两个导向段411分设于连接头4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缺口12包括两个平行且沿型材主体1长度方向延伸的导向边沿121,两个导向边沿121起始端之间的间距形成插入口。两个导向边沿121分别置于凹槽41的两个导向段411内,且导向边沿121与凹槽41的导向段411相抵靠。
30.由于连接头4的凹槽41的一侧壁由上凸沿42组成,上凸沿42包括形成导向段411的侧壁的部分,该形成导向段411的侧壁的上凸沿42部分搭靠在第一层板11的底面上与第一层板11紧贴,将连接头4两侧架起,平衡稳定。且导向边沿121与凹槽41相抵靠,即将连接头4夹在两个导向边沿121之间,加强固定。
31.安装时,连接头4从第一缺口12的插入口插入其内,插入过程凹槽41的导向段411沿导向边沿121推进;拆卸连接时反向拔出即可;拆装操作均简单快捷,易实施。
32.凹槽41的两个导向段411的起始端与连接头4的端面平齐;所述凹槽41还包括连接两个导向段411的末端的末尾段412;即凹槽41的整体形状呈“凹”字型的半环。
33.所述第一缺口12还包括连接两个导向边沿121的末端的末边沿122,所述末边沿122与凹槽41的末尾段412相抵靠。
34.形成末尾段412的侧壁的上凸沿42部分搭靠在第一层板11的底面上与第一层板11紧贴,增加支撑面积,提高连接头4装配的稳定性。此外,末尾段412的设置,方便安装时判断
连接头4的安装朝向,即安装时,末尾段412朝向第一缺口12,再往里推近。
35.电源线3内的芯线31从连接头4的上端穿出,所述芯线31的末端与灯板2的电极片21焊接。电线与电极片21焊接的连接方式成本较低,且可与市售大部分的灯板2适配。
36.所述型材主体1还设有与所述第一层板11平行的第二层板13,所述第二层板13上设有第二缺口14;所述连接头4的上部嵌置于第一缺口12内;连接头4的下部嵌置于第二缺口14内且与第二缺口14紧贴;所述下凸沿43位于第二层板13的上方。
37.第二层板13的设置,起到加强固定的作用,能够预防连接头4受拉扯脱离型材主体1,当第一层板11的第一缺口12处受向下的拉力拉扯变形时,下凸沿43可与第二层板13搭靠阻止连接头4脱离。
38.所述连接头4为弹性塑胶件。通过弹性塑胶件与第一缺口12和第二缺口14弹性紧配,可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提高配合的紧密性,且起到防水的效果。
39.加工时,可直接成型在电源线3的末端。
40.所述型材主体1两端设有端盖6;所述端盖6的内侧设有凸台61,所述凸台61与连接头4相抵靠,防止连接头4移位。
41.所述安装槽10还包括位于第一层板11两侧的槽壁15,所述槽壁15由内向外倾斜。外扩的槽壁15,起到反射、扩散光线的效果。所述安装槽10的槽口上盖设有透光板7。
42.实施时,在型材主体1上设置缺口的加工难度较孔洞的难度小,连接头4沿第一缺口12和第二缺口14插入,较穿孔操作容易,且无需装配额外的固定件;配合端盖6对型材主体1的端部进行封堵,即可将连接头4封住固定。
43.实施例二
44.一种洗墙灯的接线结构,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45.所述下凸沿43的顶面与第一层板11的底面紧贴。即将第一层板11夹在中间,提高连接头4装配的稳定性。
46.实施例三
47.参见附图8,一种洗墙灯的接线结构,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48.所述电源线3内的芯线31从连接头4的上端穿出,所述芯线31的末端设有第一接线端子32;所述灯板2上设有第二接线端子22;第一接线端子32与第二接线端子22通过插接的方式电性连接。
49.电源线3与灯板2通过接线端子插接配合的方式连接,安装难度低,效率高。
50.上述优选实施方式应视为本技术方案实施方式的举例说明,凡与本技术方案雷同、近似或以此为基础作出的技术推演、替换、改进等,均应视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